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端重复相关蛋白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端重复相关蛋白2(HHLA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的EC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端重复相关蛋白2(HHLA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的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的E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检测E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VISTA、HHLA2的表达;采用Spearman分析免疫检查点VISTA、HHLA2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VISTA、HHLA2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EC组织中VISTA、HHLA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EC组织中VISTA与HHLA2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7,P<0.05)。EC组织中VISTA、HHLA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VISTA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11.864,P<0.05),HHLA2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975,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ISTA和HHLA2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免疫检查点VISTA、HHLA2在EC中高表达,其是影响EC预后的危险因素,二者可能是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端重复相关蛋白2 子宫内膜癌 预后
下载PDF
给予卵清蛋白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可抑制小鼠食物过敏
2
作者 万冲 吴美英 +4 位作者 张雨晴 邵俊维 骆晴晴 鞠吉雨 徐灵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g SD处理组、100μg SD处理组,每次接触卵清蛋白(OVA)24 h前给予相应处理。激发后评估小鼠腹泻发生情况,测肛温,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分离培养未成熟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分别以10 ng/mL脂多糖(LPS)、50 ng/mL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1000 ng/mL scFv DEC蛋白、(10、100、1000)ng/mL SD蛋白刺激培养24 h,检测上清中IL⁃10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预防性给予SD蛋白,发生腹泻的小鼠数量明显减少,肛温差显著减小,血清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IL⁃4水平显著降低;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SD体外刺激BMDC培养上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SD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减轻实验性食物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食物过敏 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同源比较法克隆单抗CAb-1重链可变区基因
3
作者 杨向民 姚西英 +3 位作者 邢金良 张思河 冯媛 陈志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获得抗人大肠癌单抗CAb-1重链可变区VH的准确基因。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同源比较分析,利用高兼并的FR15′端处引物扩增的单抗CAb-1的VH基因,并与数据库中序列比对,在同源性最高的抗体序列的信号肽处二次设计引物,用RT-PCR法获得抗体... 目的获得抗人大肠癌单抗CAb-1重链可变区VH的准确基因。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同源比较分析,利用高兼并的FR15′端处引物扩增的单抗CAb-1的VH基因,并与数据库中序列比对,在同源性最高的抗体序列的信号肽处二次设计引物,用RT-PCR法获得抗体基因VH的准确序列。结果选定了与已知抗体VH高度同源的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凝胶电泳可见预期大小DNA条带。经测序表明,配对于信号肽处的扩增产物不仅与配对于抗体可变区FR1的结果一致,而且也纠正了配对于CAb-1的VH的FR1的兼并引物所引入的氨基酸突变。结论所优化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完整的抗人大肠癌单抗CAb-1重链可变区基因,为小分子工程抗体改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链可变区 兼并引物 FR1 同源序列 可变区基因 同源比较 单抗 比较法 RT-PCR法 抗体基因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特异性单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制备
4
作者 秦建华 汪明 +3 位作者 康桂英 赵月兰 包永占 李艳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可变区基因 堆型艾美耳球虫 轻链 基因工程抗体 制备 单抗 异性 重链可变区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制备抗端粒酶蛋白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5
作者 张徽 张波 +1 位作者 韩继生 侯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2-134,138,共4页
目的:为了制备抗端粒酶蛋白hTERT可变区基因。方法:采用Ni-NTA树脂层析法从PBKTRT转染的 E.coli JM109阳性菌中分离纯化端粒酶蛋白hTERT,并免疫小鼠。从免疫的小鼠脾脏中提取淋巴细胞中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逆转录合成的cDNA第一... 目的:为了制备抗端粒酶蛋白hTERT可变区基因。方法:采用Ni-NTA树脂层析法从PBKTRT转染的 E.coli JM109阳性菌中分离纯化端粒酶蛋白hTERT,并免疫小鼠。从免疫的小鼠脾脏中提取淋巴细胞中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逆转录合成的cDNA第一条链为模板,分别用VH和VL引物,通过PCR进行扩增。结果:PCR扩增反应产生350bp大小的抗hTERT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基因片段的获得为进一步制备抗hTERT单功能区抗体(dABs)和单链抗体ScFv奠定了实验基础。结论:提示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易于重复,扩增后VH和VL量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重链可变区 轻链可变区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可溶性单链可变区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成军 施双双 +5 位作者 钟彦伟 夏小兵 王刚 王琳 刘妍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397,共4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core 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core 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有HCV core 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 ,经NcoI/NotI酶切鉴定 ,该ScFv基因由 75 0bp组成。将其亚克隆到 pCANTAB5E表达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 ,符合ScFv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构特点。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 9,在其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可溶性HCV core ScFv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证实表达的HCV core ScFv具有重组HCV核心蛋白的反应活性和特异性。对转化的JM10 9大肠杆菌上清中表达的HCV core ScFv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证实表达的HCV core ScFv的分子量为 2 8kDa。为应用HCV core ScFv进行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单链可变区抗体 表达
