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组合的时空变异: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开始时间的制约 被引量:34
1
作者 唐杰 许文良 王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1194,共1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开始的时间和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以及扬子与华北克拉通俯冲碰撞作用之间的关系。东北亚早...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开始的时间和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以及扬子与华北克拉通俯冲碰撞作用之间的关系。东北亚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划分成3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额尔古纳地块上早中生代钙碱性岩浆作用揭示了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南向俯冲作用的发生;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纪碱性和双峰式岩浆作用揭示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吉黑东部晚三叠世A型流纹岩、双峰式岩浆作用与稳定陆缘沉积一起暗示了伸展环境和被动陆缘背景,而早侏罗世钙碱性岩浆作用及其成分极性与陆缘增生杂岩一起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早中生代 火成岩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开始时间 -鄂霍茨克构造体系 亚洲洋构造体系
下载PDF
延边开山屯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超 刘志宏 +2 位作者 宋健 高翔 孙理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56-2866,共11页
近年来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备受学者关注。本文报道的延边开山屯地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LAICP-MS 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198±1Ma),所采样品可根据Zr/Hf值分为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和低Zr/Hf值组石英闪... 近年来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备受学者关注。本文报道的延边开山屯地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LAICP-MS 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198±1Ma),所采样品可根据Zr/Hf值分为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和低Zr/Hf值组石英闪长岩。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起源深度浅,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贫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具壳源岩浆的特点。低Zr/Hf值组为壳源岩浆与来自深部的亏损地幔岩浆混合而成,岩石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的弧型岩浆地球化学特征。岩体中存在细粒闪长质包体,镜下可见针柱状磷灰石。开山屯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岩石,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其与该地区同时代火成岩组成北-东向分布的早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型火成岩带,而位于该带西侧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存在同时代弧后拉张带,两者构成典型的大陆弧与弧后拉张带模型,共同揭示了早侏罗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对东北地区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岩浆混合 古太平洋板块 Zr/Hf值 吉-黑东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炎 刘磊 徐夕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9-1119,1070-1071,共11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的分布和成因的研究进展。按其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将该区的A型花岗岩类分为4个带,即赣南-闽西南带、湘桂粤带、赣杭带和沿海带,并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 本文综述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的分布和成因的研究进展。按其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将该区的A型花岗岩类分为4个带,即赣南-闽西南带、湘桂粤带、赣杭带和沿海带,并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4个分带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南大陆俯冲和后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晚中生代 A型花岗岩类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俯冲板片后撤
下载PDF
中生代兴蒙造山带东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恺 张进江 +1 位作者 葛茂卉 凌逸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8-1108,共11页
兴蒙造山带东缘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和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带,是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过渡的地带。岩浆岩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佳木斯地块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能始于早二叠世,三叠... 兴蒙造山带东缘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和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带,是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过渡的地带。岩浆岩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佳木斯地块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能始于早二叠世,三叠纪-早侏罗世时,其俯冲影响到牡丹江断裂两侧,形成了南北向分布的岩浆岩带以及由黑龙江杂岩为代表的增生杂岩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锡霍特-阿林的地体群沉积了来自佳木斯-兴凯地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碎屑物。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变化,板片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在这段时期逐渐减弱,大量北北东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将锡霍特-阿林的地体向北运移、拼贴至现今位置;同时,中国东北地区则转为伸展环境。晚白垩世时期,俯冲作用再次活跃,产生了锡霍特-阿林地区广泛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佳木斯地块 锡霍特-阿林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 被引量:14
5
