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咬合关系记录的准确度研究
1
作者 王思谕 周哲青 +2 位作者 袁泉 岳莉 杨胜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究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咬合关系的准确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0名上下颌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采用面弓转移和咬合记录将位于MIP的上下颌石膏模型固定在架上,并使用桌面扫描仪... 目的探究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咬合关系的准确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0名上下颌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采用面弓转移和咬合记录将位于MIP的上下颌石膏模型固定在架上,并使用桌面扫描仪对固定的模型进行扫描以获得数字化模型数据;实验组分别使用Trios 3、Carestream 3600以及Aoralscan 3口内扫描仪对受试者进行口内扫描以获取位于MIP时上下颌口扫模型数据。在对照组数字化模型的上下颌双侧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上设置测量点并测量上下颌对应同名牙上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的距离之和D_(A),同时计算模型中切牙区、尖牙区以及第一磨牙区的测量点间距离之和,分别记为D_(I)、D_(C)、D_(M)。将添加测量点的对照组上下颌模型分别与实验组上下颌口扫模型进行精确匹配,计算匹配后对照组模型的D_(A)、D_(I)、D_(C)和D_(M)。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获得的D_(A)、D_(I)、D_(C)、D_(M)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3种口内扫描仪记录咬合关系的准确度。结果对照组D_(A)、D_(I)、D_(C)、D_(M)的值分别为(39.58±6.40)、(13.64±3.58)、(14.91±2.85)、(11.03±1.56)mm,Trios 3组相应的值为(38.99±6.60)、(13.42±3.66)、(14.55±2.87)、(11.03±1.69)mm,Carestream 3600组相应的值为(38.57±6.36)、(13.56±3.68)、(14.45±2.85)、(10.55±1.41)mm,Aoralscan 3组相应的值为(38.16±5.69)、(13.03±3.54)、(14.23±2.59)、(10.90±1.54)mm。方差分析显示无论是整体偏差D_(A)(P=0.96),还是局部偏差D_(I)(P=0.98)、D_(C)(P=0.96)、D_(M)(P=0.89),3种口内扫描仪获取的数字化模型与对照组模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规范的操作流程下,3种口内扫描仪获取的MIP咬合关系与传统方法无差异,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最大牙尖交错位 咬合关系 数字化牙科
下载PDF
五种口内扫描仪模型扫描精度对比及扫描质量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游恺 张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型号的口内扫描仪扫描单颌全牙列石膏模型的扫描精度,并评估扫描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国产口内扫描仪性能提供依据。方法:5种型号口内扫描仪(3 Shape Trios 3、iTero Element 1、FusionScan... 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型号的口内扫描仪扫描单颌全牙列石膏模型的扫描精度,并评估扫描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国产口内扫描仪性能提供依据。方法:5种型号口内扫描仪(3 Shape Trios 3、iTero Element 1、FusionScanner、Aoralscan2、Medit i500)扫描单颌全牙列石膏模型,获得三维扫描数据,每组重复5次,作为实验组数据。利用高精度台式扫描仪(云甲UP560)获取数字化模型,作为真值组数据,通过分析软件Geomagic Studio14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后进行偏差分析真值组和实验组数据,并评估扫描数据质量指标、对比扫描精度。将全牙列模型按单牙冠进行分割,得到14颗单牙冠模体,同样进行扫描精度的评价。扫描精度由精密度和正确度进行评价。精密度通过计算同一型号仪器重复扫描的数据与真值数据的偏差分析所得的标准差结果进行评价;正确度通过与真值数据比较的偏差结果的均值进行评价,对不同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真值组间、以及实验组间的平均距离值与均方根(RMS)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计量型指标。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5个小组组间差异,同时对实验组质量指标与其扫描正确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全牙列正确度:3 Shape Trios 3与iTero Element 1均在50μm以下,Medit i500、FusionScanner与Aoralscan2在50-70μm范围。全牙列精密度:iTero Element 1与FusionScanner全牙列精密度的平均距离和RMS值均较小,低于10μm,其余三种精密度的RMS值低于20μm,相较前两种略微增大。单牙冠正确度:3 Shape Trios 3,iTero Element 1,Medit i500均在10-15μm范围,FusionScanner在15-20μm,Aoralscan2在20-30μm范围。单牙冠精密度:五种仪器单冠RMS标准差均在10μm以内,整体稳定性均较好。测量扫描数据质量评估中主要集中于钉状物和高度折射边,相关性分析未显示其与口内扫描仪正确度相关(P>0.05)。结论:扫描精度上,iTero Element 1与3 Shape Trios 3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均处于较高水准。FusionScanner、Aoralscan2、Medit i500三种仪器在不同测量范围上在正确度与精密度有不同的优势。几种仪器扫描单牙冠的精度均优于扫描单颌全牙列精度,提示扫描范围的减小能够提升扫描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精度 正确度 精密度 扫描质量评估
