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语词汇中的古越语底层成分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九根 李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4-157,共4页
现代赣语词汇系统中沉积着大量古越语底层成分,这与其形成的人文历史密不可分。史料记载,大约商周时期,赣鄱地区属于百越族聚居地。其时,百越族中的干越族或曰扬越族统治着赣鄱地区,其活动中心在赣东北余干一带,与东部瓯越地域毗邻,关... 现代赣语词汇系统中沉积着大量古越语底层成分,这与其形成的人文历史密不可分。史料记载,大约商周时期,赣鄱地区属于百越族聚居地。其时,百越族中的干越族或曰扬越族统治着赣鄱地区,其活动中心在赣东北余干一带,与东部瓯越地域毗邻,关系十分密切。干越族在赣鄱地区活动时间长达千余年,这使赣鄱地区至今不仅保留着古越族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遗存着古越族的语言文化烙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词汇 古越语 底层成分 成因
下载PDF
论扬雄《方言》楚地词“革”源自古越语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荣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扬雄《方言》记载楚地表老义的语词"革",晋以前不见于汉籍文献,《三国志》始见"老"、"革"连用现象,而今南方十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仍广泛使用此词,这一现象启人思考。借助民族史和移民史,结合现代汉语方言... 扬雄《方言》记载楚地表老义的语词"革",晋以前不见于汉籍文献,《三国志》始见"老"、"革"连用现象,而今南方十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仍广泛使用此词,这一现象启人思考。借助民族史和移民史,结合现代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实地调查,发现扬雄《方言》楚地词"革"源自古越语,随着古越族的变迁,保留于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中。这一古越语词汉代通行于南楚江湘一带,为楚方言所吸收,后与"老"连言,进入汉籍文献,留存于现代汉语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方言》 楚地词 “革” 古越语 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江苏徐州地名中的古越语底层探析
3
作者 张艳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江浙一带曾经是我国古百越民族的栖息区域,他们先后建立了吴、越等地方政权,但随后迁至湘黔桂粤地区。然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被保存下来。以江苏徐州市为考察点,涉及其辖区内的市区、乡镇、村各级行政区划单位... 江浙一带曾经是我国古百越民族的栖息区域,他们先后建立了吴、越等地方政权,但随后迁至湘黔桂粤地区。然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被保存下来。以江苏徐州市为考察点,涉及其辖区内的市区、乡镇、村各级行政区划单位。针对发现的"贾汪","圩"类地名,以及"思田"、"岳骆王"等疑似古越语地名进行解释和考证,从而为古吴越地名中有侗台语底层这一观点提供新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 古越语 底层 地名
下载PDF
古越语“句”“姑”探微
4
作者 罗玉兰 《龙岩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5-105,117,共2页
“句”、“姑”常常出现在古越语名称中,特别是古越地名和人名。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实在意义的发语词或“语发声”;有实在意义的通名;敬语冠词。本文在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和地名学的原理及... “句”、“姑”常常出现在古越语名称中,特别是古越地名和人名。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实在意义的发语词或“语发声”;有实在意义的通名;敬语冠词。本文在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和地名学的原理及方法试图说明古越语“句”、“姑”为敬语修饰语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 敬语修饰语
下载PDF
商代夷方人名与古越语关系
5
作者 陈光宇 《古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一商代方国人名与汉字记音历史上汉字记音的语料可以扩大我们对古代汉语集团与非汉语集团语言交流的历史认知。传世文献《越人拥楫歌》是公元前528年以楚汉字记录的越人歌唱语音。当时也以楚辞形式翻译了越语歌词,成为破解古越语的钥匙... 一商代方国人名与汉字记音历史上汉字记音的语料可以扩大我们对古代汉语集团与非汉语集团语言交流的历史认知。传世文献《越人拥楫歌》是公元前528年以楚汉字记录的越人歌唱语音。当时也以楚辞形式翻译了越语歌词,成为破解古越语的钥匙。《越绝书·吴内传》的《维甲令》是公元前484年越王句践对吴国宣战的动员令,晦涩难懂,幸而文中夹杂汉文注释,成为破译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绝书 历史认知 晦涩难懂 代汉语 古越语 商代
下载PDF
