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胶莱盆地五莲地区早白垩世红层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鲍晶 胡羽 +4 位作者 栗兵帅 颜茂都 柳永清 许克民 崔明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96,共16页
胶东半岛中生代以来的旋转变形对限定郯庐断裂的剪切走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胶莱盆地中生代旋转变形与否及其幅度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选择胶莱盆地南部五莲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龙旺庄组红层开展系统古地磁学研究,共采集11个采... 胶东半岛中生代以来的旋转变形对限定郯庐断裂的剪切走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胶莱盆地中生代旋转变形与否及其幅度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选择胶莱盆地南部五莲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龙旺庄组红层开展系统古地磁学研究,共采集11个采点82个定向古地磁岩芯样品。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部分样品同时含有少量磁黄铁矿和磁铁矿;系统热退磁实验共分离出8个采点58个样品的稳定特征剩磁方向,并认为其可能代表岩石沉积时期的原生剩磁方向。8个采点的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s=169.5°、Is=33.2°、ks=40.9、α_(95)=8.8。相对于稳定东亚极,五莲地区发生了显著的(22.8°±8.8°)逆时针旋转变形。结合前人在胶莱盆地白垩纪沉积岩中获得的古地磁结果,指示胶莱盆地晚白垩世以来可能经历了整体的逆时针(10°~20°)旋转变形,而沿五莲断裂带向南西方向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幅度增大,表明受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的影响增强。此外,沿郯庐断裂带不同部位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方式和幅度的旋转变形,其不仅受郯庐断裂带左行剪切活动影响,还与断裂带周缘不同地体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早白垩世 五莲 郯庐断裂 古地磁旋转
下载PDF
扬子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750~540 Ma)古板块再造:来自古地磁制约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磊鑫 李江海 马昌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扬子板块在新元古代时期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为探讨扬子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的位置,综合前人发表过的古地磁数据,利用古地磁研究方法,对扬子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的相对位置关... 扬子板块在新元古代时期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为探讨扬子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的位置,综合前人发表过的古地磁数据,利用古地磁研究方法,对扬子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地层对比、锆石测年等诸多证据,将扬子板块置于印度板块北缘(现今位置)、澳大利亚板块西北缘(现今位置)。基于扬子、印度、澳大利亚运动学特征分析,认为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运动至高纬度地区,750~635 Ma期间,扬子板块处于中高纬度地区,在635 Ma时开始快速向低纬度地区运动。虽然将扬子置于印度北缘,但认为二者并不相连,而是到了570 Ma左右发生碰撞后连接到一起,并一同加入冈瓦纳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新元 古地磁 RODINIA
下载PDF
古地磁学在沉积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国庆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依据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沉积学的研究,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古地磁学在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供大家参考。 1.古纬度测量古地磁研究可以为古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定量的古纬度值,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也是沉... 本文依据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沉积学的研究,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古地磁学在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供大家参考。 1.古纬度测量古地磁研究可以为古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定量的古纬度值,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也是沉积学应用古地磁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用古地磁方法可以简便迅速地得到定量的古纬度值及其长期变化。将岩石样品进行退磁分析处理,得原生磁化方向,就能获磁倾角I和磁偏角D,依据公式tgI=2tgP,即可求出古纬度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研究 古地磁 纬度 古地磁方向 古地磁研究 岩相地理图 地理环境 成岩作用 延伸方向 划分对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部上三叠统多布日组沉积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4
作者 姚勇 边伟伟 +1 位作者 沈中山 邓成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86-5106,共21页
