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余椤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埋伏牙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口腔锥形束CT检查,比较X线检查、口腔锥形束CT检查诊断准确率,以及患者对两... 目的:分析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埋伏牙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口腔锥形束CT检查,比较X线检查、口腔锥形束CT检查诊断准确率,以及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依从性。结果:82例患者经口腔锥形束CT检查,上颌埋伏牙均获得良好显示,包括多生牙62颗,阻生牙20颗。口腔锥形束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口腔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满意度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口腔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依从性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口腔锥形束CT的图像成像清晰度更高,在上颌埋伏牙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上颌埋伏牙 依从性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夏祯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28-0031,共4页
针对上颌埋伏牙诊断临床诊断中口腔锥形束CT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76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为调研目标,由临床医生在不知情情况下为所有患者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模式包括X线平片诊断、... 针对上颌埋伏牙诊断临床诊断中口腔锥形束CT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76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为调研目标,由临床医生在不知情情况下为所有患者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模式包括X线平片诊断、口腔锥形束CT诊断。并对诊断效果进行记录,并对口腔锥形束CT诊断检出表现予以深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口腔锥形束CT诊断组检出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诊断组(P<0.05)。结论 X线平片、口腔锥形束CT在明确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均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并且口腔锥形束CT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上颌埋伏牙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数字化根尖片与口腔锥形束CT测量牙齿长度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颜莉 阿依努尔·霍斯塔伊 张蕾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根尖片与口腔锥形束CT(CBCT)测量牙齿长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103例拔牙正畸患者(共200颗前磨牙)的临床资料,均行数字化根尖片与口腔CBCT检查,以游标卡尺实际测量为金标准,采用InVivoDenta... 目的比较数字化根尖片与口腔锥形束CT(CBCT)测量牙齿长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103例拔牙正畸患者(共200颗前磨牙)的临床资料,均行数字化根尖片与口腔CBCT检查,以游标卡尺实际测量为金标准,采用InVivoDental软件及平行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拍摄测量不同检查方法牙齿长度,比较不同牙位上牙齿口腔CBCT检查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时及数字化根尖检测的牙齿影像长度,计算其与实际长度的差值。结果数字化根尖测量不同牙位牙齿长度与实际牙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CBCT轴位测量下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牙区牙位牙齿长度小于实际牙齿长度(P<0.05),上颌磨牙区、上颌前磨牙区、上颌尖牙区、上颌前牙区、下颌前磨牙区牙位牙齿长度与实际牙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CBCT矢状位测量上颌磨牙区、下颌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牙区与实际牙齿长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上颌前磨牙区、上颌尖牙区、上颌前牙区与实际牙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CBCT冠状位测量上颌磨牙区、上颌尖牙区、上颌前牙区、下颌前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牙区小于实际牙齿长度(P<0.001),上颌前磨牙区、下颌磨牙区与实际牙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行长焦距平行投照下数字化根尖片较口腔CBCT更能准确测量牙齿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根尖片 口腔锥形束ct 牙齿长度 正畸 拔牙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科星 周惊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为优化口腔锥形束CT机的人机关系,在分析相关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及系统分析法,针对现有产品在患者和医务操作人员两方面存在的人机问题,设计了新型口腔锥形束CT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就诊体验,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为该领域... 为优化口腔锥形束CT机的人机关系,在分析相关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及系统分析法,针对现有产品在患者和医务操作人员两方面存在的人机问题,设计了新型口腔锥形束CT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就诊体验,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为该领域的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医疗器械 人机工程 口腔锥形束ct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骨质密度的口腔锥形束CT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高琳清 张婉君 +4 位作者 高林成 刘璇 李娜 任甫 马永平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5-278,3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青少年患者颅面部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区的骨质密度,依据改良颈... 目的:通过对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青少年患者颅面部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区的骨质密度,依据改良颈椎分析法(Cvs)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Cvs3、Cvs4、Cvs5、Cvs6组),分析并比较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的差异。结果:密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不同骨龄相同测量平面(距离牙槽嵴4mm处及6mm处平面即P4平面与P6平面)间LSD两两比较结果,Cvs3组与Cvs4组、Cvs4组与Cvs5组、Cvs5组与Cvs6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骨龄增长P4及P6平面上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密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相同骨龄患者在P6平面中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密质骨(4组)和松质骨(Cvs3组、Cvs5组及Cvs6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P4平面。