下载PDF
三种口内扫描仪精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游恺 张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3种有代表性的口内扫描仪扫描精度,通过比较国内外产品,为评估国产厂商研发新款口内扫描仪的精度提供参考标准,并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国产口内扫描仪性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了iTero Element 1(Align Technology公司,美国)、先临2... 目的:研究3种有代表性的口内扫描仪扫描精度,通过比较国内外产品,为评估国产厂商研发新款口内扫描仪的精度提供参考标准,并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国产口内扫描仪性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了iTero Element 1(Align Technology公司,美国)、先临2代(先临三维,中国)和朗视FusionScanner(朗视仪器,中国)3种口内扫描仪作为研究对象。1.数控机床加工铝合金制造标准成品模体(金属模型+六个模拟梯台+白石膏覆盖表面)进行扫描。2.分别用3种品牌口内扫描仪在最新系统下以默认扫描参数对上述模体进行扫描,并使用Geomagic Studio 14软件处理,分别提取五单位梯台、三单位梯台和一单位梯台。3.采用Geomagic Studio 14软件对软件提取的全牙弓、五单位、三单位和一单位梯台分别与高精度台式扫描仪云甲UP560所扫描模型进行“最佳拟合对齐”,软件系统通过算法得出所截取各部分的RMS(均方根)和平均距离。4.重复扫描并重复测量10次,求取平均距离和RMS(均方根误差)的均值及标准差。5.统计学:使用SPSS 26统计学软件,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3个小组组间差异。结果:对比3种口内扫描仪正确度:iTero Element 1的精度最高,全牙列精度达30μm,先临二代优于朗视FusionScanner,全牙列精度达50μm,朗视FusionScanner测量的全牙列精度达100μm,FusionScanner单颗牙精度最低,但仍可稳定在20?30μm以内。精密度:iTero Element 1>先临2代>FusionScanner。结论:扫描精度上,以iTero为代表的国际先进口内扫描仪相较国产品牌在精密度和正确度上具一定优势。国产品牌中,先临2代较朗视仪器第一代产品FusionScanner精度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精度 正确度 精密度
下载PDF
4种口内扫描仪在不同颊侧扫描范围的咬合接触面积比较
4
作者 王行康 张丽 姜涛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7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评价扫描牙列模型的准确度及不同颊侧扫描范围获得的咬合接触面积,探讨4种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模型获取数字化信息的可靠性。方法:采用1种仓扫扫描仪和4种不同的数字化口内扫描仪对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进行全牙列的扫描,按照采用... 目的:通过评价扫描牙列模型的准确度及不同颊侧扫描范围获得的咬合接触面积,探讨4种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模型获取数字化信息的可靠性。方法:采用1种仓扫扫描仪和4种不同的数字化口内扫描仪对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进行全牙列的扫描,按照采用扫描仪的不同分为口外扫描仓组(对照组)和口内扫描仪组(试验组),并将其扫描后获得的数据分别设为TRIOS3组、CEREC组、FREQTY组和FUSSEN组,其中每一组根据颊侧扫描范围的不同又分为TRIOS3(6-3)组、TRIOS3(6-1)组、TRIOS3(6-6)组;CEREC(6-3)组、CEREC(6-1)组、CEREC(6-6)组;FREQTY(6-3)组、FREQTY(6-1)组、FREQTY(6-6)组;FUSSEN(6-3)组、FUSSEN(6-1)组、FUSSEN(6-6)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的三维配准技术,分析不同扫描仪获取数字化信息的准确度及偏差分析功能显示下颌牙列模型上的咬合接触图像,并测量上下颌间的咬合接触面积。结果:4组口内扫描仪的准确度,除CEREC组和FUSSE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RIOS3(6-3)组、FUSSEN(6-3)组和CEREC(6-3)组获得的咬合面积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FREQTY(6-1)组和(6-6)组获得的咬合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咬合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间分别比较,颊侧扫描范围为单侧第一磨牙到尖牙时,CEREC组、FUSSEN组、FREQTY组与TRIO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8);颊侧扫描范围为单侧第一磨牙到中切牙时,CEREC组、FUSSEN组与TRIOS3组间咬合接触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FREQTY组分别与TRIOS3组、CEREC组、FUSSE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颊侧扫描范围为双侧第一磨牙时,CEREC组、FUSSEN组与TRIO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FREQTY组分别与TRIOS3组、CEREC组、FUSSE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品牌口内扫描仪牙列的咬合接触面积均随着颊侧扫描范围的增加而增加。CEREC组、FUSSEN组和TRIOS3组组内12牙位颊侧扫描范围与4牙位颊侧扫描范围所得到的牙列咬合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REQTY组4牙位扫描范围、6牙位扫描范围、12牙位扫描范围得到的咬合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中4种口内扫描仪对于咬合接触面积的检测无明显区别,在TRIOS3组和CEREC组、FESSUN组,随着颊侧扫描范围的增加,咬合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且更接近对照组。本研究提示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全牙列数字化扫描时,应该适当增大颊侧咬合的扫描范围,扫描双侧后牙颊侧扫描数据,咬合数据会更精准。研究同时比较了4组口内扫描仪的准确度之间的差异,扫描精度方面3Shape Trios 3>CEREC Omnicam>FUSSEN S6000>FREQTY PANDA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印模 咬合接触 颊侧扫描
