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大横路铜钴矿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演化过程及其对钴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慧宁 刘福来 +2 位作者 朱志勇 王舫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8-1018,共21页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集矿床内典型钻孔样品,通过精细的矿相结构观察、扫描电镜物相分析、X射线元素面扫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大横路铜钴矿床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钴主要以Co的独立矿物(硫镍钴矿和辉砷钴矿),类质同象进入富Co黄铁矿和在磁黄铁矿中发育钴镍黄铁矿出溶体等形式存在。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以下5个阶段:沉积阶段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呈极细粒包体零星分布为特点;变质变形阶段以硫镍钴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沿绢云母-黑云母-石英变质千枚理定向分布为特点,变质程度达高绿片岩相;早期热液作用主要沉淀粗大脉状磁黄铁矿及其钴镍黄铁矿出溶体;中期热液作用以条带状自形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标志,该阶段为Co富集成矿的主成矿期;网脉状黄铜矿沉淀对应于最晚期热液作用,同时发育极少量细粒辉砷钴矿。矿体的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绿泥石化为主,次为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其中,硅化、铁白云石化和钠长石化蚀变稍早于金属硫化物形成,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与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辉砷钴矿的沉淀与钠长石的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多期多阶段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事件对Co的迁移-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变质变形-热液演化阶段均存在富Co硫化物的沉淀,Co的赋存形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大横路铜钴矿Co最主要的赋存形式。综上所述,在辽-吉古元古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大横路大型铜钴矿钴的富集成矿经历了沉积-变质变形-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复杂演变过程,可称之为造山型铜钴矿床。原始的沉积作用为钴矿的预富集提供了重要的成矿条件,古元古代造山过程及其伴随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对钴的初始活化-迁移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事件主导了钴的迁移-超常富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古元古造山带 大横路大型铜钴矿 钴赋存状态 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 蚀变类型 关键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 被引量:63
2
作者 范俊佳 琚宜文 +2 位作者 侯泉林 谭静强 卫明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5-335,共11页
煤储层孔隙是煤层气的主要聚集场所和运移通道,煤储层孔隙结构不仅制约着煤层气的含气量,而且对其可采性也有重要影响。文中选取淮北煤田和沁水盆地不同矿区有代表性的煤样,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变质与变形煤样的宏微观构造观测、镜质组反... 煤储层孔隙是煤层气的主要聚集场所和运移通道,煤储层孔隙结构不仅制约着煤层气的含气量,而且对其可采性也有重要影响。文中选取淮北煤田和沁水盆地不同矿区有代表性的煤样,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变质与变形煤样的宏微观构造观测、镜质组反射率与孔隙度测试以及压汞实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可采性的制约。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变质变形特征将研究区煤储层主要划分为5类,即:高变质较强至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Ⅰ类)、高变质较弱变形程度煤储层(Ⅱ类)、中变质较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Ⅲ类)、中变质较弱变形程度煤储层(Ⅳ类)及低变质强变形程度煤储层(Ⅴ类)。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具有以下特征:Ⅰ类和Ⅱ类煤储层吸附孔占主导,Ⅰ类煤储层孔隙连通性差,Ⅱ类煤储层因后期叠加了构造裂隙,孔隙连通性变好;Ⅲ类煤储层中孔、大孔增多,但有效孔隙少,孔隙连通性变差;Ⅳ类煤储层吸附孔较多,中孔、大孔中等,且煤储层内生裂隙发育,孔隙具有较好的连通性,渗透性明显变好;Ⅴ类煤储层吸附孔含量较低,中孔较发育,大孔不太发育,有效孔隙少,孔隙连通性差。由此,变质程度高且叠加了一定构造变形的煤储层(Ⅱ类)以及中等变质程度变形较弱且内生裂隙发育的煤储层(Ⅳ类),其煤层气有较好的渗透性,可采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类型 煤储层 镜质组反射率 孔隙结构 煤层气 可采性
下载PDF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文静 琚宜文 +1 位作者 卫明明 王国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包括低煤级、中煤级和高煤级变质变形环境中的脆性变形煤、韧性变形煤和过渡型变形煤,不同变质、变形程度和机制对煤层气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干燥煤和平衡水煤的甲烷吸附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强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包括低煤级、中煤级和高煤级变质变形环境中的脆性变形煤、韧性变形煤和过渡型变形煤,不同变质、变形程度和机制对煤层气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干燥煤和平衡水煤的甲烷吸附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强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干燥煤呈横"S"形且易于解吸,而平衡水煤呈倒"U"字形且吸附/解吸强度皆低于干燥煤样,且解吸过程较干燥煤滞后。构造变形导致煤的大分子结构和纳米级孔隙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气体的吸附/解吸能力,脆性变形主要增加煤的大、中孔,其基本结构单元堆砌度略有增大,甲烷吸附/解吸程度有所增强;韧性变形主要增加煤的微孔-超微孔,其基本结构单元堆砌度增加较快,煤层气吸附能力增强,降压时韧性变形煤比脆性变形煤具有较高的瞬时解吸速率。