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8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预警台站地震参数测定结果与测震数据对比分析
1
作者 刘雪娇 吕睿 +2 位作者 冯凯宇 窦丽婷 陈前冲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21年9月—2023年3月的实际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编目结果为依据,将预警台站编目定位结果和正式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偏差做对比,梳理地震基本参数的偏差范围,探讨预警台站地震定位精度。总体来说,...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21年9月—2023年3月的实际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编目结果为依据,将预警台站编目定位结果和正式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偏差做对比,梳理地震基本参数的偏差范围,探讨预警台站地震定位精度。总体来说,预警台站定位的地震基本参数数据结果整体可靠,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预警台站 地震基本参数
下载PDF
山西预警台站运行指标自动化产出程序
2
作者 李晨 陈永新 梁艳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5期41-43,46,共4页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可以在地震发生后为人民群众紧急避险和政府灾后救援提供科技引导。该项目自建成以来,已产出大量预警台站观测数据,这些数据质量影响着地震预警系统的速度和准确度。实现台站运行指标的自动化产出不仅可以方...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可以在地震发生后为人民群众紧急避险和政府灾后救援提供科技引导。该项目自建成以来,已产出大量预警台站观测数据,这些数据质量影响着地震预警系统的速度和准确度。实现台站运行指标的自动化产出不仅可以方便日常工作任务,还可以提高片区运维效率。因此,可设计基于Python语言的自动推送程序,分类读取计算山西1 096个预警站点的运行数据,生成规范格式的统计表,通过企业微信机器人定时推送工作群并提醒查阅,最终实现山西预警台站运行指标的自动化产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台站 地震预警系统 运行指标
下载PDF
地震预警台站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以四川泸定M_(S)6.8地震为例
3
作者 侯泽宇 马康熙 +2 位作者 朱永莉 王宇航 李萍萍 《四川地震》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了研究预警台站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为例,基于地震预警台站观测资料,使用LOC3D定位方法对主震及2022年9月9日前MS≥3.0余震进行重定位。结果表明:泸定M_(S)6.8地震震中位置与人工目录结果... 为了研究预警台站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为例,基于地震预警台站观测资料,使用LOC3D定位方法对主震及2022年9月9日前MS≥3.0余震进行重定位。结果表明:泸定M_(S)6.8地震震中位置与人工目录结果基本一致;预警台站观测资料的加入能够增加各个方位的台站覆盖率,增加近台数量,提供地震事件S波完整震相,有效地约束地震定位结果中的震源深度,提升了地震定位精度,为地震定位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地震预警台站 泸定M_(S)6.8地震
下载PDF
提升基层气象台站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
4
作者 权青 《机电兵船档案》 2024年第2期75-77,共3页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基层气象台站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现有条件下探索一种科学、高效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供基层台站结合本地化实际操作参考使用,力求整合人员、资源、打通链接渠道,提高工作效能,为基层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 基层 气象台站 文书档案 管理
下载PDF
大功率调频广播台站实时在线监测应用模块设计与功能浅析
5
作者 张宸 《中国无线电》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大功率调频广播台站实时在线监测应用模块的研究背景、设计目标、功能点需求、性能指标要求,阐述了其软件模块数据结构、接口设计、系统架构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用该应用软件对已建立的自动化无线电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进行无线电... 介绍了大功率调频广播台站实时在线监测应用模块的研究背景、设计目标、功能点需求、性能指标要求,阐述了其软件模块数据结构、接口设计、系统架构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用该应用软件对已建立的自动化无线电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进行无线电环境数据采集,实测和验证了主要功能的实现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台站 无线电 监测 软件 应用
下载PDF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防雷接地建设
6
作者 冯林 袁明烽 段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防雷接地网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高山台站建设、更新改造时的必做项目。因此,在进行高山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时需要对台站周边环境和雷电危害进行分析,设计一套符合台站安全的防雷接地系统,将雷击危害尽可能... 防雷接地网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高山台站建设、更新改造时的必做项目。因此,在进行高山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时需要对台站周边环境和雷电危害进行分析,设计一套符合台站安全的防雷接地系统,将雷击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本文从环境评估、危害分析、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针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防雷接地网的建设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规划适合台站应对雷击的布网格局,有效降低高山台站防雷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确保台站人员安全、播出安全、设施安全。希望可以对相关台站的防雷接地系统建设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高山台站 防雷接地 安全播出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湖北地震监测台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7
作者 梁子晗 徐久晟 +1 位作者 彭籽壹 胡洪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湖北地震监测台站分布与行政区划、活动断裂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之间的空间关系,定量研究湖北地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湖北部分地市存在地震监测空白或薄弱区域;超50%的地球物理监测台站和约... 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湖北地震监测台站分布与行政区划、活动断裂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之间的空间关系,定量研究湖北地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湖北部分地市存在地震监测空白或薄弱区域;超50%的地球物理监测台站和约三分之一的测震台站在距活动断裂10 km的范围内;所有地震台站均位于地震烈度Ⅵ级以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站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加强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探析
8
作者 段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205-0208,共4页
