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3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1
作者 万腾 吴晓凡 李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舒玉容 郁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DCP孕妇作为... 目的探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DCP孕妇作为研究组,年龄(33.26±4.58)岁,年龄范围为23~38岁。根据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并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妊娠良好组和妊娠不良组。另选取同时期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与HDCP孕妇相匹配的116例完成产检并分娩的健康孕妇志愿者,作为常规组。检测PTX-3、sFlt-1、RBP-4水平;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均为影响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3、sFlt-1、RBP-4水平在HDCP孕妇血清中显著升高,是影响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可提高对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晚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纤维蛋白原、胎盘生长因子与胎盘早剥关系
3
作者 庄玉玉 林莹莹 范冬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非PA组(50例,正常分娩)。收集入选孕妇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PLGF、FIB、sICAM-1水平,比较不同病情分级PA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Spearman分析PLGF、FIB、sICAM-1与PA严重程度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FIB、sICAM-1预测孕妇发生PA价值。结果:PA组PLGF(74.2±17.02pg/ml)、FIB(3.38±0.56g/L)低于非PA组(117.3±26.2pg/ml、4.37±0.83g/L),sICAM-1水平(967.18±242.14μg/L)高于非PA组(560.59±150.23μg/L),PA分级0级、Ⅰ级、Ⅱ~Ⅲ级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PLGF(r=-5.442)、FIB(r=-5.317)与PA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sICAM-1(r=6.255)与P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ROC曲线分析,PLGF(AUC=0.830,95%CI0.753~0.906)、FIB(AUC=0.760,95%CI0.672~0.849)、sICAM-1(AUC=0.940,95%CI0.908~0.973)及联合检测(AUC=0.982,95%CI0.967~0.997)预测孕妇PA发生有一定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提高。结论:孕晚期孕妇血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异常,且与PA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3指标对预测孕妇发生PA有一定临床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严重程度 胎盘生长因子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相关性 预测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赵超 陈志伟 +1 位作者 郑剑钧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0期46-49,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在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CI分...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在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CI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检测血清sICAM-1、MMP-9、脂联素水平,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清sICAM-1、MMP-9和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后VCI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ROC曲线参数。结果VCI组患者血清sICAM-1、MMP-9水平高于非VCI组,脂联素水平低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次数(β=0.619,OR=1.857,95%CI:0.965~4.683)、血清sICAM-1(β=0.658,OR=1.931,95%CI:1.209~3.085)、血清MMP-9(β=0.625,OR=1.868,95%CI:1.160~3.008)、脂联素(β=-0.894,OR=0.409,95%CI:0.222~0.752)是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CAM-1、MMP-9水平与脑梗死患者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8、0.479,P<0.05),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V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4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脂联素的AUC为0.818,血清MMP-9的AUC为0.793,血清sICAM-1的AUC为0.781。结论血清sICAM-1、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风险紧密相关,对预测脑梗死后VCI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脂联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孕妇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叶酸水平与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来 张建平 +1 位作者 时蕴 李海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叶酸水平与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3例孕妇。将出现胎儿慢性宫内窘迫的48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余55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叶酸水平与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3例孕妇。将出现胎儿慢性宫内窘迫的48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余5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S/D)],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的sFlt-1和叶酸水平,以及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含量和氧化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通过Pearson法分析sFlt-1、叶酸与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含量及氧化产物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孕妇sFlt-1、叶酸对发生胎儿功能窘迫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PI、RI、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前血清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脐动脉血乳酸、8-OHDG和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新生儿动脉血乳酸和氧化产物均与sFlt-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孕妇sFlt-1、叶酸联合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83,0.982),敏感性为89.6%(95%CI:0.773,0.965),特异性为92.7%(95%CI:0.824,0.980)。结论分娩前检测孕妇血清sFlt-1及叶酸水平对预测胎儿慢性宫内窘迫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叶酸 脐动脉
下载PDF
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阮琳 焦晓民 +2 位作者 李佳 王春林 李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通脉化浊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压、TGF-β_1、VEGF、sICAM-1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_1、VEGF、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TGF-β_1、VEGF、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其能下调TGF-β_1、VEGF、sICAM-1水平,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化浊汤 痰瘀互结型 高血压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小板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欢 陈曦 +1 位作者 刘艳春 刘庆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89-6491,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特征是恶性变的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于树突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激发和控制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范围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免疫应答的起始细胞〔1,2〕,因此与其相关的蛋白,可能是促使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特征是恶性变的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于树突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激发和控制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范围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免疫应答的起始细胞〔1,2〕,因此与其相关的蛋白,可能是促使骨髓瘤发生和发展的因子〔3〕。血清增殖诱导配体( APRI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血小板生成素(T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均为此类相关蛋白,骨髓瘤患者四种蛋白血清表达升高〔4~7〕,四者对病变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关注 A-PRIL、sICAM-1、TPO和VEGF在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 血小板生成素(TPO)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胸苷激酶-1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的预测
