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与可溶性E选择素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洁 杨海英 +2 位作者 王德伟 石惠荣 刘国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评估动态检测循环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与可溶性E选择素(s ES)水平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12例确诊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重度组,4... 目的评估动态检测循环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与可溶性E选择素(s ES)水平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12例确诊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重度组,42例,NYHAⅢ~Ⅳ级;轻度组,70例,NYHAⅠ~Ⅱ级。分别在临床治疗第1、2、4和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TIMP-4和s ES水平,并进行比较。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循环指标与CHF患者1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时间点,重度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与s ES水平高于轻度组(均为P<0.05),而TIMP-4水平较低(均为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与s ES均逐渐降低,而TIMP-4水平逐渐升高(均为P<0.05)。随访1年,重度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轻度组(χ~2=10.536,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与s ES为CHF的正相关因素(β=0.595,P=0.026;β=0.788,P=0.016),而TIMP-4为CHF的负相关因素(β=-0.697,P=0.038)。结论血浆TIMP-4与sES联合动态检测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 可溶性e选择素 预后
下载PDF
用ELISA法检测单肺通气不同时间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可溶性E选择素的水平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 潘灵辉 +3 位作者 林飞 钱卫 黄宇 杜学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6只,对照组行双肺通气,01组、02组、03组、04组分别为将气管切开后将导管插入右侧主支气管行右侧肺单肺通...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6只,对照组行双肺通气,01组、02组、03组、04组分别为将气管切开后将导管插入右侧主支气管行右侧肺单肺通气1/2、1、2、4h,听诊确定左侧肺萎陷。实验结束后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E-选择素、肺组织和血浆中VEGF的表达;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sE-选择素在大鼠单肺通气1、2、4h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VEGF在大鼠单肺通气4h组肺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该组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板层小体排空,线粒体损伤等改变。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ALI),sE-选择素及VEGF在大鼠ALI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单肺通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肺挫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可溶性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辉 岳峰涛 +1 位作者 向明 刘俊钧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肺挫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D14,sCD14)、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伤后肺损伤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酶... 目的:观察肺挫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D14,sCD14)、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伤后肺损伤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5例肺挫伤患者伤后6h、12h、1d、3d、5d、7d血清sCD14、sE-selectin、TNF-α含量及30例健康成人血清中以上3种因子的含量,比较血清中sCD14、sE-selectin、TNF-α含量在肺挫伤患者和健康成人中的差异以及sCD14、sE-selectin、TNF-α与伤后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结果:肺挫伤患者伤后6h血清sCD14、sE-selectin、TNF-α含量即显著升高,且sCD14s、E-selectin含量与ALI和ARDS的发生关系密切,伤后血清sCD14、sE-selectin、TNF-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sCD14、sE-selectin、TNF-α与肺挫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可溶性e选择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糖尿病角膜结膜上皮病变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彦慧 周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角膜结膜上皮改变的情况及其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5例(5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50眼)健康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记细胞学...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角膜结膜上皮改变的情况及其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5例(5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50眼)健康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记细胞学(IC)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年龄、DM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清E-选择素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M组的BUT值、SchirmerⅠ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着色率、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级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和鳞状上皮化生的级别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DM患者泪膜功能和角结膜上皮均有损害,且血清E选择素水平高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下降愈明显,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程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泪膜 角膜结膜上皮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仲 彭喜意 +2 位作者 唐振旺 欧阳慎予 谭小进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2198-22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扩张组,共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共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共20例。采...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扩张组,共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共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共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水平。结果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在冠状动脉扩张组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均与冠状动脉扩张存在相关性(P<0.05),以及冠脉扩张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具有相关性并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e选择素 胰岛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建成 叶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血浆 e—selectin 高血压病 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e选择 临床意义 水平 表达 循环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张乐之 张建荣 卞金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血压水平、肥胖度、血糖及血脂等的关系。方法 测定 95例无靶器官损害的 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HT组 )和 35例正常血压者 (NT组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浓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血压水平、肥胖度、血糖及血脂等的关系。