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定型于唐”刍议
1
作者 韩春萌 吴尧天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后,正式定型于唐代。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公案小说,唐代法制文学以唐传奇中的公案类法制小说为代表,内容涉及侠义、复仇、婚姻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后,正式定型于唐代。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公案小说,唐代法制文学以唐传奇中的公案类法制小说为代表,内容涉及侠义、复仇、婚姻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在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结构艺术等方面,已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特征,使公案小说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学样式。此外,唐代诗文中的法制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是在唐代法制文学的基础上,宋元“说话”艺术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出现了法制文学的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 雏形 定型 唐传奇 公案小说 发展流变
下载PDF
论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东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佛教对中国古代法制影响深广。首先,唐代僧尼是否应行致拜君亲之礼的论争,实质上是佛教平等思想与儒家忠孝思想的冲突关系在法制上的反映,体现了佛教礼仪影响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一个侧面。其次,由佛教慈悲思想衍生出信徒应禁杀的&qu... 佛教对中国古代法制影响深广。首先,唐代僧尼是否应行致拜君亲之礼的论争,实质上是佛教平等思想与儒家忠孝思想的冲突关系在法制上的反映,体现了佛教礼仪影响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一个侧面。其次,由佛教慈悲思想衍生出信徒应禁杀的"断屠月"与"十斋日"之礼,不但是对传统"秋冬行刑"制度的有效补充,而且也对古代法律的残酷刑杀起到一种比"秋冬行刑"效果更为显著的缓和性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是刑罚文明化、人道化的一种表现。再次,佛教的戒律不但有利于德主刑辅的教化,而且也鼓励一般民众修持向善,因此戒律的提倡能够起到减少犯罪的发生,有助于对犯罪的一般预防;但以佛教戒律来替代刑罚处罚,则是司法不公正与司法恣意性的反映。最后,禁止盗毁佛像的法律规定,实质上彰显了佛教的戒律与礼仪对立法的影响;禁止"私入道"的法律规定,实质上彰显了佛教的规模与国家税制、兵役制度的冲突关系对立法者权衡利弊考量的影响;僧侣犯奸罪加重处罚的特殊规定,实质上彰显了僧侣身份的特殊性对立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礼仪 中国古代法制 法律思想
下载PDF
试论儒学的等级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胜国 《河北法学》 2002年第6期74-78,共5页
崇尚等级思想的儒家学说自汉代后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使中国古代法制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重血缘、重等级的特征 ,进而直接阻碍了中国封建法向近代法的嬗变和进步。
关键词 儒学 等级思想 中国 古代法制 立法原则
下载PDF
女性问题与法制、政治与社会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亨利·萨姆纳·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摘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巍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7期109-113,共5页
马克思对女性问题的考察始终没有在性别对立的视域上审视,而是始终将女性问题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加以研究,不仅将其放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理解,而且始终与政治、社会和法制发展的进程当中审视其与前者的一致性,这一研究典型地呈现... 马克思对女性问题的考察始终没有在性别对立的视域上审视,而是始终将女性问题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加以研究,不仅将其放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理解,而且始终与政治、社会和法制发展的进程当中审视其与前者的一致性,这一研究典型地呈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以此形成的结论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女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问题 法制、政治和社会 古代法制史》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中的廉政体制
5
作者 冯建辉 李俊青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9-100,共2页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廉政法制机制及其具体表现,阐述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中廉政体制对于当前我国廉政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制 法律机制 廉政体制
下载PDF
论佛教戒律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6
作者 任汝平 张欧琼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6-71,共6页
佛教戒律即是佛教规定的教徒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佛教戒律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演变发展,同时影响中国古代法制。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佛教戒律观念对法制的渗透;佛教戒律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佛教戒律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三个方面。其影响具有鲜... 佛教戒律即是佛教规定的教徒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佛教戒律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演变发展,同时影响中国古代法制。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佛教戒律观念对法制的渗透;佛教戒律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佛教戒律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三个方面。其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和时代的特点。佛教戒律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戒律 中国古代法制 道德 影响
下载PDF
“无讼”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游志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作为中国法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讼"思想的形成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无讼"思想在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社会道德教化、节约司法资源方面对中国古代法制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亦导致中国... 作为中国法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讼"思想的形成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无讼"思想在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社会道德教化、节约司法资源方面对中国古代法制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亦导致中国古代社会法律体系不健全、司法不公、个人权利意识淡薄等消极影响。"无讼"思想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引价值在于,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防止"法律万能主义"、促进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思想 古代法制 “法律万能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法制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廷福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2期4-14,共11页
