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两次台风外围叠加下的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1
作者 龚宇 李婷苑 +3 位作者 陈靖扬 何博翰 林子峰 邓玉娇 《广东气象》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广东省2022年9月12—16日臭氧污染实况为例,利用国家气象站、风廓线雷达站、环保国控站等相关资料,对该次典型台风外围影响下的臭氧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梅花”“南玛都”台风外围共同影响下,广东省温高、雨少、日照偏... 以广东省2022年9月12—16日臭氧污染实况为例,利用国家气象站、风廓线雷达站、环保国控站等相关资料,对该次典型台风外围影响下的臭氧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梅花”“南玛都”台风外围共同影响下,广东省温高、雨少、日照偏长,臭氧气象条件指数显著偏高,气象条件极有利于其生成。(2)以清远、广州为代表的中北部区域低层扩散条件一般,在持续偏北风场的影响下,污染物生成后往下游输送;而以中山为代表的风场下游珠三角西南部区域扩散条件显著偏差,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导致当地夜间风场由偏北风转为弱偏南风,风场辐合,扩散条件较差,致使臭氧污染加剧。(3)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导致低空臭氧垂直输送与外省污染传输也是臭氧污染加剧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象学 台风外围 臭氧污染 气象条件 广东省
下载PDF
2次台风外围强对流大风天气对比分析
2
作者 陆秋霖 张容菁 +1 位作者 李秀昌 林确略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为提高台风外围强对流大风预报预警能力。【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个差异较大的台风在广西造成台风外围强对流大风天气的环流背景、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前者的主要影... 【目的】为提高台风外围强对流大风预报预警能力。【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个差异较大的台风在广西造成台风外围强对流大风天气的环流背景、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前者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副高南侧边缘和台风西北侧偏东气流中的东风波动,后者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台风倒槽,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近地面层风的辐合有利于对流触发;(2)较好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层结为其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次过程的触发机制略有不同,辐合线位置的差异导致对流初生位置的不同,影响广西的范围也不同。【结论】CAPE值和DCAPE(600 hPa)值等的差异预示着前者对流发展潜势强于后者,所伴随的天气现象也有所不同。雷达回波上的弓形回波和后侧入流急流带来大风天气,大风出现前回波顶高度和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不断下降,对大风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体移速的不同导致大风出现的强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 大风 不稳定层结 弓形回波
下载PDF
青岛机场一次台风外围暴雨天气分析
3
作者 刘曦 刘源 贺晓霞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93-195,共3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葵花8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分析了2020年8月25—26日处于台风外围的青岛机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外围环流背景是青岛机场出现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因素。虽然台风外围环流带来的暖湿...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葵花8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分析了2020年8月25—26日处于台风外围的青岛机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外围环流背景是青岛机场出现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因素。虽然台风外围环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冷空气交汇于山东中部地区,形成大范围长时间的主雨带,但青岛地区受台风倒槽的影响,持续有对流云团生成,并且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加强发展。由于青岛崂山山区地形造成的迎风坡效应,同时26日青岛地区水汽条件较好,尤其是水汽通量散度达到-26 g/(cm2·hPa·s)有利于青岛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使得包括青岛机场在内的青岛城阳区和即墨区局地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青岛机场 台风外围 地形抬升
下载PDF
双雷达反演台风外围强带状回波风场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罗昌荣 池艳珍 周海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利用移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J)和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地球坐标系下的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凌晨超强台风"圣帕"外围强带状回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带状回波具有以下特... 利用移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J)和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地球坐标系下的双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重点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凌晨超强台风"圣帕"外围强带状回波的风场特征。结果表明,带状回波具有以下特征:(1)强盛阶段,每个强回波中心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右后侧对应于强东偏北风速中心(强风核),其中最强回波中心前侧还存在弱风速中心。这样的水平风场结构从低层一直保持到中层,使得强回波区对应于水平辐合和正涡度区,产生明显的上升运动,有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强盛阶段云体快速移动。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前侧及后侧中低层气流均指向强回波,在强回波区及后侧水平辐合形成上升气流,最大上升速度出现在强回波中心与北侧强风核之间。同时在强回波上空高层出现辐散,气流主要向后流出。(2)减弱阶段,较强回波中心或其北侧对应于弱风速中心,回波中心出现负涡度区。云体移速变慢。相对于移动的云体来说,偏东气流穿过云体。回波区气流辐合较弱,明显的上升区出现在中层较强回波近台风中心一侧。(3)强风核可以将位于带状回波前进方向后侧的处于减弱阶段螺旋云带的动量和水汽向带状回波发展区输送,因此,强风核结构很可能是带状回波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带状回波 双雷达反演 三维风场结构双雷达反演台风外围强带状回波风场结构特征研究
