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4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对等理念下古典诗歌翻译的意境美学研究
1
作者 姚兰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文章基于文化对等理念认为,古典诗歌翻译在于实现译语与源语之间的有机转换,最大化消弭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文化差异现象。在论及文化对等理念及古典诗歌翻译原则的基础之上,围绕意境可译性、意境翻译内容、意境翻译过程、意境翻译整体性... 文章基于文化对等理念认为,古典诗歌翻译在于实现译语与源语之间的有机转换,最大化消弭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文化差异现象。在论及文化对等理念及古典诗歌翻译原则的基础之上,围绕意境可译性、意境翻译内容、意境翻译过程、意境翻译整体性等内容,探析了文化对等理念下古典诗歌意境美学翻译体系建设。并以诗歌《使至塞上》《迢迢牵牛星》为例,探讨了诗歌直译、注释再现等翻译手法的运用策略,以达到诠释意境美感、丰富意境内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等 古典诗歌 翻译 意境美学 中华文化
下载PDF
初中古典诗歌文本细读路径探讨——以《钱塘湖春行》为例
2
作者 李耀伟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为古代诗歌名篇,频繁入选历代诗歌选本以及百年来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就其日常教学实际来看,教师的解读往往浮于浅表,学生的理解浅尝辄止。从语文学科“文本细读”视角而言,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运用词句推...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为古代诗歌名篇,频繁入选历代诗歌选本以及百年来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就其日常教学实际来看,教师的解读往往浮于浅表,学生的理解浅尝辄止。从语文学科“文本细读”视角而言,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运用词句推敲、联想补白、比较还原、入境体验、知人论世等方法,从语词、意象、意境、章法、情志等维度进行深度研析,探寻经典文本阅读的多元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钱塘湖春行》 古典诗歌 文本细读 方法路径
下载PDF
古典诗歌意象图式阅读的建构
3
作者 韩丽 《中学语文》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古典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语文思维、获得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依据图式原理,建构古典诗歌意象图式阅读活动,能提高古典诗歌阅读效率。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意象图式 建构
下载PDF
探究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及方法对策
4
作者 杨花娥 《教育艺术》 2024年第1期32-32,共1页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使用资料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资料、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使用资料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资料、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教学现状 方法对策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5
作者 陆朝珍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从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情感和人文关怀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从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情感和人文关怀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情感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审美情趣
下载PDF
古典诗歌教学中思想情感的总结
6
作者 王联顺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古典诗歌包含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表达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在对古典诗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因此针对思想情感总结方面的教学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以... 古典诗歌包含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表达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在对古典诗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因此针对思想情感总结方面的教学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以古典诗歌教学为背景,阐述思想情感总结策略,期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思想情感总结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古典诗歌中的茶文化
7
作者 徐晓双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167-169,共3页
茶因诗而名更远,诗因茶而兴愈浓,茶对于历代的文人墨客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其借茶抒情的精神寄托,诗人们流传下大量颂茶、咏茶的古典诗歌,内容体裁丰富,有寓言诗、宝塔诗、回文诗、唱和诗等多种形式。茶被赋予了高远清净的气... 茶因诗而名更远,诗因茶而兴愈浓,茶对于历代的文人墨客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其借茶抒情的精神寄托,诗人们流传下大量颂茶、咏茶的古典诗歌,内容体裁丰富,有寓言诗、宝塔诗、回文诗、唱和诗等多种形式。茶被赋予了高远清净的气质,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自古茶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茶叶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多,茶叶种类不断丰富,制作工艺如蒸青、炒茶也不断完善成熟,人们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阶段,在古典诗歌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仅宋代就留下了上千首茶诗。本文研究了古典诗歌中与茶种类、制作工艺、择水、冲泡方式等茶文化有关联的内容,研究古典诗歌和茶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时期的茶文化,对研究古典诗歌中的茶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茶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诗性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天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86,共17页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辅相成,“赋”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词”之音内言外、要眇宜修以及弱德之美,“曲”之出乎自然、有意境而已矣,等等。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演绎,古典诗学形成强大的抒情传统,不仅对新诗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启迪我们预设新诗的诗性品格,进而以综合创新的策略充分开掘、发挥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诗性特质 抒情传统 现代汉语 诗性潜能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美学研究——评《什么是生态语言学》
9
