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生命政治学可知性条件的《资本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青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3年第1期188-201,共14页
《资本论》与生命政治学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直接能够主题化的话题,而是要在一种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实现二者视域的融合。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著作,《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可能的前提、特征以及基... 《资本论》与生命政治学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直接能够主题化的话题,而是要在一种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实现二者视域的融合。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著作,《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可能的前提、特征以及基本的运作模式,这些内容构成了理解生命政治得以可能的前提和条件。要真正实现对生命政治学的理解,必须在完成对生命政治学理解的基础上跳出其自身的视域,从而在更为原初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达到合理的理解。作为生命政治学的可知性条件,《资本论》中对资本权力、劳动社会化和剩余价值生产等的论述,为理解生命政治学提供了更为基础和根本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权力 劳动社会化 剩余价值生产 可知性条件
下载PDF
可知性悖论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左立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可知性悖论不仅对认识论中的可知论提出了挑战,而且为逻辑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为了解决可知性悖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直觉主义逻辑的方案、弗协调逻辑的方案、情境理论的方案、语形限制的方案等,但是这些方... 可知性悖论不仅对认识论中的可知论提出了挑战,而且为逻辑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为了解决可知性悖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直觉主义逻辑的方案、弗协调逻辑的方案、情境理论的方案、语形限制的方案等,但是这些方案都未能完满地解决这一难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知性悖论 可知性原理 认知逻辑
下载PDF
论世界是可知性与不可知性的统一
3
作者 严春友 崔华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认为 ,无论是主张世界绝对不可知还是绝对可知 ,都是片面的 ,因为一切存在都既具有可知性的一面 。
关键词 世界 可知性 可知性 统一 世界不可知 世界可知
下载PDF
可知性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 李小五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可知性悖论是指,从反实在论接受的前提——可知性原则KP出发,能推出反实在论不能接受的结论——全知原则OMN。该悖论对反实在论提出严峻的挑战。可知性悖论产生于Fitch-系统FS,其解决方案是通过弱化KP为RKP,建立推不出OMN的系统RKP。
关键词 可知性悖论 反实在论 可知性原则 全知原则
下载PDF
城市设计中的不可知性和可操作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康 张四维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4期4-9,共6页
以南京市鼓楼广场周边建筑设计的过程为例,剖析了城市设计中的不可知因素和可操作因素,强调了城市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并就全面认识城市设计、做好城市设计工作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可知性 可操作性 城市设计
下载PDF
世界可知性:认识论的最高问题──兼议最高问题和实践观点的关系
6
作者 吉彦波 《求实》 CSSCI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世界可知性:认识论的最高问题兼议最高问题和实践观点的关系吉彦波在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世界可知性”问题是一个无关紧要、一笔带过的问题仅仅在“认识论”的开头部分轻描淡写地提及,而未能正面系统展开讨论。之所以如此,很重要... 世界可知性:认识论的最高问题兼议最高问题和实践观点的关系吉彦波在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世界可知性”问题是一个无关紧要、一笔带过的问题仅仅在“认识论”的开头部分轻描淡写地提及,而未能正面系统展开讨论。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世界可知性 最高问题 可知 实践观点 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 认识目标 正确解决
下载PDF
“可知性悖论”、“突击考查悖论”试解——对向可知论挑战的挑战
7
作者 马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3,共6页
1 “可知性悖论”是建立在对可知论的歪曲的基础之上的。2 “可知性悖论”认为,同时接受可知性原理和“非全知假设”会导致逻辑矛盾。实际上是因为在这种逻辑推导中,作为论证总前提的非全知假设的符号公式“ q(q∧┑Kq)”是错误的——... 1 “可知性悖论”是建立在对可知论的歪曲的基础之上的。2 “可知性悖论”认为,同时接受可知性原理和“非全知假设”会导致逻辑矛盾。实际上是因为在这种逻辑推导中,作为论证总前提的非全知假设的符号公式“ q(q∧┑Kq)”是错误的———它本身是一个包含逻辑矛盾的恒假命题。3 学生对老师所说的那种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击考查”的有关论证是有漏洞的,因为它是片面的。4 “突击考查悖论”认为,学生不可能知道老师的断定是真实的,假设学生知道老师的断定是真实的会导致矛盾,这也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把老师的断定错误地分析为支命题是联言命题的选言命题(其实,老师的断定应是支命题为假言命题的联言命题 ),并且这种作为支命题的联言命题都是包含有逻辑矛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知性悖论” “突击考查悖论” 可知
下载PDF
物质具有可知性吗?
