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昕 纪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8-21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内是...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5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比值(INR)、血浆D-二聚体(D-D)。分析两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CAM-1和凝血指标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80例患者术后3年内共有22例复发,复发率为27.50%。复发组患者术中探查囊肿直径显著大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复发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的D-D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TT显著延长,FIB、D-D水平显著降低,未复发组术后1个月时PT显著缩短,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ICAM-1、D-D水平预测术后3年内复发的AUC为0.796(95%CI:0.681~0.911)、0.761(95%CI:0.642~0.881)。结论:血清sICAM-1和D-D水平能够作为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sICAM-1预测效能优于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凝血指标 复发 预测效能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CD163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旸 吴宁宁 庞胜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CD163(sCD163)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2例行PCI的UAP患者,根据是...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CD163(sCD163)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2例行PCI的UAP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ISR组(41例)和非ISR组(141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sICAM-1、sCD163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UAP患者PCI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CAM-1、sCD163水平对UAP患者PCI后IS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血清sICAM-1、sCD1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ISR组,支架长度长于非ISR组,支架内径短于非ISR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架内径(OR=0.877,95%CI:0.797~0.965)、LDL-C(OR=1.006,95%CI:1.003~1.009)、sICAM-1(OR=1.014,95%CI:1.006~1.023)、sCD163(OR=1.121,95%CI:1.021~1.232)为UAP患者PCI后发生IS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sCD163联合预测UAP患者PCI后ISR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sICAM-1、sCD163水平是UAP患者PCI后发生IS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ISR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支架内再狭窄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可溶性CD163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5
3
作者 沈赟 金星 +2 位作者 陶沙 蒋兰兰 吴锦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服用4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B组患者服用8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C组患者服用300 mg别嘌呤醇片,1片/次,3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结果组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48,P=0.007)。结论 40 mg非布司他、80 mg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sICAM-1、尿酸水平,可能对改善炎症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水平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航 冯丽君 +2 位作者 肖龙海 李长歌 秦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水平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20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水平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20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均接受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术后4 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根据术后不同程度CVS将其分为重度CVS组(19例)、中度CVS组(44例)、轻度CVS组(23例)、无CVS组(117例)。检测术前和术后3、7 d血清Caspase-3、SICAM-1水平。比较四组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后血清SICAM-1、Caspase-3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血清SICAM-1与Caspase-3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术后3 d血清SICAM-1、Caspase-3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CVS的预测价值。结果四组术后3、7 d血清SICAM-1、Caspase-3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7 d血清SICAM-1、Caspase-3水平均低于术后3 d(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3、7 d血清SICAM-1与Caspase-3水平呈正相关(r=0.493、0.585,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3 d血清SICAM-1+Caspase-3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CVS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SICAM-1和Caspase-3单独检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CVS患者血清SICAM-1、Caspase-3水平明显提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CV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琼美 张秀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安...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研究组)及65例骨折愈合正常(对照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PDGF水平,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1.78、0.99,P>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时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0.69,P>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4.57、3.15、6.33,P<0.05)。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0.79、1.25,P>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07、1.99、3.11,P<0.05)。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0.97,P>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57、3.64、2.74,P<0.05)。结论骨折患者血液黏滞程度的增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的升高、血清PDGF、IGF-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导致延迟愈合的内在重要因素,对骨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血液流变学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作用(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敬诚 周华东 +3 位作者 王延江 张猛 邓娟 高长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40-242,共3页
背景: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参与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目的: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相关因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预测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 背景: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参与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目的: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相关因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预测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的脑二科。对象:2000-02-01/2000-12-3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8例,男117例,女121例。其中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8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52例。干预:入院后,每天进行神经病学检查、加拿大脑卒中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检查,分别于入院后1,3及7d进行血清黏附分子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进展性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化检测特征。②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相关因素的检测。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4h、第3,7天时各项独立相关因素检测结果。结果:脑卒中后24h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白计胞计数犤(8.4±1.2)×109L-1犦、血糖含量犤(45.8±5.1)g/L犦、纤维蛋白原含量犤(64.6±5.1)g/L犦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犤(261.4±9.7)μg/L犦明显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犤(6.7±1.3)×109L-1,(36.2±5.5)g/L,(44.0±6.2)g/L,(223.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测作用 体温 细胞计数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及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荣 杨峰 +1 位作者 刘晗 王艳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 ICAM-1)的表达情况及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AIH患者为...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 ICAM-1)的表达情况及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AI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初发组45例、复发组36例、缓解期组39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s ICAM-1表达情况,并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发组和复发组AIH患者肝功能水平及s ICAM-1均明显提升(P<0.05);缓解期组AIH患者ALT、AST高于对照组,TBIL和s 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复发组、初发组患者AST、ALT水平逐渐升高(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TBIL和s I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但两组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 ICAM-1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r=0.744,P=0.000;r=0.685,P=0.000;r=0.586,P=0.000)。结论 s ICAM-1在AIH患者中可高度异常表达,且发作期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直接参与炎症及免疫损伤过程,与肝损伤程度关系密切,对AIH病情活动评估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肝损伤程度
下载PDF
