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正五聚体蛋白-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群 李卫阳 许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基础疾病(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行机械通气以及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40L、PTX3水平。入院后24 h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0分,n=25)、中危组(10~20分,n=40)、高危组(>20分,n=33),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CD40L、PTX3水平;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69)和存活组(n=29),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CD40L、PTX3水平、APACHEⅡ评分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D40L、PTX3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90、199.407,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占比、患基础疾病占比、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机械通气占比、血清CD40L和PTX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血清CD40L和PTX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为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以11.52μg·L^(-1)为最佳截断值,血清CD40L水平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6%和76.81%,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以14.19μg·L^(-1)为最佳截断值,血清PTX3水平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7%和79.71%,AUC为0.701;血清CD40L与PTX3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和79.71%,AUC为0.906;血清CD40L与PTX3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AUC高于CD40L、PTX3水平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CD40L、PTX3与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D40L和PTX3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正五聚体蛋白-3
下载PDF
血清骨硬化蛋白、成纤维细胞因子-23、可溶性CD40配体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东 蒋知新 +1 位作者 张洁 祝丙华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成纤维细胞因子-23(FGF-23)、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收治的行MHD的149例病人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成纤维细胞因子-23(FGF-23)、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收治的行MHD的14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HD病人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将其分为未发生组和发生组,另选取同期12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OST、FGF-23、sCD40L,找出影响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MHD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56%,发生组年龄(59.11±10.74)岁、血肌酐(Scr)(849.07±156.81)μmol/L及血清SOST(119.83±22.78)pmol/L、FGF-23(569.07±92.84)ng/L、sCD40L(119.49±23.86)μg/L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和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Scr(753.73±112.06)mol/L及血清SOST(86.23±16.05)pmol/L、FGF-23(439.14±78.02)ng/L、sCD40L(82.02±15.53)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病人血清SOST水平与钙(Ca)呈正相关(P<0.05),血清FGF-23水平与磷(P)呈正相关(P<0.05);年龄大、收缩压高、透析时间长、高水平的尿酸(UA)、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与高水平的SOST、FGF-23、sCD40L均为是影响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OST、FGF-23、sCD40L水平联合预测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8.00%和0.96,均高于单一指标评价(P<0.01)。结论血清SOST、FGF-23、sCD40L水平升高均是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上三项指标均对MHD病人并发心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预测时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并发症 骨硬化蛋白 成纤维细胞因子-23 可溶性cd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通过miR-152/SOX11信号轴调节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3
作者 苏静 梁效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基于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1(SRY-related HMG box 11,SOX11)信号轴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对Raji细胞用sCD40L处理,或转染miR-152 mimics过表达miR-152,转...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基于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1(SRY-related HMG box 11,SOX11)信号轴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对Raji细胞用sCD40L处理,或转染miR-152 mimics过表达miR-152,转染miR-152 inhibitor抑制miR-152的表达,转染SOX11 siRNA沉默SOX11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OX11水平,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leaved Caspase-3水平,qRT-PCR检测miR-152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2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miR-152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sCD40L处理Raji细胞使其miR-152表达增多,SOX11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过表达miR-152和沉默SOX11均使Raji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sCD40L处理联合抑制miR-152表达使Raji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而sCD40L处理、抑制miR-152表达的同时沉默SOX11表达使则使Raji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miR-152能靶向负调控SOX11。结论sCD40L通过miR-152/SOX11信号轴发挥抗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1 微小RNA-152 非霍奇金淋巴瘤 凋亡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青 尤连峰 +2 位作者 李伟 郑颖 钟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离血清并测定sCD40L、IL-18、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1b、CD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ADAMTS12的含量,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CD40、CD40L、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tic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Caspase-1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L-18、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中sCD40L、IL-1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越高(P〈0.05);sCD40L、IL-18高水平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3 位作者 夏晖 解雨春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DM-ASP组较对照组的sCD40L水平升高(2.14±0.74vs1.89±1.07,P>0.05),DM+ASP组CD40L较DM组下降(1.19±0.76,P<0.01),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清sCD40L升高;服用ASP可降低DM患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阿司匹林 糖尿病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的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敏 任玉国 +1 位作者 李兴涛 高美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与糖代谢状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调节...