下载PDF
全瓷嵌体应用口内扫描仪数字印模制作的早期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婷 邵元春 宋恒国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口内扫描仪数字印模制作对全瓷嵌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全瓷嵌体修复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制模方式分成两组,53例开展硅橡胶印模制作的为对照组,53例开展3 Shape Trios口内扫... 目的探究口内扫描仪数字印模制作对全瓷嵌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全瓷嵌体修复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制模方式分成两组,53例开展硅橡胶印模制作的为对照组,53例开展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制作的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种制模技术对患者舒适度、取模时间以及复体USPHS分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取模时间以及修复体调改用时上,试验组更少(P<0.05);试验组在舒适度C级、B级上,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舒适度A级较对照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在修复体改良USPHS分级上,颜色、边缘适合性A级、B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表面质地、外形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瓷嵌体使用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制作,能够缩短制模时间,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并提升修复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全瓷嵌体 数字印模制作
下载PDF
口内扫描仪数字化印模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明佳俊 焦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口内扫描仪数字化印模在口腔修复、正畸和种植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准确度直接影响修复与治疗的效果。工程学上主要通过准确度、操作时间和患者接受度等指标来评估口内扫描仪,其中准确度是评价口内扫描仪的关键指标[1]。准确度包括精密度... 口内扫描仪数字化印模在口腔修复、正畸和种植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准确度直接影响修复与治疗的效果。工程学上主要通过准确度、操作时间和患者接受度等指标来评估口内扫描仪,其中准确度是评价口内扫描仪的关键指标[1]。准确度包括精密度和正确度(ISO 5725-1)。精密度描述重复测量之间的距离,精密度越高,测量越可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口腔修复 重复测量 正确度 工程学 口内扫描仪 关键指标
下载PDF
口内扫描仪用于长牙列的准确性及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平 黄慧 +1 位作者 徐欣蕊 顾晓宇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0年第4期198-201,206,共5页
目的采用新的区段划分法研究口内扫描仪扫描长牙列的重复性及准确性。方法8位志愿者制取硅橡胶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用窗口扫描仪扫描模型获得虚拟模型Ri,口内扫描仪扫描模型4次得到虚拟模型TiA、TiB、TiC、TiD。将窗口扫描数据模型R... 目的采用新的区段划分法研究口内扫描仪扫描长牙列的重复性及准确性。方法8位志愿者制取硅橡胶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用窗口扫描仪扫描模型获得虚拟模型Ri,口内扫描仪扫描模型4次得到虚拟模型TiA、TiB、TiC、TiD。将窗口扫描数据模型Ri和口内扫描数据模型TiA的牙列分成从右到左4个区段:右侧后牙,右侧前牙,左侧前牙和左侧后牙,按顺序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段。对两组模型的第一区段进行全局注册,再依次对两组光学扫描牙列的4个区段行三维偏差分析;Ri与TiB、TiC、TiD之间也进行相同比较。口内扫描数据TiA、TiB、TiC、TiD两两之间进行同样操作以研究口内扫描仪的重复性。结果准确性研究中4个区段虚拟模型偏差的均值按上述顺序依次为:(0.017±0.004)mm、(0.050±0.015)mm、(0.109±0.040)mm和(0.193±0.067)mm,任意两个区段的虚拟模型偏差均存在差异(P<0.05)。重复性研究中4个区段的虚拟模型偏差均值依次为:(0.011±0.008)mm、(0.027±0.012)mm、(0.064±0.038)mm和(0.127±0.077)mm,4个区段两两之间的虚拟模型偏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扫描仪用于长牙列扫描时,其准确性和重复性均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长牙列 准确性 重复性
下载PDF
口内扫描仪实现前牙种植冠修复的新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Georges BOURRELLY 王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4-738,共5页