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焦秀敏 武晋晓 +2 位作者 陈彬 袁涛 吕肖锋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DN 60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两组...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DN 60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予西洛他唑和替米沙坦治疗,替米沙坦组仅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压及血清MCP-1、s Ic AM-1、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MCP-1、s Ic AM-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MCP-1、s Ic AM-1均明显低于替米沙坦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可减少早期2型DN患者尿白蛋白排出,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且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西洛他唑 替米沙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欣 孙淑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过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糖尿病肾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分子水平测定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中sP-选择素、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婷 王静 李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中sP-选择素、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108例HSP患者血清sICAM-1、血浆sP-...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中sP-选择素、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108例HSP患者血清sICAM-1、血浆sP-选择素和vWF,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比较不同分型HSP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中sP-选择素、vWF和s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HSP患者中,肾型组vWF明显高于非肾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者血浆sP-选择素、vWF以及血清sICAM-1的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和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是HSP两个重要发病机制。vWF能够一定程度反映脏器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HSP) SP-选择素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亚萍 肖延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3期299-300,共2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及25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sICAM-1的水平...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及25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sICAM-1的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症时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儿童
下载PDF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炎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立芝 王峰 +3 位作者 谢文英 张良芝 常学辉 胡文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762-4764,共3页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及炎细胞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及炎细胞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1·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kg-1·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s ICAM-1、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和BALF中s ICAM-1、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s ICAM-1、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1);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 ICAM-1、TNF-α和IL-6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丹 何伟锋 +2 位作者 李昊宇 张晓玲 许先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8期1481-148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64例(MM组)及24例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64例(MM组)及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MM组及健康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肿瘤量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87±81)μg/L、(14±6)U/L、(113±78)mg/L,MM组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375±102)μg/L、(36±14)U/L、(614±205)mg/L。MM组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血清中s ICAM-1、EPO及VEGF呈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肿瘤量的增加,血清中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ICAM-1、EPO及VEGF在MM患者血清中呈现出高表达,且随着病程的加剧显著升高。因此,血清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的升高对于MM患者临床分期的判断及辅助监测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可溶性细胞分子黏附因子1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肺移植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
14
作者 张笛 虞竞峰 肖华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3期9897-9901,共5页
背景:应用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建立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测定法,是一种敏感度高、可测范围广的检测方法。目的:建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探讨肺移植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 背景:应用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建立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测定法,是一种敏感度高、可测范围广的检测方法。目的:建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探讨肺移植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2株匹配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利用制备的铕标记链亲和素(SA-Eu3+)作为示踪物并与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特异结合,建立双位点多层夹心法,通过对30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检测和26例肺移植受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测定,对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方法学和在肺移植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30例健康对照测定结果为(348.63±69.12)μg/L。移植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移植后,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升高,并发感染时降低,但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表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宽范围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法,对肺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监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作为辅助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生物素 链亲和素 双位点多层夹心法 肺移植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庞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去咳平喘、抗感染、退热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血清sICAM-1、TIMP-1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6、IL-8、sICAM-1、TIMP-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儿均未发现地塞米松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有5例发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并发症,治疗结束后均缓解。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及血清sICAM-1、TIMP-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加快患儿症状的缓解,快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地塞米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兴盛 高山 +1 位作者 王京娥 周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171-2173,2190,共4页
目的 探讨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83例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其分为血管性痴呆(VaD)组(41例)与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 目的 探讨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83例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其分为血管性痴呆(VaD)组(41例)与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组(42例),另选择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sICAM-1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CDR评分,分析VaD患者sICAM-1水平与CDR评分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VCIND组、VaD组CDR评分及血清sICAM-1水平依次升高,MoCA评分依次降低(P<0.05)。VaD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与CDR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其中伴VaD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与CDR评分呈正相关。检测sICAM-1水平有助于评估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认知功能损害 相关性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昌国 陈秋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一类黏附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间接触、黏附及淋巴细胞的穿内皮。ICAM-1作为共刺激分子和信号转导分子来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导致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一类黏附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间接触、黏附及淋巴细胞的穿内皮。ICAM-1作为共刺激分子和信号转导分子来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导致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促炎性瀑布的激发。ICAM-1能够介导细胞间连接,恶性肿瘤组织通过表达ICAM-1使得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而血清sICAM-1不但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手段,也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ICAM-1/sICAM-1在肿瘤中表达量增加与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1 血清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P-选择素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史苏娜 梁日晶 +1 位作者 贾相科 任振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Es)、P-选择素(P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116例AMI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Es)、P-选择素(P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116例AMI患者,均符合PCI指征且实施该手术,在入院时、出院时均检测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出院后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MACE发生和未发生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分析其预测A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的价值。结果MACE发生率为14.29%;MACE发生者和未发生者出院时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MACE发生者入院时、出院时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MACE发生者血清sICAM-1、Es和Ps变化率低于未发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t=2.463、2.299、2.190;出院时:t=15.105、8.724、9.846;变化率:t=18.734、13.732、22.103,P<0.05);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变化率预测近期MACE发生的Cut-off值分别为19.16%、24.60%、28.47%,三者联合预测近期MACE发生的特异度与单独预测相近,敏感度和AUC均高于单独预测,且AUC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C=0.927,Z=2.380、2.997、2.603,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近期MACE发生率高,且血清sICAM-1、Es和Ps水平均偏高,三者变化率联合对PCI术后近期MACE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E-选择素 P-选择素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永才 李新胜 钱红霞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9期1701-1703,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黏附分子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