由此可见,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中的煤储层吸附/解吸能力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煤储层内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制约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变质变形作用 微观结构 吸附/解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小诗 琚宜文 +1 位作者 侯泉林 林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缩聚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激光Raman光谱显示,变形作用导致大分子结构中次生结构缺陷的产生,变质作用对次生结构缺陷和芳族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韧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应变能,对降解和缩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脆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热能,促进降解的进行,对缩聚作用的影响较小。低变质阶段煤岩以降解作用为主,高变质阶段则以缩聚作用为主。在变质变形作用的影响下,脱落的小分子优先补充嵌入大分子结构的次生结构缺陷中或残留的芳环缩聚形成芳族结构,从而提高煤岩结构的稳定性,且韧性变形比脆性变形更容易导致次生结构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变质变形作用 变形机制 大分子结构 次生结构缺陷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的变质变形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跃 张兴洲 +2 位作者 宋海峰 张春艳 熊小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6-1072,共7页
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出露一套具有洋壳性质的构造混杂岩,根据特征矿物组合及岩相学特点,将这套杂岩自北向南划分为3个变质变形相带:蓝片岩带、黑硬绿泥石带和黑云母带,带与带之间被强烈的韧性变形带所分隔,表明彼此间为构造接触,而非连续... 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出露一套具有洋壳性质的构造混杂岩,根据特征矿物组合及岩相学特点,将这套杂岩自北向南划分为3个变质变形相带:蓝片岩带、黑硬绿泥石带和黑云母带,带与带之间被强烈的韧性变形带所分隔,表明彼此间为构造接触,而非连续的变质相带,说明了牡丹江地区的黑龙江杂岩不是正常的变质地层单元。3个相带的出露与自北向南的逆冲推覆事件有关。根据黑龙江杂岩变质变形特征和其年代学资料,将本区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305~296 Ma之前的陆间洋洋壳俯冲及闭合阶段;(2)170.26~154 Ma佳木斯和兴凯地块之间的陆陆碰撞和后期作为整体统一受西太平洋构造域影响的阶段;(3)154 Ma之后敦密断裂左行走滑并对黑龙江杂岩进行改造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变质变形相带 黑龙江杂岩 佳木斯地块 兴凯地块 地球年代学
下载PDF
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三叠纪变质变形记录:金红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广旭 曹汇 +1 位作者 王达 许翠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46-3258,共13页
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过程是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前人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变形年代研究的测试对象主要为锆石,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多集中于1.8-1.9 Ga,认为变质变形... 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过程是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前人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变形年代研究的测试对象主要为锆石,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多集中于1.8-1.9 Ga,认为变质变形作用的时代为古元古代。本文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2个石榴云母片岩和2个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及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 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还经历了三叠纪(215.1±4.2-217.8±6.3 Ma)变质变形事件的叠加。通过金红石中Zr温度计计算得出215.1±4.2 Ma,217.7±2.7 Ma和217.8±6.3 Ma的U-Pb年龄对应温度分别为:658℃,667℃和680℃。表明胶北地块部分卷入了三叠纪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并遭受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北地块 粉子山群 荆山群 变质变形 金红石U—Pb年代学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4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刘欢 黄鹏 王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2-766,共15页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变形逐渐减弱,而核部的变质基底以强塑性变形为特征。对变质核杂岩南北两条地质剖面的分析,得到三个构造层次的岩石变质变形及岩性变化特征。区域动力学分析反映变质核杂岩东部原拆离带在五里正断层附近。拆离带中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得出的变质压力为0.6-1.1 GPa;锆石U-Pb年龄测试得到变质核杂岩的隆升时代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核杂岩 伸展拆离 构造层次 变质变形 多硅白云母压力计 U-PB年代学 庐山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的变质变形演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新 于胜尧 孟繁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8-1474,共7页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子石核部,矿物组合为Ep+Pl+Amp,并局部显示出S形或反S形分布的特征,反映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变形组构以不对称的旋转应变为特征。②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子石定向分布为特征,构成榴辉岩相条件下的面理和拉伸线理。缺乏明显的不对称组构,显示榴辉岩相的变形作用以共轴变形为特征。③后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定向分布为特征,其变形组构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和围岩中,与区域上占主导地位的片麻岩中角闪岩相的变形构造一致,与榴辉岩的折返作用有关。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演化代表了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从俯冲到折返的构造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北缘 鱼卡-落凤坡 变质变形演化 榴辉岩-片麻岩
