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7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凌叔华《古韵》的自译行为与主体重构
1
作者 吴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新闺秀派”女作家凌叔华在其英语自传《古韵》中,借由对早期中文作品的自译行为,重构其在特殊历史时期和时空错位中作为一名女性与中国作者的主体性。对信件与生平的实证考察表明,《古韵》从最初成形到出版,与凌个人进入世界文学的野... “新闺秀派”女作家凌叔华在其英语自传《古韵》中,借由对早期中文作品的自译行为,重构其在特殊历史时期和时空错位中作为一名女性与中国作者的主体性。对信件与生平的实证考察表明,《古韵》从最初成形到出版,与凌个人进入世界文学的野心,以及在抗日战争和侨居伦敦中经历的身份、文化巨大落差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比照《古韵》中英文本,可以发现凌在《古韵》中,借由对过往文学产出和童年经历的自译,找到了进入译入语文化的写作方式,在与过去的对话基础上产生了合于该文化的新主体;而文本中的矛盾与争议,则反映出一种企图弥合新旧主体间分裂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古韵 自译 主体性
下载PDF
辽阳日报《襄平古韵》 探究古城文化遗存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2
《记者摇篮》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辽阳古称襄平,“有稽可考,溯至商汤”“燕国设郡,东北拓疆”,历史浩瀚,文明璀璨。作为历史上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众多“珍宝”散落其上。其中既有巧夺天工的精美文物,又有恢弘壮丽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更有耐人寻味的名人轶事、历... 辽阳古称襄平,“有稽可考,溯至商汤”“燕国设郡,东北拓疆”,历史浩瀚,文明璀璨。作为历史上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众多“珍宝”散落其上。其中既有巧夺天工的精美文物,又有恢弘壮丽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更有耐人寻味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它们虽会被岁月遮掩,却从不曾消失。“襄平古韵”专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究古城文化遗存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展现辽阳23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让读者“一眼千年”,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先民对话,追溯故土家园的精神根脉……于当下,感受历史的冲击、文化的震撼、智慧的熏染;于未来,积蓄鉴古知今、开拓新局、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人轶事 襄平 古墓葬 文化遗存 商汤 历史典故 古遗址 古韵
下载PDF
古韵
3
作者 杨欣平(图) 缪健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8-9,共2页
简约的雕塑仿佛凝聚了千年的古韵,流畅的线条、优雅的形态、温润的光泽、细腻的质地,静谧而庄重,厚重而深邃,犹如一位沉思的智者,历经岁月洗礼,散发着深沉而迷人的魅力。观赏之,心随境转,能感受到宁静、平和与自在,在隽永的韵味中得到... 简约的雕塑仿佛凝聚了千年的古韵,流畅的线条、优雅的形态、温润的光泽、细腻的质地,静谧而庄重,厚重而深邃,犹如一位沉思的智者,历经岁月洗礼,散发着深沉而迷人的魅力。观赏之,心随境转,能感受到宁静、平和与自在,在隽永的韵味中得到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 简约 凝聚
下载PDF
探析民族舞蹈的美学特征——以《古韵新春》中的民族舞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饶燕 杨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自古以来,舞蹈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其众多分支中,民族舞蹈诞生于民间,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生活[1],隐含着当代人民深刻而又统一的审美情趣,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映射着民族发展。《古韵新春》于2022除夕当日在CCTV-1播出... 自古以来,舞蹈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其众多分支中,民族舞蹈诞生于民间,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生活[1],隐含着当代人民深刻而又统一的审美情趣,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映射着民族发展。《古韵新春》于2022除夕当日在CCTV-1播出,节目以“文化溯源+艺术演绎”相融合的形式,展示了歌舞、器乐、服饰等多种民族传统元素,引发观众的点赞热潮。[2]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艺苑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通过对《古韵新春》中民族舞蹈的美学特征进行剖析,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享受视觉文化盛宴,领略先辈的创作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盛宴 民族舞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创作才能 文化溯源 古韵 不可忽视 社会文化现象
下载PDF
以诗塑城,古韵龙游擘画诗意新图景
5
作者 葛燕 方晓斌 《浙江经济》 2023年第11期60-62,共3页
千年古邑,诗意山水。龙游作为钱塘江诗路上的重要节点,有着“万年文明、千年石窟、百年商帮”的底蕴传承,交织着“瀫水明珠”的秀美风光,诗画龙游可谓实至名归。本期“市县纵横”栏目聚焦龙游诗路文化带建设,总结经验举措、梳理典型案... 千年古邑,诗意山水。龙游作为钱塘江诗路上的重要节点,有着“万年文明、千年石窟、百年商帮”的底蕴传承,交织着“瀫水明珠”的秀美风光,诗画龙游可谓实至名归。本期“市县纵横”栏目聚焦龙游诗路文化带建设,总结经验举措、梳理典型案例、记录亮点成效,展现有诗有景有产业有格调的古韵新龙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游 重要节点 古韵 钱塘江 新图景 典型案例 诗意
下载PDF
《古韵新声》:以中华文物典籍激活传统节日文化记忆
6