使用口内数字扫描仪和CAD/CAM软件设计和制作种植修复体,在植入种植体后数小时(当天)立即配戴临时冠,确保了牙龈软组织只需一次愈合即可达到理想的牙龈颈部形态。用口内扫描仪获取印模,避免了用传统方法直接取模时材料对牙龈组织的刺激... 使用口内数字扫描仪和CAD/CAM软件设计和制作种植修复体,在植入种植体后数小时(当天)立即配戴临时冠,确保了牙龈软组织只需一次愈合即可达到理想的牙龈颈部形态。用口内扫描仪获取印模,避免了用传统方法直接取模时材料对牙龈组织的刺激。不必再使用愈合基台,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其反复旋入和旋出对骨组织造成的创伤。最终种植冠修复体在不对软组织造成任何创伤的前提下可顺利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扫描基台 3D打印树脂工作模型 种植体替代体 临时冠
下载PDF
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单冠固定修复效果
9
作者 刘健 王琦 +2 位作者 袁磊 杨晓梅 李岩涛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65-67,71,共4页
目的研究在患者的单冠固定修复中应用口内扫描仪联合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单颗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常规组(36例)。常规组采取... 目的研究在患者的单冠固定修复中应用口内扫描仪联合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单颗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常规组(36例)。常规组采取传统固定修复方法,即硅橡胶取模灌注石膏模型修复,观察组采取3D打印技术联合口内扫描仪进行单冠固定修复,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对牙齿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修复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度(97.22%)高于常规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2);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91.57±1.26)分,物质生活(91.34±1.98)分,心理功能(90.82±1.18)分,躯体功能(90.82±1.26)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社会功能(74.53±1.89)分,物质生活(75.62±3.54)分,心理功能(74.65±1.75)分,躯体功能(74.53±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10、23.254、45.967、33.005,P<0.001);修复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观察组为(62.36±6.18)分,常规组为(62.41±6.22)分;抑郁评分,观察组为(64.52±5.98)分,常规组为(64.57±6.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035,P=0.973、0.972);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2.68±3.67)分、抑郁评分(43.51±4.58)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7.49±4.23)分、(49.32±4.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5.186,P<0.001)。结论在单颗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的单冠固定修复中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3D打印技术 单冠固定修复 应用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3 Shape Tiros口内扫描仪与传统印模方式对瓷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王艳华 哈斯达来 +2 位作者 赵天姿 林楠 青格勒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与传统印模方式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日进标准牙体模型,21(A)、24(B)、26(C)树脂牙各40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入口内扫描组(实验组)和硅橡胶印模组(对照组),每组60颗。实验组采用3 Shape Tr... 目的:比较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与传统印模方式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日进标准牙体模型,21(A)、24(B)、26(C)树脂牙各40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入口内扫描组(实验组)和硅橡胶印模组(对照组),每组60颗。实验组采用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扫描预备体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硅橡胶制取印模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全瓷冠粘接于预备体,利用工具显微镜比较两组全瓷冠的边缘密合度。结果:口内扫描组的冠边缘垂直距离为30.11±8.45μm,硅橡胶印模组的冠边缘垂直距离为41.13±8.39μm,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1,P=0.000<0.05)。结论: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在单冠制作方面的印模精确性优于传统印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hape Tiros 口内扫描仪 全瓷冠 边缘适合性
下载PDF
不同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系统的咬合匹配精度对比研究
11