方法 测定 95例无靶器官损害的 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HT组 )和 35例正常血压者 (NT组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浓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分析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其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HT组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为 ( 4 2 .5± 15 .3) μg/L ,高于NT组的 ( 33.2± 14 .8) μg/L(P <0 .0 1) ,但经协方差较正BMI后 ,两组间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②两组 ( 130例 )的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为 ( 4 0 .0± 15 .7) μg/L ,与SBP、DBP、BMI和TG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 <0 .0 5和 <0 .0 0 1) ;③在剔除超重、体重过轻者后 ,HT组 ( 2 9例 )与NT组 ( 30例 )的血清sE selectin浓度分别为 ( 37.5± 12 .3) μg/L和 ( 35 .2± 15 .0 ) μg/L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但仍与BMI显著相关 ,而与血压值不相关。结论 无靶器官损害的 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者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血压不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可溶性e选择素 血压 相关性 肥胖度 血糖 血脂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陈群蓉 彭运生 +2 位作者 梁辉 曹建华 蔡朝民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73-1174,120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sE-selection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E-selection与CD4/CD8比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可溶性e选择素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肥胖及性别的关系
9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郑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83-183,共1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正常体重组 4 3例 ,超重组 10 4例 ,肥胖组 32例 ;男 6 7例 ,女 112例 )的空...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正常体重组 4 3例 ,超重组 10 4例 ,肥胖组 32例 ;男 6 7例 ,女 112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浓度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 ,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AUC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 ,测定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体重指数 (BMI)。分析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sE selectin浓度肥胖组 (5 6 .4± 2 1.2 ) μg L高于超重组组 (4 3.5± 16 .6 ) μg L(P <0 .0 0 1)和正常组 (37.8± 12 .9) μg L(P <0 .0 0 1) ,男性组 (5 0 .0± 17.8) (g L高于女性组 (4 1.2± 16 .9) μg L(P <0 .0 1)。血清sE selectin浓度男性组与BMI相关 ,女性组与BMI、空腹胰岛素、AUCIN相关。结论 :合并肥胖的后发性高血压患者和男性有较高的血清sE selectin浓度 ,肥胖程度与血清sE selectin浓度直接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可溶性e选择素 患者血清 性别 心血管内科 军医大学 长海医院 曲线下面积 体重指数 血清胰岛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检测
10
作者 王刚 刘晓琳 刘玉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清 可溶性e选择素 检测 内皮细胞 白细胞粘附分子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肥胖及性别等的关系
11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4-504,共1页
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79例无明显并发症的轻中度EH患者的空腹(sE-s)浓度,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 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79例无明显并发症的轻中度EH患者的空腹(sE-s)浓度,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测定SBP、DBP和体重指数(BMI)。分析血清sE-s浓度与各项参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e-选择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肥胖 胰岛曲线下面积 胰岛释放试验 胰岛浓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 葡萄糖浓度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与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侯学伶 张旭 +6 位作者 刘昱 郝世奇 王琳 赵勇 银广悦 田雪梅 武彩虹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T2)、可溶性E选择素(SES)表达与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7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7例志愿者为健康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T2)、可溶性E选择素(SES)表达与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7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7例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ST2、SES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严重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与血清ST2、SES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ST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SE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危险分层患者的血清ST2、S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射血分数的下降,患者的血清ST2显著下降,SES显著的上升趋势。不同心功能患者的血清ST2、S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的心功能的级别上升,患者的血清ST2显著下降,SES显著上升。患者的血清ST2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心功能、预后呈负相关,SES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心功能、预后呈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2呈水平低表达、SES呈高水平表达,血清ST2、SES表达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呈现显著的相关性,ST2、SES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心功能及预后的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2受体 可溶性e选择素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E选择素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庆桥 胡元会 +5 位作者 王诗涵 周育平 储瑜光 曹雪滨 李俊峡 潘菊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PAI-1)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SAP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PAI-1)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SAP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MP-9、sE-selectin及tPAI-1表达程度,并比较3者之间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AP患者血清MMP-9、tPAI-1及sE-selectin表达程度较对照者升高,其中前2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者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AP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故具有一定不稳定性。炎性因子和纤溶系统标记物可能成为判定SAP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稳定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e选择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莹 夏轶姿 +1 位作者 龚裕强 陈刚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1期1925-1927,1947,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 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重症肺炎组、非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组...