春秋时期古越语的音节结构与吴越铜器中国名、人名的解释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玉英 《古文字研究》 2016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春秋时期古越语的研究由于材料少而难有进展。也因为人们对古越语认识不清,所以在解释吴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时就出现很多不同意见。这些解释似是而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古越语的音节结构。我认为古越语与原始南岛语、原始侗... 春秋时期古越语的研究由于材料少而难有进展。也因为人们对古越语认识不清,所以在解释吴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时就出现很多不同意见。这些解释似是而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古越语的音节结构。我认为古越语与原始南岛语、原始侗台语一样都是多音节的粘着语。从古越语到现代侗台语经历了语言类型的转换,即从粘着语到分析语的转换。用多音节的粘着语来解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也十分顺适,二者可以互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音节结构 古越语 青铜器 语言类型 吴越 似是而非 人名
下载PDF
《切韻》系韻書用於記録吴方言詞的中古新增字三例
7
作者 趙庸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2期44-51,232,共9页
《切韻》系韻書記録了大量中古新增字,有些新增字是方言詞進入標準語詞彙系統引起的。本文選取《切韻》系韻書中吴方言詞的三個例子,分别例説方言詞引起中古字形新增的三種類型。方言詞和中古新增字研究不單純涉及漢字字形問題,還涉及... 《切韻》系韻書記録了大量中古新增字,有些新增字是方言詞進入標準語詞彙系統引起的。本文選取《切韻》系韻書中吴方言詞的三個例子,分别例説方言詞引起中古字形新增的三種類型。方言詞和中古新增字研究不單純涉及漢字字形問題,還涉及漢語方言和非漢語成分的識别問題。該類研究有助於拓展研究視野,以觀察漢語及漢字複雜的來源、形成和演變過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字 《切韻》系韻書 吴方言詞 越語
下载PDF
南方汉语古越语底层问题新探 被引量:8
8
作者 龚群虎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7,共6页
南方汉语里的“古越语底层”有不同类型的情况。以“底层词”为例,有的是 分布在南方而汉籍无查的;有的是南方汉语形式跟今天侗台语等兄弟民族语言相似, 但可以证明汉越同源或早期互惜的;有的则是多方面都像汉语固有词,但也可以从... 南方汉语里的“古越语底层”有不同类型的情况。以“底层词”为例,有的是 分布在南方而汉籍无查的;有的是南方汉语形式跟今天侗台语等兄弟民族语言相似, 但可以证明汉越同源或早期互惜的;有的则是多方面都像汉语固有词,但也可以从 “底层词”角度解释的。讨论“底层”时应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汉语 古越语底层” “底层词” 民族语言 方言 语言现象 汉语
原文传递
释古越语“巿(姊)”及相关音韵现象——兼论《颜氏家训》“南染吴越”的词汇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本文针对东晋郭璞《方言》注"江东、山越间呼姊声如巿"的记录,分析汉语、侗台语两方面的音韵演变,指出"巿"字实际上是古越语(早期侗台语)表"姊"义语素的标音字,此为魏晋南北朝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 本文针对东晋郭璞《方言》注"江东、山越间呼姊声如巿"的记录,分析汉语、侗台语两方面的音韵演变,指出"巿"字实际上是古越语(早期侗台语)表"姊"义语素的标音字,此为魏晋南北朝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在词汇层面上的表现之一。另外,文章比较了其他若干古江东方言词与侗台语之间的音义关系,旨在说明,要全面地诠释"南染吴越"的涵义,还需要结合非汉语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 魏晋音 语源 江东方言 音韵对应
原文传递
从古越语到现代侗台语——语言类型转换的实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玉英 《东方语言学》 2019年第2期13-36,共24页
春秋时期的古越语由于材料少,所以研究难度大,难有进展。也因为人们对古越语的认识不清,所以在解释吴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时就出现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似是而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古越语的音节结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 春秋时期的古越语由于材料少,所以研究难度大,难有进展。也因为人们对古越语的认识不清,所以在解释吴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时就出现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似是而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古越语的音节结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综合历史语言学、民族语言研究、文化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古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证明古越语与原始南岛语、原始侗台语一样,都是多音节的黏着语。从古越语到现代侗台语经历了语言类型的转换,即从黏着语到分析语的转换。用多音节的黏着语来解释青铜器上的国名、人名也十分顺适,二者可以互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 南岛语 侗台语 吴越国名 吴越人名