8
作者 任静 黎圣洪 钟华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胸苷激酶-1(TK-1)对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HBV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根...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胸苷激酶-1(TK-1)对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HBV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治疗效果,将治疗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组和无效组的肝功能、免疫功能以及VEGF、TK-1水平的差异,探讨VEGF、TK-1与肝功能、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HBV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组VEGF、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IgA、IgG、IgM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VEGF、TK-1、HBV DNA均有显著改善,且有效组改善程度较无效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有效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TK-1与CD3^(+)、CD4^(+)、CD8^(+)、CD4^(+)/CD8^(+)、IgA、IgG、IgM呈负相关,与AST、TBIL、ALT、HBV DNA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BV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VEGF检测与TK-1检测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项VEGF检测与单项TK-1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TK-1的表达水平与HBV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显著相关,VEGF和TK-1对HBV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胸苷激酶-1 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神经钙黏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丹 何伟锋 岳文婧 《新医学》 2017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7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7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血清N-Cadherin阳性细胞在CD138^+/CD38^+细胞中的比例以表示N-Cadherin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测定2组血清s ICAM-1和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N-Cadherin、s ICAM-1及VEGF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N-Cadherin、s ICAM-1和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N-Cadh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s ICAM-1及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Cadherin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呈高表达,但与疾病分期无关,而s ICAM-1及VEGF水平的检测对于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及病程进展可能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钙黏素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萍 石太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2-682,6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在过敏性紫癜(HSP)儿童表达的意义。方法HSP患儿58例。其中急性期30例,缓解期28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血浆VEGF、sVCAM-1水平...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在过敏性紫癜(HSP)儿童表达的意义。方法HSP患儿58例。其中急性期30例,缓解期28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血浆VEGF、sVCAM-1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HSP急性期患儿血浆VEGF、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a<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939P<0.001)。结论VEGF、sVCAM-1可能参与HSP发病过程,对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紫癜 过敏性 儿童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郭小明 唐显赫 宁书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 研究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检且分娩的孕妇146名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 研究孕中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比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检且分娩的孕妇146名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PE将其分为对照组和PE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孕中期sFlt-1、PLGF、sFlt-1/PLGF比值、PI,分析P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46名孕妇中73名发生PE,发生率为50%。PE组孕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sFlt-1、sFlt-1/PLGF比值、PI高于对照组,PLG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t-1、PLGF、sFlt-1/PLGF比值为P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sFlt-1/PLGF比值是PE的发生影响因素,PI对其发生无影响,临床应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胎盘生长因子 子宫动脉而子宫动脉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爱军 崔广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脂水平的...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中关于PE病情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分为PE重度组(83例)和PE轻度组(77例),并选取同期8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D-D、ICAM-1、sFlt-1、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分析D-D与ICAM-1、sFlt-1、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研究对象D-D、ICAM-1、sFlt-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D、ICAM-1、sFlt-1水平PE重度组高于PE轻度组和对照组,PE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蛋白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BP、DBP、24 h蛋白尿水平PE重度组高于PE轻度组和对照组,PE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C、TG、LDL-C水平PE重度组高于PE轻度组和对照组,PE重度组的HDL-C水平低于PE轻度组和对照组,PE轻度组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E轻度组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经Pearson分析,D-D与ICAM-1、sFlt-1、TC、TG、LDL-C、SBP、DBP、24 h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D-D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PE患者的血清D-D水平增高,D-D水平可辅助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与ICAM-1、sFlt-1、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D-二聚体 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脂 相关性
下载PDF
类天疱疮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测定
13
作者 陈向东 刘健航 +2 位作者 陈洪 汪蓓青 钱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类天疱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血清 疱液