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 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重症肺炎组、非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组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测定血清s 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结果血清s 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重症肺炎组、非重症肺炎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23±10.78)ng/ml、(85.47±21.14)ng/ml、(18.35±4.21)×10~9/L;(13.25±3.84)ng/ml、(43.25±12.15)ng/ml、(12.01±2.87)×10~9/L;(5.64±1.42)ng/ml、(2.12±0.89)ng/ml、(6.57±2.0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 E-选择素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分别为(53.14±12.53)ng/ml和(37.28±8.21)n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 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1.23±10.78)ng/ml、(85.47±21.14)ng/ml、(18.35±4.21)×10~9/L;(18.74±5.84)ng/ml、(12.96±5.12)ng/ml、(8.83±2.5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 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25±3.84)ng/ml、(43.25±12.15)ng/ml、(12.01±2.87)×10~9/L;(9.13±1.56)ng/ml、(9.16±2.04)ng/ml、(6.85±2.31)×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者血清sE-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P患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升高,sE-选择素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可溶性e选择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彦军 张金盈 +2 位作者 刘志远 张力 张曙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入选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入选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AP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E-selectin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sE-selecti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可溶性e选择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愉生 谢宝松 +5 位作者 林明 许能銮 林章树 李瑞慧 李鸿茹 林立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2,22,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heumonia,CAP)患者血清可溶性E、P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25例CAP患者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heumonia,CAP)患者血清可溶性E、P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25例CAP患者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E-选择素、sP-选择素的水平。结果肺炎组治疗前sE-选择素水平、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E=3.307,P<0.01;tsP=3.995,P<0.01);肺炎组治疗后,sE-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tsE=5.039,P<0.01;tsP=5.707,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E=1.146,P=0.26;tsP=0.070,P=0.994)。sE-选择素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98,P<0.01),而sP-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r=0.029,P=0.804)。结论sE-选择素、sP-选择素参与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检测血清sE-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有助于判断CAP病情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可溶性e选择素 可溶性P选择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在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时的水平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邵华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情况。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8例急性心机梗死、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19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对照个体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结果急性心机梗死和不...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情况。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8例急性心机梗死、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19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对照个体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结果急性心机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2±6.7)ng/m l和(58.9±7.2)ng/m l,但这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却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6±4.5)ng/m l和对照组(31.7±4.7)ng/m l明显增高,后两组个体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也相近。结论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升高反映缺血心肌发生了急性炎症反应,其是确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存在不稳定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e选择素 急性心机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原文传递
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鹏飞 张爱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用ELISA法测定 6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4名正常糖耐量 (NGT)者和 2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的血清水平,发现IGT患者sVCAM 1浓度明显高于NGT者,提示IGT患者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  用ELISA法测定 6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4名正常糖耐量 (NGT)者和 2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的血清水平,发现IGT患者sVCAM 1浓度明显高于NGT者,提示IGT患者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糖耐量受损 血管细胞 黏附分子 IGT SVCAM-1 水平 发现
原文传递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武庆 崔盘根 +1 位作者 林麟 贾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应用ELISA法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31例),治疗后(30例)和正常人(20名)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t=3.277,P< 0.005),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PASI记分)呈正相... 应用ELISA法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31例),治疗后(30例)和正常人(20名)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t=3.277,P< 0.005),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PASI记分)呈正相关(r=0.495,P< 0.005)。治疗后随病情好转,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显著下降(t=3.119,P< 0.005),此下降现象在原PASI相对较高的患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结果表明,血清中可溶性选择素E水平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判定银屑病活动性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可溶性选择e eLISA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IL-6、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艳秋 高美华 李红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血清空腹血糖水平与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66 5,0.688 6,0.722 0,0.672 9,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检测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可溶性P选择 可溶性e选择素 IL-6 IL-1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