拉萨地块晚古生代至早新生代期间的演化历史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中部申扎地区上三叠统多布日组沉积岩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岩相学分析结果.岩石磁学结果显示红层、灰岩和灰绿色砂岩分别以赤铁矿,... 拉萨地块晚古生代至早新生代期间的演化历史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中部申扎地区上三叠统多布日组沉积岩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岩相学分析结果.岩石磁学结果显示红层、灰岩和灰绿色砂岩分别以赤铁矿,赤铁矿与磁铁矿,以及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岩相学结果表明红层、灰岩和灰绿色砂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自生成因.对60个采点(602块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实验,结果揭示出多布日组沉积岩的特征剩磁方向在地理坐标系下为D_(g)=13.9°,I_(g)=38.9°(α_(95g)=0.9°),在地层坐标系下为D_(s)=16.7°,I_(s)=8.4°(α_(95s)=1.5°).进一步对其特征剩磁方向进行逐步褶皱展平检验,结果显示精度参数k的极大值在9.9%展平状态下最大,对应的特征剩磁方向为D=14.4°,I=35.9°(α_(95)=0.9°),古地磁极为72.9°N,216.2°E(dp=0.6°,dm=1°).这一古地磁极与拉萨地块54~47 Ma的古地磁极接近,表明其重磁化时间可能发生在54~47 Ma期间.结合前人获得的拉萨地块新生代早期古地磁数据以及同期的欧亚大陆古纬度数据,我们推断拉萨地块在56~44 Ma时相对欧亚大陆发生了1676±577 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块 古地磁 重磁化 三叠纪 多布日组
下载PDF
利用古地磁学方法恢复钻孔岩心原始方位可靠性的探讨:以塔里木盆地钻井为例
5
作者 谌微微 杨风丽 +2 位作者 庄圆 徐铭辰 胡虞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6-280,共15页
针对非定向钻孔岩心原始方位难以确定的科学问题,利用塔里木盆地5口钻井(TKQ101井、SHUN9井、TAT19井、TZ18井和TS108井)志留纪无定向砂岩样品,对典型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实验,明确了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 针对非定向钻孔岩心原始方位难以确定的科学问题,利用塔里木盆地5口钻井(TKQ101井、SHUN9井、TAT19井、TZ18井和TS108井)志留纪无定向砂岩样品,对典型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实验,明确了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之后对43块样品进行了退磁处理,并分析了校正后的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最大轴(K_(max)轴)指示的古水流方向,探讨了利用剩磁恢复岩心原始方位的可靠性。AMS结果揭示的沉积组构支持整个钻孔回次地层近似水平;岩石磁学、SEM和EDS实验结果表明TKQ101井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含有少量针铁矿和赤铁矿,其他钻井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黄铁矿和磁铁矿。43块样品的系统退磁实验结果显示,TKQ101井岩心样品可分离出可靠的现代场黏滞剩磁方向(VRM)和志留纪地层原生剩磁方向(ChRM),经VRM和ChRM各自计算获得岩心原始方位旋转量(R,R′,其中R,R′分别为利用VRM和ChRM磁偏角获得的岩心原始方位旋转量)一致,校正后的K_(max)指示的古水流方向也与地质证据相吻合,支持TKQ101井岩心原始标志线方位需逆时针旋转258.0°~262.0°;其他4口钻井岩心退磁结果呈现单分量特征,综合分析明确其经历了由喜山期油气运移、聚集等流体活动导致的化学重磁化,携带的剩磁为现代地磁场的黏滞剩磁和喜山期重磁化成分叠加结果。通过校正后K_(max)轴指示的古水流方向和地质证据验证后,揭示利用VRM获得的恢复岩心原始方位旋转量R较为可靠。综上,钻井岩心原始方位恢复需要旋转的角度如下:TKQ101井岩心在逆时针旋转258.0°~262.0°后即可获得可靠的原始标志线方位;SHUN9井第4,5,6回次岩心标志线的方位需分别逆时针旋转148.1°,221.2°和318.2°;TAT19钻井第3,5回次岩心标志线的方位需分别逆时针旋转269.8°,155.9°;TS108井和TZ18井岩心标志线的方位需分别逆时针旋转239.3°,2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钻井岩心 黏滞剩磁 重磁化 水流 原始方位恢复 古地磁
下载PDF
湖南茶陵盆地上白垩统戴家坪组红层的古地磁研究
6
作者 金登奎 李永祥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7-309,共13页
由于红层能够携带稳定的天然剩磁,因此在古地磁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以往对于红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河湖相,对风成相红层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风成沉积过程及沉积环境对剩磁记录的影响仍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湘东南茶陵盆地上白垩统戴家坪组红... 由于红层能够携带稳定的天然剩磁,因此在古地磁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以往对于红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河湖相,对风成相红层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风成沉积过程及沉积环境对剩磁记录的影响仍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湘东南茶陵盆地上白垩统戴家坪组红层开展了古地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风成相和河湖相红层携带剩磁的稳定性及其剩磁记录的可靠性。岩石磁学结果显示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退磁结果显示,仅有约1/6的样品能够分离出特征剩磁(ChRM)。虽然两者的ChRM平均方向总体一致(风成相样品磁偏角Ds=222.7°,磁倾角Is=-43.3°,Fish统计精度参数κ=5.9,95%置信区间的半顶角角度α_(95)=20.6°,数据量n=11;河湖相样品D_(s)=204.6°,I_(s)=-47.8°,κ=2.4,α_(95)=23.1°,n=28),但两者单个样品ChRM方向的分布均较为分散。岩石薄片分析表明,相较于河湖相红层而言,风成相样品以细颗粒为主,部分粒度较粗,几乎无填隙物,易于受到物理扰动和后期化学作用影响,使得其剩磁记录的稳定性变差。对取自同一前积纹层不同部位风成相红层样品的退磁结果分析表明,当前积纹层与层系界面夹角大于20°时,其剩磁记录受到沉积过程的影响显著。对华南白垩纪红层样品古地磁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华南白垩纪风成相红层剩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总体较弱,可能是由于其结构松散且赤铁矿含量少,既不利于原生剩磁的稳定获得,也易于受到后期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影响其可靠性。研究结果为风成相红层剩磁记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及其在古地磁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利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红层 戴家坪组 上白垩统 茶陵盆地 湖南
