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碱受体变构调节和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卫 郑建全 刘传缋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综述了烟碱受体变构调节的证据和变构调节剂的种类 ,指出变构调节发生在烟碱受体除识别位点以外的多个位点上 ,这些位点在受体与细胞膜交界的外侧、内侧、离子通道中和细胞膜上。膜片钳技术是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根据变构调节剂导致... 本文综述了烟碱受体变构调节的证据和变构调节剂的种类 ,指出变构调节发生在烟碱受体除识别位点以外的多个位点上 ,这些位点在受体与细胞膜交界的外侧、内侧、离子通道中和细胞膜上。膜片钳技术是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根据变构调节剂导致的烟碱受体性质的改变能确定它们的作用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受体 变构调节 变构调节 细胞膜
下载PDF
GABA_B受体变构调节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磊 许婵娟 刘剑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2-1355,共4页
GABA_B受体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是重要药物靶点之一。目前,针对该受体的药物开发主要为其正位配体,上市药物非常有限。变构调节剂是GABA_B受体的新型配体,通过作用于GABA_B受体变构调节位点,特异性调控受体活性,具有很好的... GABA_B受体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是重要药物靶点之一。目前,针对该受体的药物开发主要为其正位配体,上市药物非常有限。变构调节剂是GABA_B受体的新型配体,通过作用于GABA_B受体变构调节位点,特异性调控受体活性,具有很好的受体特异性和药理学特性。多种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GABA_B受体变构调节剂可以协同正位配体,有效改善如药物成瘾、疼痛等多种疾病症状,并具有不同于正位配体的药效特点。GABA_B受体变构调节剂生理效应机制较独特,具有较好的医药应用价值和前景,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和变构调节剂精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该文介绍了GABA_B受体变构调节剂的最新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并对这类化合物的作用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B受体 正位位点 正位配体 变构调节位点 变构调节 动物模型
下载PDF
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於菟 徐金林 +4 位作者 王琦瓅 武祥龙 王慧 刘祈星 梅其炳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6,共8页
AMP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重要的一类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神经精神系统障碍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研发的热点。对近年来小分子AMPA受体正... AMP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重要的一类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神经精神系统障碍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研发的热点。对近年来小分子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正向变构调节 阿尔茨海默氏症 合成 构效关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变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牟男 王丽韫 郑建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7,共5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极为重要的药物靶点,提高靶向GPCRs药物的选择性和高效性仍是新药研发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GPCRs变构调节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变构作用机制和调节位点存在着复杂的多样性。GPCRs变构调节作用的研究可能会为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极为重要的药物靶点,提高靶向GPCRs药物的选择性和高效性仍是新药研发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GPCRs变构调节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变构作用机制和调节位点存在着复杂的多样性。GPCRs变构调节作用的研究可能会为受体亚型高选择性和高效性新药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机。该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GPCRs变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以便较全面地了解GPCRs变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变构调节
下载PDF
GPCRs的变构调节剂与药物新靶点
5
作者 韦日生 贺师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9-462,共4页
GPCRs受体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类结合位点(正位结合位点和变构结合位点),而且也发现许多GPCRs有正、负变构调节剂,变构调节剂的潜在优势不但有GPCRs的亚型选择性,而且可提供多种类型的变构调节剂及低剂量安全治疗药的可能性。因此,GPCRs... GPCRs受体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类结合位点(正位结合位点和变构结合位点),而且也发现许多GPCRs有正、负变构调节剂,变构调节剂的潜在优势不但有GPCRs的亚型选择性,而且可提供多种类型的变构调节剂及低剂量安全治疗药的可能性。因此,GPCRs的变构调节结合位点,将是新药开发的重要靶点。本文将阐述GPCRs变构调节结合位点和变构调节剂对GPCRs调节机制以及变构调节剂在新药开发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Rs受体 正位结合位点 变构结合位点 变构调节 双功能团配基
下载PDF
核苷酸变构调节磺脲受体的机制探讨
6
作者 何华美 汪海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核苷酸 ADP变构调节 磺脲受体 ATP
下载PDF
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CX717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贺艺超 肖典 +2 位作者 齐倩倩 赵国明 周辛波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AMP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后膜,介导大多数快速兴奋性神经传递。CX717是由美国Cortex制药公司研制的苯甲酰胺类AMPA受体正向调节剂,能够降低AMPA受体失活或...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AMP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后膜,介导大多数快速兴奋性神经传递。CX717是由美国Cortex制药公司研制的苯甲酰胺类AMPA受体正向调节剂,能够降低AMPA受体失活或降敏的速度从而提高突触的活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CX717在化学结构、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正向变构调节 CX717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发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慧 鲁凤民 郭巨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6-1732,共7页