下载PDF
抗人肺腺癌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序列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勇 刘喜富 +6 位作者 顾征 萧飒 陈艾 林晴 黄华梁 王登顺 李新元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1-95,共5页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轻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的序列保守性,化学合成了适于体外扩增Ig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_H和V_L)的数对引物。以分泌抗人肺腺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WLA-2C4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轻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的序列保守性,化学合成了适于体外扩增Ig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_H和V_L)的数对引物。以分泌抗人肺腺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WLA-2C4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_H和V_L基因,分别克隆人pUC19载体。转化子经蓝、白斑筛选,酶切鉴定,双脱氧测序证实确为鼠单抗可变区基因,其中V_H基因全长为348bp,编码116aa,属重链ⅡB亚类;V_L基因全长318bp,编码106aa,属K轻链Ⅵ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基因 序列 分离 克隆
下载PDF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解志刚 郭 宁 +4 位作者 施 明 冯健男 孙瑛勋 于 鸣 沈倍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将VH和VL连... 目的 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将VH和VL连接成具有VH-Linker-VL结构的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VH基因长度为354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重链基因家族I(B)亚群;VL基因长度为333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 kappa轻链基因家族Ⅲ亚群。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到ScFv的表达。结论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VH与VL基因的克隆和ScFv基因的构建为基于CD16的导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CD16 抗体 可变区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疗法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6 位作者 蔡炯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E2)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IdscFv),为研制HCVE2的抗-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E2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 目的: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E2)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IdscFv),为研制HCVE2的抗-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E2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53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VE2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独特型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抗-IdscFv)的阳性克隆,并对HCVE2特异性抗-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第五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抗-IdscFv与HCVE2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其中有18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E11A450nm0.928,E14A450nm1.152,E17A450nm1.136,E28A450nm1.163,E53A450nm0.965).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5株交叉反应较弱(E11A450nm0.044,E14A450nm0.062,E17A450nm0.166,E28A450nm0.012,E53A450nm0.069),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E28)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68bp.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单抗HCVE2的抗-IdscFv,本实验结果为开展用抗-IdscFv防治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E2 筛选 鉴定 HCV 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下载PDF
可溶性HCV非结构蛋白NS3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3