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与糖代谢状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2型糖尿组(T2DM组)、T2DM组伴血管增殖症组(T2DM+VC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 CD40L、IL-6、TNF-α;CRP用特定蛋白测定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1糖调节异常组、T2DM组、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患者血清s CD40L、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组(P<0.05);2与糖调节异常组相比,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s CD40L、CRP、IL-6、TNF-α水平最高,T2DM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s CD40L与CRP、IL-6、TNF-α、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CD40L、CRP、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高水平s CD40L、CRP、IL-6、TNF-α与T2DM发生血管增殖的危险性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耐量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彭芳展 王耀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目的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 CD40L和IGF-1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 CD40L表达量显著下降,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观察组二者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的调节效果显著,同时能改善血清中s CD40L和IGF-1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介入 可溶性cd40配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在36个月随访期内,48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9例次,心血管事件死亡14例,死亡率为29.2%。sCD40L高水平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sCD40L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6个月生存率sCD40L高水平组较sCD40L低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sCD40L水平(>154μg/L)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相关(RR=5.52,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MHD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可溶性cd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生存率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对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BJAB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明强 陈琦 毛星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对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BJAB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BJAB细胞并将其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1、2、3、4、5、6、7g/m L的s CD40L,空白对照组加入同量生...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对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BJAB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BJAB细胞并将其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1、2、3、4、5、6、7g/m L的s CD40L,空白对照组加入同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加入10 mol/L的地塞米松。用不同浓度为的s CD40L作用于BJAB细胞,在24、48、72 h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细胞及不同周期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蛋白。结果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浓度s CD40L处理的细胞培养48、72 h后增殖抑制率高于培养24 h时(P均<0.05)。随着s CD40L作用浓度升高,实验组BJAB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实验组、阳性对照组G_1期细胞百分比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实验组中,6 g/m L亚组G_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2、4 g/m L亚组,S期细胞百分比低于2、4 g/m L亚组(P均<0.05)。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中6 g/m L亚组细胞凋亡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 s CD40L可抑制BJAB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脂血症血瘀证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露 何立人 +1 位作者 符德玉 邓中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血瘀证患者体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瘀证证候积分、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之间的关系,了解血小板活化状态及炎症在高脂血症血瘀证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血瘀证的致病机制。方...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血瘀证患者体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瘀证证候积分、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之间的关系,了解血小板活化状态及炎症在高脂血症血瘀证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血瘀证的致病机制。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70例,分为血瘀证组39例,非血瘀证组31例。同时选3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主要理化检查指标以及sCD40L、P-选择素、hs-CRP等测定,分析各组上述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高脂血症血瘀证组血瘀证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非血瘀证组。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P-选择素分别为(25.13±5.49)ng/L、(21.37±3.56)ng/L,sCD40L分别为(2.45±0.48)ng/L、(2.07±0.41)ng/L;均高于对照组[(14.91±2.48)ng/L、(1.63±0.25)ng/L](P<0.01);且血瘀证组P-选择素、sCD40L高于非血瘀组(P<0.01)。高脂血症患者血浆sCD40L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P<0.01),与P-选择素变化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7(P<0.01),与血瘀证量化的证候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3(P<0.01)。结论 高脂血症血瘀证患者体内sCD40L表达增高,表明血瘀证患者体内存在持续的炎症状态,血瘀证进一步加剧高脂血症慢性炎症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瘀证 可溶性cd40配体 炎症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邦牢 贝春花 +2 位作者 黎镇赐 雷秀霞 王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9-100,10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ISA法测定14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早期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严重程度的关联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一核 孙雪东 +1 位作者 邢海波 茅尧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症医学学会(ACCP/SCCM)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26例)和脓毒症组(28例),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存在顽固性低血压、低灌流或器官功能障碍分脓毒症休克组(12例),脓毒症组(16例)。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记录各项生化指标数据,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以及脓毒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sCD40L浓度,组织因子(TF)抗原。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组血清sCD40L,PCT低于脓毒症组患者;脓毒症组PLT,较之SIRS组明显较少;血清sCD40L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优于CRP和PCT,以2.75ng/ml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89.3%,特异性为82.1%;合并休克的脓毒症患者血清sCD40L,SOFA评分显著高于未发生休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T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P<0.01),与PL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18(P<0.01)。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高水平的sCD40L预示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诊断 可溶性cd40配体 脓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朝霞 强华 +2 位作者 马爱群 程华 周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可溶性CIMO配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Scd40L 发生发展 炎性介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可溶性CD40配体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嫒 陈唯韫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 目的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在该动物模型中探究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建立TRALI动物模型,通过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判断大鼠是否发生肺水肿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检测大鼠红细胞储存前后及受血大鼠血浆中s CD40L含量以探讨s CD40L在TRALI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7 d浓缩红细胞(PRBC)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7 d PRBC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漏出量(13.17±5.76)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66)mg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4.94±2.15)mg(F=17.605,P<0.001)。7 d PRBC组大鼠伊文斯兰染液漏出量(0.0109±0.0067)%/min显著高于NS对照组(0.0026±0.0006)%/min(t=2.998,P=0.03)。