8
作者 朱昌彻 《晋阳学刊》 1986年第5期32-33,共2页
秦淮沙同志在1985年《晋阳学刊》第二期上发表了《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一文。这篇文章很有新意,读后深受启发。文章的第四部分否定了我国哲学界某些同志所提出的所谓“世界可知性原理”。对此,我完全赞同。这... 秦淮沙同志在1985年《晋阳学刊》第二期上发表了《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一文。这篇文章很有新意,读后深受启发。文章的第四部分否定了我国哲学界某些同志所提出的所谓“世界可知性原理”。对此,我完全赞同。这里,仅对秦文作一点补充和发挥。秦文指出,所谓的“世界的可知性原理”,“不是说明思维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而是论证世界本身的‘可知性’,”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可知性 物质属性 可知 客观实在性 唯物主义 原理 认识世界 可能性 部分否定 经验批判主义
下载PDF
声调与音段对于普通话和粤语的可知性的相对重要性研究
9
作者 王红岩 朱立刚 +1 位作者 李笑通 Vincent J.J.P.van Heuve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20-122,共3页
旨在探索音段和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在普通话和粤语的语音可知性上的相对价值。普通话的声调总量较少(4个),而粤语更为丰富(至少7个)。通常,相对于音段而言超音段具有冗余性,因此在语音识别中它的作用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低质量的... 旨在探索音段和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在普通话和粤语的语音可知性上的相对价值。普通话的声调总量较少(4个),而粤语更为丰富(至少7个)。通常,相对于音段而言超音段具有冗余性,因此在语音识别中它的作用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低质量的语音输入中超音段(重音,声调)相对的重要性将会增加,因为相对于音段,超音段对于噪音环境和失真处理后的语音的鲁棒性更强。同时,我们对两项假设进行检测:(1)粤语中词的声调的重要性大于普通话,因为前者有更丰富的声调系统;(2)当音段信息质量渐差时,词声调重要性相对加强。因为言语中音段和声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音段削弱,那么人们识别语音的根据更多的会转到总量占优的声调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段 超音段 词汇层面声调 普通话 广东话 可知性
下载PDF
试论文本意义的可知性
10
作者 陈海飞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文本意义是可知的,是可能被把握的,正确理解是可能的。理解的历史性、条件性、目的性和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决定了理解的可能性。人们实际的理解活动也从根本上证明了理解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文本意义 理解 前见 可知性
下载PDF
世界可知性问题阐释的历史演进
11
作者 洪波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世界可知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始终是哲学研究的重心之一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阐释。这种阐释大致有本体论 ,语言论和实践论三个阶段 。
关键词 世界 可知性 阐释
下载PDF
浅析产品形态的可知性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宗明 熊云飞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5年第6期54-55,共2页
阐述了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即产品语义学,着重分析了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如何应用,从而符合人们的认知行为,加快产品与人的信息交互能力。
关键词 形态 可知性 形态语义 市场
下载PDF
相对主义观念关照下的历史形象——历史可知性散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
历史的可知性问题作为历史哲学的元问题之一,是个极富魅力的理论领域。本文试图从对历史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及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正由于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和必要不断地去超越可知的... 历史的可知性问题作为历史哲学的元问题之一,是个极富魅力的理论领域。本文试图从对历史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及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正由于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和必要不断地去超越可知的相对的程度,使历史学的研究能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知性 相对主义 史料 历史形象
下载PDF
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辩证统一——哲学物质范畴内涵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明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16,共6页
本文认为,列宁物质定义的内涵是融客观性和可知性于一体的,它以范畴的形式凝结着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因而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石的地位。而列宁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的观点则是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唯心主义的错误说的,指的... 本文认为,列宁物质定义的内涵是融客观性和可知性于一体的,它以范畴的形式凝结着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因而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石的地位。而列宁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的观点则是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唯心主义的错误说的,指的是只具有客观性的物理学的物质;而不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可知性这两个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尽管它是整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但不能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来使用。只有坚持列宁的物质定义,许多理论问题才能得到阐明,否则,必然导致混乱和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世界观 客观性 物质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 研究对象 可知性 外部世界 关系问题 物理学唯心主义
下载PDF
中药的可知性与新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永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9年第3期4-8,共5页
