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新漱口液辅助治疗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和龈沟液相关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刘芳 王密 +1 位作者 乔柱 陈菁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漱口液辅助治疗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和龈沟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0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漱口液辅助治疗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和龈沟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0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氧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漱口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治疗后,两组PLI、PD、SBI和AL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d、Pi、Tf和Pg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新漱口液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状态,降低口腔菌群水平,减轻炎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漱口液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炎合并糖尿病 口腔菌 龈沟液炎性因子
下载PDF
低温杀菌乳对人体口腔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潘航 刘彦品 +5 位作者 赵育瑾 刘斌 赵军英 王建宇 杨迪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23-35,共13页
为了研究低温奶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招募27名志愿者,随机分到低温杀菌乳组(FP)和高温杀菌乳(UHT)组,每日统一膳食,第4~10天增加不同乳品干预,第1、4、7、10天采集唾液后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统一膳食3天后... 为了研究低温奶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招募27名志愿者,随机分到低温杀菌乳组(FP)和高温杀菌乳(UHT)组,每日统一膳食,第4~10天增加不同乳品干预,第1、4、7、10天采集唾液后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统一膳食3天后,两组口腔菌差异缩小;乳品干预后,两组之间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统一饮食并干预7 d后,FP组和UHT组间差异菌数量增加,FP组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普氏菌属(Prevotella)、糖杆菌TM7x、口腔杆菌属(Stomatobaculum)、贫养菌属(Abiotrophia)、Clostridia-UCG-014、链杆菌属(Streptobacillus)等丰度显著高于UHT组,UHT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高于FP组。肠道菌功能预测表明,UHT组第10天的氨基酸代谢和信号转导功能丰度高于FP组。乳品干预显著改善了口腔菌,低温杀菌乳有助于提高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Clostridia-UCG-014的丰度,高温杀菌乳有助于益生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杀 唾液 口腔菌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口腔洁含漱液对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魏静 何翔 +5 位作者 周洪玲 李惠菁 黄小瑾 袁强华 左渝陵 吴也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594,共8页
目的探讨口腔洁含漱液对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收治的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 目的探讨口腔洁含漱液对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收治的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洁含漱液含漱、吞服,每日3次,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指数、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DNA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疼痛抑制效果和溃疡愈合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口腔内链球菌和韦荣氏菌DNA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含量相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相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洁含漱液治疗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口腔菌群构成,抑制血清炎性反应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洁含漱液 复发性口腔溃疡 脾胃伏火型 口腔菌 炎症因子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小檗碱、口腔菌群、系统性疾病三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钒逸 王汝玉 +2 位作者 杜一飞 王羽立 周其冈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91-795,共5页
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腔菌群也与这些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小檗碱、口腔菌群、系统性疾... 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腔菌群也与这些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小檗碱、口腔菌群、系统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治疗系统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口腔菌 系统性疾病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聚 董强 时永全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癌症,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口腔是人体内仅次于肠道的第二大微生物库,口腔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受关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口腔菌群与胃癌发生...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癌症,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口腔是人体内仅次于肠道的第二大微生物库,口腔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受关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口腔菌群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口腔菌群特征具有作为胃癌无创诊断筛查生物标志物的潜质,而且口腔菌群失调、移位会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对口腔菌群与胃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阐明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实现胃癌的早期无创筛查提供依据,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口腔菌 诊断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谱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殷智洪 张郴燕 黄海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谱。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谱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7月15日。... 目的系统评价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谱。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谱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7月15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评价文献、提取数据和信息,采用定性系统评价和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横断面研究,包括187例胰腺癌患者,440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ɑ多样性Simpson指数降低。