储存7 d PRBC中s CD40L含量(451.58±73.28)pg/ml显著高于0 d PRBC(277.94±98.18)pg/ml(t=2.834,P=0.03)。7 d PRBC组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878.21±125.3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9.78±62.60)pg/ml和NS对照组(418.07±47.68)pg/ml(F=78.715,P<0.001)。结论采用创伤-失血-大量输血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TRALI模型,接受大量输血的TRALI大鼠血浆s CD40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NS对照组,提示s CD40L可能在TRALI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对白血病THP-1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封忠昕 陈琦 +6 位作者 闵迅 龚玉萍 袁钟 黄锐 陈迪 王虹 冯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72-3474,共3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人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凋亡、周期的作用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分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人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凋亡、周期的作用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CD40L处理THP-1细胞后Bcl-2及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CD40L处理THP-1细胞48 h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诱导细胞的凋亡,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40L在体外能够诱导细胞凋亡,阻滞THP-1细胞在G0/G1期,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及激活caspase-3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THP-1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半胱天冬酶-3
下载PDF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核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德军 唐咏春 +2 位作者 郭瑞友 臧云华 侯荣耀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erum soluble CD40ligand,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胞核核因子...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erum soluble CD40ligand,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胞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起病24h以内的100例AP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选择同期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常规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梗死灶体积、外周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胞核NF-κB p65表达率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SS和梗死灶体积的进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sCD40L水平ELPBMC^J&核NF-KBp65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胞核NF--KBp65表达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O.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结论CD40-CD40L信号通路及PBMC胞核NF-KB表达的过度上调而介导的炎症、凋亡机制可能是APCI的分子生物学因素,灯盏生脉胶囊能通过下调此分子生物学因素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核因子-κB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毓杰 刘秀敏 +1 位作者 马春燕 周建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及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EXCEL支架)对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裸支架(BMS)或EXCEL支架治疗,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支架不同分为BMS组和EXCE...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及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EXCEL支架)对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裸支架(BMS)或EXCEL支架治疗,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支架不同分为BMS组和EXCEL支架组,每组40例。测定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水平。结果80例患者(男48例,女32例)120个靶病变接受治疗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诊。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EXCEL支架组显著低于BMS组(P<0.01),于6个月时,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XCEL支架可降低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适度内皮化,减少再狭窄,减少迟发性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 EXCEL支架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骨质疏松症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覃巍 左康康 +1 位作者 郭青 廉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e CD40 ligand,s CD40L)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50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根据超声将OP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e CD40 ligand,s CD40L)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50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根据超声将OP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组(120例)和动脉粥样硬化非形成组(130例)。结果存在动脉粥样斑块与无动脉粥样斑块的OP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骨密度以及血清s CD40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 CD40L浓度在OP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与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0.256,P=0.033;r=0.258,P=0.031;r=0.288,P=0.016),与HDL-C呈负相关(r=-0.411,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可溶性CD40L与OP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 OP患者中血清可溶性CD40L在OP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厚度呈正相关。在临床上,血清s CD40L检测可能有利于判断OP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 可溶性cd40配体 骨密度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一笋 朱华亭 +5 位作者 李文香 顾国浩 施勤 张寄南 束永前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0-482,共3页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酶联检测试剂盒。方法 :采用鼠抗人CD4 0L单克隆抗体 1B1为包被抗体 ,识别人CD4 0L不同位点的单克隆抗体 4F1经琥珀酰羟基生物素 (BNHS)标记后为检测抗体 ,建立双抗体夹心的人s...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酶联检测试剂盒。方法 :采用鼠抗人CD4 0L单克隆抗体 1B1为包被抗体 ,识别人CD4 0L不同位点的单克隆抗体 4F1经琥珀酰羟基生物素 (BNHS)标记后为检测抗体 ,建立双抗体夹心的人sCD4 0L酶联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 ,测定 2 0 0例健康供血员血清和血浆中sCD4 0L的含量。结果 :成功研制人sCD4 0L酶联检测试剂盒 ,灵敏度为 0 5ng ml。该试剂盒 4℃放置 3个月 ,离散度 (CV) <± 6 9% ,回收率为 94 7%~ 10 4 8% ,提示该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性 ,与国外商品化试剂盒的分析结果相似。应用该试剂盒测得的健康供血员血清和血浆sCD4 0L含量分别为 9 5 6± 4 71、2 98± 1 13ng ml。结论 :研制成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sCD4 0L酶标检测试剂盒 ,能够对血清和血浆中sCD4 0L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并首次证实血清和血浆中s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酶联免疫反应 血小板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朝霞 马爱群 +2 位作者 强华 周萍 程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5,51,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用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及部分随访患者共156例,其中急性...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用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及部分随访患者共156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7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非冠心病对照患者37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并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P<0.05),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用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8%、61.9%、85.7%。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代表着斑块的不稳定状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