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4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BIM仿真分析
1
作者 郑霞忠 吴俊 +1 位作者 晋良海 杜发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施工机械 安拆吊装作业 视觉可达性 多主体 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与优化布局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2
作者 宗会明 王楚雯 戴技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74,共14页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因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当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小城市和典型城市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鲜见,且在案例代表性和数据精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西南山地类型的重庆市...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因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当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小城市和典型城市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鲜见,且在案例代表性和数据精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西南山地类型的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城区为案例,以居民小区出入口与公园绿地出入口为研究主体,构建改进潜能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特征和存在问题,参考位置分配模型与调研结果,得出优化布局方案并检验.结果表明,江津区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与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提出拟新建7个游园与5个社区公园,并将部分公园绿地进行合并扩建或新增出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潜能模型 可达性 城市公园绿地 优化布局 重庆市江津区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及可达性分析
3
作者 程刚 郭磊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合公交站点服务范围、步行通道路径、交叉口等信息构建异站换乘子网络.二者协同实现了基于Arc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并依据该网络对公交线路的乘客在车时间和换乘系数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换乘网络能够对乘客在车时间进行良好的测度,乘客在车时间最大值为68.68 min,最小值为2.00 min,乘客换乘在车时间平均值为29.90 min.该换乘网络能够对换乘系数进行良好的测度,得到有效换乘线路90 300条,换乘系数最大为4条(线路为62条),最小为0条(线路为1 354条).采用可达性度量模型,可实现对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和换乘可达性的良好测度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网络 换乘网络 GIS 可达性 Space-P模型 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就医活动推断的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研究
4
作者 翁剑成 张云飞 +1 位作者 林鹏飞 李文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9,共9页
为准确评估老年人公交就医出行的实际可达性,本文基于老年卡数据构建公交出行链,提出基于公交出行链的老年人就医活动推断方法,获取老年人的实际就医出行需求和出行时间。引入公交实时到站数据以反映公交实际运营水平对就医可达性的影响... 为准确评估老年人公交就医出行的实际可达性,本文基于老年卡数据构建公交出行链,提出基于公交出行链的老年人就医活动推断方法,获取老年人的实际就医出行需求和出行时间。引入公交实时到站数据以反映公交实际运营水平对就医可达性的影响,构建面向出行全过程的实际出行成本矩阵,包括等候时间、乘车时间、换乘时间。考虑不同医院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构建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引入分级服务半径和高斯距离衰减函数,提出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计算方法。以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在城市外围区域其分布也存在空间异质性,五环路外的东部和西部区域可达性较好,而北部、东北部区域的可达性相对较差;各区域高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均明显低于平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本文可为提升老年人就医出行可达性和公交系统适老化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实际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老年乘客 就医出行链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的多层动态航空网络鲁棒性分析
5
作者 王兴隆 尹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更准确地描述航空网络以分析其鲁棒性,提出1种以同一始发机场及其离场航班为子网络层,随出发时刻动态变化的多层动态航空网络模型。针对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多层动态航空网络,以可达性、度中心性和加权介数中心性为节点特征指标,网... 为更准确地描述航空网络以分析其鲁棒性,提出1种以同一始发机场及其离场航班为子网络层,随出发时刻动态变化的多层动态航空网络模型。针对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多层动态航空网络,以可达性、度中心性和加权介数中心性为节点特征指标,网络效率为网络性能测度指标,从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2种策略下对网络进行鲁棒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航空网络的鲁棒性主要由20%的机场提供,且在不同时间段内鲁棒性不同,在2023年夏秋航季,7∶00~20∶00间鲁棒性较好,4∶00~7∶00和20∶00~24∶00鲁棒性较差;用可达性指标衡量航空网络中机场节点的重要程度比度中心性和加权介数中心性指标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为保障航空运输网络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网络 多层动态网络 可达性 鲁棒
下载PDF
基于2SFCA的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评价研究——以辽宁省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
6
作者 王利 王钙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以辽宁省内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梳理辽宁省高中研学旅行供需系统现状,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OD分析技术、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对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绘制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 以辽宁省内高中与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为例,梳理辽宁省高中研学旅行供需系统现状,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OD分析技术、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对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绘制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评价图,得出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可达性的空间差异明显,存在“四高四低”的空间特征;采用全省14个市现状行政区域图与可达性评价图做空间叠加分析,对各市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为辽宁省研学旅行基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基础依据,也为其他省区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对于促进教育系统与旅游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研学旅行同步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基地 可达性 2SFCA 高中 辽宁省
下载PDF
国内贸易网络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基于市场可达性的中介效应
7
作者 徐晓莉 郭容含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7,共10页
现代经济生产与分工日渐网络化,促使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国海关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贸易... 现代经济生产与分工日渐网络化,促使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国海关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可达性在国内贸易网络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在市场可达性较高地区,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内贸易网络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正向影响在高生产率企业和中低质量产品企业中更显著。据此,文章提出跨区域拓展与延伸国内贸易网络、制定差异化扶持策略、借助于现有交通网络深化市场可达性等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助力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贸易网络 市场可达性 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基于最优供需分配法的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8