下载PDF
赣中变质岩带的组成及构造变质变形特征 被引量:104
9
作者 胡恭任 刘丛强 +1 位作者 章邦桐 于瑞莲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4期375-382,450,共8页
赣中变质岩带不是简单的一套震旦纪地层 ,而是由结晶基底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 (斜长角闪岩的Sm 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1113± 4 9Ma)和褶皱基底变质较浅的震旦系组成。两者之间以具热流体参与的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和递进变质三位... 赣中变质岩带不是简单的一套震旦纪地层 ,而是由结晶基底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 (斜长角闪岩的Sm 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1113± 4 9Ma)和褶皱基底变质较浅的震旦系组成。两者之间以具热流体参与的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和递进变质三位一体组成的动热变质带接触。结晶基底经历了4期构造变质变形的叠加改造 ,每期构造变形都在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内留下各种变形形迹 ,变质作用表现为时间上的递进和空间上的叠加演化系列 ,是一套以众多的不平衡结构和多相共生混存的矿物组合 ,热变质带为一套动热变质塑性变形带 ,空间上依次形成绢云母—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基底 动热变质 构造变质变形 变质岩带
下载PDF
贺兰山北段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的变质变形演化及动力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建忠 李铁胜 卢良兆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通过对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宏观及微观构造和典型变质矿物的详细研究,识别出该区曾经历了两个阶段四幕变形作用和三个阶段六幕变质作用,并结合矿物温历的估算,建立了该区变质作用演化的顺时针p-T-t-D轨迹,其反映本区孔兹岩系形成于... 通过对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宏观及微观构造和典型变质矿物的详细研究,识别出该区曾经历了两个阶段四幕变形作用和三个阶段六幕变质作用,并结合矿物温历的估算,建立了该区变质作用演化的顺时针p-T-t-D轨迹,其反映本区孔兹岩系形成于陆陆碰撞的造山环境中,构造增厚作用是其发生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变质变形演化 孔兹岩系 贺兰山
下载PDF
秦岭石人山南缘岩石变质变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静雅 任升莲 +6 位作者 宋传中 李加好 张妍 李龙明 刘国厅 王凯 胡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0-880,共11页
秦岭石人山南缘出露一套元古代的片麻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经受了一系列变质变形作用。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动态重结晶型式、石英的分维数分析、石英的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长石的有限应变测量等多种方法对石人山南缘岩石... 秦岭石人山南缘出露一套元古代的片麻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经受了一系列变质变形作用。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动态重结晶型式、石英的分维数分析、石英的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长石的有限应变测量等多种方法对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南向北随着远离断裂带,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呈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岩石中矿物粒径逐渐增大,形成温度逐渐增高,应变速率逐渐降低等特点。反映出随着远离洛南—栾川断裂带,变质相由绿片岩相逐渐过渡到低角闪岩相的特点,岩石退变质程度由强变弱;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岩石变形也逐渐减弱。这些现象说明了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是受洛南—栾川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宽坪岩块由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汇聚俯冲、兼有左行走滑的构造活动对其北侧石人山岩块的影响巨大。因此,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缘变质变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石人山 洛南-栾川断裂带 板缘变形 变质变形
下载PDF
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角闪石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升莲 刘国厅 +5 位作者 宋传中 李加好 杨帆 王静雅 王微 胡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5-786,共12页