下载PDF
一次台风外围雨带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及风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闵爱莲 牛生杰 +2 位作者 雷恒池 吴玉霞 张晓庆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4,共6页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长春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吉林省的一次典型台风外围雨带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可看出两种尺度云系的相互作用,整个降水雨带为明显的旋转西进过程。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低层辐合高...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长春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吉林省的一次典型台风外围雨带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可看出两种尺度云系的相互作用,整个降水雨带为明显的旋转西进过程。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另外,低层由于存在摩擦,受台风雨带影响较小,而中高层受台风中α尺度系统和中β尺度雨团的共同影响,两者风场的叠加造成低层偏东风到高层东北风的风向变化。可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为人工增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台风外围雨带 回波强度 径向速度
下载PDF
一次台风外围特大暴雨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云川 张杏敏 周须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1-24,20,共5页
分析了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西南部致洪暴雨最大时段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风场及θse场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中-α尺度云团中的中-β和中-γ尺度云团不仅可使降水增幅,而且可以直接引起强降水产生;另外湿中性结... 分析了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西南部致洪暴雨最大时段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风场及θse场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中-α尺度云团中的中-β和中-γ尺度云团不仅可使降水增幅,而且可以直接引起强降水产生;另外湿中性结构有利于特大暴雨的产生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 特大暴雨 中小尺度 结构特征 暴雨
下载PDF
台风外围偏北气流下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彩玲 炎利军 +2 位作者 张广彦 麦玲玲 招伟文 《广东气象》 2015年第5期5-9,共5页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雷达及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广东省2014年7月8日和8月1日2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台风外围第3象限偏西北气流控制下,但触发机制不尽相同。7月...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雷达及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广东省2014年7月8日和8月1日2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台风外围第3象限偏西北气流控制下,但触发机制不尽相同。7月8日强对流过程与中低层中尺度辐合线北抬有关,是在中低层转西南风时触发;8月1日强对流过程与下沉气流加强有关,偏北气流在近地面与西南气流交汇形成中尺度辐合线,该辐合线自北向南影响广东省中部触发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热力和不稳定指数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外围 强对流天气 对流参数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一次台风外围云系降水过程的云水资源评估及特征分析
8
作者 罗雄 王谨 +2 位作者 张小娟 崔蕾 李枚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21期71-76,80,共7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所建立的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方法(CWR-MEM),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CMORPH融合降水资料和风云2F卫星TBB资料,对贵州省夏季一次台风外围云系降水过程的降水场和三维云水场进行监测及云水资源计算。结果表明,... 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所建立的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方法(CWR-MEM),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CMORPH融合降水资料和风云2F卫星TBB资料,对贵州省夏季一次台风外围云系降水过程的降水场和三维云水场进行监测及云水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水汽含量比水凝物大1~2个量级,但是水凝物的变化对于降水具有指示意义;地面降水51.55亿吨,净凝结量为47.91亿吨,水汽和水凝物的输入大于输出,总水物质为净输入;云水资源总量远小于水汽总量,但相较于水汽,水凝物的更新周期短,时空变化快;水凝物降水效率为47.37%,明显高于水汽降水效率,空中留存的云水总量为57.29亿吨,具备一定的增雨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云系降水 云水资源 水凝物 水汽 降水效率
下载PDF
台风远外围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黄忠 张东 +2 位作者 蔡安安 方一川 叶爱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1,I0002,共8页