作者 刘志强 非凡 +1 位作者 洪亘伟 余慧 《园林》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有助于优化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状况,推进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针对传统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供需关系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引入最优供需分配法(OSD),以苏州市姑苏区为实证区域,探究社区公园与... “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有助于优化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状况,推进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针对传统空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供需关系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引入最优供需分配法(OSD),以苏州市姑苏区为实证区域,探究社区公园与居民的最优服务配置,根据配置结果确定各居住区居民获取服务所需时间、社区公园服务覆盖率。(1)OSD通过对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最优分配,能客观呈现社区公园供需匹配的实际情况,对于服务盲区的识别更为精准,所得可达性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2)最优供需分配结果显示,姑苏区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较低,可达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高值集中在中南部,低值则在中部片状聚集。(3)空间可达性低值区域,可针对性通过增设社区公园、微绿地、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服务供给,并完善路网结构,优化可达性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社区公园布局规划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空间可达性 最优供需分配法 苏州市姑苏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天水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9
作者 廖永峰 张建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本研究以天水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天水市遥感影像图、道路网交通图、人口数量分布图、主要公园绿地分布图等,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功能,对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及服务人口以及不同城区公... 本研究以天水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天水市遥感影像图、道路网交通图、人口数量分布图、主要公园绿地分布图等,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功能,对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及服务人口以及不同城区公园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其步行方式下5 min内的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平均为4.16%,15 min内的服务人口比为平均为39%;在骑行方式下10 min内仍然有15%居民无法到达公园及机动车方式下5 min内依然有40%公园绿地无法到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 公园绿地 可达性 GIS
下载PDF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南康家具物流园区空间可达性分析
10
作者 王炎 郭梦芳 《北京测绘》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潜能模型作为测度空间可达性的重要模型,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可达性分析中。以家具物流园为切入点,在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物流企业数量因子,构建改进潜能模型测度其空间可达性。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 潜能模型作为测度空间可达性的重要模型,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可达性分析中。以家具物流园为切入点,在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物流企业数量因子,构建改进潜能模型测度其空间可达性。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插值方法进行可达性等级划分,并在出行时间测算中引入货车限行影响因子。以南康区为例进行家具物流园空间可达性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南康家具物流园区潜能分布较为平衡,中部物流商贸城和红土地物流园作为成熟的物流园其潜能值最大,物流园区空间可达性分布差异不明显,大致呈现出中东部高、周边低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家具物流园区 改进潜能模型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交通可达性与交通规划研究
11
作者 张雅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21-0124,共4页
本文从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原理和实践开始,详细阐述了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定义、衡量手段以及提升策略。然后,将视角转向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交通规划的现状和挑战,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以及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并指... 本文从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原理和实践开始,详细阐述了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定义、衡量手段以及提升策略。然后,将视角转向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交通规划的现状和挑战,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以及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现行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融合交通规划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了研究,并对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可达性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交通规划的深入研究,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 可达性 交通可达性衡量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可达性评价
12
作者 王诚 张云彬 +2 位作者 陈静媛 李丹 朱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时间阈值下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及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布局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可达性较高区域通常分布在新城区以及综合公园周边地区,并且随着时间阈值的提高,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均衡态势;合肥市中心城区在15 min与30 min时间阈值下均只有近5%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匹配状态;近7%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显著不匹配状态,主要集中于老城区西部以及滨湖区北部区域,居住区密度与综合公园数量是影响供需匹配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与高德路径规划数据作为数据源对传统可达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微观尺度下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评价框架,能够精确地评估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的通达程度以提高居民综合公园游憩出行的阈值,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综合公园整体的空间分布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绿地 综合公园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合肥市
下载PDF
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13
作者 胡莉蓉 何深静 苏世亮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算人才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在步行、公共交通和驾车3种出行方式下到达不同等级医院的通勤时间,通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设立多级搜索半径、考虑供给和需求方竞争效应并利用实时交通大数据改进两步移动...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算人才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在步行、公共交通和驾车3种出行方式下到达不同等级医院的通勤时间,通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设立多级搜索半径、考虑供给和需求方竞争效应并利用实时交通大数据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进行多维度评价。研究发现:1)紧急就医情境下15%公共住房点驾车30 min内不可抵达三甲医院,普通就医情境下仅10%公共住房点实现15 min就医目标;2)可达性由老经济特区向非经济特区逐渐衰减;3)人才住房可达性最优,其次是经济适用房,最后是公共租赁房;4)公共交通和步行相比于驾车模式下的可达性空间分异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保障住房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交通+” 出行方式 深圳
下载PDF
陕西省传统村落可达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14