10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3 位作者 刘妍 董菁 杨继珍 张玲霞 《肝脏》 199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获得可溶性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为得到纯度高、活力强的NS3 ScFv和进一步HCV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CV非结构蛋白NS3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 目的 获得可溶性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为得到纯度高、活力强的NS3 ScFv和进一步HCV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CV非结构蛋白NS3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CVNS3人单链抗体ScFv片段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及免疫活性测定。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转化琥珀突变非抑制型大肠杆菌HB2151;IPTG诱导表达HCV NS3可溶性单链抗体;ELISA和dot blot检测其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 克隆了HCV NS3的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经DNA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该抗体基因由747个碱基组成。ELISA和dot blot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HB2151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可溶性HCV NS3的单链可变区抗体,具有结合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特异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克隆、鉴定并在大肠杆菌HB2151中表达了可溶性的ScFv-N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 单链可变区抗体 表达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噬菌体集落。随机挑选 6 0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核心蛋白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 ,在随机挑选的 6 0个克隆中 ,有 2 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 5 0nm)值较高 ,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交叉反应后 ,确定了其中有 6株交叉反应较弱 ,结合 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最后确定 1株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进行DNA序列测定 ,DNA大小为 76 8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 HCV核心蛋白的抗 IdscFv ,为开展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抗胃癌单抗3H11可变区氨基端序列对抗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竞 王琰 +5 位作者 王卓智 刘群英 化冰 陈宇萍 朱迎春 董志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采用 R T P C R 方法, 利用第一骨架区通用引物扩增重链 Fd 段和κ链的基因, 克隆到 Fab 表达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但未检测到抗原结合活性. 根据已克隆的3 H11 V L、 V H 的真实序列, 重新设计... 采用 R T P C R 方法, 利用第一骨架区通用引物扩增重链 Fd 段和κ链的基因, 克隆到 Fab 表达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但未检测到抗原结合活性. 根据已克隆的3 H11 V L、 V H 的真实序列, 重新设计κ链及 Fd 段5′端引物, 分别将骨架区引物在κ链及 Fd 段5′端所造成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纠正为原始序列, 构建分别含有矫正后κ链或矫正后 Fd 以及二个链均得到矫正的 Fab 表达载体, 这些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类似水平的表达, 对任何一个链的矫正均可部分恢复 Fab 段胃癌细胞的结合活性. 结果说明在构建小分子抗体时, P C R 引物引入的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球蛋白 可变区基因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5)在W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可变区(V^+) 葡聚糖 基因型
下载PDF
中国汉族和蒙古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3'端高可变区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保生 郭中民 +11 位作者 何平 吕新跃 白广林 金集凯 薛艳 叶平 薛红 吴钢 迟来顺 曾武威 吕效芹 白海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3-99,共7页
载脂蛋白B基因3’末端下游有一个高可变串连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lyrepeat,VNTR),也叫高可变区。每一个串连重复序列长度在15bp左右,富含A、T两个核苷酸,不同的串连重复序... 载脂蛋白B基因3’末端下游有一个高可变串连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lyrepeat,VNTR),也叫高可变区。每一个串连重复序列长度在15bp左右,富含A、T两个核苷酸,不同的串连重复序列拷贝数构成了等位基因的高度多态性。本文应用PCR技术分析了汉族和蒙古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3'VNTR等位基因的分布和频率;并测定了等位基因HVE34和HVE46的核苷酸序列。在汉族人群(164例冠心病患者,136例正常人)中共分离到14个3’VNTR等位基因,以HVE36的分布频率(31.4%)最高,其次是HVE34,约占24.0%,而从61例蒙古族正常人本课题系攀登计划”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冠心病 3′端高可变区 等位基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可溶性单链可变区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9
15
作者 成军 施双双 +5 位作者 钟彦伟 夏小兵 王刚 王琳 刘妍 陈菊梅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蛋白E2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E2 ScFv。以重组的HCVE2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有H...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蛋白E2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E2 ScFv。以重组的HCVE2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有HCV E2 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 ,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 ,经Ncol/NotI酶切鉴定后 ,该ScFv基因由 75 0bp组成 ,将其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 ,符合ScFv的基因结构特点。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 9,在其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可溶性HCVE2单链可变区抗体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证实表达的HCV E2 ScFv具有与重组HCVE2蛋白的反应活性和特异性 ,对转化的JM10 9大肠杆菌上清中表述的HCV E2 ScFv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证实表达的HCV E2 ScFv的分子量为 2 8kD。为应用HCV E2 ScFv进行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单链可变区抗体 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NS4A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HCV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 ,从噬菌体单链可...