下载PDF
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李玉红 马凌葵 武桂云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根据RVO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1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分析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血清ICAM-1、SCUBE-1、DCN对RVO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反应性充血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反应性充血指数及一氧化氮呈负相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总干部位阻塞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为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以及三者联合预测RVO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93、0.802、0.933,且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RVO患者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和预后有关,且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细胞黏附分子-1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 核心蛋白多糖 血管内皮功能 预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宿建丽 王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41例为并发症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P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并发症组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和并发症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并发症组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与HOMA-IR成正相关(r=0.452、0.489、0.442、0.476、0.569、0.572,P<0.05),并发症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均高于糖尿病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结论 TNF-α、瘦素和sVCAM-1是T2DM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TNF-α、瘦素和sVCAM-1与T2DM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 时玲玲 +2 位作者 吴桂杰 李霞 赵芳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大鼠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只孕鼠,随机分为HD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HDCP组于妊娠14 d时,皮下注射L-精氨酸甲...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大鼠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只孕鼠,随机分为HD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HDCP组于妊娠14 d时,皮下注射L-精氨酸甲酯,连续7 d,建立HDCP大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妊娠21 d时,比较各组大鼠血压、24 h尿蛋白含量,记录胎盘重量、胎鼠重量、胎鼠身长,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胎盘组织结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胎盘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胎盘组织TNF-α、sF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DCP组胎鼠重量、胎盘重量、胎鼠身长低于对照组(均P<0.05)。HDCP组大鼠妊娠21 d血压及尿蛋白含量高于妊娠14 d,HDCP组大鼠妊娠14、21 d血糖及尿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HDCP组大鼠血清TNF-α、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大鼠胎盘组织形态和结构正常,细胞完整。HDCP组大鼠胎盘组织细胞结构不完整,绒毛数目减少,且绒毛大部分不成熟。对照组胎盘组织凋亡细胞较少,HDCP组胎盘组织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HDCP组大鼠胎盘组织中TNF-α、sFlt-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NF-α、sFlt-1高表达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糖 胎鼠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爱琳 潘靓 +4 位作者 张金秀 刘冬阳 唐文秀 席阳 王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sVCAM-1,计算NLR。比较对照组和HSP组NLR、sVCAM-1水平变化。比较HSP组不同疾病分期患儿NLR、sVCAM-1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根据肾脏病变或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比较HSP组不同预后患儿NLR与sVCAM-1水平变化,分析NLR与sVCAM-1水平对HS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组NLR与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NLR、sVCAM-1水平更高(均P<0.05)。在HSP组中,急性期患儿NLR、sV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05)。预后不良组NLR、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LR联合sVCAM-1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712,高于NLR与sVCAM-1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NLR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sVCAM-1和NLR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对患儿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病情活动性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布托啡诺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小丽 杨昌明 +1 位作者 王婵 邵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0.5~80.0μg/mL的布托啡诺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值。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组(HIF-1α组)、布托啡诺组(Butorphanol组)、Butorphanol+HIF-1α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检验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过表达HIF-1α可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并上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宫颈癌移植瘤生长,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P<0.05);布托啡诺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被HIF-1α的过表达减弱。结论布托啡诺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抑制宫颈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宫颈癌细胞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脑血管狭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索志超 刘雨茜 +2 位作者 徐彩娜 杨琛 何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在预测脑血管狭窄人群的颅脑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廊坊...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在预测脑血管狭窄人群的颅脑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颅脑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26)与NISR组(n=81)。比较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支架数量、球囊扩张支架的占比、狭窄程度、残余狭窄程度,以及CTRP3、Lp-PLA2、sTREM-1水平。结果ISR组LDL-C、支架数量、球囊扩张支架的占比、狭窄程度、残余狭窄程度、Lp-PLA2水平、sTREM-1水平均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CTRP3水平低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数量多、狭窄程度及残余狭窄程度高、CTRP3水平降低、Lp-PLA2、LDL-C、sTREM-1水平上升为脑血管狭窄病患血管成形术后出现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RP3、Lp-PLA2、sTREM-1三者联合在脑血管狭窄病患颅脑血管成形术后出现ISR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784、0.809、0.899,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结论CTRP3水平降低,Lp-PLA2、sTREM-1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狭窄患者颅脑动脉支架术后发生ISR有关,联合指标检测对脑血管狭窄患者颅脑动脉支架术后发生ISR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血管成形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