作者 夏伊凡 黄晓燕 +1 位作者 康晨晨 徐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传统村落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陕西省18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ArcGIS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县级和镇级尺度下传统村落可达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结... 传统村落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陕西省18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ArcGIS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县级和镇级尺度下传统村落可达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呈集聚型空间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4个主要集聚区。②传统村落可达性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以关中为中心的阶梯状递减特征。③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传统村落可达性与影响因素存在着较强的空间不稳定性。县级尺度下,高程与传统村落可达性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在镇级尺度下,两者正负向关系并存,且呈现以榆林西北部和渭南中部为中心向外围圈层逐渐增强的特点。县级尺度下,近水体最短距离与传统村落可达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但在镇级尺度下,其对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呈现出从陕南和陕北向中部逐步递减的趋势。④高程、坡度和近水体最短距离是影响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可达性的主要因素,且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传统村落可达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地区传统村落可达性的改进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GWR模型 不同尺度 陕西省
下载PDF
基于移动性导向的公交网络可达性研究
15
作者 王登忠 马东方 +2 位作者 方博 王如杰 袁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公交优先战略主要偏重于网络可达性优化,通过提高区域线网密度和站点密度可提升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但缺少对公交资源调度及移动性导向考虑。为弥补上述缺陷,首先将公交出行过程分为乘坐、换乘、候车等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涵盖3个阶段的区... 公交优先战略主要偏重于网络可达性优化,通过提高区域线网密度和站点密度可提升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但缺少对公交资源调度及移动性导向考虑。为弥补上述缺陷,首先将公交出行过程分为乘坐、换乘、候车等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涵盖3个阶段的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可达性指标与移动性水平的关联模式,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关联模式,挖掘城市区域差异性和以移动性提升为导向的关键可达性要素;并以杭州市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交通的高可达性并非会带来移动性水平的必然提升,针对这种非一致性提出了分区域的公交网络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 可达性 移动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村镇建设格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16
作者 李元芳 乔伟峰 +1 位作者 杨春花 陈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点主要围绕主城区、城镇中心及交通主干道分布,整体呈现出“一个大中心、多个小中心”的放射状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可达性分异较大;②金坛区居民点分形特征较强,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多区域片状集聚的空间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线路扩张;③金坛区村镇建设存在村镇空间形态复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村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村镇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村镇建设格局空间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苏南洼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村镇建设格局 乡村发展
下载PDF
城市内涝灾害对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的影响评估
17
作者 施加福 王昊 +2 位作者 周晋军 丁一 张树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内涝积水,识别道路积水风险,明确阻断道路,并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对不同脆弱性的兴趣点(POI)的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从1 a一遇增大到100 a一遇,内涝积水面积增大,平均积水深度从0.08 m增大到0.20 m。受积水影响道路数量持续增加,阻断道路长度从11 km上升至49 km,增长了超过300%。随着阻断道路的增多,应急救援可达的POI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阈值内平均下降40%以上,可达性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内涝模型耦合城市路网得到的道路积水可以揭示阻断道路的总体格局,可达性模型可以快速估算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结果可为应急救援响应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水力耦合模型 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 应急救援 可达性 气候变化 降水 洪水
下载PDF
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18
作者 章震 刘刚 何敬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出行服务,故其可达性情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的潜能模型对居民的交通站点选择影响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使用改进潜能模型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进行度量研究。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考虑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构建出一种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其次,引入潜能模型并考虑人口空间分布,建立顾及人口空间异质性的改进潜能模型,进而结合综合中心性度量指标提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测度方法;最后,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融合地面公交网络和地铁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武侯区和锦江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较优,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可达性较差;可达性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和武侯区与锦江区的交界处。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情况,可为进一步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可达性 潜能模型 城市公共交通
下载PDF
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公立小学为例
19
作者 张潇 钱勇生 +3 位作者 曾俊伟 魏谞婷 杨民安 张富涛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216-223,共8页
为了衡量城市居民的基础教育设施资源的供需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法和增强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西安市未央区10个街道分人口结构和四种出行方式的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接着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 为了衡量城市居民的基础教育设施资源的供需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法和增强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西安市未央区10个街道分人口结构和四种出行方式的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接着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未央区的教育设施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空间可达性上总体呈现南部街道的教育设施可达性最高,而靠北部的5个街道可达性均较低;空间公平性方面,4种交通出行方式均表明教育设施分布的极度不公平。比较下步行方式公平性最差,而机动车方式公平性最好。基于此提出建议,优化相关部门机构对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以提高其公平性;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提高道路网密度以提升公立学校空间公平性;加强空间公平性视角的城市教育资源设施配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空间公平 增强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未央区
下载PDF
地铁域地下空间综合可达性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0
作者 栾勇鹏 郭腾飞 +2 位作者 董蕴豪 马晨骁 彭芳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1,共11页
为实现地铁域地下空间在功能利用和空间可达性维度的规划优化,以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为研究区域,依托POI、OSM等开放多源数据构建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空间句法模型、CRITIC算法对地铁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可达性进行量化测度。基于节... 为实现地铁域地下空间在功能利用和空间可达性维度的规划优化,以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为研究区域,依托POI、OSM等开放多源数据构建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空间句法模型、CRITIC算法对地铁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可达性进行量化测度。基于节点-场所模型与可达性测度结果,有效识别了青岛市地铁域地下空间的失衡利用单元,并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地面建筑开发强度、区位交通条件3个层面的单元类别分类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优化原则及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域地下空间 综合可达性 空间句法 节点-场所模型 CRITIC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