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远古生命的痕迹——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
1
作者 乔占卫 《科学中国人》 2008年第7期76-77,共2页
大约54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 大约54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 寒武纪地层 脊椎动物化石 痕迹 脊椎动物门
下载PDF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果
2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古生物学家 脊椎动物学 研究 科研机构 古植物学 专业人才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3
作者 王海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古生物 地层学 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下载PDF
用科技揭开神秘的鸟类起源之谜——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丕基
4
作者 陈国辉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第6期87-89,共3页
1998年初,一则关于中华龙乌的研究报告在英国《自然》杂志第391期发表,并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说法一时成为又一热点话题,该文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丕基、董枝明和甄朔南... 1998年初,一则关于中华龙乌的研究报告在英国《自然》杂志第391期发表,并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说法一时成为又一热点话题,该文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丕基、董枝明和甄朔南三人共同发表的。其中,陈丕基研究员在古生物化石研究领域颇具见解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鸟类起源 研究 科技 《自然》杂志 古生物化石 恐龙
下载PDF
新时代的地质之歌——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唐领余研究员
5
作者 云舒 《今日科苑》 2011年第22期22-22,共1页
唐领余,1938年12月出生,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全新世委员、江苏省植物学会理事、国际孢粉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孢粉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环境考古委员会委员。 他于1963年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 唐领余,1938年12月出生,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全新世委员、江苏省植物学会理事、国际孢粉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孢粉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环境考古委员会委员。 他于1963年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I冻土所从事我国西部寒区旱区的第四纪孢粉研究工作。1994年起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多次资助和科学院资环局、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合作 博士生导师 环境考古 南京大学
下载PDF
漫步中生代 奏响中国音——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
6
作者 黄雪霜 周珈慧 《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8期76-79,共4页
带着一颗快乐探索的心,他和他的研究伙伴穿越时空走向了侏罗纪,走进那片板块初现的中生世界。抚摸带有生命痕迹的古化石,一点一点去挖掘、读懂亿万年前的故事。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生代 研究 生命痕迹 侏罗纪 古化石 板块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接受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
7
作者 南古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4-754,共1页
10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的组织下,以常旭研究员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南古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参加现场评估会的还有资环局段晓男副处长和李颖虹博士。南古所戎嘉余院士、陈旭院士、... 10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的组织下,以常旭研究员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南古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参加现场评估会的还有资环局段晓男副处长和李颖虹博士。南古所戎嘉余院士、陈旭院士、杨群所长、朱怀诚书记、王向东副所长等专家和领导以及实验室部分成员出席了评估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评估 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资源环境 古地理学 地层学 现场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建所6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学术讨论会
8
作者 边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0-36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建所60周年庆典活动时举办了"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学术讨论会",报告人与报告题目如下:沈树忠:精确定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袁训来:蓝田生物群;詹仁斌: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大辐射;张元动:笔石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建所60周年庆典活动时举办了"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学术讨论会",报告人与报告题目如下:沈树忠:精确定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袁训来:蓝田生物群;詹仁斌: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大辐射;张元动:笔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王永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学术讨论会 中国科学院 古生物 地层学 庆祝活动 生物大灭绝 庆典活动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建所60周年庆祝活动
9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7,共2页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以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北平分院新生代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同时组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书,任命李四光为所长,赵...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以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北平分院新生代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同时组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书,任命李四光为所长,赵金科、卢衍豪为副所长。1951年5月7日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于1959年4月、1971年3月决定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古所”)。1998年8月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庆祝活动 中央研究 地质研究所 地质调查所 人民政府 试点单位
原文传递
