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古植物群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传桃 叶明 +3 位作者 文志刚 赵省民 杨晓平 张文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首次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的古植物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古植物群的组成主要为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主要包括真蕨植物门与楔叶植物门,共计8属15种;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植物门、苏铁植物门及松柏植物门,共计15属29种,并阐述了... 首次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的古植物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古植物群的组成主要为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主要包括真蕨植物门与楔叶植物门,共计8属15种;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植物门、苏铁植物门及松柏植物门,共计15属29种,并阐述了各植物门的主要组成特征。额木尔河群的植物化石组合具有以下特征:(1)Coniopteris的分异度和丰度均较高;(2)产有中侏罗世较为典型分子Coniopteris burejensis与Eboracia lobifolia;(3)Coniopteris、Cladophlebis、Eboracia的共同大量出现为本区古植物群的主要特征。上述特征表明,该古植物群应该划归到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晚期组合,其时代为中侏罗世。通过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古植物群在纵向上的分布以及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将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组合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组合,即绣峰组中的Coniopteris-Nilssonia亚组合、二十二站组中的Coniopteris-Czekanowskia亚组合、漠河组—开库康组中的Coniopteris burejensis-Cladophlebis cf.asiatica亚组合。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研究区生物地层资料,确定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化石组合 额木尔河 侏罗纪 漠河盆地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变质岩中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阎永奎 张全忠 +4 位作者 秦元喜 张良筹 董志远 张福振 左宪章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49-54,共6页
阿勒泰地区变质岩很发育,而且厚度巨大,属于地槽型浅海复理石沉积.由于变质岩地层缺少生物化石,地质学者对其划分及对比有不同的认识.笔者(1987)在阿勒泰地区研究地层古生物时,从黑山头—喀纳斯湖、锡伯渡—库鲁木提及北塔山—青河地区... 阿勒泰地区变质岩很发育,而且厚度巨大,属于地槽型浅海复理石沉积.由于变质岩地层缺少生物化石,地质学者对其划分及对比有不同的认识.笔者(1987)在阿勒泰地区研究地层古生物时,从黑山头—喀纳斯湖、锡伯渡—库鲁木提及北塔山—青河地区的29个剖面采集了216个微生物样品,其中15个剖面含震旦纪的微古植物群,1个剖面含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微古植物群,这些古植物的发现对查清这些变质岩岩层的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将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变质岩地层 震旦系 古植物群
下载PDF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统微古植物群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淑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5-243,共9页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长城系下统(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页岩中微古植物丰富多样,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串岭沟组最佳。经鉴定总计17属63种,包括5个新种。这进一步揭示了长城系下统各组微古植物的特征,亦为上述各组的空间分布和对比...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长城系下统(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页岩中微古植物丰富多样,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串岭沟组最佳。经鉴定总计17属63种,包括5个新种。这进一步揭示了长城系下统各组微古植物的特征,亦为上述各组的空间分布和对比提供了有力的古生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长城系 河北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二叠纪构造演化的古植物群(大植物、孢粉)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怀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塔里木板块二叠纪的构造演化导致板块古地理位置、古地貌和古环境的演变 (包括气候条件的改变 ) ,相应地塔里木板块的植物群在区系性质方面发生了重要变更。该板块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历史分为 3个演化阶段 :①欧美植物群阶段 (阿赛尔期 ... 塔里木板块二叠纪的构造演化导致板块古地理位置、古地貌和古环境的演变 (包括气候条件的改变 ) ,相应地塔里木板块的植物群在区系性质方面发生了重要变更。该板块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历史分为 3个演化阶段 :①欧美植物群阶段 (阿赛尔期 罗德期 ) ;②欧美 安加拉混生植物群阶段 (沃德期 吴家坪期 )早期 ;③安加拉植物群阶段 (吴家坪期中晚期 长兴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响应 构造演化 二叠纪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微古植物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迎平 阎永奎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年第4期75-92,共18页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为一套浅海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性以细碧-石英角斑岩为特征,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视厚度为4616.51m。