原文传递
句践“维甲”令中之古越语的解读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张尚芳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共8页
《越绝书》包括两部分内容:“内经、内传”为春秋时越国史书《越绝》本文,“外经、外传记”为汉人所增。其中《吴内传》记录的句践“维甲”令乃这位越国名王对吴10年备战的动员口号,是仅晚于《越人歌》44年的另一古越语珍贵文献... 《越绝书》包括两部分内容:“内经、内传”为春秋时越国史书《越绝》本文,“外经、外传记”为汉人所增。其中《吴内传》记录的句践“维甲”令乃这位越国名王对吴10年备战的动员口号,是仅晚于《越人歌》44年的另一古越语珍贵文献。但原文夹杂越语音译及交官的汉语义注,令人难以分辨与理解。本文先对令辞作了校理,定原文为四大句九短句;再在作者解读《越人歌》为一种古台语作品的基础上,对此令也以古汉语拟音与泰文比较进行解读。解读的每个字的声韵对应规律都列出汉泰其他对当词作证及说明,并列壮傣等今台语相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 《越绝书》 对应规律 侗台语 同源词 民族语文 会稽 张宗祥 汉语 《说文》
原文传递
古越语视野下的“朱方”“丹徒”地名释义
12
作者 高逸凡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8,F0003,共7页
本文从古越语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汉字上古音与侗台语族词汇语音的比较,结合镇江历史地理事实,指出“朱方”“丹徒”应是古越语地名的汉字记音,分别意为“主管江岸的官守”和“控扼江河的城关”,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一... 本文从古越语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汉字上古音与侗台语族词汇语音的比较,结合镇江历史地理事实,指出“朱方”“丹徒”应是古越语地名的汉字记音,分别意为“主管江岸的官守”和“控扼江河的城关”,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一脉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 侗台语 镇江 吴越文化
原文传递
随心所欲的茶文化“考古”和“论证” 被引量:6
13
作者 游修龄 《茶叶》 200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一文中,作者根据浙江省肖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颗炭化植物种子及一件残破陶釜内的植物茎叶残块,未举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论证,即断定前者是栽培茶子,后者是烹茶的茶釜,从而得出杭州湾地区在距今八千年... “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一文中,作者根据浙江省肖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颗炭化植物种子及一件残破陶釜内的植物茎叶残块,未举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论证,即断定前者是栽培茶子,后者是烹茶的茶釜,从而得出杭州湾地区在距今八千年前即已知种茶和饮茶的结论。为了把史前的考古“发现”同有史以后茶文化衔接起来,作者又从历史语言和文字的角度,指出古越语茶的音作“zo”,“zo”又和“杂”字相通,“杭为越人”等论点,把杭州茶文化之根深流长串通起来,成为作者特有的茶文化畅想新观点。本文指出茶子和茶釜的“考古”根本不能成立,所谓古越语是吴方言的张冠李戴等,因全文差错较多,本文只是重点加以驳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釜 古越语 茶文化
下载PDF
古时福建的开发及方言底层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招英 张平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67-70,共4页
早期对福建进行开发的既有闽越族人,也有东吴人和南楚人后裔。他们在福建境内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闽地的发展,同时在方言中也留下了痕迹。
关键词 闽语 底层词 古越语 吴语 楚语
下载PDF
论南海王国古越人与闽粤赣边区客家先民的历史关系——兼论畲族与客家关系
15
作者 刘美崧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本文论证了西汉前期的南海王国是古越人一支建立的 ,南海王的封邑及其疆域位于闽、粤、赣交界地区 ,宋元时期这一毗邻地带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文章指出客家人的来源除以中原陆续南迁的汉族为主体外 ,也融合了当地土著古越人 ,这从考古... 本文论证了西汉前期的南海王国是古越人一支建立的 ,南海王的封邑及其疆域位于闽、粤、赣交界地区 ,宋元时期这一毗邻地带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文章指出客家人的来源除以中原陆续南迁的汉族为主体外 ,也融合了当地土著古越人 ,这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都可得到印证。畲族先民迁入闽、粤、赣的时间较晚 ,与汉族 (含客家人 )是两个民族 ,各有独特文化 ;元明清时期 ,畲族与客家人也曾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王国 越人 闽粤赣边区 客家人 畲族 土著居民 语言 古越语 民俗