定性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的厚壁菌门、普氏菌属、罗斯氏菌属、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者;胰腺癌患者的变形菌门、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相对丰度低于健康者。结论胰腺癌患者口腔菌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中厚壁菌门、普氏菌属等在胰腺癌患者中相对丰度较高;而变形菌门、奈瑟菌属等在胰腺癌患者中的相对丰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口腔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口腔菌群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彭冬冬 陈相池 +5 位作者 唐梓宁 刘学武 袁湘中 李萌 厉巧 章泽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槟榔提取物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探索口腔菌群和局部炎性因子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防治口腔溃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通过槟榔提取物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探索口腔菌群和局部炎性因子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防治口腔溃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桂林西瓜霜,8 mg/d,连续7 d),10只/组。大鼠口腔黏膜经皮下注射10 g/mL的槟榔提取物,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通过观察溃疡面积、溃疡评分、局部组织口腔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IL-8水平,并取口腔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增大,溃疡评分显著上升(P<0.01),口腔黏膜组织TNF-α、IL-2、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5)、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01)均显著减少,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或局灶性坏死,黏膜固有层水肿、出血,并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减少(P<0.05,P<0.01),溃疡评分显著减少(P<0.05),口腔黏膜组织TNF-α(P<0.01)、IL-2(P<0.05)、IL-8(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01)、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1)显著增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P<0.01)显著减少,口腔黏膜组织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槟榔提取物可成功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口腔正常菌群水平降低,潜在致病菌水平升高,破坏其口腔菌群微生物平衡,进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局部促炎因子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提取物 口腔溃疡 口腔菌 炎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基于全长16S rRNA测序的电磁辐射环境人群口腔菌群特征研究
8
作者 赵梓汝 李业荣 +2 位作者 王珍 于爱云 贾海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目的:描述和比较工作环境中存在电磁辐射人群与普通工作环境人群口腔菌群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电磁辐射损伤的早期防护提供潜在筛查方法及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期间随机抽取某两家单位工作人员共130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工作环境分为电... 目的:描述和比较工作环境中存在电磁辐射人群与普通工作环境人群口腔菌群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电磁辐射损伤的早期防护提供潜在筛查方法及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期间随机抽取某两家单位工作人员共130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工作环境分为电磁辐射工作环境组(JMS组,n=65)与普通工作环境组(BJ组,n=65),收集两组口腔唾液标本并提取DNA,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进行测序,研究并比较两组口腔菌群构成特征。结果: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JMS组与BJ组口腔菌群结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口腔菌群构成中,在门水平上,两组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纲水平上,两组芽孢杆菌纲、梭杆菌纲、梭菌纲的相对丰度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放线菌纲、红蝽菌纲、蒂西耶氏菌纲和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LEfSe差异分析结果表明,JMS组具有独特的菌群结构,有11种菌显著富集,分别为梭菌纲、微黄奈瑟氏球菌A、管道杆菌属、诺曼管道杆菌、细小口腔杆菌、梭杆菌门、梭杆菌纲、梭杆菌目、不解糖口腔杆菌、龈沟产线菌、梭杆菌科。此外,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JMS组口腔菌群在免疫系统途径、抗肿瘤药耐药性途径、能量代谢途径上的富集程度高于BJ组;BJ组在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膜传输途径的富集程度高于JMS组。结论:普通工作环境和电磁辐射工作环境下人群具有不同的口腔微生物特征与菌群代谢特征,且表现在多个分类水平上,提示电磁辐射工作环境可能对人口腔菌群分布特征产生影响,未来仍需进一步证实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口腔菌 16S rRNA测序 辐射损伤 疾病预警
下载PDF
口服泼尼松治疗腺周口疮的疗效及对其口腔菌群及唾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谢玮 潘财莲 黄秀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248-2250,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Pre)治疗腺周口疮的疗效及对口腔菌群及唾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腺周口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口服Pre治...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Pre)治疗腺周口疮的疗效及对口腔菌群及唾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腺周口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口服Pre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口腔菌群(链球菌、奈瑟氏菌、韦荣氏菌)、唾液免疫指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溶菌酶(Lys)、人β-防御素2(HβD-2)],随访6个月,比较疾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奈瑟氏菌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链球菌、韦荣氏菌、唾液免疫指标(SIgA、Lys、HβD-2)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Pre治疗腺周口疮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口腔菌群微环境,调节口腔免疫状态,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周口疮 泼尼松 口腔菌 唾液免疫指标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微生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10
