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丰强 刘敏 +4 位作者 朱凯 郭长城 罗俊 王吉娇 郑军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肾癌组术前的血清sMICA水平为(366.15±27.8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03±22.15)pg/mL(P<0.01)。肾癌组术后的血清sMICA水平为(229.18±45.54)pg/mL,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中Ⅲ期和Ⅳ期肾癌患者的血清sMICA水平为(443.79±27.21)pg/mL,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的(310.68±40.93)pg/mL(P<0.05),而男性与女性患者间、<65岁与≥65岁患者间血清sMlC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sMICA水平可作为肾癌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且其与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基因A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通路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超 蒋灿华 翦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相关蛋白a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 头颈部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3
作者 佟瑞莹 蒙继清 +3 位作者 武婷 武洲英 尹云昊 俞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反应性;采用全转录组测序筛得MICB基因,在过表达DPP3细胞中敲低MICB验证细胞行为变化。在C57小鼠验证敲除DPP3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及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敲除DPP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降低MICB表达,对NK细胞杀伤效应不敏感;小鼠成瘤能力升高且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降低。过表达DPP3的胃癌细胞则呈现相反结果。敲减MICB后能逆转DPP3高表达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DPP3通过下调MICB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3(DPP3) 胃癌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基因B(MICB)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4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2 位作者 邓汪东 曹清华 车丽洪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8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两者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MICA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其与MMP-9表达可能由相同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A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B水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同同 胡科 +3 位作者 张凯 殷嘉浚 袁建民 王国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MICB水平;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①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抑郁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双相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74),抑郁组与双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5);②诊断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7%;③抑郁组和双相组sMICB水平与HAMD得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sMICB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双相障碍患者血清sMICB水平与正常人群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基因B 抑郁症 双相障碍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Ⅰ类MHC链相关蛋白A测定及意义
6
作者 谭茵 黄颖烽 +2 位作者 杨劭宇 罗宏图 周泰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探讨Ⅰ类MHC链相关蛋白(MICA)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58名确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98名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可溶性MICA(sMICA)浓度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参数... 目的探讨Ⅰ类MHC链相关蛋白(MICA)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58名确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98名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可溶性MICA(sMICA)浓度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参数间关系。用ROC曲线对sMICA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MICA水平为0.79(0.52,1.28)ng/mL,对照组为为0.32(0.18,0.47)ng/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U=-0.673,P<0.01)。除FIGO分期Ⅲ~Ⅳ期组患者血清sMICA水平与Ⅰ~Ⅱ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U=1.98,P≤0.05)外,疾病类型、肿瘤浸润程度、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界值为0.302 ng/mL时,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16,敏感性为0.847,特异性为0.718。结论血清中sMICA表达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sMICA 0.302 ng/mL为临界值,有助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蛋白a ROC曲线 妇科恶肿瘤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后MICA抗体特征与移植物病理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维纳 李美和 +8 位作者 张颖 匡培丹 李一萱 王颖 张璇 王婧雯 丁小明 薛武军 郑瑾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associated chain A,MICA)抗体特征及其与移植肾脏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6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associated chain A,MICA)抗体特征及其与移植肾脏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355例患者资料,根据移植肾脏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排斥反应组(n=76)、非排斥反应组(n=54)、肾功能稳定组(n=225)。应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55例受者中,MICA抗体阳性为18.3%(65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无相关关系(r=-0.2027,P=0.1980)。排斥反应组、非排斥反应组及肾功能稳定组之间常见的MICA抗体存在显著差异。排斥反应组的MICA抗体MFI值与抗体倍数显著高于非排斥反应组和肾功能稳定组,尤其是MICA*009、MICA*004、MICA*002(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发现,MICA抗体预测移植肾急性病变中的间质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201〕、小管炎(AUC=0.8141)和慢性移植肾病变中的间质纤维化(AUC=0.8197)、肾小管萎缩(AUC=0.8399)诊断价值较高。预测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的能力强于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T-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总体排斥反应:AUC=0.6885;ABMR:AUC=0.6038;TCMR:AUC=0.5423)。结论肾移植术后排斥、非排斥反应受者及移植肾功能稳定受者常见的MICA抗体不同。MICA抗体对移植肾肾小管间质病变的预测价值高,对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对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A抗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内皮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Ⅰ类相关链A分子介导的NK细胞对其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云炎 侯建全 +3 位作者 何军 袁晓妮 李杨 温端改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分子在NK细胞对其杀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10ng/ml MICA重组抗原对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诱导培养48h,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分子在NK细胞对其杀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10ng/ml MICA重组抗原对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诱导培养48h,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内皮细胞表面MICA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磁珠方法及CD56阳性分选试剂盒分选NK细胞,并将NK细胞与诱导培养后的HUVEC共同培养10h。