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界可切除性胰腺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黄诗佳 梁荣 +6 位作者 汪思宇 胡议予 肖枭 汪伟民 苗春木 王运兵 丁雄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胰腺癌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界可切除性胰腺癌(BRPC)是胰腺癌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最近的研究热点。提高BRPC的疗效,有助于从总体上改善胰腺癌人群的预后。BRPC的概念近些年来有所更新,但目前仍缺乏一致的治疗方案。本文就BRP... 胰腺癌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界可切除性胰腺癌(BRPC)是胰腺癌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最近的研究热点。提高BRPC的疗效,有助于从总体上改善胰腺癌人群的预后。BRPC的概念近些年来有所更新,但目前仍缺乏一致的治疗方案。本文就BRPC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对BRPC概念的演变和治疗现状的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临床BRPC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可切除性胰腺癌 手术切除 新辅助化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MRI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杨达 刘亚南 +3 位作者 李倩 陈彦君 任月勤 张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胰腺癌患者,均进行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与3D-VIBE序列MRI检查。以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SE-EPI与3D-V... 目的探讨MRI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胰腺癌患者,均进行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与3D-VIBE序列MRI检查。以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SE-EPI与3D-VIBE序列诊断胰腺癌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E-EPI与3D-VIBE序列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胰腺癌患者SE-EPI和3D-VIBE序列扫描的强化特征。以手术实际切除为标准,分析SE-EPI与3D-VIBE序列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结果SE-EPI与3D-VIBE序列诊断胰腺癌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875、0.850,P﹤0.01)。ROC曲线显示,3D-VIBE序列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SE-EPI序列。3D-VIBE序列的动脉早期信噪比(SNR)、动脉晚期SNR、动脉早期对比度噪声(CNR)、动脉晚期CNR均明显高于SE-EP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E-EPI与3D-VIBE序列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与手术实际切除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967、0.992,P﹤0.01)。结论MRI 3D-VIBE序列对胰腺癌及其T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其可切除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 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 胰腺癌 可切除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对肝细胞肝癌血管受侵情况及可切除性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影 胡海峰 +4 位作者 刘慧临 周丹丹 邓佳佳 李璐 郑春雷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肝细胞肝癌血管受侵情况及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评估...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肝细胞肝癌血管受侵情况及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肝癌病灶血管受侵犯情况及临床的可切除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血管侵犯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4.3%,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84.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4、10.636,P<0.05);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癌病灶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8,P<0.05)。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准确评价肝细胞肝癌血管受侵情况,为肝癌病灶的手术切除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细胞肝癌 血管受侵 可切除性
下载PDF
MRI与MSCT在胆囊癌分期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庆淼 刘猛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胆囊癌分期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9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了MRI、MSCT检查,同... 目的:分析并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胆囊癌分期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9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了MRI、MSCT检查,同时在手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对比术前MRI、MSCT检查诊断胆囊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前MRI检查诊断胆囊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2.65%,术前MSCT检查诊断胆囊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67.3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RI检查诊断胆囊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85.71%,术前MSCT检查诊断胆囊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88.78%,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癌T分期方面,术前MRI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15),术前MSCT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60)。在胆囊癌N分期方面,术前MRI、MSCT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值分别为0.385、0.173)。结论:MRI检查用于诊断胆囊癌时,在术前T分期上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MS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表现也更好,但二者在术前胆囊癌N分期的诊断中均未呈现出临床优势性。总体来说,相较于MSCT检查,MRI检查在胆囊癌分期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胆囊癌分期诊断 手术可切除性评估
下载PDF
MRI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殷允娟 曾蒙苏 +3 位作者 李卉 陈财忠 沈继章 施伟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2-795,共4页