作者 张兵娟 李阳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3期4-6,23,共4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时代价值的充分发挥有赖于节日文化传播形式的灵活创新。文化类电视节目《古韵新声》以探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主题,借助历史文物印证传统节日的深邃悠远,在融通文化典籍中重塑中国传统审美...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时代价值的充分发挥有赖于节日文化传播形式的灵活创新。文化类电视节目《古韵新声》以探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主题,借助历史文物印证传统节日的深邃悠远,在融通文化典籍中重塑中国传统审美的韵味;巧妙设置舞台场景,进一步凝聚传统节日精神、彰显文化价值内核。《古韵新声》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创新,成为央视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发力的又一特色文化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文物活化 古韵新声 文化记忆 传播创新
下载PDF
为古韵发新声: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新课题——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古韵”系列节目主持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懿玚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5期161-163,共3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古韵”系列节目,立足中国节日,将“文化访谈”与“文艺演绎”相融合,溯源中国节日的历史传承脉络与传统文化内涵。作为节目“一物一曲”间的串联者,主持人既需要开展访谈工作,也肩负阐释文化内核的责任。笔者认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古韵”系列节目,立足中国节日,将“文化访谈”与“文艺演绎”相融合,溯源中国节日的历史传承脉络与传统文化内涵。作为节目“一物一曲”间的串联者,主持人既需要开展访谈工作,也肩负阐释文化内核的责任。笔者认为,新时代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的传统定位已嬗变。在主持人传统角色弱化的形势背景下,多重职能的赋予、语用身份的转换、情绪传播的主体、话语姿态的调整、社会角色的重任要求主持人及时适应环境,从而真正地为古韵发新声。本文首先阐述“为古韵发新声”这一新课题的内容,然后对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职能进行再思考,最后提出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发展的建设性思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新春》 文化节目 主持人 职能
下载PDF
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小说《古韵》论
8
作者 耿玉曼 杨光祖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3期96-102,共7页
《古韵》是凌叔华用英文写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英文原名为Ancient Melodies,1953年由英国作家伍尔夫夫妇创办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因其独特的异国情调畅销西方,并被译为俄、法、德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1994年该书由傅光明翻... 《古韵》是凌叔华用英文写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英文原名为Ancient Melodies,1953年由英国作家伍尔夫夫妇创办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因其独特的异国情调畅销西方,并被译为俄、法、德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1994年该书由傅光明翻译,在大陆面世,成为解读凌叔华的重要文本。作为“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女作家,相比于同时代的冰心、丁玲、庐隐等,凌叔华似乎不大受人重视,自她远走英国后,更是被遗忘在历史尘埃中。而《古韵》的翻译出版,如同那座古老院落里传出的悠扬古歌缓缓入耳一般,也让凌叔华重新进入国内学者和读者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英国作家 伍尔夫 庐隐 翻译出版 古韵 异国情调 傅光明
下载PDF
古籍之光照亮文化之旅——“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古韵苍梧”文化活动圆满结束
9
《图书馆界》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2月8日,“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古韵苍梧”文化活动在梧州市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举行。该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图书馆、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FM100.3、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 2023年12月8日,“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古韵苍梧”文化活动在梧州市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举行。该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图书馆、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FM100.3、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梧州市图书馆、梧州市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 两广总督 交通广播 苍梧 文化之旅 广西壮族 广播电视台 古韵
下载PDF
自然仿生器之雅——紫砂作品“竹石古韵”创作感悟
10
作者 王余平 《陶瓷》 CAS 2023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存世的紫砂壶数量众多,其中不乏造型特异,立意深远的作品。在当代紫砂壶艺创作中,对于紫砂壶形体的理解决定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双重美的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美几乎等同于追求雅,古典意味十足的紫砂壶在现代社会塑造的雅与古时... 存世的紫砂壶数量众多,其中不乏造型特异,立意深远的作品。在当代紫砂壶艺创作中,对于紫砂壶形体的理解决定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双重美的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美几乎等同于追求雅,古典意味十足的紫砂壶在现代社会塑造的雅与古时之雅自然有着较为明确的区别,笔者通过紫砂作品《竹石古韵》创作来谈一谈当代紫砂之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造型 创新 竹石古韵
下载PDF
乡土中国的人情温度——谈谈电视剧《后浪》里的古韵意境
11