下载PDF
拉萨-羌塘地体碰撞时间新认识-来自羌塘盆地古地磁年代学的证据
7
作者 曾永耀 郭东宝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572-591,673,共21页
青藏高原从北到南由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组成,上述地体的碰撞过程涉及到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和陆陆碰撞等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青藏高原从洋盆抬升为陆地等的时间和过程,其中拉萨-羌塘地... 青藏高原从北到南由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组成,上述地体的碰撞过程涉及到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和陆陆碰撞等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青藏高原从洋盆抬升为陆地等的时间和过程,其中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时间和过程尤为关键。在羌塘盆地北部,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过程被雁石坪群上段的夏里组和索瓦组地层所记录,此前虽然我们建立了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夏里组和索瓦组的磁性地层,由于在上述两组地层中没有发现标准化石,故而不能通过古生物年代来约束其古地磁年代,这就限制了对上述科学问题的理解。最近,Yin(2016)根据菊石化石,给出了索瓦组较为可靠的古生物年代,也结束了索瓦组古生物年代的长期争议。这一成果,为我们给出夏里组和索瓦组的古地磁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年代约束。鉴于此,本次研究重新梳理了夏里组和索瓦组的菊石、双壳、孢粉等古生物地层,重新厘定了夏里组和索瓦组的古生物年代,在此基础上约束出夏里组和索瓦组的古地磁年代,其年代分别为~164.0-160.2 Ma和160.2-156.8 Ma。除此之外,结合前人对上覆地层的U-Pb定年,揭示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的碰撞时间约为~156.8-154.9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年代 生物地层 羌塘盆地 拉萨-羌塘地体 碰撞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安 陈岩 +2 位作者 Cogne Jean PASCAL Gilder STUART 孙东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地磁极:λ=4.9°,ψ=120.6°,古纬度=36.4°N。从古地磁结果认为:①托云和奥依塔格相对托云地区产生顺时针旋转;②这两个地区古纬度为31°~36°左右,与塔里木平均古纬度30°N是基本一致的,但与现在纬度差达8°~10°左右,造成纬度差主要原因是构造运动造成的;③塔里木晚侏罗世古地磁亦与华北、华南基本一致,说明晚侏罗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板块已联合成一个整体,拼合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其位于热带—亚热带古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晚侏罗世 古地磁 气候环境 纬度 古地磁 新疆
下载PDF
东特提斯域思茅盆地宝藏乡钾盐矿区勐野井组古地磁学研究
9
作者 张如玉 刘明璐 +2 位作者 邓亚婷 苏言柱 张大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8期0075-0081,共7页
思茅盆地是我国当前实现海相钾盐找矿突破的重要靶区。建立思茅盆地的古纬度,有助于认识盆地在特定时期的宏观古气候特征及其对区域成盐成钾的制约。本文针对思茅盆地南部宝藏乡地区含钾盐地层勐野井组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岩石磁学结果... 思茅盆地是我国当前实现海相钾盐找矿突破的重要靶区。建立思茅盆地的古纬度,有助于认识盆地在特定时期的宏观古气候特征及其对区域成盐成钾的制约。本文针对思茅盆地南部宝藏乡地区含钾盐地层勐野井组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岩石磁学结果指示碎屑成因的赤铁矿是主要的载磁矿物,利用系统热退磁法获得35个有效特征剩磁方向,通过倒转检验,表明其可能为原生剩磁方向。宝藏乡剖面实测极性带可大致对比于已有精确年代约束的江城剖面(>112-~63 Ma)的上部。对研究区已有地质证据的综合分析揭示思茅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总体位于17-22°N,长期、持续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下,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环境为盆地成盐成钾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盆地 勐野井组 古地磁 纬度 成盐成钾条件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年纹层研究的古地磁学意义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强 游海涛 刘嘉麒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0,共6页