地震台站监测与观测,是需要在特定设备和环境下进行的,获取到精确的数据信息,将会为地震预报和应对方案设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要能够高度重视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文章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施... 地震台站监测与观测,是需要在特定设备和环境下进行的,获取到精确的数据信息,将会为地震预报和应对方案设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要能够高度重视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文章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功能进行探讨,研判当前建设和维护的现状,提出强化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方法,引入一些国内外的案例来佐证,探讨案例给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站监测 监测设施 观测环境保护
下载PDF
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防雷保护措施
9
作者 王奇川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广播电视高山台站传播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广、质量高、障碍少,在广播电视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雷击是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经常面临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会影响正常播出,而且由此产生的其他损失和不良后果更难以估测。本文主要介绍广播... 广播电视高山台站传播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广、质量高、障碍少,在广播电视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雷击是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经常面临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会影响正常播出,而且由此产生的其他损失和不良后果更难以估测。本文主要介绍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防雷保护措施及日常管理,对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高山台站 雷电危害 防雷保护措施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台站分布及观测数据应用
10
作者 宋晓燕 王鑫 安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
作为地震学研究的基础,地震监测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地震监测台站分布及其相关数据的应用研究情况,明晰该区地震研究进展,认为综合利用不同来源数据是开展地震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固定台站 流动台站
下载PDF
浅议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广秋 尹广奎 《数字传媒研究》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喉舌,在思想宣传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管理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维护人员不足、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因此,促进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维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发展,全... 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喉舌,在思想宣传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管理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维护人员不足、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因此,促进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维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发展,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升级十分必要。本文对基层广播电视转播台站建设、管理、维护、监管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台站 台站管理 台站维护
下载PDF
基于张衡一号卫星波动观测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特征统计分析
12
作者 王亚璐 项正 +6 位作者 泽仁志玛 倪彬彬 刘阳希子 张学民 欧阳新艳 吴迎燕 申旭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51-4463,共13页
地基人工甚低频(10~30 kHz)台站信号可以穿透电离层,甚至泄露进地球磁层,从而导致内辐射带高能电子的沉降.研究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特征对于研究辐射带电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张衡一号卫星2019—2022年的电场观测数据,本文... 地基人工甚低频(10~30 kHz)台站信号可以穿透电离层,甚至泄露进地球磁层,从而导致内辐射带高能电子的沉降.研究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特征对于研究辐射带电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张衡一号卫星2019—2022年的电场观测数据,本文对全球10个人工甚低频台站在电离层中的信号特征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电离层中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昼夜差异、季变规律、对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及其在地磁共轭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会传播至台站上空电离层及其共轭区,信号辐射范围及强度与台站的发射功率呈正相关.电离层电子密度对甚低频信号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夜侧和当地冬季,电离层电子密度相对较小时,泄露进入内磁层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较强,而信号强度受地磁活动影响很弱.在台站上空,信号增强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呈现近圆形分布,并存在明显的波模干涉效应,在共轭半球,信号增强区域中心相对共轭穿刺点会发生极向漂移(L<2的台站)或赤道向漂移(L>2的台站),但所有台站的电波能量都被限制在1/2赤道电子回旋频率磁壳以内的区域.这些统计观测特征表明,发射台站位于较低L值(L<1.4)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在内磁层中主要以非导管模式传播到共轭半球,而发射台站位于较高L值(L>2.6)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主要以导管模式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台站 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 张衡一号卫星 统计分析 导管和非导管传播
下载PDF
强震动观测台站布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张艳红 常廷改 +1 位作者 钟菊芳 曾新翔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强震动观测是准确把握强震动特征的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强震记录的缺乏是目前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雅下地震观测台站的布设现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断裂活动性特点,考虑雅下工程建设的需要,基于雅... 强震动观测是准确把握强震动特征的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强震记录的缺乏是目前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雅下地震观测台站的布设现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断裂活动性特点,考虑雅下工程建设的需要,基于雅下工程场址地震动输入机制综合研究需求,提出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四种布设方案。针对布设方案中满足最急需的原则,先期建设了米林、朗多、直白三个测点台站,并有效记录了2022年9月18日墨脱M3.9级地震、2022年11月10日墨脱M5.6地震,数据完整、可靠。研究将有助于今后逐步推进雅下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建设,为雅下强震观测资料的积累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下游区 强震动观测 台站 布设方案 工程抗震