作者 范晓东 沈文静 +5 位作者 陈志宇 马晓平 窦晨云 李贝贝 孙梦雯 孟令强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颊侧咬合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仪之间咬合匹配精度的差异。方法采用3种类型的口内扫描仪(Medit i500、iTero element flex、3 Shape Trios3)对安装于半可调架上的标准石膏模型进行4种不同范围的颊侧咬合扫描。扫描范围分组... 目的探究不同颊侧咬合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仪之间咬合匹配精度的差异。方法采用3种类型的口内扫描仪(Medit i500、iTero element flex、3 Shape Trios3)对安装于半可调架上的标准石膏模型进行4种不同范围的颊侧咬合扫描。扫描范围分组为Group1:双侧1-3牙位、Group2:双侧4-5牙位、Group3:双侧4-6牙位、Group4:双侧4-7牙位,每组重复扫描10次。对照组采用台式扫描仪获取咬合关系。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上颌模型进行最佳拟合对齐,下颌模型通过矩阵变换保持初始咬合位置不变。通过三维偏差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扫描范围对咬合匹配精度的影响。结果同一扫描系统下,i500和Trios3前牙组Group1咬合匹配精密度显著低于3个后牙组Group2、Group3、Group4(P<0.05),且后牙组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扫描范围下,咬合匹配正确度在3个口内扫描仪间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前牙组Group1显著低于后牙组(P<0.05),在后牙组中,随着扫描范围的增大,咬合匹配的偏差减小,正确度提高;使用iTero进行咬合匹配时整体正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i500和Trios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系统均会影响咬合匹配精度;iTero咬合匹配精度优于i500和Trio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虚拟咬合记录 咬合匹配 精度
下载PDF
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单冠固定修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黄婉怡 姜慕舟 战德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使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单冠固定修复,判断其可行性,并对其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与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二科行单颗前磨牙全瓷冠固定修复患者32例... 目的使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单冠固定修复,判断其可行性,并对其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与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二科行单颗前磨牙全瓷冠固定修复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修复体;对照组通过硅橡胶取模灌注石膏模型的方法制作修复体。记录每例患者试戴修复体时所花费的时间,对每一修复体质量进行盲评,患者最后一次复诊时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研究组患者均能接受数字化修复方式,研究组与对照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修复体试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单冠固定修复义齿能被患者接受,临床效果好,可减少医生椅旁操作时间,提升患者对于单冠固定修复义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模型
原文传递
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四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时间和精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明彤 唐素霞 +3 位作者 彭玲燕 韩雨亭 宿玉成 汪霞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4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的扫描时间及扫描精度,评估不同扫描条件对数字化扫描的影响。方法选择1个可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的上颌牙颌模型,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全牙弓,获... 目的通过比较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4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的扫描时间及扫描精度,评估不同扫描条件对数字化扫描的影响。方法选择1个可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的上颌牙颌模型,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全牙弓,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3名研究者均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头模组);采用手持牙颌模型的方式,3名研究者再使用上述4种口内扫描仪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手持组);记录扫描时间。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修剪数字化模型,仅保留牙列数据,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比较各组扫描数据与参考数据,获得扫描正确度;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对每名研究者使用同一扫描仪获得的6次扫描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扫描精密度。