HB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若不及时、有效地规范治疗,将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的风险。临床现有的两类抗病毒药物皆无法彻底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转录模板,即感染肝细胞内长期存在的共价闭合环状DNA... HB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若不及时、有效地规范治疗,将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的风险。临床现有的两类抗病毒药物皆无法彻底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转录模板,即感染肝细胞内长期存在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因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因此,研发新型抗HBV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CpAM)是一类新型抗HBV药物,其干扰HBV核衣壳装配过程,并对成熟核衣壳解聚、cccDNA形成和HBeAg的产生及分泌发挥抑制作用。因其广泛作用于病毒复制的多个环节,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阐述CpAM靶蛋白-核心蛋白的功能、CpAM分类、作用靶点及抗HBV机理、CpAM临床试验现状及进一步研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倩倩 韩开林 +1 位作者 王国成 陆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6-522,共7页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以核心蛋白为靶点,通过调控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形成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有望用于乙型肝炎治疗并克服核苷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本文从HBV的复制过程、核心蛋白的功能、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以核心蛋白为靶点,通过调控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形成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有望用于乙型肝炎治疗并克服核苷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本文从HBV的复制过程、核心蛋白的功能、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分类及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列举了12个该类药物,并总结了其机制、所属类别、化学结构、安全性、抗HBV效果、联合用药情况等,此外探讨了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期望能为抗HBV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核心蛋白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 新药开发 进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诗琦 毛日成 张继明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5期322-330,共9页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持续存在和病毒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钝化,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很难治愈。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或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法难以实现高比率的HBV表面抗原清除。目前正在研发的...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持续存在和病毒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钝化,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很难治愈。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或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法难以实现高比率的HBV表面抗原清除。目前正在研发的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有望大幅度降低血清表面抗原。本文就HBV核心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的分类、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 共价闭合环状DNA
下载PDF
新型Sigma-1受体变构调节剂的发现和潜在应用
11
作者 王允 镇学初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第1期35-44,共10页
Sigma-1受体是许多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重要靶点。除了正位调节,变构调节也是调节该受体功能重要途径。由于变构调节的优越性,变构调节剂也成为靶向sigma-1受体药物发现的新策略。该文在总结sigma-1受体生物学功能和相关配基的基础上,... Sigma-1受体是许多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重要靶点。除了正位调节,变构调节也是调节该受体功能重要途径。由于变构调节的优越性,变构调节剂也成为靶向sigma-1受体药物发现的新策略。该文在总结sigma-1受体生物学功能和相关配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新型变构调节剂的发现与潜在应用,旨在为以sigma-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1受体 变构调节 神经精神疾病
下载PDF
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对HBeAg有直接抑制作用
12
作者 颜学波 孙永康 谢智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8-2128,共1页
【据《Heptatology》2019年7月报道】题: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对HBeAg有直接抑制作用(作者Yan ZP等)HBeAg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过程中促进宿主免疫耐受的重要免疫调节剂。在CHB患者中,HBeAg转阴和血清转换代表了CHB感染的部分免疫控制... 【据《Heptatology》2019年7月报道】题: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对HBeAg有直接抑制作用(作者Yan ZP等)HBeAg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过程中促进宿主免疫耐受的重要免疫调节剂。在CHB患者中,HBeAg转阴和血清转换代表了CHB感染的部分免疫控制,也被认为是重要的临床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变构调节 抑制作用 核心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观测指标 感染过程 免疫调节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变构调节剂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娜 刘俊宏 +1 位作者 俞纲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6-472,共7页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_(A)R)是一种多组分跨膜蛋白复合物,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是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标。作用于GABA_(A)R的变构调节剂具有较好的受体特异性和药理学活性...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_(A)R)是一种多组分跨膜蛋白复合物,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是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标。作用于GABA_(A)R的变构调节剂具有较好的受体特异性和药理学活性,在高度选择性配体研究和潜在治疗性试剂开发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苯二氮草卓类、巴比妥类、神经类固醇类和全身麻醉剂等作用于突触内GABA_(A)R的药物,以及甲喹酮类似物、DS2及其同源物和其他作用于突触外GABA_(A)R的变构调节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变构调节 镇静催眠效应