目的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判断的最佳序列进行评价,并探讨MRI判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的SE T 1WI、FSE T 2WI、SE T 1WI+FS序列扫描,同时行动... 目的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判断的最佳序列进行评价,并探讨MRI判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的SE T 1WI、FSE T 2WI、SE T 1WI+FS序列扫描,同时行动态增强GRE(DCE FMPSPGR)序列的三期扫描.对该22例患者术前胰周血管侵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按照肿瘤对周围血管侵犯的程度,采用0~3级的等级法进行术前盲法评分,统计血管侵犯及无侵犯的支数,并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0~3各级别对于血管侵犯与否判断其敏感性. (2)统计SE T 1WI及DCE FMPSPGR两序列分别及结合起来评价胰周血管侵犯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22例患者7段共154支血管中,术中发现51支有侵犯,103支无侵犯.其中SE T 1WI术前诊断45支受侵,109支无侵犯,漏诊6支,误诊3支.DCE FMPSPGR诊断43支受侵,111支正常,漏诊8支,误诊2支.SE T 1WI和DCE FMPSPGR分别及两者相结合判断血管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7%、93.8%、94.3%、94.2%;84.3%、98.0%、95.5%、92.7%、93.5%;92.1%、98.0%、95.9%、96.2%、96.1%.结论 MRI判断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98.0%,诊断准确性96.1%.以SE T 1WI和DCE FMPSPGR两序列较优,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磁共振成像 敏感 特异 周围血管侵犯 手术可切除性 胰腺癌 MRI 胰周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严志汉 周翔平 +5 位作者 宋彬 刘荣波 许崇永 黄娟 李昌宪 侯彩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42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出前瞻性的诊断和可切除性的评估。病理结果 :胰腺癌 3 3例 ,非胰腺癌 9例。CT双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 2 5s和 60s。并将CT判...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42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出前瞻性的诊断和可切除性的评估。病理结果 :胰腺癌 3 3例 ,非胰腺癌 9例。CT双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 2 5s和 60s。并将CT判断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  42例中 ,螺旋CT正确诊断 3 9例 ( 93 % )。螺旋CT判断可切除性的敏感性为 89% ,特异性为92 % ,准确性为 91%。 10例肝转移癌 ,CT诊断 8例 ( 80 % ) ;9例腹膜癌变 ,CT诊断 5例 ( 5 6% ) ;关于胰周血管是否受侵 ,2 1例中CT判断正确 19例 ( 91% )。结论 螺旋CT不仅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高 ,而且判断其可切除性的准确性也高 ,因而是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全面而准确的影像学手段之一。螺旋CT双期薄层扫描判断胰周血管是否受侵的准确性较高 ,从而提高了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胰腺癌 可切除性 评价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判断及术式选择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建勋 孙占祺 +1 位作者 王彬 黄筵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1-12,16,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判断及术式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分析切除手术 94例和引流手术 15例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探查切除率为 86 .2 % (94/ 10 9) ,其中手术切缘无残癌的根治性切除 45例 ,占切除组的 44 .6 8% (4 5 / 94... 目的 :提高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判断及术式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分析切除手术 94例和引流手术 15例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探查切除率为 86 .2 % (94/ 10 9) ,其中手术切缘无残癌的根治性切除 45例 ,占切除组的 44 .6 8% (4 5 / 94)。结论 :术前B超、PTC、CT和MRCP等 ,是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初步判断的有效检查 ,双侧PTC胆道造影最为重要和直观 ,手术探查最终确定肿瘤能否切除。结合术中探查采用合理术式 ,根治性切除手术是使患者获长期生存的唯一选择。生存期与根治性手术、手术切缘残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可切除性 治疗
下载PDF
胆囊癌的MR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顾海燕 华佳 +1 位作者 庄治国 许建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MR分期,评价MRI和MRCP对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7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MRI和MRCP表现,进行MR分期并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Ⅰ期 3 例,Ⅱ期 17 例,Ⅲ期6例,Ⅳ期31期。根治性手术36...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MR分期,评价MRI和MRCP对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7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MRI和MRCP表现,进行MR分期并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Ⅰ期 3 例,Ⅱ期 17 例,Ⅲ期6例,Ⅳ期31期。根治性手术36例,其中Ⅰ期 3 例,Ⅱ期 17 例,Ⅲ期 3 例,Ⅳ期 13 例;姑息性手术或剖腹探查术 17 例,其中Ⅲ期3例,Ⅳ期14例;另4例MR分期为Ⅳ期者,未能手术而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结论 MRI和MRCP对胆囊癌进行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可切除性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结合内镜超声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建 简志祥 +2 位作者 侯宝华 区应亮 区金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LUS)结合术前内镜超声(EUS)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56例患者先后行EUS及LUS检查,对EUS、LUS均判断肿瘤可以切除的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最后证实确实...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LUS)结合术前内镜超声(EUS)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56例患者先后行EUS及LUS检查,对EUS、LUS均判断肿瘤可以切除的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最后证实确实可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明确术前联合应用EUS、LUS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仅35.7%可行根治性切除手术,91.7%的不能接受切除手术的患者因EUS、LUS避免了剖腹探查;LUS判断肿瘤可切除的诊断特异性、正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达76.9%、90.3%及85.7%,明显高于单用EUS的63.9%、76.8%及60.6%,而EUS、LUS联合检查可进一步将诊断特异性和正确性提高到91.7%和94.4%。