断裂带基性构造岩中的角闪石变形行为及变形过程中成分变化是研究断裂带变形环境及构造演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中地壳角闪质岩石流变学特征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洛南-栾川断裂带庙子构造剖面中基性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中角闪石的变质变... 断裂带基性构造岩中的角闪石变形行为及变形过程中成分变化是研究断裂带变形环境及构造演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中地壳角闪质岩石流变学特征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洛南-栾川断裂带庙子构造剖面中基性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中角闪石的变质变形分析研究表明角闪石的显微变形特征以膨凸式和亚颗粒式动态重结晶为主,其变形环境应为角闪岩相。探针成分分析显示角闪石全部为阳起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角闪石Al2O3-Ti O2图解显示其核部成分偏壳幔混合,边部成分偏壳源;(Na+K)-Ti变异图显示其形成环境主要为角闪岩相,核部偏麻粒岩相,边部偏绿片岩相。与角闪石共生斜长石也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残斑核部成分偏基性,边部及基质中新生斜长石成分偏酸性。用斜长石-角闪石实验地质温压计计算结果指示了核部温压为620~640℃,0.4~0.7GPa;幔部的温压为490~520℃,0.15~0.65GPa;边部的温压为465~482℃;0.5~0.8GPa。所以,庙子基性糜棱岩中角闪石的核部形成于相对较高温的深部环境;边部是在断裂带剪切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和退变质偏壳源成分的环带,反映出在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抬升。所以,由断裂带角闪石的变质变形分析可以揭示断裂带的构造活动过程以及温压环境,对研究造山带中断裂带的活动条件及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洛南-栾川断裂带 角闪石的变质变形 温度和压力
下载PDF
不同变质变形煤特征对煤层气富集渗流的制约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俊佳 柳少波 +1 位作者 张喜 桂丽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468-7471,7487,共5页
煤岩是煤层气的主要储集层,其变质变形作用对煤层气的赋存、运移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华北地区典型含煤区为研究区,基于现场资料分析、煤岩显微观测,孔渗测试及压汞实验分析,探讨了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渗特征,并从裂隙、孔隙不同... 煤岩是煤层气的主要储集层,其变质变形作用对煤层气的赋存、运移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华北地区典型含煤区为研究区,基于现场资料分析、煤岩显微观测,孔渗测试及压汞实验分析,探讨了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渗特征,并从裂隙、孔隙不同尺度探讨了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特征及其孔、裂隙结构特征对煤层气富集渗流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首先,煤层气产出过程与煤储层变质变形特征密切相关;实验室测定的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具有可比性,一般碎斑煤大于碎裂煤;高变质弱变形煤储层和中变质弱变形煤储层煤层气的富集能力与渗流能力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 煤岩 煤层气 富集渗流
下载PDF
内华达山脉西部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史及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增球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16,共9页
美国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西部变质带是古生代以来的活动大陆边缘和显生宙大陆增生的典范,通过对其变质变形史的研究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认为其对中国造山带的研究,尤其是对大陆增生、增厚及演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 美国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西部变质带是古生代以来的活动大陆边缘和显生宙大陆增生的典范,通过对其变质变形史的研究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对比,认为其对中国造山带的研究,尤其是对大陆增生、增厚及演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华达山脉 变质 变质变形 秦岭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地区变质变形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建强 游再平 王大可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逆冲—滑脱岩片的边界断裂为韧性剪切带,具逆冲—推覆性质,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逆冲叠置于扬子陆块之上。岩片经历了晚二叠世裂谷变质、晚三叠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滑脱—收缩动热变质和晚侏罗世热隆接触变...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逆冲—滑脱岩片的边界断裂为韧性剪切带,具逆冲—推覆性质,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逆冲叠置于扬子陆块之上。岩片经历了晚二叠世裂谷变质、晚三叠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滑脱—收缩动热变质和晚侏罗世热隆接触变质3期变质变形作用,尤其是后二者影响深刻,奠定了现今热隆构造,并伴有碲矿床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 造山带 东缘大小沟地区 变质变形作用
下载PDF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50,共7页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褶皱5种类型的参照系、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褶皱5种类型的参照系、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包裹物所显示的对凹式显微褶皱(oppositelyconcavemicrofold即OCM),按其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足虫结构 对凹式显微褶皱 造山带变质 变质变形 变斑晶 包裹物 显微构造
下载PDF
苏北高压-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金涛 程振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74,共10页