国家和法制相互依存,所以“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国家。”有法才能治国,而乱国必先从乱法开始。我国古代法制,几千年来已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无论在立法理论和法典编制以及司法执行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法系”已成... 国家和法制相互依存,所以“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国家。”有法才能治国,而乱国必先从乱法开始。我国古代法制,几千年来已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无论在立法理论和法典编制以及司法执行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法系”已成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法系之一。为了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法制建设经验。我国古代法制涉及面广泛,这里略从历代“官著为令”的“律”和法学家“私议其理”的论著中,粗浅地归纳为下列五方面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古代法制 封建法制 法律 官吏 中国法 世界历史 统治者 我国古代 唐律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评介
9
作者 徐娜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评介徐娜韩国磐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全书25万余字)以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法制的产生、建立、实施、演变及发展过程。此书为韩先生多年对我国古... 《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评介徐娜韩国磐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全书25万余字)以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法制的产生、建立、实施、演变及发展过程。此书为韩先生多年对我国古代各朝代法律潜心研究的结晶,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史研究 中国古代 《周礼》 古代法律 约法三章 中国法制 五刑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古代法制 《睡虎地秦墓竹简》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研究范围刍议
10
作者 严孚良 杨萌 《唐山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中国古代法制文学加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当代法制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应进一步从内容到文体等多方面拓展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研究范围 ,追溯“公案”渊源 ,突破“公案”题材束缚 ,研究揭露封建家族法规和... 对中国古代法制文学加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当代法制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应进一步从内容到文体等多方面拓展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研究范围 ,追溯“公案”渊源 ,突破“公案”题材束缚 ,研究揭露封建家族法规和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以及人民盼望整治社会治安、惩治社会公害的作品。要对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研究采取范围广阔、视角多维的方式方法 ,逐步使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研究形成体系 ,为我国第一部《中国古代法制文学史》诞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 研究范围 研究角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制中的礼与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法
11
作者 罗洪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40-46,共7页
众所周知,基督教会法(以下简称教会法)在中世纪的欧洲产生过重大影响,一度构成了当时西方法律中最具影响的部分,其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超越了世俗法律,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与此相仿,礼长期在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国... 众所周知,基督教会法(以下简称教会法)在中世纪的欧洲产生过重大影响,一度构成了当时西方法律中最具影响的部分,其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超越了世俗法律,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与此相仿,礼长期在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头等大事,构成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虽然从未被称为法,但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实际上具有根本大法的性质,所谓“礼刑并用”,“德主刑辅”,这些都可以看出礼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法 基督教会 古代法制 古代法律 世俗法 祖父母 中国古代 基本原则 民族学院学报 土地所有权
下载PDF
漫谈中国古代法制对死刑的慎重态度
12
作者 赵恩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5期48-49,共2页
漫谈中国古代法制对死刑的慎重态度赵恩龄中国古代的法制,历来有重视人命的传统。据《国语.鲁语》记载,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后至,禹杀而谬之”。防风氏迟到,既已处死,又何必尸(陈尸示众)?用心自然是杀一儆百。如此看... 漫谈中国古代法制对死刑的慎重态度赵恩龄中国古代的法制,历来有重视人命的传统。据《国语.鲁语》记载,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后至,禹杀而谬之”。防风氏迟到,既已处死,又何必尸(陈尸示众)?用心自然是杀一儆百。如此看来,禹杀一人而希望众人远离死刑,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制 死刑复核制度 死刑案件 秋审 大理寺 “八议” 睡虎地秦墓竹简 汉书·刑法志 刑事责任能力 中国古代
下载PDF
服制与秩序——浅谈五服制度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晋伟 《品位·经典》 2021年第10期48-50,54,共4页
法律关系的一般本质,即以特定方式受到调整的多数人之间的共同生活,质言之,法律是民族精神藉由语言、习惯等实践途径的固化和发展。在古代中国,以“亲亲尊尊”为核心之礼法等级思想不啻对历朝之政治、经济模式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亦对中... 法律关系的一般本质,即以特定方式受到调整的多数人之间的共同生活,质言之,法律是民族精神藉由语言、习惯等实践途径的固化和发展。在古代中国,以“亲亲尊尊”为核心之礼法等级思想不啻对历朝之政治、经济模式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亦对中华法系的生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行政法制方面,五服制度决定着玉叶金柯官职勋爵的延续;在刑事法制方面,五服制度影响着盗贼囚徒定罪量刑的轻重;在民事法制方面,五服制度左右着黔首黎庶婚姻继承的基本规则。本文立足于对儒家法文化的考察,对古代服制与法制的基本关系略作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服制度 传统文化 法律关系 中国古代法制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国家理论——基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贵贤 尹衍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5,共7页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大致是"氏族→共同体→家庭→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梅恩 古代法制史讲演录》 国家理论 奥斯丁
