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其可溶性受体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明臣 刘红春 +3 位作者 王俊萍 赵勤 肖培义 陈勤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可溶性IL 6受体 (sIL 6R)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法 )检测 14 8例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 [无尘肺 (0 + )→Ⅰ→Ⅱ ]及 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的IL 6及sIL 6R水平。...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和可溶性IL 6受体 (sIL 6R)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法 )检测 14 8例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 [无尘肺 (0 + )→Ⅰ→Ⅱ ]及 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的IL 6及sIL 6R水平。结果 对照组、无尘肺 (0 + )组、Ⅰ期尘肺组及Ⅱ期尘肺组人群血清IL 6平均水平分别为 :(7 1± 6 8)、(7 9± 6 8)、(12 6± 11 7)、(2 4 6± 2 1 5)ng/L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但煤工尘肺患者血清sIL 6R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IL 6介入了煤工尘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血清IL 6检测可能对煤工尘肺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尘肺 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IL-6)及(sIL-6R)与胆管癌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囚鹏 贺春燕 +3 位作者 刘海峰 邓京 屈亚威 高洪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细胞介素-6(IL-6)和(sIL-6R)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sIL-6R)属细胞因子家族,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
关键词 胆管癌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受体(sil-6r)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海燕 陈先国 徐元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5-1287,1291,共4页
白细胞介素6(IL-6)是作用复杂、来源广泛的促炎因子,其受体有α、β两条肽链,均有胞膜型和可溶型2种形式。IL-6信号通路包括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as-MAPK)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B(... 白细胞介素6(IL-6)是作用复杂、来源广泛的促炎因子,其受体有α、β两条肽链,均有胞膜型和可溶型2种形式。IL-6信号通路包括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as-MAPK)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B(PI3K)-Akt通路。IL-6与天然免疫中性粒细胞分化、凋亡、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树突状细胞分化密切相关。IL-6参与适应性免疫、调节Th17细胞分化、平衡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与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水平升高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α(sil-6rα)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综述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放疗后血清IL-6与可溶性IL-6受体含量增加并与免疫细胞比例相关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素仿 严家来 +1 位作者 徐伟民 王章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对放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术后放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为治疗组、经体检合格的55例正常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对放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术后放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为治疗组、经体检合格的55例正常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IL-6与sIL-6R含量,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CD45^+CD19^+B淋巴细胞、CD45^+CD3^+CD4^+T淋巴细胞、CD45^+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5^+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较淋巴细胞亚群与IL-6、sIL-6R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放疗后血清IL-6与sIL-6R含量显著高于放疗前及对照组,且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IL-6、sIL-6R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放疗后总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且IL-6、sIL-6R含量与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B淋巴细胞比例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与sIL-6R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病程评估和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
原文传递
消化道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腹腔化疗前后血清及腹水IL-6和sIL-6R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涌 朱金水 +2 位作者 陈玮 陈维雄 罗小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对癌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IL-6及sIL-6R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病人腹腔化疗前、治疗后四周血清及腹水IL-6水平变化,用ELISA同时测定sIL-6R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对比。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伴...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对癌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IL-6及sIL-6R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病人腹腔化疗前、治疗后四周血清及腹水IL-6水平变化,用ELISA同时测定sIL-6R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对比。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血清IL-6和sIL-6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腹水IL-6和sIL-6R水平较血清IL-6和sIL-6R水平明显增高。腹腔化疗后血清IL-6和sIL-6R水平下降,腹水IL-6和sIL-6R水平变化与血清水平变化相平行。且血清及腹水IL-6及sIL-6R水平变化与腹腔化疗是否有效有密切关系。结论:监测癌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IL-6及sIL-6R水平变化是判断及预测腹腔化疗是否有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化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癌性腹水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