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卷调查的居民家庭可控负荷统计分析
1
作者 梁振锋 张静帆 +1 位作者 王晓卫 张惠智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3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针对现阶段精确到单个居民可控负荷的大量数据,多来源于国外,不适用国内居民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了国内某小区居民可控负荷,分析了其用于削峰及提高风电和光伏消纳水平的可行性及潜力。首先基于客观、易... 针对现阶段精确到单个居民可控负荷的大量数据,多来源于国外,不适用国内居民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了国内某小区居民可控负荷,分析了其用于削峰及提高风电和光伏消纳水平的可行性及潜力。首先基于客观、易于回答等原则设计了居民可控负荷调查问卷,发布后收集到有效答卷466份。而后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统计所得问卷进行了评估。基于评估所得结果,利用Python对评价等级为良好以上的问卷信息进行了量化处理,采用自下向上的分层建模思路,结合居民可控负荷数学模型,计算了居民可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潜力。最后通过对比各类居民可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潜力,可知国内可参加需求响应的居民可控负荷有空调、电热水器、洗衣机等;将居民可控负荷曲线与风电、光伏发电典型出力对比,可知居民可控负荷具备提高光伏发电和风电消纳水平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可控负荷 需求响应 问卷调查 需求响应潜力
下载PDF
考虑可控负荷的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阳 宋运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1-109,共9页
由于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较大,导致传统的集中式负荷频率控制模式反应不够迅速,而用户侧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可控负荷资源为系统的频率调节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了考虑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 由于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较大,导致传统的集中式负荷频率控制模式反应不够迅速,而用户侧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可控负荷资源为系统的频率调节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了考虑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问题。通过建立的含可控负荷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响应模型及自动发电控制模型,基于连续时域交替方向乘子法和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最优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基于修改的IEEE39节点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考虑可控负荷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显著减少系统恢复至稳态所需的时间。分布式控制策略的控制自由度更高,增强了系统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 可控负荷 分布式模型预测 连续时域交替方向乘子法
下载PDF
考虑用户诉求差异的居民可控负荷资源优化控制
3
作者 黄河 王燕 +3 位作者 姜念 吴强 张雅静 杨秀媛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896-908,共13页
对需求侧居民可控负荷资源进行优化控制,是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提高风电和光电等新能源利用率、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控制可控负荷的关键是满足用户基本用电需求,而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不尽相同。因此... 对需求侧居民可控负荷资源进行优化控制,是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提高风电和光电等新能源利用率、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控制可控负荷的关键是满足用户基本用电需求,而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提出了考虑用户需求的居民可控负荷资源优化控制方法。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用电诉求差异性,VPP作为电网与负荷群的中间环节,对可控负荷进行管理。首先,提出改进最优k值选取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居民可控负荷进行聚类;其次,依据诉求差量函数,对聚类的每组负荷调控后用电情况与用电原始需求偏差进行量化描述,提出基于诉求差量的优先级划分规则;最后,在进行调控时VPP通过对不同优先级的组别补偿不同费用的方式,实现VPP收益最大和用户用电行为改变最小的调控目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负荷曲线的削峰填谷,并且在对用户用电需求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保证VPP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VPP) 可控负荷 负荷聚类 用户诉求 削峰填谷
下载PDF
考虑柔性可控负荷的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际鹏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3期34-37,48,共5页
当前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方法的电力设备频率分析能力不佳,忽略柔性可控负荷对电力设备频率影响,导致故障诊断准确性较低且诊断速率较慢。本文提出考虑柔性可控负荷的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对当前问题进行改进,构... 当前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方法的电力设备频率分析能力不佳,忽略柔性可控负荷对电力设备频率影响,导致故障诊断准确性较低且诊断速率较慢。本文提出考虑柔性可控负荷的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对当前问题进行改进,构建柔性可控负荷模型,为后续频率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首先,分析电力设备负荷与电力设备频率关联性,整合调速器状态函数,得到电力设备频率稳定性分析函数;其次,构建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使用D-S证据理论设计频率偏移故障诊断方法,完成电力设备频率偏移故障自动诊断;最后,通过实验对此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故障诊断准确率、故障诊断损失情况,以及故障诊断速率为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测试方法,为电力设备频率自动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可控负荷 电力设备 故障诊断 D-S证据理论 频率偏移故障 诊断与识别
下载PDF
基于可控负荷提升风电接纳能力的优化调度路径研究
5
作者 朱旭 史保康 柯浩 《电气时代》 2023年第4期87-89,共3页
“三北”地区的严寒使得供暖成为了生活必须,在冬季面临高热负荷、低电负荷的问题。建设全面兼顾供暖并能优化电网调度的双层优化模型,利用负荷低谷的弃风时段,使蓄热罐的蓄放热能力得到高效利用,在提升风电接纳能力的同时,达到节约机... “三北”地区的严寒使得供暖成为了生活必须,在冬季面临高热负荷、低电负荷的问题。建设全面兼顾供暖并能优化电网调度的双层优化模型,利用负荷低谷的弃风时段,使蓄热罐的蓄放热能力得到高效利用,在提升风电接纳能力的同时,达到节约机组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纳能力 可控负荷 电网调度 负荷 弃风 双层优化模型 优化调度 高效利用
原文传递