【结论】术前联合应用EUS、LUS可以显著提高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使单纯开腹探查手术减少到10%以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腹腔镜超声 超声内镜 可切除性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重建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长和 田野 +2 位作者 曹晓飞 程国昌 刘庆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8-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前双源CT血管重建评估对手术可切除性及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双源CT平扫+增强+血管重建后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49例,设定为重建组(胰头癌29例,胰体尾癌20例);另随机...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前双源CT血管重建评估对手术可切除性及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双源CT平扫+增强+血管重建后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49例,设定为重建组(胰头癌29例,胰体尾癌20例);另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常规CT平扫+增强后手术治疗的55例胰腺癌患者设定为非重建组(胰头癌33例,胰体尾癌22例),分析两组的可切除率(所有入组病例均已排除远端转移和周围脏器浸润);对两组手术切除的患者进一步行R0切除率比较。结果就胰头癌而言,重建组手术切除率和阴性切缘率分别为82.8%(24/29)和87.5%(21/24),均显著高于非重建组63.6%(21/33)和76.2%(16/21)(x^2=22.41和15.73,P=0.001和0.002);对于胰体尾癌,重建组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分别为90%(18/20)和88.9%(16/18),均显著高于非重建组77.3%(17/22)和76.5%(13/17)(x2=13.1和12.56,P=0.004和0.01)。结论术前双源CT血管重建能够显著提高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双源CT 血管重建 手术可切除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春华 李凤华 +3 位作者 方华 顾莉红 韩蕊君 王筱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造影 可切除性
下载PDF
腹腔镜探查在进展期胃癌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朝晖 孙俊聪 +1 位作者 胡军红 刘大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096-30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进展期胃癌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淮河医院普外科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探查,近期恢复良好。经腹腔镜探查后,21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进展期胃癌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淮河医院普外科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探查,近期恢复良好。经腹腔镜探查后,21例(46.7%)实施手术,其中术前认为不能切除的9例,改行根治性切除;12例行姑息性胃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其中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4例(53.3%)避免了开腹手术,其中广泛腹膜转移18例,局部淋巴结广泛融合6例。16例(35.6%)增强CT未发现腹膜转移者经腹腔镜探查后发现。22例(48.9%)腹腔镜分期与术前分期不一致,其中分期下降9例(20.0%),上升13例(28.9%)。腹腔镜探查后改变原治疗方案者占42.2%(19/45)。结论腹腔镜探查对于进展期胃癌是一种有效的分期手段,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对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及适宜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分期 可切除性
下载PDF
Gd-DTPA 3D FSPGR MR动态增强在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琼惠 张小明 +2 位作者 曾南林 雷俊阳 蹇素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Gd DTPA 3D FSPGR)MR动态增强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2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手术前2 周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脂肪抑制梯度回波T1W(GRE T1W)、快速自旋...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Gd DTPA 3D FSPGR)MR动态增强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2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手术前2 周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脂肪抑制梯度回波T1W(GRE T1W)、快速自旋回波呼吸门控脂肪抑制T2W(FSE RG T2W)、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W(SSFSE T2W)、单次激发自旋快速回波MRI胰胆管成像(MRCP)和Gd DTPA 3D FSPGR MRI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胰腺癌的MRI征象,根据肿瘤病灶特征、局部侵犯、血管受累和转移情况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 例中MRI正确诊断29 例,准确率达90. 6%。肿块检出率: 脂肪抑制GRET1W+FSE RG T2W序列为84.4%(27/32), Gd DTPA 3D FSPGR动态增强成像为93.8%(30/32)。MRI动态增强成像对胰周血管受累、胰周侵犯评价准确性分别为87.0%(20/23)、87.5%(21/24); 对淋巴结、肝脏转移和腹膜癌变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0%(12/15)、88.9%(8/9)及83.3%(5/6)。3D FSPGR动态增强MRI认为手术可切除8例,实际术中切除7例; 24例认为不可切除,实际手术不可切除23例; 判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5%、95.8%及93.8%。结论 Gd DTPA 3D FSPGR MR动态增强成像提高了胰腺癌的肿瘤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和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可切除性 GD-DTPA 3D FSPGR MR动态增强 胰周血管 肿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胰头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军峰 孙勇伟 +5 位作者 陈炜 罗蒙 徐庆 花荣 顾磊 庄治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周血管侵犯和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2例胰头癌病人术前均行MSCT检查,经手术探查,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包括联合血管切除3例),行姑息性手术40例(其中8例术前CT发现肝转移)。术中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周血管侵犯和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2例胰头癌病人术前均行MSCT检查,经手术探查,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包括联合血管切除3例),行姑息性手术40例(其中8例术前CT发现肝转移)。术中仔细探查胰周主要血管受侵情况。结果24例MSCT评估可切除者,实际切除22例,符合率91.7%。另外2例MSCT判断肿瘤与血管接触面积小于1/2血管周径,但因术中探查发现血管被肿瘤包绕成团,无法行根治性手术。38例MSCT评估不可切除者,实际未切除38例,符合率100%。用单纯横断面图像与血管重建图像分别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vs100%以及77.5%vs95.0%,两组特异性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T可以准确地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肿瘤可切除评估的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可切除性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树鹏 辛军 +4 位作者 徐微娜 王晓明 杨之光 张新 张彩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术中所见或临床综合及随访资料证实的胰腺癌病人18F-FDG PET/CT和增强CT影像资料,对比二者及二者联合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价值。