为加深对台风外围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的认识,提高对华南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和预警的能力,利用广东中尺度天气监测网的多普勒雷达、自动站资料和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4年8月发生在台风云娜外围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背景、... 为加深对台风外围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的认识,提高对华南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和预警的能力,利用广东中尺度天气监测网的多普勒雷达、自动站资料和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4年8月发生在台风云娜外围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背景、水汽、CAPE、SI、WI、垂直速度和海风辐合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前期受副热带高压和云娜外围下沉气流作用,地面连续高温,使低层大气内能不断积蓄;台风云娜向西北移动的过程中,华南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和下沉气流减弱,在其外围弱低压槽、海风辐合和干线共同作用下触发了强对流;台风外围的稳定度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强对流在台风外围螺旋云带末端的高温、不稳定和相对高湿舌发生;风指数WI用于华南地区雷雨大风预报比其它指数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 强对流 高温 海风 CAPE WI
下载PDF
登陆台风与其外围暴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励申申 寿绍文 王信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3-40,49,共9页
本文对8116号登陆台风及其环境和外围暴雨区分别作了动能平衡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动能制造是三个区域动能平衡的主要能源,动能水平辐散和摩擦消耗则是主要能汇。在台风登陆减弱过程中,暴雨区的动能增加。台风区上层动能水平辐散呈显著... 本文对8116号登陆台风及其环境和外围暴雨区分别作了动能平衡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动能制造是三个区域动能平衡的主要能源,动能水平辐散和摩擦消耗则是主要能汇。在台风登陆减弱过程中,暴雨区的动能增加。台风区上层动能水平辐散呈显著的不对称型。台风右侧次天气尺度强风带起了向暴雨区输送动能使暴雨得到发展的作用。暴雨发生后,通过暴雨区北界向环境输送动能,于是,台风辐散的动能通过暴雨区最后输送给环境。这种动能传递过程可能是台风与环境大气相互作用引起台风衰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台风外围暴雨 相互作用 动能平衡 衰减机制
下载PDF
台风派比安外围龙卷天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伟芬 郭媚媚 +1 位作者 彭端 何华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631-9634,共4页
0606号台风派比安于8月3日19:20在电白至阳西之间沿海地区登陆后,8月4日其外围云带引发的一系列威力超强的龙卷风分别袭击了高要金渡、三水白坭镇、清远石角镇、南海大沥等地,并给上述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笔者使用天气图资料分析龙... 0606号台风派比安于8月3日19:20在电白至阳西之间沿海地区登陆后,8月4日其外围云带引发的一系列威力超强的龙卷风分别袭击了高要金渡、三水白坭镇、清远石角镇、南海大沥等地,并给上述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笔者使用天气图资料分析龙卷风形成的天气形势背景,结合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垂直风切变、k指数等物理量及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其环境场和云带、回波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 龙卷风 深对流
下载PDF
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佛山强龙卷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彩玲 炎利军 +2 位作者 李兆慧 麦雪湖 黄先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4,共9页
2015年10月4日15:28-16:03(北京时间,下同),强龙卷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影响了佛山市顺德、禅城和南海区的十多个村居,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资料等,对这次强龙卷过程进行分... 2015年10月4日15:28-16:03(北京时间,下同),强龙卷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影响了佛山市顺德、禅城和南海区的十多个村居,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资料等,对这次强龙卷过程进行分析。(1)强龙卷发生在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龙卷发生地位于台风中心的45°方向约340~360km处。(2)大尺度环境场利于龙卷的发生。低空急流、低空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均利于龙卷的发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弱冷空气的低层入侵等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3)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强龙卷发生的抬升机制之一,珠l一角喇叭口地形以及佛山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形有利于低层辐合的加强。(4)在螺旋雨带中发展加强的超级单体风暴发展至强盛阶段,雷达上探测到典型的钩状回波、人流缺口等特征;中气旋由弱中气旋加强到强中气旋,由中层向低层发展且切变不断增强时,龙卷触地或继续加强。(5)此次强龙卷是发生在中气旋和TVS底高顶高下降,切变急剧增强期间,龙卷发生时强中气旋底高距离地面小于1km,TVS底高低于500m,龙卷发生前16rain出现弱中气旋,龙卷发生前4min出现强中气旋并伴有TVS特征;TVS的底高、顶高明显下降,最强切变剧增是龙卷迅速增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外围龙卷 垂直风切变 雷达特征 中气旋 龙卷涡旋(TVS)
下载PDF
台风外围环流对沿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娜娜 罗涛 +5 位作者 韩亚娟 杨凯旋 巫阳 张坤 翁宁泉 李学彬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5-44,共10页