作者 姜耀辉 王国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3-1081,共9页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分布。笔者近几年在赣南和闽西北鉴别出一系列早侏罗世镁铁质岩石和A型花岗岩,其中A型花岗岩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条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中国东南部还存在另外3条...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分布。笔者近几年在赣南和闽西北鉴别出一系列早侏罗世镁铁质岩石和A型花岗岩,其中A型花岗岩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条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中国东南部还存在另外3条A型花岗岩带,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它们与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一样均呈北东向展布,平行于现今海岸线,其中晚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更靠内陆一侧,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几乎与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重叠,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则分布于沿海地区。通过镁铁质和花岗质岩石成因综合研究,认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可用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花岗岩 地球动力学机制 板片反复俯冲-后退 古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时限:饶河增生杂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9
6
作者 韩伟 周建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3-725,共23页
饶河杂岩作为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主体,是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直接证据。饶河增生杂岩组成与增生过程的研究对限定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与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饶河大岱地区大比例尺填图基础上,... 饶河杂岩作为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主体,是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直接证据。饶河增生杂岩组成与增生过程的研究对限定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与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饶河大岱地区大比例尺填图基础上,明确了饶河杂岩主要由枕状玄武岩、辉长岩以及大洋板块沉积地层(OPS)组成,这些岩石均呈构造透镜体状分布在海沟沉积物中,并被中生代花岗质岩脉所穿切,因此为限定饶河增生杂岩的组成、增生和就位时代提供了关键制约。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玄武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属性。LA-ICPMS锆石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66±2Ma和214±5Ma,限定了饶河杂岩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结合该区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的沉积时代下限分别为167±3Ma和133±4Ma,表明饶河杂岩的增生时代为167~133Ma,此外样品的碎屑年龄信息表明基质的物源为邻近的佳木斯地块和中亚造山带东段,其中前寒武的碎屑年龄在中国东北的多个陆块均有出现,可能源于早前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本文测得侵入饶河杂岩的2个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分别为126±1Ma和105±2Ma,表明饶河杂岩中的花岗岩脉主要形成于两个阶段,其中较老的花岗岩侵入体进一步限定了饶河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133Ma至126Ma,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存在西向俯冲-增生作用,为古太平洋板块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河增生杂岩 锆石U-PB年龄 增生时代和就位时代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来自吉林延边和龙地区辉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记录
7
作者 张超 王路远 +2 位作者 耿瑞 刘正宏 张乐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9-832,共14页
吉林延边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与改造的地区。为确定吉林延边和龙地区沙松顶子辉长岩侵位时代和成因,探讨其大地构造背景,对沙松顶子辉长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地球... 吉林延边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与改造的地区。为确定吉林延边和龙地区沙松顶子辉长岩侵位时代和成因,探讨其大地构造背景,对沙松顶子辉长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沙松顶子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5.6±1.1)Ma,为早侏罗世晚期;辉长岩具低Si、高Al特征和较高的Mg~#值,并含有较高的Cr、Ni、V、Co和Sc含量,Zr/Hf和Ba/Rb值具有幔源岩浆岩的特征,Nb/U值接近大陆地壳,反映沙松顶子辉长岩原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陆壳物质的加入;辉长岩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弱富集轻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K、Sr等,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正Eu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俯冲环境下形成的基性岩浆岩特征;辉长岩具有显著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ε_(Hf)(t)为2.5~7.0,均为正值,说明辉长岩原始岩浆应起源于高度亏损的地幔。综上所述,沙松顶子辉长岩形成于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并遭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作用和地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早侏罗世 活动大陆边缘 古太平洋板块 兴蒙造山带南缘 吉林
下载PDF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延边地区深部地壳的置换作用:显生宙花岗岩的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秘伟 郭锋 +1 位作者 赵亮 李竞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6-459,共14页