考虑可控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方法
6
作者 王亮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4期63-65,共3页
为实现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故障模态的精准识别,在考虑可控负荷接入的条件下,以某电力系统为例,设计一种针对低频振荡的模态辨识方法。引进资源调配技术(Resource Director Technology,RDT),以线性系统作为支撑,根据线性系统的运行需求... 为实现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故障模态的精准识别,在考虑可控负荷接入的条件下,以某电力系统为例,设计一种针对低频振荡的模态辨识方法。引进资源调配技术(Resource Director Technology,RDT),以线性系统作为支撑,根据线性系统的运行需求,结合负荷接入方式,将线性系统接入电力系统。在随机、平稳的激励下,电力系统将反馈响应信号,提取电力系统自由振荡响应信号。引进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将若干个复杂信号划分为高频信号、低频信号、余项,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振荡模态信号的分解。将分量信号作为参照,辅助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中采集的系统发电机运行功率、角信号等实测数据,识别低频振荡频率、振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态辨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以在避免辨识结果携带噪声的基础上,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振荡频率与阻尼系数辨识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负荷接入 自由振荡 模态辨识 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
下载PDF
计及可控负荷需求响应的含光热电站多源发电系统优化调度
7
作者 张炜宽 丁义轩 《电工技术》 2023年第1期47-50,54,共5页
目前新能源发电被更多地投入使用,风光资源也得到更多利用,风光发电并网规模不断扩大,但新能源发电具有的随机性及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较严重。光热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储能系统和电加热装置,可满足调峰需求。考虑需求侧需求响... 目前新能源发电被更多地投入使用,风光资源也得到更多利用,风光发电并网规模不断扩大,但新能源发电具有的随机性及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较严重。光热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储能系统和电加热装置,可满足调峰需求。考虑需求侧需求响应可控负荷与含光热与风电系统的调度策略,让需求响应和可控负荷及光热电站火电机组相配合一同参与风电系统调度,以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弃风量最小为目标,求解最优调度计划。通过西北某地区的一典型日实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该调度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需求响应 可控负荷 风电消纳
下载PDF
微网中可控负荷的多目标优化策略 被引量:43
8
作者 江岳春 王志刚 +2 位作者 杨春月 李锰 张俊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75-2880,共6页
针对微网中分布式电源波动引起的功率不平衡现象,建立了基于空调、热水器工作特性的微网可控负荷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多个目标的可控负荷优化策略,并采用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 针对微网中分布式电源波动引起的功率不平衡现象,建立了基于空调、热水器工作特性的微网可控负荷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多个目标的可控负荷优化策略,并采用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2,NSGA-2)对其在实际微网中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考虑各种随机因素的基础上对优化效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抽样,并根据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对微网内可控负荷的渗透率与可控比在跟踪可再生能源变化方面的贡献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可控负荷 多目标优化 蒙特卡罗抽样
原文传递
包含可控负荷的微电网经济调度 被引量:19
9
作者 童小娇 尹昆 +1 位作者 刘亚娟 周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8,36,共9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应用需求侧响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建立用户与微电网管理方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根据用户侧可控负荷的特性和运行特征,将所有的可控负荷分成4类,目标函数为4类可控负荷总的用电成本最小;下层...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应用需求侧响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建立用户与微电网管理方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根据用户侧可控负荷的特性和运行特征,将所有的可控负荷分成4类,目标函数为4类可控负荷总的用电成本最小;下层优化目标函数是在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使总的供电成本最小。通过KKT条件将双层优化转化成一个单层优化问题对模型进行求解。某微电网的数值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负荷 优化 微电网 风电 经济调度
下载PDF
可控负荷参与低频减载的动态集群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毅 李泽坤 +3 位作者 刘迪 李彬 李德智 郑爱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13-1921,共9页
智能电网环境下,可控负荷参与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协助电力系统辅助调频,成为了新型低频减载研究的重点。新型低频减载策略对于负荷调节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要求较高,但负荷的通信状态和用户被控意愿等问题... 智能电网环境下,可控负荷参与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协助电力系统辅助调频,成为了新型低频减载研究的重点。新型低频减载策略对于负荷调节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要求较高,但负荷的通信状态和用户被控意愿等问题会对调频减载结果造成影响。该文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对负荷通信延迟、丢包进行建模,同时考虑用户被控次数,提出了一种新型集群控制策略。该文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发电机–负荷模型下的通信状态对调频减载结果的影响,而后基于此提出了考虑通信状态与控制均衡的负荷群参与低频减载的优化控制方案。最后以IEEE3机9节点系统模型为例,对优化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说明了控制策略对负荷群的控制具有低延时、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保证控制动作的及时性,从而抑制系统频率下降深度,减少频率调节误差,大大降低了系统失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减载 可控负荷 集群 通信状态 制均衡
原文传递
考虑可控负荷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短时故障供电恢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丽君 张广超 +2 位作者 吕雪姣 卢志刚 孙思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26,共8页