作者 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3年第8期36-51,共16页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摄制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古韵新声》《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精品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1]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明 中华文明起源 精品节目 乡土中国 中华文化 古韵 全媒体传播 中医药
下载PDF
云南建水:打好“古韵”牌
12
作者 苏枫 《小康》 2023年第36期58-58,共1页
建水正在打造以“乡愁”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画好“乡韵”图。书香古韵耐岁月,文化底蕴映古今。色彩斑斓、钟灵毓秀的建水是云南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顶桂冠的县城,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 建水正在打造以“乡愁”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画好“乡韵”图。书香古韵耐岁月,文化底蕴映古今。色彩斑斓、钟灵毓秀的建水是云南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顶桂冠的县城,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拥有“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两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建水县主动融入国家及省州发展战略,深入挖掘醇厚的历史文化,充分把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突出“以旅承文、以文活旅”,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 云南建水 乡村特色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文献名邦 建水紫陶 古韵 建水县
下载PDF
邹汉勋古韵学述略
13
作者 任翔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3-47,共5页
邹汉勋的古韵研究以传统哲学中的"数理"思想为指导,分古韵为正韵十五类,另有入声十部属之。邹氏正韵十五类与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高度密合,其间传承关系颇为明显;在入声韵部的处理上邹与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大为不同。... 邹汉勋的古韵研究以传统哲学中的"数理"思想为指导,分古韵为正韵十五类,另有入声十部属之。邹氏正韵十五类与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高度密合,其间传承关系颇为明显;在入声韵部的处理上邹与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大为不同。邹氏开启了参酌方音以求古韵部音值的先河,他对语音演变的认识已有离散式音变理论的萌芽;然而,邹氏狃于南楚方音,推求古韵音值的过程中,失当之处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汉勋 古韵 古韵十五类 古韵部音值
下载PDF
吴棫通转与吴棫古韵
14
作者 陈鸿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文章认为吴棫的"通转"说的是今韵在古韵中的"通"和"转声通","通"与"转声通"都是通,两者的区别在于今韵读音在古韵中的"不转声"与"转声"。吴棫的"通转"... 文章认为吴棫的"通转"说的是今韵在古韵中的"通"和"转声通","通"与"转声通"都是通,两者的区别在于今韵读音在古韵中的"不转声"与"转声"。吴棫的"通转"与收字是不同的层面,吴棫所注"古通某"、"古转声通某"的韵与某韵在吴棫古韵中合为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转 吴棫古韵 古韵
下载PDF
万光泰《古韵原本》校注
15
作者 张民权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1期75-114,共40页
本文主要内容为万光泰《古韵原本》的文献整理,并对其中一些音韵问题作了考释,导言部分对万书著述背景和古韵十三部内容分别作了介绍。
关键词 万光泰 古韵原本》 古韵十三部 文献校勘
下载PDF
探赜索隐 科学辨正——简评张道俊《〈说文解字注〉古韵订补》
16
作者 张春泉 杨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50-151,共2页
张道俊《〈说文解字注〉古韵订补》在材料收集、研究方法、理论阐述方面多有创新,针对前人的研究具有补缺纠谬之功,进一步丰富了古韵研究,乃《说文解字注》上古韵科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古韵订补》 古韵订补
下载PDF
蒋骥对古韵研究的贡献
17
作者 谢纪锋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5期41-47,共7页
蒋骥对古韵研究的贡献谢纪锋蒋骥是清代著名楚辞研究专家,代表作《山带阁注楚辞》一书享有盛誉,其学术地位直追王(逸)、洪(兴祖)。由于他在楚辞研究中成就卓著,地位显赫,因而掩盖了他的古韵研究成绩。迄今为止,无人提及蒋氏古... 蒋骥对古韵研究的贡献谢纪锋蒋骥是清代著名楚辞研究专家,代表作《山带阁注楚辞》一书享有盛誉,其学术地位直追王(逸)、洪(兴祖)。由于他在楚辞研究中成就卓著,地位显赫,因而掩盖了他的古韵研究成绩。迄今为止,无人提及蒋氏古韵学,更没有人把他当作精通古韵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骥 清代 楚辞研究 蒋氏古韵 古韵研究 古韵分部 汉语音韵学史
下载PDF
《楚辞集注》叶音古韵分部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业全 李清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4-60,共7页
朱熹叶音具有古音属性。据《楚辞集注》叶音考察朱熹古韵分部,考得朱熹古韵舒声十四部、入声八部。《楚辞集注》叶音古韵与《诗集传》叶音古韵和江永的古韵分部大同小异。
关键词 《楚辞集注》 叶音 古韵
下载PDF
论江永的古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鹃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江永正确地规定了研究古韵的依据。在研究古韵的方法上,江永特别注重审音;他是第一个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古音、方音对应演变说的。江永直承顾炎武之学并加以缜密补正,把古音学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学说对戴震、黄侃、朱骏声等人... 江永正确地规定了研究古韵的依据。在研究古韵的方法上,江永特别注重审音;他是第一个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古音、方音对应演变说的。江永直承顾炎武之学并加以缜密补正,把古音学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学说对戴震、黄侃、朱骏声等人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 古韵研究 古音学 古韵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