作者 帅诗 张伟娥 +1 位作者 招少萍 曹迈勋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口腔内菌群变化,为临床ROU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130例ROU患者,按病情发展阶段分为溃疡组(65例)、愈合组(65例),并纳入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革...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口腔内菌群变化,为临床ROU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130例ROU患者,按病情发展阶段分为溃疡组(65例)、愈合组(65例),并纳入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革兰阳性球菌(G^(+)c)、革兰阴性球菌(G^(-)c)、革兰阳性杆菌(G^(+)b)、革兰阴性杆菌(G^(-)b)及球菌、直杆菌、梭状菌、丝状菌、弯曲菌、螺旋体百分比在三组的差异。结果三组G^(-)c、球菌、直杆菌和梭状菌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溃疡组和愈合组G^(-)c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组G^(-)c百分比显著低于愈合组(P<0.05);溃疡组球菌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愈合组(P<0.05),溃疡组直杆菌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组梭状菌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愈合组(P<0.05)。结论微生物菌群变化可能与ROU发病及预后有一定关联,临床上应重视口腔微生态平衡在ROU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微生态平衡 口腔菌 革兰染色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患者口腔菌群的研究
11
作者 杨甜 赵巧飞 张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唾液菌群的构成及差异,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发生与口腔唾液菌群的关系,以期为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提供潜在标志物。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3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早期食管癌组)和51名健康人群(健康...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唾液菌群的构成及差异,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发生与口腔唾液菌群的关系,以期为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提供潜在标志物。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3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早期食管癌组)和51名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唾液标本,提取总DNA,采取Illumina测序实验流程,将测序数据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物种组成分析、多样性分析及物种差异分析。结果两组唾液标本共获得3012385条序列,平均有效序列数为33471,其中早期食管癌组聚类OTU为(378±48),健康对照组聚类OTU为(345±53)。物种分析表明,两组唾液菌群的菌落构成基本相同,多样性差异小,但相对丰度不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食管癌组门水平上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梭杆菌门丰度比例升高,而变形菌门比例明显降低;属水平上的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丰度比例升高,而奈瑟菌属比例明显降低。早期食管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早期食管癌组唾液中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梭杆菌门的菌群丰度相对升高,而变形菌门、奈瑟菌属的菌群丰度相对减少,推测口腔唾液菌群失衡与早期食管癌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 早期食管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及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芳 王密 +2 位作者 乔柱 陈菁菁 赵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5,88,共7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志愿者记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菌群属水平的相对丰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比较三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和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IL-10水平均低于其余二组(t=4.657~37.617,均P<0.05),B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8~29.378,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高于其余二组(t=2.945~39.822,均P<0.05),B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9~26.347,均P<0.05)。A组和B组Shahnon指数(5.44±0.48,5.35±0.36)均高于对照组(5.2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2.528;P=0.000,0.012)。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r=0.728~0.795,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负相关(r=-0.867~-0.731,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r=-0.854~-0.730,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正相关(r=0.705~0.892,均P<0.05)。结论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致病菌取代有益菌成为优势菌造成口腔菌群失调,龈沟液促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抗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改变更为显著,且在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均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口腔菌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早产儿口腔菌群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的定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丽 王婧铭 +5 位作者 董艳 郭永琴 侯国强 陈文艳 宋雯霞 任应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菌群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的定植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9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0、12、24、4...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菌群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的定植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9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0、12、24、48、72 h的口腔菌群,分析口腔菌群定植与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共采集早产儿口腔菌群检测标本485份,口腔菌群检测阳性127份,检出率为26.19%。不同时间点口腔菌群检出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292,P<0.01);两两比较,0 h分别与24、48、72 h,以及12 h分别与48、72 h口腔菌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7例早产儿中65例存在口腔菌群定植,定植率为67.01%,检出菌株1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4株(64.38%),革兰阴性菌52株(35.62%);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口腔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72 h内开奶和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菌群定植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1500 g(OR=0.102,95%CI:0.017~0.634)、72 h内开奶(OR=0.290,95%CI:0.107~0.783)为口腔菌群定植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应于治疗24 h内尽快检测口腔菌群,并根据菌群变化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尽早给予母乳喂养或使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若不能获得母乳,可采用捐献人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于72 h内开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 影响因素 机械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谢丹丹 邹颖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烷全麻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麻醉方法,试验组应用七氟烷全麻方法。