下载PDF
实时更新JOPENS台站参数及数据状态监控
14
作者 梁艳 李冬梅 任力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山西地震台网运维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多线程ping台站IP地址实现链路监控,通过连接JOPENS系统的流服务器监控实时数据流接收状态,自动生成故障日志,维护人员填报日志后,系统自动判定是否有地震计或数据采集器的更换,根据新的仪器类型和序... 山西地震台网运维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多线程ping台站IP地址实现链路监控,通过连接JOPENS系统的流服务器监控实时数据流接收状态,自动生成故障日志,维护人员填报日志后,系统自动判定是否有地震计或数据采集器的更换,根据新的仪器类型和序列号查找对应的仪器响应,自动将JOPENS系统中有关台站参数进行更新;同时,系统根据获取到的台站连续波形,按照数据预处理、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估算、加速度功率谱概率密度PDF估算的步骤实现对台站噪声的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更新 台站噪声 PSD PDF
下载PDF
基于RDS实现地震台站数据连续率计算
15
作者 韩成成 谢石文 +1 位作者 隆爱军 王琐琛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提升地震台站业务工作智能化水平,加强地震台站数据的监测和管理能力,部署云数据库RDS对台站状态数据进行集群管理,应用Delphi编程在Windows应用程序中实现简单易操作的地震台站数据连续率计算,同时实现分时间段、分台站查询功能,解... 为提升地震台站业务工作智能化水平,加强地震台站数据的监测和管理能力,部署云数据库RDS对台站状态数据进行集群管理,应用Delphi编程在Windows应用程序中实现简单易操作的地震台站数据连续率计算,同时实现分时间段、分台站查询功能,解放了业务人员双手,提升了工作的准确率与工作效率,逐步完善了地震台站“云+端”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S云数据库 地震台站 连续率计算
下载PDF
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安全播出运维监管平台方案设计
16
作者 黄靖 刘中华 《广播电视网络》 2023年第12期93-95,共3页
本文基于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站自台监测系统数据,通过采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数据整合与集中管理,重点介绍应用于台站安全播出运维监测的新技术,对安全播出运维监管平台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智慧台站 监测预警 物联网
下载PDF
浅析基层台站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内容
17
作者 褚春燕 桂翰林 +3 位作者 陈利华 王荣 范滨 孙桂玉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是PDCA循环中的检查环节,基层台站检查是内部审核工作的重点。本文为了更加明确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部审核内容,对基层台站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规范内部审核内容,以期为台站自我审核、省市级... 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是PDCA循环中的检查环节,基层台站检查是内部审核工作的重点。本文为了更加明确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部审核内容,对基层台站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规范内部审核内容,以期为台站自我审核、省市级内部审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基层台站
下载PDF
前兆台站数字化展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丁成 常玉柱 +1 位作者 鞠永 孙贵成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4期61-65,共5页
使用C++语言,基于Qt框架,设计开发了一款前兆台站数字化展示软件。该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切换模块并自由编辑展示内容和仪器信息,不但有利于保证仪器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还可提高来台参观人员对台站的了解程度,实现了台站宣... 使用C++语言,基于Qt框架,设计开发了一款前兆台站数字化展示软件。该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切换模块并自由编辑展示内容和仪器信息,不但有利于保证仪器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还可提高来台参观人员对台站的了解程度,实现了台站宣传展示和仪器状态监控相结合的功能,目前已应用于丰宁地震台、易县地震台,经过简单配置即可应用于其他前兆台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台站 仪器监控 宣传展示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震台站运维信息管理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丁莉莎 邵叶 +3 位作者 朱杰伦 邓远立 黄晖 柯乃琛 《华南地震》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总结了广东省地震台站日常运维工作中的需求和建议,及现有专业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特点,结合微信小程序操作简洁和开发简单的特点,设计并研发一套供广东省地震运维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经推广应用,该小程序能较好适应广东省地震运维工作... 总结了广东省地震台站日常运维工作中的需求和建议,及现有专业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特点,结合微信小程序操作简洁和开发简单的特点,设计并研发一套供广东省地震运维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经推广应用,该小程序能较好适应广东省地震运维工作个性化需求,能为运维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便捷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站运维 信息检索 信息填报 微信小程序
下载PDF
近断裂带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台站布设方案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文韬 宣言 +2 位作者 江汶乡 王友彪 宋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依托某跨越断裂带密集区域的长大干线铁路,提出1种通用性的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台站布设方案及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平均分布法建立台站分布模型,根据不同时期的保护对象并参考盲区半径指标,确定系统的初期和中期预警台站布设和预警方案;然... 依托某跨越断裂带密集区域的长大干线铁路,提出1种通用性的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台站布设方案及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平均分布法建立台站分布模型,根据不同时期的保护对象并参考盲区半径指标,确定系统的初期和中期预警台站布设和预警方案;然后,估算理论上单台的预警监测能力,并根据历史地震数据验证不同预警方案下的系统预警监测能力;最后,评价不同预警方案的时效性,根据历史地震得到烈度-预警可用时间累积分布,确认区域预警效果。结果表明:该铁路平均台间距不应小于20 km;初期预警方案可监测到76.50%的历史地震,理论和历史地震的预警可用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3.18和12.19 s;中期3台、4台预警方案分别可监测到80.80%和78.54%的历史地震,3台方案理论和历史地震的预警可用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5.31和8.62 s,4台方案分别为13.79和8.47s;初期和中期方案的区域预警效果均满足工程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近断裂带 台站布设 预警可用时间 预警时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