年纹层发育的湖泊沉积物可以提供独立的、绝对定年的时间标尺,为重建高分辨率的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基于长而连续的湖泊沉积物年纹层时间标尺建立的区域磁偏角和磁倾角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大大增强了岩芯对比和古... 年纹层发育的湖泊沉积物可以提供独立的、绝对定年的时间标尺,为重建高分辨率的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基于长而连续的湖泊沉积物年纹层时间标尺建立的区域磁偏角和磁倾角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大大增强了岩芯对比和古地磁定年结果的精确性。此外,满足特定条件的湖泊沉积物还可以提供古地磁场强度长期变化的记录并有助于反映宇宙成因核素(如14C、10Be等)产生速率的变化、太阳活动等信息;目前,湖泊沉积物纹层年代学时间标尺及古地磁研究程度较高的主要是瑞典、芬兰和北美一些地区,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的地理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长序列的、连续的年纹层发育的湖泊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地磁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年纹层 古地磁场长期变化 古地磁定年
下载PDF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森永速男 井口博夫 宫田隆夫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9°,古地磁极位置北纬79.4°,东径210.3°;广东:古地磁偏角10.7°,古地磁倾角44.0°,古地磁极位置北纬80.1°,东径193.4°.该古地磁学数据反映了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历过一个大约10°左右的区域性顺时针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古地磁 古地磁 古地磁偏角
下载PDF
华北陆块早三叠世刘家沟组古地磁学新数据
12
作者 田五红 牛修凯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在河北武安大淑村刘家沟组布采点13个,采样91个,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在早三叠世时尚未形成一体,自早三叠世至今,华北陆块以反时针,扬子陆块以顺时针,各自旋转了数十度.
关键词 刘家沟组 古地磁 古地磁 古地磁偏角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索伦林西缝合带封闭时代的古地磁分析 被引量:61
13
作者 李朋武 高锐 +1 位作者 管烨 李秋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4-758,共15页
索伦-林西缝合带被认为是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间中亚洋(或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界线。利用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对比分析,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对两地块的碰撞拼合历史,以及位于两地块间相应的中亚洋盆最终闭合时代进行了分... 索伦-林西缝合带被认为是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间中亚洋(或古亚洲洋)最后闭合的界线。利用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对比分析,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对两地块的碰撞拼合历史,以及位于两地块间相应的中亚洋盆最终闭合时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分隔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的中亚洋在晓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期间进一步张开,纬度宽度扩大,大约在早二叠世初期,中亚洋达到最大纬度宽度,约39°;(2)早二叠世以后西伯利亚地块开始快速向南漂移,二叠纪末期(~250Ma)和华北地块发生碰撞,导致索伦-林西缝合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中亚洋 华北 西伯利亚
下载PDF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杨振宇 孙知明 +2 位作者 马醒华 尹济云 Y.Otofuj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新世沿红河大断裂发生向南侧向滑移达1000km左右,它不仅使青藏高原的巨大构造缩短得到调整,而且在北部湾地区形成伸展构造,并引起南中国海的张开。印度支那地块北部各地区的差异性旋转和红河断裂共轭的剪切断裂系的发育,以及红河大断裂早第三纪至中新世左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大断裂 早第三纪 古地磁 区域构造 剩磁 岩石磁学 印度板块
下载PDF
滇中—川西昆阳群层序归属的古地磁学依据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效仁 吴延之 +1 位作者 刘继顺 李杏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总结昆阳群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层位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昆阳群的古地磁研究成果与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及华夏地块对比发现,它们在中晚元古宙的视极移路径相似,均存在一个较大的极环,可与Logan极环相比,其古地磁纬度与沉积环境... 在总结昆阳群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层位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昆阳群的古地磁研究成果与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及华夏地块对比发现,它们在中晚元古宙的视极移路径相似,均存在一个较大的极环,可与Logan极环相比,其古地磁纬度与沉积环境吻合,变化趋势、幅度相同,并且古地磁极性可比,证明因民组是昆阳群的最下部层位,黄草岭组沉积较晚,支持昆阳群层位划分的“倒层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古地磁 古地磁极性 层序归属
下载PDF
藏北乌兰乌拉湖地区第三纪陆相红层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伊海生 Zhao Xixi +3 位作者 林金辉 时志强 李保华 赵兵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3-638,共6页