苏北榴辉岩经历了5期以上变质变形作用,其中至少有两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其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榴辉岩形成后,随着地体的反弹、推覆,于印支期末迅速回返到中地壳,再经燕山期-喜山期区域隆升和拉伸折返,最终剥露于... 苏北榴辉岩经历了5期以上变质变形作用,其中至少有两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其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榴辉岩形成后,随着地体的反弹、推覆,于印支期末迅速回返到中地壳,再经燕山期-喜山期区域隆升和拉伸折返,最终剥露于现代侵蚀面。苏胶造山带至少经历了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次造陆或造山运动。苏北榴辉岩等的成矿组合为金红石、蓝晶石、金刚石、石榴红宝石及水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 变质变形作用 成矿
下载PDF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主期韧性剪切带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进京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4年第1期90-96,共7页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其与变形变质的关系可分为(1)早期主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主期韧性剪切带;(2)晚期叠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叠加韧性剪切带。主期韧性剪切带不发育糜棱...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其与变形变质的关系可分为(1)早期主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主期韧性剪切带;(2)晚期叠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叠加韧性剪切带。主期韧性剪切带不发育糜棱岩、退变质和新生面理等标志,其高应变特征主要通过岩石中片理和线理发育程度、矿物定向程度、矿物粒度及应变大小表现出来。由于主期韧性剪切带内的片理和线理及矿物组合与围岩中的相同,因此相同岩石的应变强度比较是识别它的有效途径。比较拟引入反映岩石变形强度的物理参数n(XZ面上平行X和垂直X两个方向上单位长度矿物颗粒数之比)、S(单位体积内矿物颗粒表面积)和R_s(矿物形态应变)作为比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早前寒武纪 变质变形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19
作者 刘德民 李德威 +1 位作者 范旭光 廖群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9-705,共7页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绝大多数呈透镜状、布丁体等弱应变域断续产出,强应变带围岩往往发育糜棱面理和构造片理。部分麻粒岩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构造变形,形成剪切透镜体,并且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显示成带分布、局部集中的特点。...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绝大多数呈透镜状、布丁体等弱应变域断续产出,强应变带围岩往往发育糜棱面理和构造片理。部分麻粒岩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构造变形,形成剪切透镜体,并且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显示成带分布、局部集中的特点。根据矿物组合可将产出的麻粒岩分为4种麻粒岩,其主要组成矿物如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以及石榴石等均不同程度地发生扭折、压扁、拉长扭曲、亚颗粒化及边缘强烈动态重结晶等强烈塑性显微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分析表明,麻粒岩的产出与重熔花岗岩的侵位及藏南伸展拆离断层活动有关,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强烈伸展快速抬升造山的绝热降压大陆动力学过程中,下地壳基性麻粒岩以较快的速率上升到地表,而下地壳层流作用、造山带伸展-隆升-造山导致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下载PDF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印支期变质变形序列
20
作者 石磊 周喜文 +3 位作者 郑常青 董云峰 周枭 郭腾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8-1671,共14页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在印支期变质事件影响下发生变质变形,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3期变质变形序列:S1变形期,NW向片麻理记录的残留紧闭褶皱,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内部定向分布的包裹体矿物,石...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在印支期变质事件影响下发生变质变形,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3期变质变形序列:S1变形期,NW向片麻理记录的残留紧闭褶皱,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内部定向分布的包裹体矿物,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泥质)和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长英质);S2变形期,区域性宽缓褶皱及NE向缓倾透入性片麻理,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定向分布的基质矿物,矽线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泥质)和石榴子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长英质);S3变形期,NE向陡倾透入性片麻理及韧脆性断裂大部分被花岗斑岩脉填充,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周围退变矿物,石榴子石+矽线石+堇青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泥质)和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钛铁矿(长英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八都岩群印支期变质事件峰期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显示顺时针近等温降压(ITD)型的p-T演化轨迹,S1-S3变质变形反映出从俯冲碰撞到快速折返冷却的演化过程,伴随S3同期侵位的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将该演化过程完成时间约束在229.7 Ma,可能是浙西南地区对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域内印支华南华北板块之间俯冲碰撞过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都岩群 变质变形序列 共生矿物组合 锆石U-PB定年 浙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