通过支路数组元素的有效组合形成恢复方案,并利用负荷相对适应度和风险度指标引导恢复方案优化过程。通过合理投切可控负荷充分利用故障后剩余电源容量,在保障重要负荷供电的同时,尽可能恢复更多失电负荷。同时,将馈线间联络线和分布式... 通过支路数组元素的有效组合形成恢复方案,并利用负荷相对适应度和风险度指标引导恢复方案优化过程。通过合理投切可控负荷充分利用故障后剩余电源容量,在保障重要负荷供电的同时,尽可能恢复更多失电负荷。同时,将馈线间联络线和分布式电源在非故障失电区进行供电孤岛划分,并实现协调恢复。针对分布式电源和备用联络线在初始孤岛划分方案形成时存在的独立性和在优化过程中的关联性,引入包括信息层、执行层、设备层和协调层的多代理系统,进行并行计算、协调优化。采用69节点算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恢复 分布式电源 可控负荷 最优孤岛划分 多代理
下载PDF
考虑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正宇 金尧 +1 位作者 蒋传文 张裕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82,88,共10页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是传统配电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对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这会对配电网检修计划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含有光伏-...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是传统配电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对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这会对配电网检修计划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含有光伏-储能联合发电系统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为例,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检修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建立了相应的二层优化模型。其中子模型为单设备检修优化模型,考虑天气情况对光伏发电出力的影响,通过对储能电池和可控负荷的优化设置来减小功率损失;主模型为全检修计划优化模型,考虑储能电池容量约束,优化目标为减少检修全过程中的经济损失。针对模型特点,采用混沌粒子群分层优化算法和改进的TSP搜索算法进行求解。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可以说明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有助于降低配电网检修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检修计划 光伏储能 可控负荷
下载PDF
考虑不同需求偏好的可控负荷需求响应菜单定价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俊 李文东 杨洪朝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需求侧大量的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电网调度成为可能,如何设计有效的价格机制来激励用户主动的需求响应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传统固定单一价格的定价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不同用户深层次的差异化...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需求侧大量的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电网调度成为可能,如何设计有效的价格机制来激励用户主动的需求响应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传统固定单一价格的定价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不同用户深层次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一种可控负荷需求响应菜单定价方法,该方法以可控负荷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偏好特性并划分用户类型;以需求响应电价和负荷削减量为菜单选项,构建以系统供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可控负荷需求响应菜单定价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定价方法能够对不同偏好的用户进行有效区隔,增加了用户对电价的自主选择性,提高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需求偏好 可控负荷 菜单定价
下载PDF
计及储能与可控负荷的智能楼宇系统短期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帅虎 何义 +1 位作者 彭寒梅 李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7,共9页
本文以深度挖掘源-荷互动潜力为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架构的楼宇储能系统拓扑,以提高智能楼宇储能系统的灵活调度能力。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楼宇系统内不同类型的可控负荷的工作特性和可中断负荷的反弹效应,建立... 本文以深度挖掘源-荷互动潜力为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架构的楼宇储能系统拓扑,以提高智能楼宇储能系统的灵活调度能力。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楼宇系统内不同类型的可控负荷的工作特性和可中断负荷的反弹效应,建立楼宇可控负荷的区间内可调度裕值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用户的用电舒适度和楼宇系统调度区间内实际可调度裕值,以楼宇系统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14节点配电系统上对所提的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分析。仿真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降低楼宇负荷的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楼宇 可控负荷 储能系统 用电舒适度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可控负荷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俊 蔡美红 +1 位作者 SIMON N.G. 周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4,共6页
文中提出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可控负荷优化调度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是可控负荷聚合器的优化问题,其目标是通过优化调度3类可控负荷的方式最小化购电成本;下层是电网优化问题,该问题提供电网实时电价给上层优化问题。文中将电网优化问题... 文中提出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可控负荷优化调度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是可控负荷聚合器的优化问题,其目标是通过优化调度3类可控负荷的方式最小化购电成本;下层是电网优化问题,该问题提供电网实时电价给上层优化问题。文中将电网优化问题的KKT条件作为可控负荷优化问题的均衡约束,双层优化问题转换为具有均衡约束的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 with Equilibrium Constraints,MPEC)问题来求解。算例仿真反映了提出的调度策略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优化 均衡约束规划 调度策略 可控负荷 智能电网 高级量测体系
下载PDF
