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p53、p16蛋白和PCNA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良军 袁芳 张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p5 3蛋白、p16蛋白和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0例口腔扁平苔藓、2 0例口腔白斑、2 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p5 3蛋白、p16蛋白和 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0例口腔扁平苔藓、2 0例口腔白斑、2 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突变型 p5 3蛋白阳性率为 90 .0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 (1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0 .0 %) (P <0 .0 0 5 )。(2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为 35 .0 %,明显低于口腔白斑 (7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90 .0 %) (P <0 .0 0 5 )。 (3) PCNA的阳性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 90 .0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0 .0 %)和口腔扁平苔藓 (0 .0 %) (P <0 .0 0 5 )。 结论:p5 3基因突变使 p5 3蛋白过度表达、p16蛋白表达缺失和PCNA的过度表达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 P16蛋白 PCNA 口腔粘膜前病变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下载PDF
抗凋亡蛋白BAG-1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作用
2
作者 罗戈 王玉静 李启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凋亡功能的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凋亡因素的增强与促凋亡因素的抑制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BAG-1蛋白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其高表达被认为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口腔鳞状上皮... 凋亡功能的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凋亡因素的增强与促凋亡因素的抑制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BAG-1蛋白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其高表达被认为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是常见的一种口腔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BAG-1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转移以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BAG-1蛋白 抗凋亡蛋白 肿瘤发生过程 口腔恶性肿瘤 发生关系 恶性程度 促凋亡
下载PDF
YAP1-FOS促进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毅 刘红 胡杨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YAP1-FOS在促进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换(EMT)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方法通过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OSCC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中YAP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YAP1对OSCC细胞增殖情... 目的探讨YAP1-FOS在促进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换(EMT)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方法通过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OSCC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中YAP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YAP1对OSCC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YAP1对OSCC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YAP1对EMT相关分子标记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YAP1对EMT相关分子标记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影响,CoIP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YAP1与FOS互作,共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以控制EMT过程。结果组织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OSCC癌组织细胞中YAP1表达增加,且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YAP1上调后克隆形成数目显著增加(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YAP1后,细胞划痕间距显著减小(P<0.01);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关键基因E-cadherin表达水平在YAP1上调后被显著抑制(P<0.01),而间质细胞关键基因β-catenin,Vimentin及N-cadherin表达水平则显著上调(P<0.01)。CoIP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YAP1与核转录因子FOS互作,抑制FOS表达后YAP1的促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P<0.01),同时EMT相关分子标记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YAP1结合FOS基因促进人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过程,这一结果可为人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YAP1-FOS或可成为新的人口腔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1-FOS 细胞增殖 EMT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下载PDF
人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育红 韩萌 +4 位作者 何国斌 赵红宇 裴迎宾 李新明 石爱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研究Bcl-2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病变标本采用鼠抗人Bcl-2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口腔粘膜Bcl-2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口腔上... 目的:研究Bcl-2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病变标本采用鼠抗人Bcl-2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口腔粘膜Bcl-2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口腔上皮单纯增生、异常增生、鳞癌Ⅰ、Ⅱ、Ⅲ级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5%、52.17%、18.18%、22.22%和53.33%。口腔粘膜异常增生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口腔粘膜单纯增生和鳞癌Ⅰ、Ⅱ级(P<0.05),鳞癌Ⅲ级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Ⅰ级(P<0.05)。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Bcl-2阳性表达的口腔鳞癌具有更高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增生 口腔上皮细胞 Bc1-2蛋白 表达
下载PDF
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勤 陈秋月 +3 位作者 刘甜 邵文华 马晓娟 曾思恩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关联。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结果:核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组织中显示高表达,不仅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而... 目的:探讨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关联。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结果:核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组织中显示高表达,不仅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且两者高表达的病例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化密切相关。结论:核Survivin和Aurora-B可以作为OSCC诊断标记和治疗的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AURORA-B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SCC)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玻连蛋白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兵 胡腾龙 +4 位作者 静广平 于洋 钟克涛 王海涛 俞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年5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26人,有淋巴结转移者18人,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8人,健康人群20人血清VTN表达情况,通过方差分析及LSD法检验各组血清中VTN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VTN A值为(36849.10±1127.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518.12±1301.25),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9459.28±629.58)(P<0.001),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VTN A值为(36725.50±1484.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检测无淋巴结转移OSCC患者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的血清VTN表达情况:高分化鳞癌患者血清VTNA值为(59009.13±145.75),高于中分化者(39468.82±1135.61),高于低分化者(22437.00±1286.38)(P<0.001),3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玻连蛋白(VTN)与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可能相关,测定血清VT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诊断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连蛋白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蛋白印迹法