下载PDF
古越族的舟船文化与中华木帆船的形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 1991年第2期31-44,共14页
一对古越族的综合认识越人是居住在我国江南的一个大部族,根据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血型学和方言地理学等诸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都证明了古越族是上古时代在江南地区存在过的一个和华夏、东夷、三苗并存的古老部族。古越族和夏、夷、苗... 一对古越族的综合认识越人是居住在我国江南的一个大部族,根据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血型学和方言地理学等诸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都证明了古越族是上古时代在江南地区存在过的一个和华夏、东夷、三苗并存的古老部族。古越族和夏、夷、苗三大部族,不仅文化不同,而且人种也有差异①。"越族肤深,欧罗巴眼"、"色棕、面短、眼圆、颧骨大、身材短,一见即令人觉与中原大异”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族 木帆船 舟船 几何印纹陶 印纹陶 陶器(考) 古越语 中华
下载PDF
“丁村”和“古丁村”二词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忠泰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0-12,共3页
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粤西的历史,运用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粤西三丁村、三古丁村、一古丁岭一类地名相同的文化信息,指出粤西三丁村原名"冯家丁寨村",三古丁村原名"冼家古丁村",均为隋唐间冯冼家奴的村... 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粤西的历史,运用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粤西三丁村、三古丁村、一古丁岭一类地名相同的文化信息,指出粤西三丁村原名"冯家丁寨村",三古丁村原名"冼家古丁村",均为隋唐间冯冼家奴的村寨,侧面证明了隋唐间粤西的社会制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语地名 丁村 丁村 冼夫人
下载PDF
如皋话的几个古音字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凤山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91-92,共2页
如皋话的几个古音字吴凤山如皋话有一些特殊字音,经研究,初步认定是古代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语音沉积。现在选了16个字分5个类型探讨。一、古无介母-i-今。如皋口语称“今天’为“今朝”,音若“根·刀”。今,《广韵》居... 如皋话的几个古音字吴凤山如皋话有一些特殊字音,经研究,初步认定是古代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语音沉积。现在选了16个字分5个类型探讨。一、古无介母-i-今。如皋口语称“今天’为“今朝”,音若“根·刀”。今,《广韵》居吟切、开口三等平声侵韵、见母,上古音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口语 读若 复辅音 “门” 古越语 无支祁 音关系 见母
下载PDF
再论布依族与上古夏、越文化的可能联系
19
作者 罗漫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7-82,共6页
再论布依族与上古夏、越文化的可能联系罗漫一、崇鸠和王室异母兄弟争权我在《夏、越、汉:语言与文化简论》中曾经提出:.一酉南地区的百越后裔,一定有从东海故地迁移而去者。尝检索多种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集,发现许多民族包括汉族... 再论布依族与上古夏、越文化的可能联系罗漫一、崇鸠和王室异母兄弟争权我在《夏、越、汉:语言与文化简论》中曾经提出:.一酉南地区的百越后裔,一定有从东海故地迁移而去者。尝检索多种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集,发现许多民族包括汉族均将天上‘银河’称为‘天河’,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越文化 布依语 语言 古越语 越南北部 《史记·五帝本纪》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布依学 傣语
下载PDF
试从“说文”钩沉广西古史(续)
20
作者 若谷 《广西地方志》 1995年第3期53-55,共3页
试从“说文”钩沉广西古史(续)若谷郁草郁是留(后作的简化字。古时二字含义不同,更与今玉林的“玉”字不同。但为了统一,本文曾草、林均用简化字“郁”。《说文》:“郁,芳草也,十叶为贵,百计贯筑以煮之为部,从自门不包,乡其... 试从“说文”钩沉广西古史(续)若谷郁草郁是留(后作的简化字。古时二字含义不同,更与今玉林的“玉”字不同。但为了统一,本文曾草、林均用简化字“郁”。《说文》:“郁,芳草也,十叶为贵,百计贯筑以煮之为部,从自门不包,乡其饰也,一口I郁l&,百草之华,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古越语 《广西通志》 零陵香 《象州志》 《水经注》 大明一统志 地名 灵香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