结果数据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同一扫描仪扫描时间、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对于带有手柄的口内扫描仪A和D,头模组扫描时间[分别为142(82)和119(52)s]均显著大于手持组[分别为98(28)和85(22)s](P<0.01);口内扫描仪B和C的两组扫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和B,两组扫描正确度和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C,头模组正确度[112(38)μm]显著优于手持组[135(47)μm](P<0.05),两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D,头模组精密度[43(13)μm]显著优于手持组[53(18)μm](P<0.01),两组正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数字化扫描的扫描时间和扫描精度可受扫描条件影响。口内扫描仪体外研究时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环境可模拟临床扫描中医师和患者的体位及患者有限的口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模型 成像 三维 时间 口内扫描仪 精度 全牙弓扫描
原文传递
口内扫描仪结合3D打印技术在单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胜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以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联合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将42例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单牙缺失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21)患者应用传统硅橡胶印模修复方式,观察组(n=21)患者... 目的:以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联合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将42例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单牙缺失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21)患者应用传统硅橡胶印模修复方式,观察组(n=21)患者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联合种植修复方式,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取模时不良反应以及取模时间、试戴修复体时间。结果:观察组颜色匹配、表面质地以及外形均优于对照组,修复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取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取模用时及试戴修复体用时均较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硅橡胶印模修复相比,口内扫描与3D打印技术精度更高,在单牙缺失中的种植修复效果理想,可保证修复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不适感并缩短患者的修复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3D打印技术 单牙缺失 种植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三种口内数字化扫描系统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占莉琳 曾利伟 +2 位作者 李霄夏 袁少艳 谭艳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CEREC AC、3Shape TRIOS和Planmeca PlanScan三种不同口内数字化扫描系统对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用数控车床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下颌第一磨牙标准全冠预备体16个,超硬石膏固定。分别采... 目的:研究CEREC AC、3Shape TRIOS和Planmeca PlanScan三种不同口内数字化扫描系统对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用数控车床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下颌第一磨牙标准全冠预备体16个,超硬石膏固定。分别采用CEREC AC、3Shape TRIOS和Planmeca PlanScan三种口内扫描系统扫描全冠预备体获取数字化模型,采用可切削玻璃陶瓷制作48个CAD/CAM全瓷冠。采用硅橡胶间隙印模法复制全冠边缘间隙,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间隙大小,评价三组冠的边缘适合性,应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EREC AC扫描组、3Shape TRIOS扫描组和Planmeca PlanScan扫描组的全瓷冠边缘间隙测量结果分别为(53.89±10.28)μm、(61.18±9.53)μm、(64.83±9.76)μm,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EC AC、3Shape TRIOS和Planmeca PlanScan三种口内数字化扫描系统的准确性均能满足临床修复体制作要求,所制作的全瓷冠均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CEREC AC组的边缘适合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印模 全瓷冠 边缘适合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下载PDF
口内数字印模的准确性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翠 张敏 +4 位作者 蒋一 王婧 肖瑞 白阳 曹均凯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口腔扫描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口内扫描仪的出现,可以将患者口内软硬组织形态信息,通过三维数据的方式储存或传递。数字印模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本文将从口内扫描仪的概述、常见扫描仪类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口腔扫描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口内扫描仪的出现,可以将患者口内软硬组织形态信息,通过三维数据的方式储存或传递。数字印模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本文将从口内扫描仪的概述、常见扫描仪类型、印模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印模准确性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印模 准确性 真实度 精度