计及可控负荷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网架布局规划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雷涛 曹勇 +2 位作者 孙晓静 张维青 周皓天 《陕西电力》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配电网中可控负荷的不断增加和越来越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原有配电网网架规划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包括变电站出线、线路布局和网络优化模型,给出了与变电站规划方案对应的网架规划方案,并以综合投资的... 配电网中可控负荷的不断增加和越来越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原有配电网网架规划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包括变电站出线、线路布局和网络优化模型,给出了与变电站规划方案对应的网架规划方案,并以综合投资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计及可控负荷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网架布局规划方法。选取某规划区为例,进行了不同方案的配电网网架布局规划及经济指标对比,验证了该配电网网架布局方法较传统方法在配电网网架规划、网络优化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可控负荷 网架规划 分布式电源
下载PDF
基于电池储能和可控负荷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鞠平 苏玮奕 秦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4,共7页
针对以风电和波浪能发电为主电源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储能和可控负荷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储能元件采用改进的下垂控制实现类似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有差调频,根据其荷电状态及最大充放电功率,动态调... 针对以风电和波浪能发电为主电源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储能和可控负荷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储能元件采用改进的下垂控制实现类似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有差调频,根据其荷电状态及最大充放电功率,动态调整下垂控制运行点以及下垂控制系数,既能将微网频率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又能防止电池储能系统过充过放;利用海水淡化负荷的可控性,将频率偏差引入其转速控制环,实现类似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无差调频。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孤岛型海岛微电网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运行场景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池储能和可控负荷的孤岛型海岛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分配系统功率差额,维持海岛微电网的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微电网 孤岛运行 电池储能系统 下垂 可控负荷 频率
下载PDF
计及可控负荷的独立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黄弦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62-1970,共9页
针对独立微网中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问题,建立了计及可控负荷的优化模型,其优化目标为电源年投资替换成本、运行维护费用和可控负荷的调度成本最小,约束条件包括机组出力约束、储能电池运行约束和可控负荷运行约束。根据可中断负荷和可... 针对独立微网中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问题,建立了计及可控负荷的优化模型,其优化目标为电源年投资替换成本、运行维护费用和可控负荷的调度成本最小,约束条件包括机组出力约束、储能电池运行约束和可控负荷运行约束。根据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的现实调度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化模型。通过调用CPLEX求解器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对所建立的混合整数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有效的。多场景下最优方案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电源规划阶段合理考虑可控负荷的影响,将不仅有利于降低系统运营总成本,而且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弃风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微网 分布式电源 可控负荷 容量优化 混合整数优化
原文传递
可控负荷在微网孤岛运行时的调频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岳春 王志刚 杨春月 《陕西电力》 2013年第4期31-36,共6页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微网在孤岛运行缺少大电网支撑,网内电压幅值、频率等相对于额定值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偏差,对电力用户造成极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通过对可控负荷的容量、速度等投切策略的控制来稳定微网...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微网在孤岛运行缺少大电网支撑,网内电压幅值、频率等相对于额定值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偏差,对电力用户造成极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通过对可控负荷的容量、速度等投切策略的控制来稳定微网孤岛运行时网内频率和电压幅值,利用基于Kaimal风速功率谱风速模型及风轮机有名值模型搭建了含可控负荷的微网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工具箱中进行了微网孤岛和并网运行时可控负荷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了微网孤岛运行时可控负荷优异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孤岛 频率 电压 可控负荷 仿真
下载PDF
基于可控负荷与蓄电池储能的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晓荣 陈朝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110,共7页
为了抑制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负荷与蓄电池储能的综合控制策略。对影响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因素,包括新能源输出功率变化、负荷变动、线路参数变化及新能源接入位置进行了具体分析。当电压波动较小时,利用可控负荷... 为了抑制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负荷与蓄电池储能的综合控制策略。对影响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因素,包括新能源输出功率变化、负荷变动、线路参数变化及新能源接入位置进行了具体分析。当电压波动较小时,利用可控负荷即可抑制直流电压波动,可以减少蓄电池的容量配置及其充放电次数,提高了储能装置的经济性;当电压波动较大时,由于可控负荷的容量有限,需要蓄电池对直流电压波动进行抑制,因此可控负荷需与蓄电池配合控制,并对两者控制参数进行了设计,采用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前馈控制,减小了直流电压暂态波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直流配电网模型并进行了时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抑制上述因素造成的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直流配电网各节点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 可控负荷 蓄电池储能 参数设计 扰动观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