笔者等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对这套变质岩系进行了生物地层工作.并采集了大量的微占植...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为一套浅海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性以细碧-石英角斑岩为特征,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视厚度为4616.51m。笔者等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对这套变质岩系进行了生物地层工作.并采集了大量的微占植物样品,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按化石组合特征将其分为两个组合:第一组合主要产于拂晓园艺场-朱郢剖面冷岩组下部层位,包括有33个属44个种,其中1个新属,2个新种,19个未定种,3个相似种;第二组合产于西冷岩织上部层位的罗士城、邱庄、西徐等地,包括30个属.34个种.其小1个新种、18个未定种、13个相似种的化石。西冷岩组微古植物群而貌与我国青白口系的微古植物面貌比较相似.与前苏联上里菲(850-1050Ma)、澳大利亚小部苦泉组微古植物面貌相似。因此,将西冷岩组的时代归为广义的青白口纪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冷岩组 古植物群 古植物群 地层
下载PDF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群 变沉积岩组 晨旦系 沉积岩 地层
下载PDF
开展华北地台古元古代早期微古植物群与真核生物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淑芬 牛绍武 辛后田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深入开展古元古代早期 (2 5 0 0~ 180 0Ma)微古植物化石研究 ,查清其产出层位、种属组成、组合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 ,在古元古代晚期长城系层位之下建立一个目前世界上时代最老、层位最低的真核生物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 ,这是在国内外... 深入开展古元古代早期 (2 5 0 0~ 180 0Ma)微古植物化石研究 ,查清其产出层位、种属组成、组合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 ,在古元古代晚期长城系层位之下建立一个目前世界上时代最老、层位最低的真核生物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 ,这是在国内外该时期生物地层学研究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极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形态学、分子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研究 ,查清微古植物群中真核生物的生物学属性 ,追索真核生物产出的最低层位 ,探索真核生物的起源 ,为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开展古元古代早期微古植物群研究和探讨真核生物的起源 ,不但具有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实际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早期 古植物群 真核生物 华北地台 时空分布 生态学
下载PDF
天津蓟县洪水庄组微古植物群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淑芬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0年第3期165-172,共8页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 33属 61种 ,其中新种 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 :球形类约占 4 7.7%、线形类约占 19.5%、多面体类约占 16.7%、异形类约占 10 .9%、船形...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 33属 61种 ,其中新种 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 :球形类约占 4 7.7%、线形类约占 19.5%、多面体类约占 16.7%、异形类约占 10 .9%、船形类约占 5.1%。该微古植物群组合面貌反映了前寒武纪微生物的分化程度和进化水平 ,提供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页岩磨片 洪水庄组 蓟县 天津 化石
下载PDF
江苏北部新元古界贾园组和赵圩组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阎永奎 《江苏地质》 2002年第1期1-6,T001,共7页
对采自江苏北部铜山县新元古界贾园组上部的灰色中厚层砂泥质灰岩、粉砂质灰岩和赵圩组下部的青灰色厚层灰岩中的微古植物群样品 ,进行了以浸解法为主 ,辅以磨片法的研究 ,共发现 14属、19种 ,其中有 1新属、2个新种。研究结果表明 ,贾... 对采自江苏北部铜山县新元古界贾园组上部的灰色中厚层砂泥质灰岩、粉砂质灰岩和赵圩组下部的青灰色厚层灰岩中的微古植物群样品 ,进行了以浸解法为主 ,辅以磨片法的研究 ,共发现 14属、19种 ,其中有 1新属、2个新种。研究结果表明 ,贾园组和赵圩组的微古植物群虽属、种较少 ,但化石体的纹饰较复杂、结构明显。就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看 ,它与我国北方新元古界的化石组合有较大差别 ,而更近似于我国南方前震旦系的南华系 (扬子系 )上部的微古植物组合 ,地质时限为距今 74 0Ma~ 70 0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新元 贾园组 赵圩组 江苏 浸解法
下载PDF