下载PDF
杨帆研究员团队设计靶向TRPV1通道的正向变构调节剂可镇痛
1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3-613,共1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杨帆研究员团队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1(TRPV1)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计算设计了靶向该通道的多肽正向变构调节剂,其通过调控TRPV1通道的配体激活在实验动物中发挥镇痛效果。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浙江大学医学院 镇痛效果 正向变构调节 实验动物 靶向 香草酸受体 高分辨率三维
下载PDF
Can—Fite公司转让进变构调节剂扩展研发线
15
作者 朱园园 《国外药讯》 2009年第8期42-42,共1页
Can—Fite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完成了同莱顿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签订的转让协议,该协议针对包括A3腺苷受体的变构调节剂的专利。
关键词 变构调节 CAN 转让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A3腺苷受体 制药公司 协议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原理与酶活性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旭 张蕾 +3 位作者 许鹏琳 李天然 晁瑞青 韩正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n~(2+)SOD与超氧自由基形成产物抑制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被质子化而缓慢释放出过氧化氢。在快循环途径中,超氧自由基直接被Mn~(2+)SOD转化为产物过氧化氢,快速循环有利于酶的复活与周转。本文提出温度是调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进入慢速或者快速循环催化途径的关键因素。随着在生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升高,慢速循环成为整个催化反应的主流,因而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反而抑制该酶的活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双相酶促动力学特性可以用该酶保守活性中心的温度依赖性配位模型进行合理化解释。当温度降低时,1个水分子(或者OH~-)接近Mn、甚至与Mn形成配位键,从而干扰超氧自由基与Mn形成配位键而避免形成产物抑制。因此在低温下该酶促反应主要在快循环通路中进行。最后阐述了几种化学修饰模式对该酶的调节,说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受到多种形式的快速调节(变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这些快速调节直接改变酶的活化状态,进而调节细胞中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平衡与流量,为揭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超氧自由基的生理作用提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变构调节 共价修饰 活性氧 生物氧化 温度 酶催化机制
原文传递
抗抑郁症新药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变构调节剂珠兰诺隆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亚安 王钰坤 沈薇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3年第9期990-993,1011,共5页
珠兰诺隆(zuranolone)是一种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药物,通过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发挥作用,有望成为抑郁症(depression)新疗法。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以一日1次口服、疗程2周的治疗方案,珠兰诺隆可快速改善抑郁症状,且总体耐受... 珠兰诺隆(zuranolone)是一种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药物,通过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发挥作用,有望成为抑郁症(depression)新疗法。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以一日1次口服、疗程2周的治疗方案,珠兰诺隆可快速改善抑郁症状,且总体耐受性良好。该文主要介绍珠兰诺隆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变构调节 珠兰诺隆
原文传递
情报生成的变构调节机理和协同效应研究
18
作者 杨小华 《知识管理论坛》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情报生成是情报认知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对生物化学别构调节机理和变构学习模型的认识,探讨情报生成的解读系统结构,及其转化的变构调节机理和动力学曲线。并依据开放性系统自组织演进的动力学方法论,论述情报生成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情报生成 解读系统 变构调节 协同效应 情报认知
原文传递
孙崎课题组在α7 nAChR正向变构调节剂及其改善认知障碍功能方面再次获得新进展
19
作者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01-702,共2页
2021年8月10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崎教授与青岛大学王克威团队合作再次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尼古丁乙酰胆碱α7正向变构调节剂可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工作。继首次发表正... 2021年8月10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崎教授与青岛大学王克威团队合作再次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尼古丁乙酰胆碱α7正向变构调节剂可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工作。继首次发表正向变构的噻唑并[4,5-d]嘧啶-7(6H)-酮(6, J.Med.Chem.2019, 62, 159-173)后,研究团队再次发现2-芳基1,3,5-三嗪类衍生物具有更强的α7 nAChR正向变构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变构调节 变构调节 北京大学药学院 青岛大学 NACHR 首次发表 认知障碍 团队合作
原文传递
G蛋白偶联受体变构调节的应用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浩 张硕 叶德全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9-1837,共9页
自50年前Monod、Wyman及Changeux最先提出用以解释酶学中蛋白及配体相互作用的变构调控学说以来,已经产生包括诱导-契合在内的多个调控模型及学说。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变构酶以及受体的变构调节现象研究中。Lefkow... 自50年前Monod、Wyman及Changeux最先提出用以解释酶学中蛋白及配体相互作用的变构调控学说以来,已经产生包括诱导-契合在内的多个调控模型及学说。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变构酶以及受体的变构调节现象研究中。Lefkowitz研究团队于1980年提出了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工作机制的三元复合体模型,为研究这一最大受体家族的变构调节位点和相关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着眼于配体与受体结合进而调控受体活化状态及功能的基础研究,已经对药物研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变构调节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变构调节 变构位点 三元复合体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