用荧光素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死亡和存活HUVEC细胞数量,计算NK细胞对内皮细胞杀伤效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和穿孔素水平。结果实验组HUVEC细胞表面MICA分子表达率为(32±5.6)%,对照组为(6.0±2.4)%。NK细胞对实验组HUVEC细胞的杀伤效率为(35.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杀伤效率(12.6±3.2)%,(P=0.0087);实验组HUVEC细胞上清IFN-γ和穿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5,P=0.0078)。结论内皮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表达增加能够提高NK细胞对内皮细胞的杀伤效率;IFN-γ和穿孔素可能是发挥细胞毒作用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A NK细胞 NKG2D受 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ICA、OPN水平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文婷 霍开明 +1 位作者 古裕鸟 吴小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870-1874,共5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是否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组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未发生组;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纸片扩散试纸进行病原菌检测以及耐药性试验;血清MICA、OPN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CA、OPN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分离出116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株(66.38%),包括流感嗜血杆菌29株(25.00%),肺炎克雷伯菌17株(14.66%),鲍曼不动杆菌14株(12.07%),铜绿假单胞菌8株(6.90%),阴沟肠杆菌6株(5.17%),其他菌3株(2.59%);革兰阳性菌39株(33.62%),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13.79%),表皮葡萄球菌10株(8.62%),肠球菌6株(5.17%),溶血葡萄球菌5株(4.31%),其他菌2株(1.72%)。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较高的为头孢哌酮,占75.8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占88.24%。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红霉素耐药12株(75.00%),对环丙沙星耐药8株(50.00%),对四环素耐药6株(37.50%),对苯唑西林耐药4株(25.00%),对克林霉素耐药2株(12.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组血清MICA、OP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患儿未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组使用药物不当比例,血清MICA、OPN水平均明显高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CA水平升高(95%CI:1.782~3.949)、OPN水平升高(95%CI:1.989~5.012)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A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CI:0.836~0.962),截断值为153.702 pg/mL,灵敏度为76.51%,特异度为87.24%。血清OPN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AUC为0.898(95%CI:0.835~0.960),截断值为101.231 pg/mL,灵敏度为78.29%,特异度为84.41%。二者联合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AUC为0.954(95%CI:0.918~0.989),灵敏度为88.35%,特异度为80.2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AUC优于血清MICA、OPN各自单独预测的AUC(Z_(联合vs.MICA)=2.624、Z_(联合vs.OPN)=2.735,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ICA、OPN水平明显升高,二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肺炎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相关蛋白 骨桥蛋白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维吾尔族和汉族子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抗原呈递相关蛋白的表达
10
作者 杜靖 拉莱·苏祖克 +1 位作者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郝治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属于宫颈癌高发区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其他民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e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介导抗病毒T淋巴...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属于宫颈癌高发区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其他民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e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介导抗病毒T淋巴细胞免疫的关键分子,呈递细胞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的抗原)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后最终呈递至细胞表面供T淋巴细胞识别,其组装和负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相关蛋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分子 维吾尔族妇女 抗原呈递 子宫颈 相关蛋白 病变组织 T淋巴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食管癌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家转 赵继智 +2 位作者 杨广英 高方方 刘桂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B(MICA/B)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B(MICA/B)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CA/B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呈阳性表达,MICA/B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30/40),在癌旁组织中呈阴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CA/B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结论MICA/B蛋白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诊断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表达 病理学 临床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分子相关蛋白a/B
原文传递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体外扩增的技术及其抗肿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晨文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2-1357,共6页
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MAIT)细胞是参与抗菌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MAI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激活其他免疫效应细胞间接发挥抗... 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MAIT)细胞是参与抗菌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MAI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激活其他免疫效应细胞间接发挥抗肿瘤效应,因此它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然而这些细胞的稀缺性和低效率的扩增阻碍了对其详细的分析和应用。研究MAIT细胞活化扩增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效应细胞,也为临床上应用MAIT细胞治疗肿瘤打下基础。该文就MAIT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进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机制、作用与应用潜力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外扩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蛋白 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