结论:随骨龄增长,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骨密度逐渐增大,距离牙槽嵴6mm处骨密度显著高于4mm处,这提示以一定角度倾斜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尽量由P4向P6平面去植入,增加植入位置骨密度,还可以有效避免上颌窦穿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口腔锥形束ct 微螺钉种植支抗 骨密度 测量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剂量评估模式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淑梅 郑钧正 +2 位作者 张丽 高河伟 邢宇翔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具有X射线Z方向(本文中指平行于CT旋转轴的方向)宽准直、180°至360°投影角度范围可选、扫描视野尺寸可调节、全扇束或半扇束偏置模式可选等特点。受检者头部的吸收剂量分布与...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口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具有X射线Z方向(本文中指平行于CT旋转轴的方向)宽准直、180°至360°投影角度范围可选、扫描视野尺寸可调节、全扇束或半扇束偏置模式可选等特点。受检者头部的吸收剂量分布与传统多排探测器CT(MDCT)和其他临床CBCT(例如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的CBCT、介入手术的CBCT等)的吸收剂量分布相比更加复杂。因此,至今还没有有效的、取得国际共识的口腔CBCT剂量评估模式。本文调研了CT剂量评估的相关研究,将口腔CBCT剂量评估模式总结为由相互联系的剂量表征量和受检者医疗照射剂量(本文中指基于人群平均数据的有效剂量和受检者特异的组织器官吸收剂量)两个层面构成。同时指出,口腔CBCT剂量表征量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描述口腔CBCT扫描一个均匀圆柱体模时,体模的垂直于Z方向的中间平面的吸收剂量分布规律,目前,面平均吸收剂量是最有潜力解决该问题的剂量表征量;口腔CBCT可以直接采用MDCT的受检者医疗照射剂量评估原理,但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供准确的受检者对X射线的衰减情况;同时,口腔CBCT的剂量评估模式研究还应该探讨锥形束X射线阳极效应、锥角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多排探测器ct 剂量表征量 医疗照射剂量
原文传递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芳芳 贾燕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诊治、检查的12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口腔锥形束CT检查,总结分析检查结果,分析其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诊治、检查的12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口腔锥形束CT检查,总结分析检查结果,分析其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上颌埋伏牙均获得清晰显示,其中包括多生牙80颗,阻生牙40颗。多生牙相较正常牙齿明显小且呈尖型发育,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畸形,其中患牙位于唇侧25颗,腭侧30颗,牙根尖部15颗,两颗正常牙齿中间10颗。阻生牙中尖牙8颗,中切牙为20颗,侧切牙8颗,第三磨牙为4颗。结论口腔锥形束CT应用于上颌埋伏牙的诊断,良好地展现了多生牙、阻生牙的部位、数量以及形态等信息,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更加直观和立体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埋伏牙 口腔锥形束ct 定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手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肿胀与疼痛及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敏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联合微创手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肿胀、疼痛及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行口腔CBCT联...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联合微创手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肿胀、疼痛及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行口腔CBCT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拔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 d肿胀、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软组织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肿胀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红色美学评分(PES)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CBCT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埋伏阻生牙患者手术时间短,能减轻患者肿胀与疼痛程度,改善软组织美学效果,降低邻牙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牙 口腔锥形束ct 微创手术 肿胀 疼痛 邻牙功能恢复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对其行口腔CBCT扫描检查,观察其在临床中对诊断、治疗的效果。结果:经CBCT检查发现,50例患...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对其行口腔CBCT扫描检查,观察其在临床中对诊断、治疗的效果。结果:经CBCT检查发现,50例患者共有61颗埋伏牙清晰显示,其中多生牙40颗、阻生牙21颗。结论:对上颌埋伏牙患者可应用口腔锥形束CT检查,能直观、立体的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埋伏牙的信息,对于外科拔除、正畸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上颌埋伏牙 诊断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牙种植学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谢军 王燕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5期151-153,共3页
在口腔种植术前,通过放射学方法正确观察和评估牙种植体周围结构对口腔种植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口腔放射医学的发展,口腔锥形束CT逐渐应用于口腔种植学的各个方面,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及扫描速度快等优点,为口腔种植学... 在口腔种植术前,通过放射学方法正确观察和评估牙种植体周围结构对口腔种植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口腔放射医学的发展,口腔锥形束CT逐渐应用于口腔种植学的各个方面,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及扫描速度快等优点,为口腔种植学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口腔锥形束ct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永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应用口腔锥形束CT的实际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口腔科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应用口腔锥形束CT的实际效果。结果:9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共... 目的:分析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应用口腔锥形束CT的实际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口腔科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应用口腔锥形束CT的实际效果。结果:9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共有90颗埋伏牙可清晰显示,其中共有60颗多生牙,30颗阻生牙。其中多生牙位于唇侧的共计19颗,位于腭侧的共计25颗,位于牙根尖部的共计10颗,位于两颗正常牙齿中间的共计6颗;阻生牙中尖牙共计9颗,中切牙共计18颗,侧切牙共计7颗,第三磨牙共计6颗。结论: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应用口腔锥形束CT的实际效果较好,该种技术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患牙更加立体和直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上颌埋伏牙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青少年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会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7期6-8,共3页