结合茂名外场观测数据以及气象要素再分析数据,对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和局地海陆风环流(SLBC)影响下沿海地区的大气边界层(ABL)结构识别方法和特征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气象要素探空数据和微脉冲激光雷达(MPL)观测数据进行了大气边界层高度(B... 结合茂名外场观测数据以及气象要素再分析数据,对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和局地海陆风环流(SLBC)影响下沿海地区的大气边界层(ABL)结构识别方法和特征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气象要素探空数据和微脉冲激光雷达(MPL)观测数据进行了大气边界层高度(BLH)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的BLH识别方法,以有效提高复杂边界层结构情况下激光雷达识别BLH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分析了受大尺度和局地环流影响的ABL结构以及BLH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在没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控制时,局地SLBC的影响较为显著,会使ABL出现多层复杂结构,BLH表现出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日变化规律;BLH开始增长的时间一般出现在白天的陆风-海风转换时刻,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正午气溶胶层顶的位置,即2 km左右;BLH下降的时间通常伴随着夜间的海风-陆风转换,最小值一般出现在夜间残留层以下稳定边界层顶的位置,低至500 m左右。而台风外围环流控制下,局地SLBC引起的局地对流现象会被抑制,ABL昼夜交替的空气上升、下沉运动减弱甚至消失,整个ABL内气溶胶垂直分布较为均匀,BLH与气溶胶层顶基本重合,维持在2 km左右,BLH变化波动不大且没有比较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台风外围环流 海陆风环流 边界层结构 边界层高度
原文传递
一种适于较强台风的切向风廓线方案及其对异常台风路径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孟智勇 徐祥德 陈联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现今台风数值预报中强热带气旋切向风廓线设计上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利用台风报告中7级风和10级风的半径来确定台风切向风廓线的方法。它既可反映真实台风外围结构又避免了强风速切变问题。该方案有可能改进台风尤其是异常路径台... 针对现今台风数值预报中强热带气旋切向风廓线设计上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利用台风报告中7级风和10级风的半径来确定台风切向风廓线的方法。它既可反映真实台风外围结构又避免了强风速切变问题。该方案有可能改进台风尤其是异常路径台风的预报效果,具有广阔的业务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风廓线 台风外围结构 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 台风预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9615号台风分析
15
作者 罗秋红 毛绍荣 《广东气象》 1997年第S3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引导气流 热带气旋强度 台风外围 最大风速 西北偏西 500hPa 登陆点 台风强度 预报 东南偏东
下载PDF
一次台风暴雨中的龙卷风天气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彩玲 杨宇声 +1 位作者 郑启康 张小霞 《广东气象》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分析2006年8月4日佛山地区龙卷风天气发生前后环境场变化特征,从热力学、动力学方面诊断分析,初步概括龙卷风发生的简单机制,指出:在台风外围不稳定区域中,当有水平切变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存在时,且雷达回波强度图上出现人字型回波、速度... 分析2006年8月4日佛山地区龙卷风天气发生前后环境场变化特征,从热力学、动力学方面诊断分析,初步概括龙卷风发生的简单机制,指出:在台风外围不稳定区域中,当有水平切变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存在时,且雷达回波强度图上出现人字型回波、速度场上有气旋式辐合,回波强度≥52 dB z时,要警惕龙卷风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外围 龙卷气旋 龙卷风 佛山
下载PDF
“米雷”外围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秋萍 饶灶鑫 程思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6期8-12,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闪电定位、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以及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对2011年6月25日发生在福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范围强雷暴天气是在"米雷"外围环流的偏北气... 利用常规观测、闪电定位、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以及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对2011年6月25日发生在福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范围强雷暴天气是在"米雷"外围环流的偏北气流下发展的,副高减弱东退至海上,高空槽东移,下沉运动减弱,是强对流发展的大尺度背景条件。地面持续高温为强对流积蓄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中空的降温加剧了层结不稳定。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低层水汽充足以及高能量,这就满足了雷暴天气发生的三条件。地形作用产生的沿海焚风效应,低层切变线为激发沿海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雷达回波在沿海一线加强,弱回波区、回波顶高、气流方向转换等是造成沿海短时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外围 强对流 分析
下载PDF
外环境物理量场时空分布及云系演变对9615号台风的影响
18
作者 陈颜红 《广东气象》 1997年第S3期35-38,34,共5页
关键词 物理量场 时空分布 台风外围 空间结构 时空结构 外环境 非对称结构 逆环流 云场 云系
下载PDF
9615号台风稳定路径及快速移动的成因分析
19
作者 董永忠 《广东气象》 1997年第S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成因分析 台风外围 风稳定 台风登陆 快速移动 水汽输送 演变特征 负变压中心 路径 卫星云图
下载PDF
呼呼! 台风来了
20
作者 文沫 HAYASHI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8年第9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台风外围 下沉气流 危险半圆 海陆风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