结果:74例病人中24例...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术中所见或临床综合及随访资料证实的胰腺癌病人18F-FDG PET/CT和增强CT影像资料,对比二者及二者联合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价值。结果:74例病人中24例进行了手术,其中仅15例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另9例因术中发现不可切除因素而行姑息手术。余50例均经随访证实因多发转移而不可切除。以不可切除为阳性指标,18F-FDG PET/CT显像对不可切除评估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9.66%,86.67%和81.08%,增强CT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4.75%,93.33%和86.49%,二者差异无显著性。以其中一种方法阳性即认为不可切除,二者联合判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53%,86.67%和90.54%,显著优于单独PET/CT或增强CT。结论:18F-FDG PET/CT与增强CT均为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重要手段,二者价值相似,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可切除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 正电子
下载PDF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方驰华 苏仲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8-1679,共2页
胰腺癌因早期不易发现、切除率低、易复发、侵袭性强,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在我国,也是病死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具有早期转移的生物学特征,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关键词 胰腺癌患者 可切除性评估 数字医学技术 肿瘤诊断 肿瘤 肿瘤死亡率 生物学特征 切除
下载PDF
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和分期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璐 余日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05-2311,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首选的胰腺成像手段,可评判胰周主要血管是否受侵、受侵范围和程度,为肿瘤分期、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MRI为CT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疾病诊断、肝转移和... 胰腺癌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首选的胰腺成像手段,可评判胰周主要血管是否受侵、受侵范围和程度,为肿瘤分期、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MRI为CT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疾病诊断、肝转移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胰腺癌血管侵犯情况是术前评估胰腺癌是否可切除的主要指标。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胰腺癌周围神经受侵及肝动脉变异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预后。指出胰腺癌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治疗方案制订、术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可切除性 肿瘤分期
下载PDF
3D成像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剑 王剑明 +5 位作者 马超群 刘颜 沈麒 胡金龙 齐卫鹏 邹声泉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840-842,共3页
目的 探讨3D成像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行3D评估的3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及MRCP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获得3D图像,显示肿瘤与血管、胆道的三维关系,并进行虚... 目的 探讨3D成像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行3D评估的3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及MRCP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获得3D图像,显示肿瘤与血管、胆道的三维关系,并进行虚拟的手术方式规划及可切除性评估.结果 35例患者均成功获得3D图像,除l例外其余患者均可行手术治疗,预测肿瘤可切除的准确性为97.1%,虚拟手术规划与实际大体一致.结论 3D成像对于判断肝门部胆管癌与血管、胆管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作出准确的可切除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成像系统 肝门部胆管癌 可切除性评估
原文传递
CT及MRI对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春 范跃祖 +3 位作者 鲁星燧 刘凯 刘文方 孙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中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57例胰腺钩突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据此判断肿块能否切除,并将其结果与实际手术及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CT及MRI判断胰腺钩突癌可...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中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57例胰腺钩突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据此判断肿块能否切除,并将其结果与实际手术及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CT及MRI判断胰腺钩突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为96.1%(49/51),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为83.3%(5/6),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为98.0%(49/5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真阴性)]为71.4%(5/7),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阳性+真阴性)]为94.7%(54/57),手术切除率89.5%。结论CT及MRI对胰腺钩突癌可切除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是外科医生术前评估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胰腺钧突癌 可切除性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薄层扫描对胰头癌可切除性的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荣波 严志汉 +3 位作者 周翔平 李波 宋彬 许崇永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经螺旋CT双期薄层增强扫描胰头癌的CT表现 ,观察肿块对邻近器官或组织侵犯情况 ,以及有无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据此判断肿块能否切除 ,并将其结...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经螺旋CT双期薄层增强扫描胰头癌的CT表现 ,观察肿块对邻近器官或组织侵犯情况 ,以及有无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据此判断肿块能否切除 ,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螺旋CT判断胰头癌可切除的敏感性为 90 .9% ,特异性为 84.6 % ,阳性预测值为 83 .3 % ,阴性预测值为 91.7% ,准确性为 87.5 %。结论 螺旋CT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的价值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胰头癌 可切除性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