过对乌兰乌拉湖地区第三纪风火山群上部岩性段共计 15 6件样品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 ,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 ,在 95 %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 ,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采样剖面获得... 过对乌兰乌拉湖地区第三纪风火山群上部岩性段共计 15 6件样品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 ,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 ,在 95 %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 ,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采样剖面获得的磁性地层显示多个正、反极性带交替出现的图案 ,参考晚期侵入红层中浅成岩脉钾 氩法同位素年龄对陆相红层沉积顶界的限定 ,可对比国际标准地磁年代表的C2 3n至C2 0n极性带 ,沉积时限为 5 2~ 4 2Ma ,相当于始新世中期。根据野外调查及区域地层对比 ,本文提出风火山群是一个跨区分布的穿时性岩石地层单元 ,它的沉积充填历史与印度 亚洲大陆碰撞是同步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陆相 火山群 第三纪 地质意义 红层 藏北 始新世 野外调查 磁性地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7
作者 方大钧 金国海 +2 位作者 姜莉萍 王朋岩 王兆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发表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地磁新数据,大部分数据通过了剩磁分离或一致性检验、倒转检验、极性对比检验、褶皱检验和烘烤检验.根据新的数据绘制了塔里木板块古生代视磁极游移曲线(APWP),探讨... 发表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地磁新数据,大部分数据通过了剩磁分离或一致性检验、倒转检验、极性对比检验、褶皱检验和烘烤检验.根据新的数据绘制了塔里木板块古生代视磁极游移曲线(APWP),探讨了塔里木板块构造演化规律,强调了奥陶纪末的加里东构造运动及早海西构造运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岩石磁学 塔里木盆地 生代 构造地质
下载PDF
西藏和云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洋盆演化历史的古地磁分析 被引量:60
18
作者 李朋武 高锐 +1 位作者 崔军文 管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404,共18页
通过对华南、思茅、保山、缅泰、印支、羌塘、拉萨和喜马拉雅地块进行了古纬度和纬度运移量的对比分析,以确定西藏和云南西部三江地区主要地块的碰撞拼合历史,以及相应的特提斯洋盆演化时限。结果表明:①分隔保山和思茅地块的古特提斯... 通过对华南、思茅、保山、缅泰、印支、羌塘、拉萨和喜马拉雅地块进行了古纬度和纬度运移量的对比分析,以确定西藏和云南西部三江地区主要地块的碰撞拼合历史,以及相应的特提斯洋盆演化时限。结果表明:①分隔保山和思茅地块的古特提斯洋可能于早志留世张开;②保山与思茅地块于晚二叠世碰撞,然后继续和华南地块、缅泰地块一起向北漂移,直到晚三叠世;③古特提斯洋年龄范围在早志留世至晚二叠世之间;④中特提斯洋年龄范围在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在晚三叠世达到其最大纬度宽度,约42°;⑤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所代表的新特提斯洋于晚三叠世张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特提斯 中特提斯 新特提斯 滇缅泰马(Sibumasu) 特提斯洋 演化历史 三江地区 云南西部 洋盆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古地磁新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朋武 张世红 +4 位作者 高锐 李海燕 赵庆乐 李秋生 管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23-434,440,共13页
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乡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和敖汉旗安庆沟乡晚石炭世酒局子组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宝力高庙组和酒局子组样品退磁特征表明,高温剩磁分量均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携带了... 对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乡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和敖汉旗安庆沟乡晚石炭世酒局子组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开展了古地磁学研究。宝力高庙组和酒局子组样品退磁特征表明,高温剩磁分量均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携带了岩石形成时期的特征剩磁分量。层面校正后2个组平均特征剩磁分量分别为:D=159.3°,I=-33.1°,α95=8.7°;D=328.8°,I=31.3°,α95=5.7°。这反映了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位于北纬17°—18°N。将所获得的古地磁结果与已发表的相邻地区古地磁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古生物、古气候等地质数据,推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内蒙古中部与华北地块关系密切,距离较近,而远离西伯利亚地块,内蒙古中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可能是华北地块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内蒙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大地构造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新结果 被引量:36
20
作者 董学斌 王忠民 +3 位作者 谭承泽 杨惠心 程立人 周姚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本文给出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古生代至中生代的27个古地磁新数据,并综合前人资料,分析和探讨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的古地理分布、地体边界、地体拼合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等地质问题,并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演化模式。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古地磁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