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2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的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变化的关系
1
作者 苏德辰 孙爱萍 李兆丽 《地球》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几百万年前或更早,受地壳运动和地下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山西省与河北省之间形成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山间盆地,西起现在山西省朔州市宁武县,向东包括了朔州市和大同市所辖多个区县,再向东延伸到河北省阳原县蔚县,长轴方向超过200千米,总... 在几百万年前或更早,受地壳运动和地下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山西省与河北省之间形成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山间盆地,西起现在山西省朔州市宁武县,向东包括了朔州市和大同市所辖多个区县,再向东延伸到河北省阳原县蔚县,长轴方向超过200千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盆地最低处海拔比现在的海平面至少低200多米。盆地与周围山地之间的分界线大多是断裂带,如六棱山断裂、口泉断裂、熊耳山南麓断裂、桑干河断裂、壶流河断裂等等。从大地构造角度上讲,这是一个典型的裂谷盆地(也称为断陷盆地)。盆地下部的岩浆活动不仅造成了地壳的开裂、下陷,还直接导致了岩浆的间歇性喷发。从距今90万年起,在大同东部形成了由30多座火山锥构成的大同火山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火山群 山间盆地 火山锥 口泉断裂 熊耳山 古人类活动 山西省朔州市 桑干河
原文传递
古人类骨骼的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云龙 惠延波 +2 位作者 周颖 朱康 白路遥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针对古人类骨骼完整数字化信息存档的需求及文物在研究、展示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不可逆损毁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古人类骨骼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并运用3D打印技术对骨骼进行高精度实体模型复原的文物保护... 针对古人类骨骼完整数字化信息存档的需求及文物在研究、展示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不可逆损毁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古人类骨骼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并运用3D打印技术对骨骼进行高精度实体模型复原的文物保护方案。以出土自考古遗迹的古人类颈椎骨(C1)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古人类骨骼进行点云数据的采集,并结合逆向设计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面片重建以及领域划分,最终重构出骨骼的NURBS曲面模型并转化为实体模型进行存档;其次运用3D打印前处理技术,对实体模型进行支撑添加、切片分析等处理,然后通过SLA成型方法打印出古人类骨骼高精度复原模型。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实现对文物的无接触式数据采集,既达到了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目的,又能避免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对文物造成损伤,而且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高精度复原模型可以替代文物进行展示以避免在此过程中的损毁,这一整套针对文物保护的流程具有可行性且对大部分文物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3D打印 古人类骨骼 文物保护
下载PDF
汉江郧阳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及其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余浩宇 崔亚圣 +5 位作者 王伟 辛杰 彭小桂 李乐 王雯雯 杨丽霞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6期631-640,708,共11页
汉江郧阳段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河流阶地地貌并保存有大量旧石器时代遗存,是研究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与古人类活动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收集查阅大量地质地貌、阶地年代学、考古学等相关文献资料,辅以野外调查工作,厘定汉江郧阳段至多发育有... 汉江郧阳段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河流阶地地貌并保存有大量旧石器时代遗存,是研究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与古人类活动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收集查阅大量地质地貌、阶地年代学、考古学等相关文献资料,辅以野外调查工作,厘定汉江郧阳段至多发育有六级河流阶地,并重新厘清河流阶地发育特征及年代格架,揭示汉江郧阳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区域间歇性构造运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形成分别应不晚于早更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不晚于中更新世晚期以及晚更新世。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河流阶地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表明至少从早更新世晚期以来,汉江郧阳段两岸河流阶地因其适宜的古地貌环境等条件,为古人类提供了稳定的居住、狩猎场所以及维持生活、生产所必需的物资而成为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可为研究史前人—地关系等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郧阳段 河流阶地 发育特征 古人类活动
下载PDF
探索古人类基因:揭示演化之谜
4
作者 杨先碧 《科学24小时》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古人类和现代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这不仅是古人类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也是普罗大众十分关心的事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多年来致力于从基因层面来研究古人类,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他也因...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古人类和现代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这不仅是古人类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也是普罗大众十分关心的事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多年来致力于从基因层面来研究古人类,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他也因此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第一个因研究生物进化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物进化 诺贝尔奖 普罗大众 古人类 进化过程 基因