比较两组牙科恐惧症患儿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唾液样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电泳图谱条带数以及麻醉前后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结果试验组的意识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唾液样本DGGE电泳图谱条带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前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试验组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全麻可显著改善牙科恐惧症患儿的麻醉效果和丰富口腔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全麻 咪达唑仑 牙科恐惧症 口腔菌群多样性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口腔菌群变化影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病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明燕 张帆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3-51,共9页
头颈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会引起口腔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改变,包括与健康相关共生菌的丰度降低,一些革兰阴性菌增加,以及以白色念珠菌增加为主的真菌群落改变,这些改变可导致口腔黏膜炎(OM)的罹患风险及严重程度增加,... 头颈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会引起口腔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改变,包括与健康相关共生菌的丰度降低,一些革兰阴性菌增加,以及以白色念珠菌增加为主的真菌群落改变,这些改变可导致口腔黏膜炎(OM)的罹患风险及严重程度增加,尤其与严重OM关系密切。放化疗直接或通过活性氧间接导致DNA损伤,同时促进微生物菌群失调,破坏免疫系统,促进炎症发生;细胞损伤形成溃疡,导致细菌易位和定植,激活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诱导更多促炎细胞因子产生,促进OM发展。目前针对调节口腔菌群改善OM的治疗也是研究热点,可采用益生菌或益生菌混合物防治OM,预防性使用抗真菌剂也可降低口腔念珠菌的数量。本文就近年来头颈部放化疗对口腔菌群变化的影响及其与OM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放化疗相关OM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头颈癌 口腔菌群变化 口腔黏膜炎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市汉维两族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重庆 沈玉凤 +6 位作者 郑程东 陈铎 李东慧 钱艺 张若珍 马学花 周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索新疆石河子市汉维两族有龋和无龋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差异。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4名3~5岁儿童并分为4组:汉族无龋组(15例)和患龋组(14例),维族无龋组(13例)和患龋组(12例)。收集其非刺激性的唾液,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其口腔... 目的:探索新疆石河子市汉维两族有龋和无龋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差异。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4名3~5岁儿童并分为4组:汉族无龋组(15例)和患龋组(14例),维族无龋组(13例)和患龋组(12例)。收集其非刺激性的唾液,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其口腔菌群差异。结果:汉维两族有龋组和无龋组相比:门水平上,拟杆菌门物种相对丰度均较高。属水平上,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均较高。维吾尔族无龋组和汉族无龋组相比:门水平上,拟杆菌门物种丰度较高而硬壁菌门物种丰度较低;属水平上,普氏菌属丰度较低而韦荣球菌属丰度较高。α多样性分析:维吾尔族有龋组Chao1指数和PD whole tree指数均低于无龋组(P<0.05)。β多样性分析:不同分组间存在组内部分聚集部分离散,组间部分聚集及不同位置分布。结论:汉维两族学龄前儿童,同一民族内在无龋和有龋状态下口腔细菌物种丰度存在差异。对于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而言,患龋儿童的口腔细菌多样性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病 16S rDNA 口腔菌 多样性
下载PDF
亚成体与老年体圈养大熊猫的口腔菌群多样性及潜在致病菌分析
17
作者 王承东 李根 +6 位作者 姜尧章 杨超 李德生 何鸣 凌珊珊 古玉 马晓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65,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圈养 口腔菌 潜在致病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牙周炎与口腔菌群及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栖 龚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肠道菌群为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落,近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症、心脏病、孤独症、糖尿病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表现为牙槽骨丧失、牙齿松动等。近来研究显示,牙周炎... 肠道菌群为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落,近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症、心脏病、孤独症、糖尿病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表现为牙槽骨丧失、牙齿松动等。近来研究显示,牙周炎会影响肠道菌群。本文就牙周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可能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探究牙周炎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肠道 口腔菌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双 汤帅 丁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35-38,55,共5页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多微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口腔菌群,并与其所在的口腔环境共同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口腔菌群可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维持口腔和全身健康、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多微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口腔菌群,并与其所在的口腔环境共同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口腔菌群可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维持口腔和全身健康、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口腔菌群奠定基础,口腔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日益明确。本文就口腔菌群与其所致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 群平衡 口腔疾病 全身疾病
下载PDF
糖尿病与口腔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鸿运 王殿辉 +2 位作者 安文娟 庄向华 陈诗鸿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6期190-193,共4页
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而糖尿病与口腔疾病之间也存在双向关系。口腔菌群可能是联系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双向关系的关键一环。目前对糖尿病状态下口腔菌群的变化特点,糖尿病和口腔菌群通过何种机制互相影响尚不... 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而糖尿病与口腔疾病之间也存在双向关系。口腔菌群可能是联系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双向关系的关键一环。目前对糖尿病状态下口腔菌群的变化特点,糖尿病和口腔菌群通过何种机制互相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口腔菌群在糖尿病中的变化特点,并对二者互相影响的可能机制进行总结,以望对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菌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