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早白垩世花岗岩的Nd同位素研究显示,该区可以富尔河–古洞河断裂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区。北区显示亏损、年轻的源区特征(εNd(t)=?0.7^+3.8,tDM2=691~976 Ma),南区可能继承了古老富集端元组分(εNd(t)=–13.6~–0.6,... 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早白垩世花岗岩的Nd同位素研究显示,该区可以富尔河–古洞河断裂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区。北区显示亏损、年轻的源区特征(εNd(t)=?0.7^+3.8,tDM2=691~976 Ma),南区可能继承了古老富集端元组分(εNd(t)=–13.6~–0.6,tDM2=1004~2166 Ma)。从二叠纪到白垩纪,北区花岗岩的εNd(t)值随着年龄变新递减,南区的εNd(t)值则随着年龄变新递增,并在早白垩世时两区花岗岩的εNd(t)值达到基本相同。这种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说明南北两区深部地壳物质组成随时间变新而趋于均一化,反映了北区和南区先前存在的古亚洲洋型增生地壳和华北克拉通古老再循环地壳,在中生代期间遭受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新增生弧地壳的强烈改造和置换,使得两区深部地壳组成在白垩纪时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对东北地区深部地壳的改造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置换作用 ND同位素 花岗岩 延边地区
下载PDF
古太平洋板块在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岩浆记录 被引量:80
9
作者 唐杰 许文良 +1 位作者 王枫 葛文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83,共35页
系统总结了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中生代多构造体系影响的时空范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的起始时间及其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火成岩可划分为九期:早-... 系统总结了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中生代多构造体系影响的时空范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的起始时间及其俯冲历史.东北亚陆缘中生代-古近纪火成岩可划分为九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和古近纪.东北亚陆缘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双峰式火山岩、碱性岩、A-型花岗岩和A-型流纹岩的形成主要与古亚洲洋闭合及闭合后的伸展作用有关,而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上三叠纪钙碱性火成岩组合揭示了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南向俯冲作用的发生.三叠纪期间,东北亚陆缘处于被动陆缘背景;东北亚陆缘早侏罗世钙碱性火成岩具有弧型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陆内为双峰式火成岩和A-型花岗岩组合,自陆缘向陆内火成岩成分极性变化与早侏罗世陆缘增生杂岩一起,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始于早侏罗世;东北亚陆缘普遍缺少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主要为晚侏罗世)岩浆作用,结合早白垩世陆缘增生杂岩低纬度的生物组合与碎屑锆石年龄组合,暗示该阶段东北亚陆缘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主要处于走滑的构造属性;东北亚陆缘广泛分布的早白垩世晚期钙碱性火山岩、I-型花岗岩和埃达克质岩石指示古太平洋板块向东北亚开启大范围低角度俯冲作用;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古近纪火成岩分布范围向东明显缩小,并且由陆内向沿海地区迁移,指示欧亚大陆向东漂移和古太平洋俯冲板块逐渐回撤的构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陆缘 中生代-近纪 火成岩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作用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无机CO_2气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关联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斐宇 姜素华 +4 位作者 李三忠 曹伟 汪刚 张慧璇 高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84,共15页
中国东部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无机CO_2气藏发育广泛,分布层位复杂。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松辽、渤海湾、苏北、三水、东海、珠江口、莺歌海等盆地无机CO_2气藏的成因及运聚规律分析,结合深部碳循环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探... 中国东部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无机CO_2气藏发育广泛,分布层位复杂。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松辽、渤海湾、苏北、三水、东海、珠江口、莺歌海等盆地无机CO_2气藏的成因及运聚规律分析,结合深部碳循环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探讨了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东部无机CO_2气藏的影响。这些无机CO_2气藏在空间分布上与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中国东部高地热流区、深大断裂分布及火山岩带展布一致。(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改变了中国东部的深部构造状态,导致大规模岩浆喷发、地热升高,并控制了深大断裂系统,有利于无机CO_2运移储集;俯冲作用引起的软流圈上涌、地幔脱气作用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使中国东部形成大量高CO_2含量的源区,为幔源CO_2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CO2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 深部碳循环
下载PDF
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发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质记录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亚洲 杨进辉 +1 位作者 孙金凤 张吉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1-662,共12页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是当今学界的重要共识,但缺乏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和Hf-O同...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是当今学界的重要共识,但缺乏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物质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研究发现,辽东-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和安山岩组合,形成于早白垩世(129~124Ma),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等)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表明其来源于与俯冲相关的地幔源区.这些岩石具有不均一的同位素组成,其中,碱性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具有富集的全岩Sr-Nd-Hf、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与地幔类似的锆石O同位素,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同位素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而钙碱性安山岩则具有相对亏损的同位素组成(锆石εHf(t)高达+5.2)和高的锆石O同位素组成(δ18O=+8.1^+9.0‰),揭示它们来源于遭受俯冲流体/熔体交代的地幔源区,交代介质来源于俯冲到深部的低温热液蚀变洋壳.辽东-吉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是由来源于富集地幔和交代地幔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混合形成,利用锆石Hf-O同位素组成有效识别出的低温热液蚀变洋壳组分,为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影响提供了确凿的物质记录和同位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早白垩世火山岩 锆石Hf-O同位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原文传递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 被引量:60