下载PDF
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奚祺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口内扫描技术已成为当前数字化口腔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该文梳理口内扫描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目前常用口内扫描仪技术原理进行分类介绍,并简要讲解该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数字化诊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口腔医学
下载PDF
基于口内扫描的三维数字化全牙列模型准确性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思涵 陈宁馨 +1 位作者 郁春华 孙健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三个不同品牌的口内扫描仪全牙列模型扫描的准确性。方法:三品牌口内扫描仪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口外扫描仓数据为对照组,通过专业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分析。全牙列扫描的准确性以精确性和正确度评价,精确性通过对同一口内扫... 目的:分析比较三个不同品牌的口内扫描仪全牙列模型扫描的准确性。方法:三品牌口内扫描仪获取数字化牙列模型,口外扫描仓数据为对照组,通过专业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分析。全牙列扫描的准确性以精确性和正确度评价,精确性通过对同一口内扫描仪重复扫描的数据拟合及偏差分析所得标准偏差值评价;正确度通过口内扫描组和对照组的偏差分析所得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及正确率评价,SAS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SNK检验统计测量结果。差异分布彩图定性描述偏差分布特征。结果:评价精确性的标准偏差值:CEREC Omnicam为33.78±11.18μm,Tr ios 2 pod为44.07±9.64μm,CS3600为43.92±5.23μm;评价正确度的标准偏差值:CEREC Omnicam为3.499±1.167μm,CS3600为3.722±1.533μm,Trios 2 pod为5.873±3.260μm;正确率以阈值范围内的百分比表示,CEREC Omnicam为72.36±9.72%,Trios 2 pod为71.60±4.882%,CS3600为54.60±4.63%,SAS分析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分布彩图显示口内扫描偏差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后牙区的颊面及牙弓末端牙的远中面。结论:三种口内扫描仪的准确性均能满足临床修复体制作要求,CEREC Omnicam的精确性,正确度以及正确率均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印模 全牙列扫描 准确性
下载PDF
种植修复数字化印模准确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涵 胡建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1-226,共6页
因方便、快捷、患者舒适度高等诸多优点,数字化印模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近年来不断被应用于口腔修复的各个领域,在嵌体、单冠、固定桥修复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及临床效果,但用于长跨度种植修复及全口义齿修复准确性仍不理想... 因方便、快捷、患者舒适度高等诸多优点,数字化印模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近年来不断被应用于口腔修复的各个领域,在嵌体、单冠、固定桥修复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及临床效果,但用于长跨度种植修复及全口义齿修复准确性仍不理想。该文将对影响数字化印模准确性的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口内扫描仪 口腔种植 扫描 准确性
下载PDF
口内数字印模技术 被引量:65
20
作者 王勇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05-709,743,共6页
口内数字印模技术是近年来口腔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与模型数字印模技术相比,口内数字印模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实时、灵活等特点,可大大提高患者就诊的舒适度,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口内光学印模技术也面临着口腔复杂扫描环境... 口内数字印模技术是近年来口腔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与模型数字印模技术相比,口内数字印模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实时、灵活等特点,可大大提高患者就诊的舒适度,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口内光学印模技术也面临着口腔复杂扫描环境的严峻挑战,亟待解决若干光学扫描瓶颈问题的局限,寻求扫描精度上的新突破。本文详细列举口内数字印模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阐述分析其临床适应证,用以指导临床应用;对主流技术的原理介绍和临床应用的现状介绍,可让读者对口内数字印模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印模 三角测量 共聚焦显微成像 主动波阵面采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