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的当代美学价值
1
作者 孙远志 许兰鸽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古桂柳运河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代表性运河之一,在我国西南边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随着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内的遗产资源逐渐消逝和作为新兴遗产类型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对其进行美学价值方面研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 古桂柳运河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代表性运河之一,在我国西南边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随着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内的遗产资源逐渐消逝和作为新兴遗产类型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对其进行美学价值方面研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目前该遗产廊道内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艺术吸引力不足、缺乏特色的艺术审美价值及满足观者的审美导向需求等突出问题。古桂柳运河遗产的独特性美学价值内容、规律性美学价值机理、意象性美学价值表达的属性规定和内在特性是美学创生和文化价值构建的内核,符合观者对审美的求新、求异、求知合目的性的心理需求趋势,对于提升观众的艺术魅力体验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有助于古桂柳运河文化艺术遗产的特色之美保存和创新,并推动这一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也将对运河类遗产艺术美学价值内核研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桂柳运河 遗产廊道 当代美学价值
下载PDF
论现实审美视角下古桂柳运河遗产艺术的艺术文化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汪洋 孙远志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文章从现实审美的视角考察古桂柳运河艺术的文化内涵,其客观性、规律性的审美观念符合事物的内在本质。在现实审美的角度下发掘古桂柳运河的艺术文化内涵,可以领略古桂柳运河艺术文化内涵中的自然美、古典美、形态美,让运河几千年的灿... 文章从现实审美的视角考察古桂柳运河艺术的文化内涵,其客观性、规律性的审美观念符合事物的内在本质。在现实审美的角度下发掘古桂柳运河的艺术文化内涵,可以领略古桂柳运河艺术文化内涵中的自然美、古典美、形态美,让运河几千年的灿烂艺术文化得到更全面、更生动的体现,有助于人们利用运河潜在的发展空间进行合理的保护、开发、转换升级工作,以改善这一地区的经济、生态环境,构筑一个精神文化丰富的社会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桂柳运河 现实审美 艺术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故渠一勺水 阅尽古来人——桂林桂柳运河与防城港潭蓬运河
3
作者 曾小帆 《人事天地》 2016年第2期53-54,共2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诗人王安石传诵千年的名句,仿佛就是为眼前这条波光粼粼,芦塘彼连,缓缓西流的河道而作。这条河道,现在几乎辨认不出任何人工开凿的痕迹,但它确实是古人建造的一项伟大的工程。这就是广西重点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诗人王安石传诵千年的名句,仿佛就是为眼前这条波光粼粼,芦塘彼连,缓缓西流的河道而作。这条河道,现在几乎辨认不出任何人工开凿的痕迹,但它确实是古人建造的一项伟大的工程。这就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古桂柳运河。古桂柳运河开凿于盛唐时期的长寿元年,即公元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历史上朝廷通过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同时,它也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桂柳运河 潭蓬运河 北宋诗 两山 盛唐时期 文物保护单位 江山半岛 青来 相思埭 少数民族地区
下载PDF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景观类型及其美学价值
4
作者 邹胜章 阳静 +4 位作者 周长松 樊连杰 卢丽 林永生 王佳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10-113,共4页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集“山、水、田、园、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睦洞湖为中心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景观,且具有生物景观丰富、人文景观深厚的特点。田园与岩溶湖泊、沼泽湿地、岩溶峰林、...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集“山、水、田、园、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睦洞湖为中心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景观,且具有生物景观丰富、人文景观深厚的特点。田园与岩溶湖泊、沼泽湿地、岩溶峰林、溶洞与地下河、古桂柳运河及其附属桥渠建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 岩溶湿地 古桂柳运河 景观 美学价值
下载PDF
翻开湿地新一页——写在《广西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之际
5
作者 甘剑伟 《广西林业》 2015年第1期4-8,共5页
经过七年的酝酿,2015年1月1日,《广西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广西成为全国第22个地方立法出台保护湿地条例的省区。 自治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黄永说,《条例》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无疑将彻底扭转湿地资源被蚕食、... 经过七年的酝酿,2015年1月1日,《广西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广西成为全国第22个地方立法出台保护湿地条例的省区。 自治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黄永说,《条例》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无疑将彻底扭转湿地资源被蚕食、破坏的严峻局面。广西的湿地保护“有法可依”了,整个工作将翻开其全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湿地面积 地方立法 古桂柳运河 滨海湿地 自然保护区管理 湿地管理 临桂县 湿地景观 湿地类型
下载PDF
话说相思埭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浩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4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相思埭,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会仙境内,又名临桂陡河、南陡河,今人又称其古桂柳运河。地处25°05′N,110°18′~110°37′E之间。据《临桂县志》记载: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府之东... 相思埭,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会仙境内,又名临桂陡河、南陡河,今人又称其古桂柳运河。地处25°05′N,110°18′~110°37′E之间。据《临桂县志》记载: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府之东,又称东渠;临桂陡河位于桂林府西南,称西渠,亦称南渠。相思埭开凿于唐长寿元年(692年),据《广西通志》记载:沟通漓江(桂江)、柳江之航运,为桂林通往柳州的水运之捷径;开凿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埭 桂林府 兴安陡河 广西通志 古桂柳运河 临桂 南渠 地理志 狮子岩 广西桂林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