下载PDF
桂林地区古人类演化及环境变迁研究
5
作者 王华 杨琰 张会领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05-208,共4页
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据可以断代的古人类洞穴遗址统计,发现桂北地区大部分的洞穴遗址其年代的下限都在距今约7000a左右,此后古人类离开了洞穴,史前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要改变。影响古人类演化的因素有很多,究竟是什... 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据可以断代的古人类洞穴遗址统计,发现桂北地区大部分的洞穴遗址其年代的下限都在距今约7000a左右,此后古人类离开了洞穴,史前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要改变。影响古人类演化的因素有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古人类离开洞穴,改变生活习性,这一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考古学界的难题。本文通过研究桂北地区洞穴遗址的堆积特点,结合洞穴沉积-堆积物的特征及其孢粉记录的古气候信息,探讨了季风气候变化对桂林地区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和气候演变历史,揭示了桂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和突变事件以及对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距今7000a左右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的降雨增多,一方面由于地下河水位升高,淹没了穴居洞穴,其次是由于降雨增多,导致洞穴湿度增大,从而迫使古人类搬出洞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 古气候 洞穴 桂林 桂林地区 人类演化 环境变迁 古人类活动 古气候变化 洞穴遗址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学“多地区连续进化说”的产生与发展
6
作者 杜靖 刘金梅 《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学说,一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一为“非洲来源说”,或日“取代说”。前者主张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类,从各自地区原有的直立人独自演化而来,他们身上一直保持着各自地区化石人类解剖学上...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学说,一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一为“非洲来源说”,或日“取代说”。前者主张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类,从各自地区原有的直立人独自演化而来,他们身上一直保持着各自地区化石人类解剖学上一系列连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人类 多地区连续进化说 中国古人类化石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学的迅速发展——纪念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7
作者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4期297-303,共7页
本文论述从1980年迄今的五年内我国古人类学的进展。内容包括古猿和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对各人类化石地点年代测定的结果;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中国古人类展览;国际上对我国古人类工作的评价及介绍中国古人类学的外文书... 本文论述从1980年迄今的五年内我国古人类学的进展。内容包括古猿和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对各人类化石地点年代测定的结果;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中国古人类展览;国际上对我国古人类工作的评价及介绍中国古人类学的外文书刊的编写;近年来今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等五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猿人 中国古人类 头盖骨 古人类 吴汝康 周口店 森林古猿 人类化石 人类 腊玛古猿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评介
8
作者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 古脊椎动物 古人类 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
下载PDF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武仙竹 裴树文 +4 位作者 吴秀杰 屈胜明 陈明惠 胡勤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共15页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行了整理。同年9月,作者在白龙洞进行探察和小规模试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和少量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同时还发现可疑燃烧痕迹、动物骨骼表面痕迹以及特殊的动物化石埋藏现象等古人类活动证据。白龙洞发育于上新世沙坪组砾岩、泥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近水平状节理和裂隙为洞穴发育提供前提条件,垂直渗流为溶蚀的主要方式。白龙洞遗址属原地埋藏,动物群的组合显示中更新世早期的面貌,石英岩岩脉原料可能是导致石器工业组合显示北方石器工业面貌的原因。对遗址分布及埋藏现象的初步分析显示,白龙洞为一处多功能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 古人类 石制品 白龙洞 郧西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葛肖虹 刘俊来 +1 位作者 任收麦 袁四化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8-714,共17页
