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海北部陆缘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空间展布特征 |
周洋
刘海龄
朱荣伟
沈宝云
黎雨晗
王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2
|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
钟增球
索书田
张宏飞
周汉文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0
|
|
3
|
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铜斑岩岩石成因——以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为例 |
姜耀辉
蒋少涌
凌洪飞
戴宝章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2
|
|
4
|
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岩石变形分析 |
林伟
王清晨
石永红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9
|
|
5
|
陆-陆碰撞造山带动力学成因机制的物理模拟实验 |
单家增
李继亮
肖文交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9 |
12
|
|
6
|
伊朗扎格罗斯碰撞造山带马拉耶尔-伊斯法罕碳酸盐岩容矿铅锌成矿带——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 |
刘英超
宋玉财
侯增谦
杨竹森
张洪瑞
马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7
|
地壳对接消减带和叠接消减带与陆-陆碰撞造山和俯冲增生造山:来自侵入岩构造组合的记录 |
邓晋福
刘翠
狄永军
冯艳芳
苏尚国
肖庆辉
赵国春
戴蒙
段培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陆-陆碰撞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以南秦岭佛坪地区为例 |
魏春景
张翠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9
|
中国中南天山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增生-碰撞事件和韧性变形运动学 |
舒良树
J.Charvet
卢华复
S.C.Laurent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一条早前寒武纪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部麻粒岩相带 |
赵靖
钱祥麟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1
|
大别-苏鲁造山带橄榄岩记录的碰撞造山过程中地幔楔的地壳交代作用 |
陈仁旭
尹壮壮
夏春鹏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2
|
两条不同类型的HP/LT和UHP变质带对祁连-阿尔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制约 |
张建新
孟繁聪
于胜尧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8
|
|
13
|
大别—苏鲁造山带中朝与扬子克拉通三叠纪碰撞缝合带位置究竟在何处? |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4
|
关于秦岭造山带最东段──胶南-荣成碰撞带边界划分的看法 |
王沛成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15
|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
刘和甫
汪泽成
熊保贤
李永林
刘立群
张建珍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130
|
|
16
|
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地层—构造特征及碰撞造山 |
赵美松
刘海龄
吴朝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7
|
库车和北塔里木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
李曰俊
宋文杰
买光荣
周黎霞
胡剑风
尚新路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1 |
80
|
|
18
|
东南极格罗夫山:普里兹造山带中一个典型的泛非期变质地体 |
刘晓春
赵越
胡健民
刘小汉
曲玮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9
|
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碰撞相关的同碰撞和碰撞后构造——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
周慧
李曰俊
陈志勇
文磊
黄理力
刘亚雷
郑多明
李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20
|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
肖文交
周烑秀
杨振宇
赵西西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2000 |
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