13
作者 张健 马莉 +2 位作者 刘俊 董明国 程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7-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探讨NKG2D-MIC系统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CR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 目的观察结肠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与其配体MICA/B的表达,探讨NKG2D-MIC系统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CR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组织MICA/B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MICA(sMICA)的浓度。结果 CRC组术前NKG2D、MICA/B的表达均降低,sMICA浓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KG2D的表达无显著增高,sMICA浓度无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患者血清高水平的sMICA,抑制了NKG2D-MI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导致CRC患者NK细胞抗肿瘤免疫低下。NKG2D低表达,sMICA高浓度的情况术后短期内不能迅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杀伤细胞 自然 自然杀伤细胞凝集素样活化受K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分子相关蛋白a/B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NK细胞受体CD69、NKG2D及其配体MICA/B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马莉 +1 位作者 周有利 董春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逃避抗肿瘤免疫监视的机制以及手术对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受体CD69、NKG2D的阳性细胞百分数,组织MICA/B的阳性细胞百分数。ELISA检测血清sMICA的浓度。结果 CRC患者术前CD69、NK...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逃避抗肿瘤免疫监视的机制以及手术对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受体CD69、NKG2D的阳性细胞百分数,组织MICA/B的阳性细胞百分数。ELISA检测血清sMICA的浓度。结果 CRC患者术前CD69、NKG2D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对照组,sMICA浓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C患者术后CD69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NKG2D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sMICA浓度值显著高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NKG2D的阳性细胞百分数、sMICA浓度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C组MICA/B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C患者血清高水平的sMICA,抑制了NKG2D-MI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导致其NK细胞抗肿瘤免疫低下。手术去瘤可以提高CRC患者NK细胞CD69的表达,但NKG2D低表达、sMICA高浓度的情况术后短期内不能迅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69 自然杀伤细胞凝集素样活化受K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相关 蛋白a/B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
下载PDF
丙戊酸钠通过MEK/ERK信号通路上调NKG2D配体表达增强NK细胞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的杀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生存 王永 燕华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通过丝裂原激活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信号通路对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KG2D)配体表达及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黑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1 mmol/L VPA处理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24 h,Western blo...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通过丝裂原激活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信号通路对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KG2D)配体表达及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黑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1 mmol/L VPA处理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分子A(MIC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分子B(MICB)、磷酸化的MEK(p-MEK)、MEK、磷酸化的ERK1/2(p-ERK1/2)与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ICA与MICB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92细胞对A375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使用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联合VPA处理A375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MICA、MIC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ICA与MICB的表达;LDH释放法检测NK92细胞对A375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成瘤实验检测黑素瘤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CA与MIC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PA组A375细胞MICA与MICB的表达升高,NK92细胞对A375细胞的杀伤率增加,p-MEK/MEK、p-ERK1/2/ERK1/2比值升高。与VPA组相比,VPA联合PD98059组A375细胞MICA与MICB的表达降低,NK92细胞对A375细胞的杀伤率降低;与NK92细胞组相比,NK92细胞联合VPA组NOD/SCID小鼠肿瘤体积减少,MICA与MICB表达升高;与NK92细胞联合VPA组相比,NK92细胞联合VPA和PD98059组NOD/SCID小鼠肿瘤体积增加,MICA与MICB表达降低。结论VPA上调黑素瘤细胞MICA与MICB表达,增强NK92细胞对黑素瘤的杀伤活性,可能与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VPA)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分子A(MICA) MICB NK92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原文传递
c-Myc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调控Y亚型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配体
16
作者 赵沛妍 孙小单 +3 位作者 李慧 田琳 陆元花 程颖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9-1018,共10页
目的探讨以免疫相关分子高表达为特征的Y亚型小细胞肺癌(SCLC)中c-Myc对免疫相关配体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以Y亚型SCLC细胞系H196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Myc抑制剂10058-F4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抑制剂pyroxamide组以及... 目的探讨以免疫相关分子高表达为特征的Y亚型小细胞肺癌(SCLC)中c-Myc对免疫相关配体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以Y亚型SCLC细胞系H196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Myc抑制剂10058-F4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抑制剂pyroxamide组以及10058-F4+pyroxamide组,采用与NK-92MI细胞共培养体系确定对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c-Myc对Ⅰ类HDAC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对低表达的免疫激活性配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和B(MICA/B)和Y亚型中高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分子CD47、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CD155的调控作用及HDAC在其中的作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确定c-Myc-HDAC1对MICA/B的调控机制。结果NK+H196+10058-F4组H196细胞死亡率[(28.48±3.38)%]低于NK+H196组[(42.54±2.47)%,P<0.001],10058-F4组H196细胞MICA/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36.40±0.82)低于对照组(91.23±8.60,P<0.001)。c-Myc能够与HDAC1结合,10058-F4作用下HDAC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yroxamide组H196细胞表面MICA/B的MFI(145.70±5.86)高于对照组(90.10±4.91,P<0.001),10058-F4+pyroxamide组H196细胞表面MICA/B的MFI(54.60±2.88)高于10058-F4组(35.97±1.60,P<0.001)。机制研究发现,c-Myc抗体沉淀组MICA启动子基因片段百分比(0.125±0.037)高于IgG组(0.0008±0.0003,P=0.004),MICB有相似趋势,c-Myc-HDAC1复合物结合MICA/B启动子区。10058-F4组H196细胞CD47的MFI(60.07±0.21)低于对照组(70.27±1.37,P<0.001),PD-L1的MFI(13.50±0.61)和CD155的MFI(829.70±41.19)高于对照组(9.23±0.94,P<0.01;496.00±4.36,P<0.001)。结论c-Myc可能通过结合和抑制HDAC1促进Y亚型SCLC细胞MICA/B和CD47的表达,同时还参与抑制SCLC细胞PD-L1和CD15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C-MYC 蛋白去乙酰化酶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蛋白a和B CD47