对中国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形成的认识,必须建立新生代重大环境事件的年代序列,既需要不同地区构造变形、隆升年代学的依据,又需要宏观背景的把握.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架及相关问题,诸如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部北西西向盆-山地貌和东... 对中国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形成的认识,必须建立新生代重大环境事件的年代序列,既需要不同地区构造变形、隆升年代学的依据,又需要宏观背景的把握.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架及相关问题,诸如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部北西西向盆-山地貌和东部北北东向阶梯状盆-山地貌的形成时代、发育过程等,一直是地学界关注但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隆升年代学和古高程信息的数据,使得对其开展定量分析成为可能.青藏高原何时形成现今的高原面貌?这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开展了20余年研究,发现柴达木作为一个现今的高原盆地经历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全过程,高原隆升和环境变迁的所有事件,在盆地的沉积、构造上都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因此它可以作为青藏高原隆升大阶段划分的最佳参考时空坐标,并依此提出古近纪期间(55~24Ma)青藏高原整体并未隆升;青藏—闽粤高原的初次隆升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7Ma),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基本被夷平;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6~0.8 Ma)和中更新世之间.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中国构造-地貌格架的形成,直接影响了中国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古人类迁徙的路径,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古气候和古人类学家共同探索,对中国及亚洲新生代以来古地貌、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和中国古人类的发源与迁徙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通过青藏高原分阶段隆升依据的论证,阐明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的关系,并探讨中国古人类迁徙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阶段隆升 中国构造-地貌格架 气候环境变迁 古人类迁徙
下载PDF
上海地区全新世植被、环境演替与古人类活动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开发 张玉兰 +2 位作者 封卫青 黄宣佩 张明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上海地区新石器遗址文化层的研究,古人类活动可划分为三个文化期:马家滨文化期(5600—6400年或7000年);崧泽文化期(5200—5600年);良渚文化期(3800—5200年)。据此得出各文化层先人活动和... 通过对上海地区新石器遗址文化层的研究,古人类活动可划分为三个文化期:马家滨文化期(5600—6400年或7000年);崧泽文化期(5200—5600年);良渚文化期(3800—5200年)。据此得出各文化层先人活动和植被、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讨论了上海地区作物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植被 环境 古人类 上海地区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14
12
作者 武仙竹 吴秀杰 +3 位作者 陈明惠 屈胜明 裴树文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1件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与6件骨制工具、1500余件动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类活动证据。野外工作期间我们还对黄龙洞洞穴堆积及山体地貌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该洞穴发育及古人类在洞穴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推测。本文介绍了2006年的野外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晚期 黄龙洞 发掘 古人类
下载PDF
泥河湾古湖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早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4
13
作者 袁宝印 同号文 +1 位作者 温锐林 王燕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77-87,共11页
泥河湾盆地位于汾渭裂谷系的东北端,是裂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近纪初恒山-大同一带发育软流圈上涌柱,导致岩浆喷发和地壳变薄,距今25~24Ma,阳原-石匣一带开始沉陷形成盆地,北侧出现伸展造山带。受到挤压作用使盆地内地壳缩短... 泥河湾盆地位于汾渭裂谷系的东北端,是裂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近纪初恒山-大同一带发育软流圈上涌柱,导致岩浆喷发和地壳变薄,距今25~24Ma,阳原-石匣一带开始沉陷形成盆地,北侧出现伸展造山带。受到挤压作用使盆地内地壳缩短并在盆地南侧形成台地。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为盆地沉陷最盛时期,泥河湾古湖形成。距今2.0~0.8Ma,该地区为温和的温带气候环境,有的时段为亚热带气候,同时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风成沉积为盆地土壤提供了丰富矿物质养分,湖泊周边地区动植物繁盛,为早期古人类在此栖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裂谷型盆地是适于早期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区,泥河湾盆地将是我国最有可能发现早期古人类化石的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汾渭裂谷 早期古人类 生存环境
下载PDF
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查理思 吴克宁 +2 位作者 冯力威 王文静 鞠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0-859,共10页
选择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两个剖面中炭屑、各种氧化物含量和土壤发育指标数值,研究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 选择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两个剖面中炭屑、各种氧化物含量和土壤发育指标数值,研究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古人类用火形成的灰烬层中,炭屑含量达到最大值2.38×105粒g-1,约为自然剖面最高值的12.35倍,这使得Si O2、Al2O3、Fe2O3、K2O、Mg O和Na2O含量相对减少,均达到最小值,而Ca O、Mn O含量达到最大值,表明古人类用火产生大量含Ca和Mn物质;而在古人类居住形成的文化层中,除Si O2几乎无变化外,其余物质均出现最大值或达到波峰,表明古人类居住活动有利于各种氧化物的富集。文化剖面发育指标数值总体高于自然剖面,在文化剖面内,文化层和灰烬层的上覆和下伏自然土层中各种元素物质含量基本相同,表明古人类活动阻碍了各种元素物质向下迁移和聚集,使下伏自然土层保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由此推测古人类活动基本阻碍了土壤发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育 古人类活动 仰韶村遗址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俊逸 邓成龙 +4 位作者 邵庆丰 裴树文 唐锐枰 涂华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410,共18页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遗址 沉积改造 古人类年代学 人类演化 遗址测年