山西早二叠世微古植物群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联达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7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山西早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非常丰富,共发现60余属150余种。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演化和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可划分三个孢子带:①SinulatisporitessinensisGulisporitescochle... 山西早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非常丰富,共发现60余属150余种。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演化和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可划分三个孢子带:①SinulatisporitessinensisGulisporitescochlearis(SC);②RadizonatessolarisPotonieisporitesbharadwaji(SB);③PatelisporitesmeishanensisMacrotorisporamedia(MM)。山西早二叠世微古植物占优势的是欧美植物地理区的分子,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华夏植物地理区特有分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华夏植物地理区微古植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孢子带 早二叠世 山西 地层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变质的震旦系及其微古植物群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永奎 董志远 张福振 《资源调查与环境》 1990年第2期11-22,共12页
在阿勒泰地区一些变质地层的多处剖面 近五十个样品中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和少量似几丁虫化石。将此区以往认识不一的哑地层确定为震旦系,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行划分对比,提出了构造运动的新认识。
关键词 变质地层 震旦系 古植物群 阿勒泰
下载PDF
湖北郧西奥陶纪微古植物群
12
作者 孙淑芬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0,T002,共7页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水能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单细胞浮游藻类大量繁衍,以个体较大,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为主,并伴有腹足类及海百合茎的出现。吊床沟组,由于气温干燥,盐度高,微古植物仅适应那些结构简单,个体小,膜壳厚而坚密的种类才能繁衍。本区微古植物特征表明与波罗的海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奥陶纪 湖北郧西 地层 植物
下载PDF
河北宽城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微古植物群
13
作者 刘欢 孙淑芬 朱士兴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5-1725,共11页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划分出4个化石组合。与下伏长城系微古植物相比,高于庄组微古植物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微古植物的发现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生物成矿和成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多细胞植物 高于庄组 宽城
下载PDF
广西平南县金秀地区寒武纪微古植物群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盛孔 《广西地质》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文章研究了平南县大鹏—金秀六巷地区寒武纪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大瑶山微古植物群 ,计有 10 9种 (其中5 4种未定种 ) ,归纳为 3大类 ,并介绍了各类的组合特点。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寒武系 广西 小内冲组 黄洞口组
下载PDF
副特提斯东部地区Sarmatian期(中—晚中新世)古植物群的演化
15
作者 S.Medeanic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2-600,共9页
摩尔多瓦位于东特提斯地区内,海相,陆相Sarmatian期沉积都很发育,根据软体动物和有孔虫化石,当地Sarmatian期沉积被分为三段,最后从摩尔多瓦各地37口井下和露头700块样品获得的孢粉结果支持Sarmatian期三分,这些孢粉化石资料说明... 摩尔多瓦位于东特提斯地区内,海相,陆相Sarmatian期沉积都很发育,根据软体动物和有孔虫化石,当地Sarmatian期沉积被分为三段,最后从摩尔多瓦各地37口井下和露头700块样品获得的孢粉结果支持Sarmatian期三分,这些孢粉化石资料说明区域性植被响应气候演变,海进,海退等所发生的变化,含有亚热带种类的山毛阔叶林统池了早Sarmatian期,有时暗针叶林增加,在海退期的晚Sarmatian期,含有喜盐植物(Chenopodiaceae,Amaranthus,Artemisia)的草本类增加。已有的资料显示了在东特提斯地区Sarmatian期植被的周期性变化,伴随着亚热带植物不断减少和禾草类不断增加,说明当时气候在朝年均温逐渐降低,干旱化增加,更加大陆性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特提斯东部地区 中-晚中新世 古植物群 演化 孢粉学 植被 气候 摩尔多瓦
下载PDF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群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16
作者 马长信 《江西地质》 1995年第4期267-273,共7页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饰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 在赣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发现了三套微古植物群。每套微古植物群的种属数量、所占比例、膜壳轮廓形态、纹饰结构、个体大小等组合特征,均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最为原始,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早元古代晚期。第二套微古植物群组合比第一套演化程度较高,所代表的地层时代属中元古代。第三套微古植物群组合的演化程度最高,所代表的地层属晚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膜壳轮廓 地质意义 震旦纪
下载PDF
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在定量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古年均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涛 星耀武 +4 位作者 JACQUES Frederic M.B 陈文允 黄永江 刘裕生 周浙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8-646,共9页