下载PDF
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张先国 李善昌 +2 位作者 贾丹丹 宁尚波 张宏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9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和p27^(kipl)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50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p27^(kipl... 目的:通过观察stathmin和p27^(kip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和p27^(kipl)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50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tathm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表达率为2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比例为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kipl)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高,对应的表达率为90%;而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表达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7 1,P<0.01)。结论:stathmin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p27^(kipl)蛋白的表达则相反,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表达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关系显著;据此可判断这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发展水平;stathmin蛋白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STATHMIN P27KIPL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方豪 张水龙 +2 位作者 张梅 曹之强 许励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口腔白斑 )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口腔白斑、10例口腔鳞癌分别检测iNOS的表达。结果 iNOS在正常口腔黏膜...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口腔白斑 )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口腔白斑、10例口腔鳞癌分别检测iNOS的表达。结果 iNOS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口腔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6 6 .7%、80 .0 % ,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由iNOS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 (NO)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口腔白斑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下载PDF
新疆部分维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P_(16)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良军 张蕴惠 +1 位作者 章锦才 杨爱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P16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 40例口腔扁平苔藓 (维吾尔族 2 0例 ,汉族 2 0例 ) ,43例口腔白斑 (维吾尔族 2 3例 ,汉族 2 0例 ...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P16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 40例口腔扁平苔藓 (维吾尔族 2 0例 ,汉族 2 0例 ) ,43例口腔白斑 (维吾尔族 2 3例 ,汉族 2 0例 )和 65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维吾尔族 2 4例 ,汉族 41例 )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率为 3 2 .3 % ,明显低于口腔白斑 (5 5 .8% )和口腔扁平苔藓 (72 .5 % ) ,P <0 .0 0 5 ,维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表达缺失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据本研究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口腔黏膜前病变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维族 汉族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中bFGF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王雷 高文信 +2 位作者 杨萍 马宁 陈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 0例口腔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高表达 ,明...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 0例口腔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高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 (P <0 .0 5 ) ;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中bFGF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 <0 .0 5 )。结论 bFGF的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口腔黏膜前病变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白斑(OLK)癌变驱动基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显久 刘玮玮 +4 位作者 史培荣 程牛亮 郝梅 牛勃 解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筛查与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癌变相关的表达阳性基因,为探究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OLK组织和OSCC组织... 目的筛查与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癌变相关的表达阳性基因,为探究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OLK组织和OSCC组织的440个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使用RT-PCR法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验证,寻找OLK恶变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基因芯片实验参考文献方法进行。RT-PCR电泳结果采用Kodak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然后将其与芯片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经Kodak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定量后,证实OLK组织和OSCC组织间CLK-3、CTNNB-1、GDF-15、FKBP-8、SOCS-3、NF-1、BCL-2、XRCC-1、ACP-2 9个SupperArray阳性基因的RT-PCR结果,在表达水平上和SupperArray芯片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LK癌变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特别是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生长因子基因和细胞增殖分化基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英文文摘
12
作者 刘根霞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口腔癌进展及诱导巨噬细胞/癌细胞粘附的关系(英)/Usami Y…//I J C.-2013,133(3).-568-578〈br〉 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种跨膜球蛋白,在细胞粘附和信... 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口腔癌进展及诱导巨噬细胞/癌细胞粘附的关系(英)/Usami Y…//I J C.-2013,133(3).-568-578〈br〉 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种跨膜球蛋白,在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普遍认为 ICAM-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起作用,但ICAM-1表达是否参与肿瘤进程还未可知。在此研究中,我们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SCC)中ICAM-1的表达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分析。首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舌SCC中,ICAM-1主要在侵袭前沿部位表达,且ICAM-1在侵袭前沿部位表达与舌SCC的侵袭性、淋巴结转移、血管和淋巴管密度的增加有关。对SCC细胞进行ICAM-1转染后,细胞增殖速率、侵袭性及细胞因子产量等增加,这一结果与上述ICAM-1表达、SCC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联性相一致。其次,由于ICAM-1是一种公认的免疫细胞黏附配体,我们对有ICAM-1表达的舌SCC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舌SCC中ICAM-1表达的增加与巨噬细胞迁移入SCC巢有关。并且,我们通过体外细胞黏附及阻断分析方法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可通过ICAM-1分子与SCC细胞进行粘附。结合SCC细胞活性、血管生成活性、淋巴生成活性及巨噬细胞/SCC 细胞粘附的结果表明:ICAM-1在舌SCC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表达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细胞粘附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血管生成活性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