原文传递
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中多元素指标对古人类活动的记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中轩 朱诚 +3 位作者 王然 欧阳杰 张广胜 马春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118,共6页
用ICP-AES和XRF方法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T0709地层中对人类活动有指示意义的元素含量,恢复了夏代以来遗址地层记录的人类活动特征:(1)夏代文化层(250~325cm)时期是整个剖面的最湿热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相对有限,生态系统良好... 用ICP-AES和XRF方法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T0709地层中对人类活动有指示意义的元素含量,恢复了夏代以来遗址地层记录的人类活动特征:(1)夏代文化层(250~325cm)时期是整个剖面的最湿热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相对有限,生态系统良好。(2)东周文化层下段(205~250cm)仍是相对湿热的环境,磁化率大幅上升,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其中220cm处的K、Mn、Sr、Ba含量骤降,说明该层段可能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曾被废弃。而在205cm处地层中8种元素的含量快速升高,表明在下东周文化层中期人类活动异常频繁。东周文化层上段(120~205cm)气候变冷、风化作用减弱,Pb含量的异常和Cu含量高值暗示遗址有青铜器制造活动的遗迹。(3)明清文化层(70~120cm)时期气候干冷。本期地层中除Cu含量无显著变化外,Ba、Ca、P、Pb、Sr、Mn、K均有高值层位,而且本层位磁化率较高,这表明该时期人类活动的繁荣。同时,本层中含有陶片和瓷片以及较高的Pb含量,说明遗址在明清时期曾有瓷器作坊的历史;而Cu含量的低值则表明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已丧失了原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指标 古人类活动 辽瓦店遗址
下载PDF
贵州毕节发现古人类化石与哺乳动物群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凌霞 张立召 +6 位作者 杜抱朴 年小美 郑远文 张忠文 王翠斌 王新金 蔡回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5,共12页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化石 麻窝口洞 哺乳动物群 贵州毕节
下载PDF
安徽省和县和巢县古人类地点的铀系法年代测定和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铁梅 原思训 +1 位作者 高世君 胡艳秋 《人类学学报》 198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用不平衡铀系法测定了安徽省和县和巢县人化石地点哺乳动物骨化石样品的年代。所得封闭样品的年代值分别集中在15—19和16—20万年范围内。但在两个地点均不排除年代值为二十多万年的骨化石样品存在的可能。所有被测样品均检验了对铀的... 用不平衡铀系法测定了安徽省和县和巢县人化石地点哺乳动物骨化石样品的年代。所得封闭样品的年代值分别集中在15—19和16—20万年范围内。但在两个地点均不排除年代值为二十多万年的骨化石样品存在的可能。所有被测样品均检验了对铀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系法测年 古人类化石年代 和县 巢县
下载PDF
骨化学分析在古人类食物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耀武 Michael P.Richards +1 位作者 刘武 王昌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古人类食物结构演化的研究,是探索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骨化学分析是探索古人类食物结构的主要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概述骨化学分析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该方法了解古人类(南方古猿、人属、尼安德特人、欧... 古人类食物结构演化的研究,是探索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骨化学分析是探索古人类食物结构的主要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概述骨化学分析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该方法了解古人类(南方古猿、人属、尼安德特人、欧洲现代人)的食物结构,并通过与现代黑猩猩的食物结构比较,揭示了从猿至人食物结构的演化过程,探讨了古人类食物结构的演变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此外,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存的2个重要问题及已有的解决方法。之后,评述了我国古人类食物结构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 古食物结构 骨化学分析 微量元素分析 稳定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试论第四纪晚期中国古人类三次迁移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巍 吴宝鲁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4-402,共9页
本文整理了旧石器晚期以来石陶文化的特征,提出了一个“第四纪晚期中国古人类三次迁移”猜想,即五万年以来中国古文化发生过三次南北大融合;第一次,50kaBP~40kaBP,南民北移;第二次,18kaBP~13kaBP,北... 本文整理了旧石器晚期以来石陶文化的特征,提出了一个“第四纪晚期中国古人类三次迁移”猜想,即五万年以来中国古文化发生过三次南北大融合;第一次,50kaBP~40kaBP,南民北移;第二次,18kaBP~13kaBP,北民南移;第三次,10kaBP~8.3kaBP,南民又北移,成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南源;以甑皮岩人迁到关中为典型,促进了中原新石器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文明的兴起。气候变化是这三次文化变迁的起因。还发现,新石器早期墓葬头向的一种统计特征,指示迁徙古民的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晚期 古人类迁移 气候变化 文化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