目的:对口腔锥形束CT在青少年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120例青少年错合畸形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参照组6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牙根长度,牙槽骨开窗、开裂、牙周组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 目的:对口腔锥形束CT在青少年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120例青少年错合畸形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参照组6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牙根长度,牙槽骨开窗、开裂、牙周组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青少年错合畸形矫治中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矫正后牙根长度比参照组短,牙根恢复良好,差异明显(P<0.05);两组病人矫正后均有不良情况发生,但实验组病人不良情况总发生率46.67%比参照组病人总发生率83.33%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使用口腔锥形束CT可以清晰看见病人颌骨形态、上下牙弓牙合等口腔内部情况,有利于青少年错合畸形牙齿矫治后不良事件减少,促进牙根吸收恢复,值得在临床运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错合畸形 青少年
下载PDF
口腔全景片与口腔锥形束CT在埋伏多生牙诊治中的价值比较
13
作者 张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179-0181,共3页
分析口腔全景片与口腔锥形束CT在埋伏多生牙诊治中的价值比较,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该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埋伏多生牙60例(总计74颗牙),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中30例(38颗牙),予以口腔全景片检查;联合... 分析口腔全景片与口腔锥形束CT在埋伏多生牙诊治中的价值比较,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该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埋伏多生牙60例(总计74颗牙),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中30例(38颗牙),予以口腔全景片检查;联合组中30例(36颗牙),予以口腔全景片联合口腔锥形束CT检查,对比2组人群的诊断价值及患牙一次性根除率、I期愈合率和并发症率。结果:对照组多生牙形态和多生牙定位一致率(78.95%、78.95%)均低于联合组(97.22%、100.00%),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两组人群中多生牙数目一致率对比,并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性根除率、I期愈合率(81.58%、81.58%)均低于联合组(100.00%、97.22%),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8/30),高于联合组6.67%(2/30),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口腔全景片比,口腔锥形束CT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更高,可以有效的判断多生牙形态、位置及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全景片 口腔锥形束ct 埋伏多生牙 诊治价值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陈宏 伦明月 孙雅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38-0041,共4页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上颌埋伏牙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口腔锥形束CT诊断。分析60例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共计66颗埋伏牙,多生牙40颗,阻生牙26颗... 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上颌埋伏牙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口腔锥形束CT诊断。分析60例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共计66颗埋伏牙,多生牙40颗,阻生牙26颗。多数多生牙的形态,较正常牙体,多表现为尖形,呈现为发育畸形,牙根略弯曲。阻生相较于正常牙体,发育畸形,根尖弯曲。结论 口腔锥形束CT可以在上颌埋伏牙的诊断中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临床可根据需要优先考虑应用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牙 口腔锥形束ct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拔牙技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牙槽完整度及张口受限度的影响
15
作者 夏涵 王峰 +3 位作者 吴妍慧 韩源 李瑶 邹桂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0期3903-3907,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拔牙技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牙槽完整度及张口受限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拔牙技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牙槽完整度及张口受限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拔牙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拔牙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牙槽完整度,术后即刻和术后3 d的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张口受限程度以及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探诊深度(SPD)、牙龈指数(GI)等牙周健康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面部肿胀程度以及牙槽完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IL-6、IL-1、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开口度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重度张口受限度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I、SPD、SBI、PLI水平对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SPD、SBI、PLI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锥形束CT联合微创拔牙技术针对埋伏阻生牙进行治疗与传统拔牙相比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程度,减轻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减轻炎症反应水平,提升牙周健康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微创拔牙 埋伏阻生牙 牙槽完整度 张口受限度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微创拔牙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6