12
作者 李三忠 臧艺博 +6 位作者 王鹏程 索艳慧 李玺瑶 刘鑫 周在征 刘晓光 王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3-225,共13页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手,探讨古太平洋俯冲启动。雪峰山地区早侏罗世地层以及侏罗纪类磨拉石建造呈NE或NNE向展布,燕山期主要发育2期褶皱变形,早期褶皱轴向为NE—NNE向,晚期为NNE或近南北向的隔槽式褶皱;而印支期也发育2期褶皱变形,D1期为EW—NEE向,D2期为NNE向的紧闭褶皱。这些都说明晚三叠世雪峰山地区已经从EW向特提斯构造域向NE—NNE向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方向转换。而南岭地区,以及更南部的南海北部海域,构造转换时间相对较晚,为早—中侏罗世。综合前人的测年数据,德兴斑岩型铜矿三个含矿斑岩体形成于大约172 Ma,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与地幔楔发生混染,推测与该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板片撕裂、拆沉和俯冲后撤一系列过程密切相关。同期,华南东南部发育了NE—NNE向、NW向和近EW向三组断裂,其中白垩纪(135~100 Ma)华南NE—NNE向的走滑断裂强烈活动,从东向西依次为:滨海断裂、长乐—南澳断裂、政和—大埔、邵武—河源—阳江断裂、吴川—四会断裂和合浦—北流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一系列的拉分盆地,并非典型的"盆岭构造"。根据群速度和S波速度层析成像,华南地块总体上从西向东地壳的厚度整体上逐渐减薄;华南地块东部发生两次壳幔相互作用,对应两次岩石圈拆沉,这两次拆沉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第一次拆沉为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时板片撕裂所致,第二次拆沉为俯冲板片俯冲后撤和高角度俯冲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块 构造体制转换 褶皱 古太平洋板块 走滑断裂作用 拉分盆地 拆沉
下载PDF
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及对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历史的制约 被引量:29
13
作者 周建波 蒲先刚 +3 位作者 侯贺晟 韩伟 曹嘉麟 李功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45-2856,共12页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主要由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和那丹哈达增生杂岩(或那丹哈达地体)组成。它们将为古亚洲洋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作用,大洋板块地层(OPS)层序重建,特别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历史提供重...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主要由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和那丹哈达增生杂岩(或那丹哈达地体)组成。它们将为古亚洲洋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作用,大洋板块地层(OPS)层序重建,特别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吉林-黑龙江高压带分布在佳木斯-兴凯与松辽地块之间的具有高压变质带性质的缝合带,新的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210~180Ma,表明晚三叠-早侏罗世为南北向古亚洲洋关闭和西向俯冲增生开始的关键时期。那丹哈达增生杂岩则发育在佳木斯-兴凯地块东侧,并具体分为西部的跃进山杂岩和东部的饶河杂岩。新近发表的数据显示,跃进山杂岩就位时代为210~180Ma,这与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的吉黑高压带形成时代相似。而饶河杂岩就位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最晚期就位的时代为早白垩世(137~130Ma)。因此,吉黑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为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中生代的俯冲过程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增生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中亚造山带 俯冲-增生历史 欧亚大陆东缘
下载PDF
西南极中-新生代古地磁与板块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5-854,共20页
根据西南极已发表的中—新生代古地磁数据,对西南极不同地块进行了古大陆重建。识别出古太平洋板块对西南极构造演化影响广泛的两次构造事件:一是120~100 Ma古太平洋板块内翁通爪哇-马尼希基-希库朗基大火成岩省的喷发与全球板块洋壳扩... 根据西南极已发表的中—新生代古地磁数据,对西南极不同地块进行了古大陆重建。识别出古太平洋板块对西南极构造演化影响广泛的两次构造事件:一是120~100 Ma古太平洋板块内翁通爪哇-马尼希基-希库朗基大火成岩省的喷发与全球板块洋壳扩张速率高峰期引起的西南极瑟斯顿岛-埃茨海岸与东玛丽·伯德地快速南向移动;二是古太平洋-凤凰板块洋中脊在~100 Ma俯冲至西南极之下导致的以罗斯海区域为主的岩石圈伸展、瑟斯顿岛-埃茨海岸与玛丽·伯德地远离东南极以及南极半岛发生南向运动与顺时针旋转。证明太平洋板块俯冲与西南极板块运动的耦合关系。未来需要在西南极获得更多具有准确年代学限制的可靠的古地磁数据,这将对西南极的构造演化模式提供更多的制约,并有助于深入理解南极大陆的构造演化过程、板块生长与裂解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极 古太平洋板块 地磁 大陆重建 中—新生代
下载PDF
吉林延边五凤地区早侏罗世粗面安山岩岩石成因
15
作者 高子越 鞠楠 +2 位作者 李经纬 杨群 王可勇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12-23,40,共13页
以吉林省延边五凤地区粗面安山岩为对象,开展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其SiO_(2)含量为58.33%~61.36%,K2O含量1.61~3.28%,全碱含量为6.77%~10%,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 以吉林省延边五凤地区粗面安山岩为对象,开展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其SiO_(2)含量为58.33%~61.36%,K2O含量1.61~3.28%,全碱含量为6.77%~10%,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52±2.7 Ma,与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一致.岩石相对富集K、Ba、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表明岩浆可能源于地幔部分熔融,其源区受到俯冲的壳源物质交代.研究认为粗面安山岩形成于大洋俯冲系统的活动大陆边缘,属于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安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古太平洋板块 早侏罗世 活动大陆边缘 吉林省
下载PDF
锡霍特—阿林造山带那丹哈达地体四平山金矿床成因与构造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和流体地球化学制约
16
作者 何云龙 张国宾 +3 位作者 杨言辰 冯玥 孔金贵 陈兴凯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8-153,共26页