叶缘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现代植被木本双子叶植物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定量重建化石植物群古年均温的方法。该方法在新生代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定量重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世界不同地区现代植被的研究表明,尽管... 叶缘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现代植被木本双子叶植物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定量重建化石植物群古年均温的方法。该方法在新生代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定量重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世界不同地区现代植被的研究表明,尽管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具有地区差异性。本文旨在总结叶缘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基于中国植被建立的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同时,采用该模型重建了中国新生代不同时期植物群的古年均温,且与前人采用其它模型得到的年均温重建值相比较。结果表明,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能够有效地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化石 模型 年均温 新生代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郑卓 王建华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3期1-9,共9页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本区为河漫滩洼地沉积为主,局部受海侵影响,而全新世为海湾河口相沉积。根据木本植物花粉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以及某些气候敏感属种的出现,可以推论晚更新世亚间冰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2-4℃左右,盛冰期则低6℃以上,到全新世中期以后形成了与现代相似的明显受季风影响的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珠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环境 古植物群
下载PDF
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与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阎同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晚三叠世地层是我国西北的主要产煤产油地层,对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群31属56种。其中真蕨类植物7属16种,有节类植物4属10种,种子蕨类植物2属2种,苏铁类植物5属7种,银杏类植物6属13种,松柏类植物2属3种... 晚三叠世地层是我国西北的主要产煤产油地层,对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群31属56种。其中真蕨类植物7属16种,有节类植物4属10种,种子蕨类植物2属2种,苏铁类植物5属7种,银杏类植物6属13种,松柏类植物2属3种,裸子植物种子化石3属3种,分类位置不明化石2属2种,发现了多实拟丹尼蕨和蔡耶贝尔瑙蕨两种北方植物群的典型代表。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滨岸、高地和低地。依据纵向分布特点,可将宝积山植物群划分为多实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周氏似银杏(Ginkgoites chowi)和巨大枝脉蕨(Cladophlebiscf.gigantea)—蟹形新芦木(Neocalamites carcinoides)两个组合带。当时的古气候应为亚热带,通过对沉积物分析确定古环境出现过多次变化,将上三叠统划分为5个古地理演化阶段,可与邻区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宝积山 晚三叠世 古植物群
下载PDF
甘肃窑街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及古地理区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辛存林 王露菡 +2 位作者 季健健 张亚梅 王晶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2-316,共15页
本文对甘肃窑街组古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共发现植物化石31属63种,以银杏类(36.5%)和真蕨类(22.2%)繁盛,松柏类(17.5%)和苏铁类(15.9%)占一定比例,楔叶类(6%)、不明位置的果与穗(1.9%)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的时... 本文对甘肃窑街组古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共发现植物化石31属63种,以银杏类(36.5%)和真蕨类(22.2%)繁盛,松柏类(17.5%)和苏铁类(15.9%)占一定比例,楔叶类(6%)、不明位置的果与穗(1.9%)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的时代特征,以及与国内外同期其它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Bajocian)。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窑街及其余11个研究较为细致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进行对比,探讨甘肃窑街古地理归属,并对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区进行初步划分。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研究甘肃窑街植物群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窑街中侏罗世植物群与内蒙古高头窑植物群关系较为亲近;讨论了甘肃窑街新发现的屈囊蕨属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其分布与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的初步区划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街 中侏罗世 古植物群 地质时代 地理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