今年7月,我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正式挂牌启动,四川省政府随即召开了“中药现代化专题报告会”。惠永正副部长的报告提出了中药的可知性以及中药现代化的新视角,为中药研究开发指出了方向和方法,值得一读。尤其... 今年7月,我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正式挂牌启动,四川省政府随即召开了“中药现代化专题报告会”。惠永正副部长的报告提出了中药的可知性以及中药现代化的新视角,为中药研究开发指出了方向和方法,值得一读。尤其是,这一报告可读性极强,相信任何读者都会一口气读完。故本刊摘要发表,以飨未能与会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中医药 可知性 青蒿素 中药产业 心血管疾病 天然药物 白血病 知识产权保护 青霉素
下载PDF
从信息论看世界的可知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10,共8页
对于所有五官健全的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无限多样的世界。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直接感知客体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等性质,形成对客体的表象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达到... 对于所有五官健全的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无限多样的世界。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直接感知客体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等性质,形成对客体的表象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达到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形成认识的全部丰富内容。作为认识的主体,绝大多数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既不认为自己可能缺少什么感官,不能感知可能存在的相应对象和属性,也不认为认识客体会有什么不能被感知的属性。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相信或不怀疑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相信或不怀疑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而另一些哲学家则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在我们的哲学工作者当中也不是没有类似看法的。有的论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认识世界 认识论 可知性 处理信息 认识客体 认识能力 认识主体 抽象思维 可知
下载PDF
试论分离与结合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辩证法三大规律——关于辩证法规律可知性的判定
17
作者 康洪武 《理论研究》 1987年第1期17-23,共7页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一些同志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可以有四个、五个、六个……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会越来越多,以至无限;而最基本的规律却只能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有些同志提出了系统的五条或七条规律,要把它纳入唯物辩证法之中,甚...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一些同志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可以有四个、五个、六个……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会越来越多,以至无限;而最基本的规律却只能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有些同志提出了系统的五条或七条规律,要把它纳入唯物辩证法之中,甚至取代唯物辩证法的原有三大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规律 基本运动形式 可知性 辩证思维 理论概括 内在根据 理论体系 经验归纳法 七条 《自然辩证法》
下载PDF
艺术中“张力”的可知性因素
18
作者 宋葛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期51-51,共1页
艺术张力不仅体现在绘画、戏剧、小说等各个艺术领域,也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中找到其元素,比如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二元对立为思想线索的西方艺术思潮,无论哪一种艺术或者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艺术... 艺术张力不仅体现在绘画、戏剧、小说等各个艺术领域,也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中找到其元素,比如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二元对立为思想线索的西方艺术思潮,无论哪一种艺术或者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艺术的"张力"最终感受美的本质和生命的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张力 可知性
下载PDF
世界可知性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19
作者 孙栋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1999年第4期73-76,共4页
恩格斯在阐述世界可知性问题之前,曾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由此,理论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序列和研究范式,那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中,世界的本原性问题是第一位的,是全... 恩格斯在阐述世界可知性问题之前,曾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由此,理论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序列和研究范式,那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中,世界的本原性问题是第一位的,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而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则是第二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可知性 哲学体系 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 哲学思想 关系问题 外部世界 精神实质
下载PDF
论康德“现象”的不可知性
20
作者 丁星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康德"现象"作为其哲学的重要概念,是其批判哲学构建的理论基石之一。现象被康德规定为可知的,但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可知性的规定。这不仅在本体论意义上表现出来了,也在认识论意义上表现出来了。
关键词 现象 可知性 自在之物 感性与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