黑龙江省虎林市四平山金矿床位于那丹哈达地体东部,为该地体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5.8 t,矿体赋存于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以及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中。为了进一步厘定成岩成矿时代,阐释成矿过程,查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 黑龙江省虎林市四平山金矿床位于那丹哈达地体东部,为该地体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5.8 t,矿体赋存于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以及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中。为了进一步厘定成岩成矿时代,阐释成矿过程,查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文在四平山金矿床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四平山组硅质岩、硅质角砾岩和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赋矿围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主微量组成测试,以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塔山林场组流纹岩(SPS-H-002、SPS-H-009)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4±1)Ma和(123±1)Ma,金矿化时代略晚于流纹岩的成岩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硅质岩和硅质角砾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富集Cu、Ni、Ba元素而贫Co元素,ΣREE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明显,具有铕正异常,形成于热水沉积作用;流纹岩具有高硅、富铝、贫钛锰磷和低Zr含量,为亚碱性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无铈异常,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可能为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大小介于5~12μm之间,呈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成群或孤立分布,均一温度为118.7~223.4℃,盐度为0.40%~8.9%,密度为0.84~0.97 g/cm^(3),捕获压力为21.2~51.4 MPa,δD值为-113.8‰~-84.0‰,δ^(18)O_(H2O)值为-3.1‰~2.2‰,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显示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的特点。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成矿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丹哈达地体 四平山金矿床 锆石U-Pb同位素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板块 成矿构造背景
下载PDF
黑龙江太平岭早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壳幔混合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吕长禄 徐东海 +1 位作者 李新鹏 郝兴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5-646,共12页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的太平岭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广泛分布大量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介于179~204 Ma之间,表明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晚三叠世。岩体的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中普遍含有...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的太平岭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广泛分布大量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介于179~204 Ma之间,表明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晚三叠世。岩体的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中普遍含有细粒闪长质包体,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偶见细粒闪长质包体。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太平岭早侏罗世花岗岩具有比较均一的Sr、Nd、Pb同位素成分,εNd(t)值介于-3.2~+2.3之间,(87Sr/86Sr)i值主要集中在0.704~0.706之间,进一步表明岩石的源区与幔源物质有密切的联系。花岗岩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点,代表了以挤压为主的构造环境,表明岩石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 早侏罗世 花岗岩 闪长质包体 古太平洋板块 黑龙江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与西南日本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毛建仁 叶海敏 +4 位作者 Yutaka Takahashi 厉子龙 Weon-Seo KEE 赵希林 刘凯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177;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变形 岩浆活动 白垩纪-近纪火山-侵入岩带 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 西南日本岩浆岩带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
下载PDF
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对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变化的制约及其气候效应
19
作者 张思文 王枫 +3 位作者 许文良 唐杰 熊帅 杨德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4-1131,I0002,共19页
晚白垩世是古太平洋俯冲板块运动变化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火成岩地球化学数据,探讨该时期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俯冲及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分布范围由陆内至... 晚白垩世是古太平洋俯冲板块运动变化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火成岩地球化学数据,探讨该时期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俯冲及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东北亚陆缘晚白垩世火成岩分布范围由陆内至陆缘明显收缩,指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过程。火成岩展布方向发生小角度偏转,可能是俯冲板块在深部地幔流影响下发生变形以及不同位置后撤速率差异所致。该时期东北亚陆缘经历了地壳减薄和岩浆初始温度上升,暗示板块后撤诱发陆缘向地幔流,引起地壳减薄并形成具有较高初始温度的岩浆。晚白垩世东北亚陆缘地区经历了由升温到降温的过程,与岩浆作用变化相对应,暗示岩浆活动与区域古气候变化具有潜在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陆缘 晚白垩世 岩浆作用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作用变化 气候效应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被引量:65
20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11 位作者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50-1593,共44页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洋板块 东亚 燕山期 大陆边缘 俯冲后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