作者 武术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I0020-I0020,共1页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借助凝练且富有韵律的语言,生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诗歌语言字句斟酌、意象丰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体现。也正是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使译文与原文在韵律、风格、表现形式、内...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借助凝练且富有韵律的语言,生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诗歌语言字句斟酌、意象丰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体现。也正是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使译文与原文在韵律、风格、表现形式、内涵意义等方面完全对应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诗歌语言 生态语言学 诗歌翻译 内涵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美学研究 表现形式
下载PDF
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
10
作者 朱双一 刘佳艺 《台湾研究集刊》 2023年第6期110-128,共19页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取反殖抗敌的民族精神。日据后内渡使连横等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的宽阔视野,他们吸收了民主革命思想,建立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岛内情况则较为复杂,《台湾》等报刊的征诗表达民间未曾改变的郑成功尊崇,瀛社的课题则有呼应“皇民化”之嫌,但仍以彰扬郑成功遗民忠义精神和驱荷复土、辟垦台湾地区的历史功绩为主流。这一演变反映了因应不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人们思想感情、认同状况的变化,其本身亦为台湾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古典诗歌 郑成功 形象演变 反殖抗敌精神
下载PDF
叶维廉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
11
作者 李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8-108,122,共12页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秉持不同文化理念的中外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思想和路径。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和建构了以“模子”为核心概念的比较诗学理论,并将之践行和贯彻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秉持不同文化理念的中外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思想和路径。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和建构了以“模子”为核心概念的比较诗学理论,并将之践行和贯彻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彰显了华裔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翻译诉求,突出了中国文学和诗学的属性和特质,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提供了富有个性的研究角度和实践路径。本文以叶维廉的两部古典诗歌英译作品为研究基础,从解读方式、表达理念和接受效果3个方面思考和评述叶维廉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观,分析其比较诗学观在翻译中的体现,阐述其诗学观与翻译观的汇通途径。本研究希望能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中国文学形象在海外的建构和接受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英译观 比较诗学 模子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歌语音转喻机制研究
12
作者 黄少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语音转喻是借助语音形式的概念转喻,是从语音层次实现其意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方式。语音美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美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表现类型,从语音凸显、心理可及和语境依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 语音转喻是借助语音形式的概念转喻,是从语音层次实现其意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方式。语音美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美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表现类型,从语音凸显、心理可及和语境依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运作机制与特征,并从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阐释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语音转喻的思维逻辑,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转喻的理论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中国古典诗歌 语音转喻 机制
下载PDF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俄译对比--以《独坐敬亭山》为例
13
作者 张娟 《品位·经典》 2023年第2期54-56,115,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明珠,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从许渊冲的“三美论”出发,以唐诗《独坐敬亭山》的俄译为例,分析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诗歌意境的传达,聚焦诗歌“情语”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明珠,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从许渊冲的“三美论”出发,以唐诗《独坐敬亭山》的俄译为例,分析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诗歌意境的传达,聚焦诗歌“情语”的表达,促进诗歌俄译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俄译 三美论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域下古典诗歌美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14
作者 汪礼霞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3期65-68,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传承古典诗歌美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该文基于高校美育与古典诗歌的关联性,探讨了古典诗歌美育的现代化景象及当代价值体现,提出在文化传承的视域下探究、鉴赏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传承古典诗歌美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该文基于高校美育与古典诗歌的关联性,探讨了古典诗歌美育的现代化景象及当代价值体现,提出在文化传承的视域下探究、鉴赏诗歌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美育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小学古典诗歌文本细读路径初探——以统编版《惠崇春江晚景》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耀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字词精练、意涵丰富,多次入选历代诗歌选本及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学习小学语文经典文本,应当从文本细读视角出发,综合运用词句推敲、联想想象、心理揣摩、背景还原、移情体验等方法,仔细体悟文本的语词、... 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字词精练、意涵丰富,多次入选历代诗歌选本及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学习小学语文经典文本,应当从文本细读视角出发,综合运用词句推敲、联想想象、心理揣摩、背景还原、移情体验等方法,仔细体悟文本的语词、意脉、美感、情志等,积极探寻经典文本阅读的多元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古典诗歌 文本细读 《惠崇春江晚景》