原文传递
对中国古代法制研究中几个思维定式的反思——兼论战国前法制研究的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祥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法制研究中存在三个思维定式 :1 有法制必有法典 ;2 实体规范是法制的核心 ;3 立法权是法制的前提 ,中央集权制度为法制的当然后盾。这三种定式妨碍了战国前法制研究的深入 ,导致对有关史料的不当理解和对战国前法律...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法制研究中存在三个思维定式 :1 有法制必有法典 ;2 实体规范是法制的核心 ;3 立法权是法制的前提 ,中央集权制度为法制的当然后盾。这三种定式妨碍了战国前法制研究的深入 ,导致对有关史料的不当理解和对战国前法律制度等的比附性描述。摆脱这些定式 ,借鉴法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战国前法制 ,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战国前法制 ,而且还可能帮助研究者发现中国历史上不同于秦汉法制的另一种法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制 思维定式 研究方法 中国 实体规范 法典 法制研究 立法权 中央集权制度 法制
原文传递
简论中国古代法制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
16
作者 张晋藩 《岳麓法学评论》 2000年第1期222-228,共7页
中华法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内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积淀,但不容否认的是,其中也涵括了理性的哲学沉思和民主的法治思想。本文运用历史的、哲学的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法制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认为中国传... 中华法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内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积淀,但不容否认的是,其中也涵括了理性的哲学沉思和民主的法治思想。本文运用历史的、哲学的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法制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虽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无疑具有较为深厚的民主性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制文化 法治 民主 重民思想
原文传递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上) 被引量:9
17
作者 武树臣 《中国法学》 1987年第4期58-63,共6页
《易》是西周晚期卜史之官从大量筮辞中抽选出来并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模式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书。春秋以后,卜史用它占筮,使《易》成了占筮之书。尔后儒家作《十翼》(即《易传》),用自己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加以附会。西汉以降,《易... 《易》是西周晚期卜史之官从大量筮辞中抽选出来并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模式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书。春秋以后,卜史用它占筮,使《易》成了占筮之书。尔后儒家作《十翼》(即《易传》),用自己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加以附会。西汉以降,《易》成了正宗儒学的经典之一,故称《易经》。《易经》原文系经过整理的筮辞。它们有的是独立的,彼此无干;有的有联系,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表现出后人连缀的痕迹。它们是西周社会生活和人们思维活动的真实记录,其中许多涉及当时的法律制度,为我们研究古代法制提供宝贵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制 易经 法律制度 六十四卦 西周晚期 宇宙观 思维活动 道德观 社会生活 真实记录
原文传递
传统武术文化伦理型特征与古代宗法制度的渊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黎 刘健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3,共2页
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代,确立于西周.它首先要确立"宗"的地位.&qu... 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代,确立于西周.它首先要确立"宗"的地位."宗者何谓也?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所尊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伦理 特征 古代法制 渊源 义利 道德价值
下载PDF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下)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树臣 《中国法学》 1987年第5期62-64,共3页
(四)证据制度在民事、刑事诉讼中,证据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随》:“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孚:信,证据;道:审理。依据证据来审理案件,才能辨别曲直。“明夷”是出示证据的专门术语。明:出示,举出;夷:弓矢。在猎获物的归属发生纠纷时,弓矢... (四)证据制度在民事、刑事诉讼中,证据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随》:“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孚:信,证据;道:审理。依据证据来审理案件,才能辨别曲直。“明夷”是出示证据的专门术语。明:出示,举出;夷:弓矢。在猎获物的归属发生纠纷时,弓矢是最可靠的证据,因为猎人的弓矢上都刻有符号。《明夷》,“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拯:医治;壮:通戕,伤。一只马的左股被射伤,在伤口处发现箭头,据此查到箭的主人并责令医治马伤,这是对的。“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射伤了一只猛兽,一直尾随追到南方村落,因为兽身上有箭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制 刑事诉讼 证据制度 出示证据 易经 专门术语 审理案件 士大夫阶层 当事人 箭头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20
作者 许世英 汤漩 董冬 《机构与行政》 2015年第4期60-61,共2页
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等是古人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见解,此观点有失偏颇。所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的是法律与道德这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作为手段或策略的道德教化手段与法律惩罚手段之间的关系。这两种规范在其产生过程中如何相互影... 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等是古人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见解,此观点有失偏颇。所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的是法律与道德这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作为手段或策略的道德教化手段与法律惩罚手段之间的关系。这两种规范在其产生过程中如何相互影响?其在使用过程中又如何相互影响?两者冲突时应如何取舍?这是法律和道德关系问题应该回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制 法律 道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