作者 赵润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6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究微创拔牙术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微创拔牙手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予以曲面... 目的 探究微创拔牙术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微创拔牙手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予以曲面体层X线+微创拔牙术、CBCT+微创拔牙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肿胀程度更轻(P<0.05);2组术前、治疗后3 d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微创拔牙术前借助CBCT技术拍摄牙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用时,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并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术 曲面体层X线 口腔颌面锥形ct 并发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2021年福州市16家口腔锥形束CT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祥铨 吴京颖 《预防医学论坛》 2021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了解口腔锥形束CT(CBCT)建设项目的放射卫生检测、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为改善放射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工程分析法、放射卫生调查法、放射卫生检测法,综合分析CBCT的放射性危害对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影响。结果福州市16... 目的了解口腔锥形束CT(CBCT)建设项目的放射卫生检测、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为改善放射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工程分析法、放射卫生调查法、放射卫生检测法,综合分析CBCT的放射性危害对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影响。结果福州市16家民营口腔诊所CBCT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和平面布局合理,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值范围为0.152~1.723μSv/h,符合国家标准要求,CBCT机质量控制检测项目8项,合格率为100.00%,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及门灯有效关联、自动闭门装置、动力通风装置、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符合率分别为68.75%、87.50%、75.00%、87.50%、100.00%,职业健康管理、放射防护注意事项、放射事件应急预案、摄影质量保证方案符合率为100.00%、50.00%、43.75%、37.50%。结论福州市16家民营口腔诊所配置的CBCT机和配套的机房等放射诊疗硬件良好,放射防护设施和放射防护管理存在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放射防护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种植牙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肖霞 王军强 +1 位作者 张文娟 樊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种植牙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3例接受种植牙手术患者的口腔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锥形束CT和曲面断层检查。两种方式影像学分...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种植牙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3例接受种植牙手术患者的口腔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锥形束CT和曲面断层检查。两种方式影像学分析,比较两种方式检测患者颏孔解剖检出情况,下颌区垂直距离测量以及种植术术后检查情况。结果锥形束CT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颌骨解剖结构和术后骨结合。锥形束CT在颏孔、颏棘上孔、切牙管、副颏孔以及颏神经环等解剖结构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前牙区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显著长于曲面断层(P<0.05),磨牙区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显著短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前牙区和磨牙区可用骨高度,前牙区骨类牙根长度和前磨牙区下颌骨牙槽嵴顶跟间骨宽度均显著低于曲面断层(P<0.05)。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后未发生骨结合的检出率(3.85%)显著低于曲面断层的检出率(11.54%)(P<0.05);而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后骨量不足的检出率(25.00%)显著高于曲面断层的检出率(12.50%)。结论锥形束CT对种植牙术前颌骨解剖结构显示及诊断、术后种植体情况检测均要优于曲面断层,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锥形ct 曲面断层 种植牙 术前诊断 术后效果
下载PDF
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0期18-19,22,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上颌窦黏膜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使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治疗前后的上颌窦黏膜...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上颌窦黏膜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使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治疗前后的上颌窦黏膜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各项指标和上颌窦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和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上颌窦黏膜厚度和长度值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口腔颌面锥形束CT能够有效地将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后的上颌窦黏膜变化反映出来,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验方式,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数据,值得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锥形ct 牙周非手术治疗 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
下载PDF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牙体解剖学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宣永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3期1-2,5,共3页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因为空间分辨率非常高,能够为临床提供三维图像,而且提供的图像具有扫描时间短、放射剂量低、无失真等优点,在各种口腔医疗科研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既能够精准测量根管和牙齿的长度,有效判断牙齿...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因为空间分辨率非常高,能够为临床提供三维图像,而且提供的图像具有扫描时间短、放射剂量低、无失真等优点,在各种口腔医疗科研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既能够精准测量根管和牙齿的长度,有效判断牙齿根管和根部的形态和数量,还能够对罕见的牙根管形态以及牙内缺陷进行有效判断。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牙体解剖学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锥形ct 牙体解剖学 形态 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