下载PDF
吟诵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16
作者 李传贵 冯铁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1,共6页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以其自成曲调、情通古人、修身养性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吟诵阅读法的特点和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认为吟诵古典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以其自成曲调、情通古人、修身养性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吟诵阅读法的特点和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认为吟诵古典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进一步从诵读“诗韵”、启引“诗思”、体悟“诗心”、践履“诗行”四个方面探究吟诵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诵 初中语文 古典诗歌教学 价值
下载PDF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的情感教学研究——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为例
17
作者 何武全 王晓英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第8期4-6,共3页
诗歌教学是从景到境又入情的一个过程,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琵琶行·并序》也是如此。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解读最终落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中心句上,若是教师讲得浅学生难以感悟,讲得深又容易失去诗歌的美感。文... 诗歌教学是从景到境又入情的一个过程,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琵琶行·并序》也是如此。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解读最终落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中心句上,若是教师讲得浅学生难以感悟,讲得深又容易失去诗歌的美感。文章将就此话题,通过诗歌教学实践探析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情感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情感教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诗歌疗法的本土化体系建构——文化适应改编与古典诗歌治疗
18
作者 杨晓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1,共4页
诗歌疗法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尚欠缺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对本土诗歌治疗资源的重视。为此,诗歌疗法的本土化需从外衍性本土化与内衍性本土化入手,来对治疗内容进行文化适应改编。外衍性本土化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原理,建构了诗歌疗法的... 诗歌疗法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尚欠缺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对本土诗歌治疗资源的重视。为此,诗歌疗法的本土化需从外衍性本土化与内衍性本土化入手,来对治疗内容进行文化适应改编。外衍性本土化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原理,建构了诗歌疗法的文化适应改编框架。内衍性本土化承接该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展开了三层次治疗内容建构,即思想传统层面传承“儒道平衡”的哲学思想,本原观念层面把握“感物吟志”的诗歌本原观念,治疗过程层面彰显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个性。由此,扎根中国诗歌文化可进一步推进诗歌疗法的本土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疗法 诗歌疗法本土化 心理治疗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松浦友久对中国古典诗歌“春秋”意识及诗情谱系的考察
19
作者 邱美琼 杨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1-78,142,143,共10页
松浦友久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四季”时间意识为显示“诗歌与时间”关系的典型之例,于诸多与四季相关的诗歌中发现中国古典诗歌侧重“春秋”意识这一文学现象,继而从诗情谱系、语汇语法、字源等方面探讨了春与秋时间意识的优先性,并穿... 松浦友久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四季”时间意识为显示“诗歌与时间”关系的典型之例,于诸多与四季相关的诗歌中发现中国古典诗歌侧重“春秋”意识这一文学现象,继而从诗情谱系、语汇语法、字源等方面探讨了春与秋时间意识的优先性,并穿插中日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松浦友久充分运用溯本探源和多学科结合的方法,以异域学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秋”意识,在拓宽“诗歌与时间”这一论题研究路径的同时,凸显出了不同于中国本土和日本学界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浦友久 古典诗歌 四季 时间意识 “春秋”意识 诗情谱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译介中的悖反现象
20
作者 黑宇宇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29-36,155,156,共10页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墨西哥有史料可查的译介史已超过100年。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墨西哥译本及其研究为基本文献,借鉴相关的翻译与传播理论,旨在通过运用学术史研究和深入分析的方法,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翻译与传播之间的悖反现象...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墨西哥有史料可查的译介史已超过100年。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墨西哥译本及其研究为基本文献,借鉴相关的翻译与传播理论,旨在通过运用学术史研究和深入分析的方法,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翻译与传播之间的悖反现象。研究发现,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的翻译存在数量和质量的不足,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两国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变化趋势,以及数字化对文学市场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的传播却在文学作品、文化机构、研究中心、文化期刊和新媒体平台等诸多传播路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翻译与传播打破“译”与“介”之间固有的规律,这种悖反现象反映了翻译与传播的互动机制,揭示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这一研究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传播,以及推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西语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墨西哥 译介 悖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