原文传递
APLP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可雅 王玲 侯建青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4期1702-1704,共3页
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作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全身组织细胞中,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次跨膜糖蛋白。在生理状态下,APLP2具有调节其所在细胞部分功能的作用,例如在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中,APLP2具有促... 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作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全身组织细胞中,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次跨膜糖蛋白。在生理状态下,APLP2具有调节其所在细胞部分功能的作用,例如在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中,APLP2具有促进哺乳动物神经细胞迁移的作用。另外,APLP2在人体中具有维持铜的稳态、维持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的表达平衡以及维持葡萄糖和胰岛素平衡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PLP2在恶性肿瘤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例如通过启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结构增加肿瘤的转移速度以及通过更多地结合MHCⅠ类分子从而发挥抗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本文对APLP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肽前蛋白2 肿瘤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转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并增强MICA/B的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君 刘军权 +1 位作者 吕小婷 费素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结肠癌干细胞(CCSC)增殖、凋亡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由HCT116结肠癌细胞诱导培养CCSC,通过检测CCSC标志物CD133、CD44进行鉴定。MTT法检测Res对CCSC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结肠癌干细胞(CCSC)增殖、凋亡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由HCT116结肠癌细胞诱导培养CCSC,通过检测CCSC标志物CD133、CD44进行鉴定。MTT法检测Res对CCSC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CCSC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CCSC生长周期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链A/B(MICA/B)表达的影响。结果 HCT116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成球生长。球形细胞中CD133+细胞占91.07%±1.79%,CD44+细胞占90.33%±1.78%。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明显抑制CCSC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es作用48 h后,CCSC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下降,呈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CSC的凋亡率增加,MICA/B的表达增强。结论从HCT116结肠癌细胞成功诱导培养出CCSC,Res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CSC的增殖,与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Res能增强CCSC中MICA/B的表达,增强其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结肠癌干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分子相关A/B(MICA/B)
原文传递
sMICA、CYFRA21-1、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丽华 郭君兰 +1 位作者 胡彦伟 焦智民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9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 目的探讨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连接法检测sMICA、CYFRA21-1、MMP9表达情况。化疗后评估疗效,分析sMICA、CYFRA21-1、MMP9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sMICA阳性表达59例(62.11%),CYFRA21-1阳性表达62例(65.26%),MMP9阳性表达75例(78.9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ICA、CYFRA21-1、MMP9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58.95%,sMICA、CYFRA21-1、MMP9阴性表达的患者疗效优于阳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sMICA、CYFRA21-1、MMP9表达均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肿瘤标志性分子sMICA、CYFRA21-1、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及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型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蛋白a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食管鳞状细胞癌 化疗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sMICA、VEGF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梁晶 贾新凤 韩福才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 RNA(MMP-7 m RNA)、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s MI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与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目的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 RNA(MMP-7 m RNA)、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s MI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与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 RNA表达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s MICA、VEGF表达水平,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 m RNA、s MICA、VEGF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MMP-7 m RNA高表达含量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P<0.05),VEGF高表达水平与病理分型、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 MICA与MMP-7 m RNA、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同时MMP-7 m RNA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有效(包括手术和化疗)的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 m RNA、s MICA、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复发转移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MMP-7 m RNA、s MICA和VEGF共同参与了肺癌患者肿瘤转移微环境的构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分子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