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HCV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随机挑选 82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 ,获得与HCVNS4A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NS4A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 82个克隆中有 4 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 (A4 5 0nm)值较高 ,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交叉反应 ,确定其中有 7株交叉反应较弱 ,结合 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最后确定 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 ,进行DNA序列测定 ,DNA为 789bp。本实验结果提示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NS4A的抗 IdscFv,为开展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NS4A 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X毒株不同代次的致病性及VP_2可变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伯华 李健强 +3 位作者 刘湘涛 韩雪清 薛登民 赵启祖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X毒株细胞适应的第 5代、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感染 38日龄非免疫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 ,确定 X毒株的毒力 ,并比较 3个代次毒的致病性差异 ,进而利用 RT-PCR扩增其VP2 基因可变区 ,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 分别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X毒株细胞适应的第 5代、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感染 38日龄非免疫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 ,确定 X毒株的毒力 ,并比较 3个代次毒的致病性差异 ,进而利用 RT-PCR扩增其VP2 基因可变区 ,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从分子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非鸡胚源细胞传代培养对 IBDV X毒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IBDV X毒株表现为中等毒力 ,在 Vero细胞上传代后 ,其毒力有所减弱。VP2 可变区氨基酸序列有 3个位置发生了替换 ,即第 5代毒氨基酸残基 2 62位为半胱氨酸 ,而第 1 1代毒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酪氨酸 ( Cys→ Tyr) ;第 5代毒的 2 90位为缬氨酸 ,而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蛋氨酸 ( Val→Met) ;第 5代毒和第 1 1代毒的 31 6位为赖氨酸 ,而第 1 7代毒则变为精氨酸 ( Lys→Arg)。 2 90位氨基酸替换导致该区域二级结构的改变 ,并对 IBDV的抗原性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这些氨基酸残基可能对维持IBDV的毒力和抗原性是必要的。通过毒株间 VP2 可变区序列的比较和系统发生树的分析 ,证明 IBDV X毒株与 Bursin-2疫苗毒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X毒株 致病性 VP2可变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以反向PCR扩增抗人宫颈癌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莹 李旭 陈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单链抗体 重链 可变区 反向PCR 宫颈癌
原文传递
抗CEA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嵌合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冉宇靓 孔健 +4 位作者 杨治华 孙立新 刘军 陈凤 遇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人 -鼠嵌合抗体。方法 从分泌抗 CEA鼠单抗 C5 0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克隆可变区基因。测序鉴定后连入真核表达载体 ,导入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 (dihydro... 目的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人 -鼠嵌合抗体。方法 从分泌抗 CEA鼠单抗 C5 0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克隆可变区基因。测序鉴定后连入真核表达载体 ,导入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deficient Chinese ham ster ovary,CHO- dhfr- )细胞进行表达。采用间接和竞争抑制 EL ISA检测表达产物的人源性和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 序列测定初步确定所克隆的是功能性抗体可变区基因。在转染细胞上清中测到抗 CEA嵌合抗体的表达。EL ISA试验证实该嵌合抗体具有人的恒定区 ,并与原鼠单抗 C5 0有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结论 成功地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抗 CEA人 -鼠嵌合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 嵌合体 抗体 癌胚抗原 基因表达 可变区基因 克隆 肿瘤 抗CEA抗体
下载PDF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HCBP6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被引量:9
20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7 位作者 张忠东 孙敏 李强 李克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48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BP6结合活性较强的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HCBP6特异性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6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法测定第5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噬菌体抗体与HCBP6结合活性。其中有3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P8 nm 0.77,P240.714,P26 0.728,P29 0.723,P38 0.803,P39 0.762,P43 0.747等)。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P80.145,P24 0.119,P26 0.17,P29 0.186,P38 0.118,P39 0.138,P43 0.178),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4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P24)阳性克隆。提取质粒,SfiI/NotI双酶切后,将片段亚克隆到pCANTABSE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71 bp,符合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典型的骨架区(FR)及互补决定区(CDR)的序列结构。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HCBP6的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肝细胞结合蛋白6 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