解读古生物研究神奇密码——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
10
作者 林瑞青 《中国科技成果》 2009年第22期66-66,共1页
“我国幅员辽阔,发育和很好出露不同地质年代的古老地层,并保存丰富的地球早期生物遗迹。为加速步伐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该科研领域的水平,应积极鼓励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研究。故步自封是不可能获得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 密码 解读 地质年代 国内外
原文传递
路修其远 孜孜求索——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教授
11
作者 郭田田 张齐琪 《中国科技成果》 2011年第6期78-78,共1页
古生物学是探究人类生存的地球,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乃至不同物种发生、演变直至消亡过程和事件的自然科学学科。古生物研究工作者必须通过观察、试验,并在收集和分析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以求最终认识生物物... 古生物学是探究人类生存的地球,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乃至不同物种发生、演变直至消亡过程和事件的自然科学学科。古生物研究工作者必须通过观察、试验,并在收集和分析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以求最终认识生物物种的演变规律及新物种的确定。如此浩瀚的工作量和艰辛的工作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人类生存 古生物 生命起源 生物演化 生物物种 工作性质
原文传递
何当共采“蓝田藻”,共话“三山”金钉子——201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现场教学实习记趣
12
作者 代珍 《生物进化》 2012年第1期44-52,共9页
“在那山的那边,湖的那边,有一群研究生,他们可爱又聪明,他们善良又好学,他们每天泡在化石堆里。没日没夜research,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做出大发现。”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 中国科学院 教学实习 金钉子 蓝田 化石
原文传递
发现5亿年前的“钢铁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华侨副研究员发现最古老的动吻动物化石
13
作者 张华侨 古伟峰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6年第3期58-59,共2页
动吻动物是一类较小型底栖生物,终生在海洋中生活,迄今为止没有化石记录,它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华侨博士在川北早寒武世(5.35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三维磷酸盐化保存的新的动物化石... 动吻动物是一类较小型底栖生物,终生在海洋中生活,迄今为止没有化石记录,它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华侨博士在川北早寒武世(5.35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三维磷酸盐化保存的新的动物化石,并将之命名为珍稀始祖动吻虫(EoMnorhynchusrarus),国外一些媒体将之形容为5亿年前的“钢铁侠”、具刺的“装甲蠕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动物化石 研究 华侨 钢铁 小型底栖生物 化石记录
原文传递
架起地层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信息高速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樊隽轩团队成果
14
作者 樊隽轩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6年第8期77-77,共1页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已近40亿年,如何通过化石记录重建地球历史中生命的演化历程一直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信息高速路 地层古生物 地球科学 地球历史 科学研究 化石记录
原文传递
热烈庆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
15
《生物进化》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年春华秋实。 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了60周年华诞。南古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目前是我国唯一... 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年春华秋实。 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了60周年华诞。南古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目前是我国唯一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央研究 专业机构 地质调查所 地质研究所 脊椎动物学 春华秋实
原文传递
南京古生物所苏铁植物大孢子叶研究取得新进展
16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6期73-74,共2页
据光明网2014年1月3日报道,近日《美国植物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等关于苏铁大孢子叶的研究结果。研究证明,在植物学中沿用了上百年的概念“大孢子叶”是错误的。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大孢子叶 苏铁植物 中国科学院 植物科学 研究 植物学
下载PDF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东亚中生代苏铁杉植物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17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第11期13-13,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中生代已绝灭松柏类植物——苏铁杉属(Podozamites)的多样性起源和辐射演化开展了综合分析研究并取得了新进展,该项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类综合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中生代已绝灭松柏类植物——苏铁杉属(Podozamites)的多样性起源和辐射演化开展了综合分析研究并取得了新进展,该项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类综合性专业刊物《三古》。苏铁杉属(Podozamites)是古植物学领域广泛采用的形态属名。研究表明,东亚地区该植物在晚三叠世始逐渐广布于中纬度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苏铁杉属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演化研究 古植物学 古生物 古生物 中生代 中生界 地质年代 南京 江苏 东亚
下载PDF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与东京大学签署科学合作协议
18
作者 伯玲 《科技中国》 2005年第1期21-21,共1页
2004年12月2日,国际沉积学协会副主席、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松本良教授来至9南京,对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访问.并代表东京大学与南京古生物所签署了南京古生物所与东京大学学术交流的合作协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南京市 古生物研究所 东京大学 科学合作协议
下载PDF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揭示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历史 被引量:1
19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162,共1页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尤其是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尤其是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炭屑、磁化率和粒度以及区域表土花粉和与农作物相关植物现代花粉形态等一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长江中下游地区 种植历史 中科院 人类活动影响 水稻 中国科学院 农业起源
下载PDF
《古生物学报》编辑出版工作会议纪要
20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工作会议 编辑出版 学报 中国科学院 纪要 挂靠单位 信息中心 图书资料 编辑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