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台风残涡暴雨发生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蒙炤臻 陈见 +3 位作者 韩慎友 赖珍权 翟丽萍 林开平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利用EC再分析资料(2.5°×2.5°)、台风年鉴资料及广西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70-2014年影响广西的台风残涡暴雨过程,采用逐例与合成分析方法,对发生日暴雨≥10站过程与弱降水过程的前24h环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 利用EC再分析资料(2.5°×2.5°)、台风年鉴资料及广西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70-2014年影响广西的台风残涡暴雨过程,采用逐例与合成分析方法,对发生日暴雨≥10站过程与弱降水过程的前24h环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1970-2014年的45a中,共有18例台风残涡影响广西,约2-3年出现1次,造成广西日暴雨≥10站的暴雨过程15次,占83%;(2)5-9月均有台风残涡影响广西,其中8月有7例最多,7月有6例次之,9月有3例,5、6月均为1例;(3)依照广西台风影响路径分型,广西台风残涡暴雨共有3类4型,即第Ⅰ、Ⅱ、Ⅲ类强降水型和第Ⅲ类弱降水型;(4)有利台风残涡维持并发生暴雨的环流条件有:200h Pa高度场上,台风残涡移入南亚高压东侧强辐散区之下,500h Pa高度场上,台风残涡移向高原槽前斜压锋区,台风残涡环流呈倒槽状与季风低压区环流相连,850h Pa高度场上,季风急流伴随湿度大值区与台风残涡环流相连接,地面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残涡 暴雨 特征分析 广西
下载PDF
柳州市一次台风残涡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小玲 邹颖俊 赖锡柳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110-112,115,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柳州市自动站雨量资料,对2020年8月20日由台风“海高斯”减弱停编后的残涡引起的柳州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西风槽和副高位置共...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柳州市自动站雨量资料,对2020年8月20日由台风“海高斯”减弱停编后的残涡引起的柳州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西风槽和副高位置共同影响了“海高斯”残涡的移动路径和速度;(2)“海高斯”残涡影响柳州的过程中同时满足了条件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条件,位涡扰动有利于低层涡旋的维持,湿位涡分布对强降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3)“海高斯”残涡影响柳州市暴雨的水汽输送通道由两支气流组成,一是“海高斯”残涡东部环流中的偏南气流与副高边缘偏南气流合并形成的偏南急流,二是孟加拉湾偏西气流经“海高斯”残涡气旋性绕流后形成的偏南气流;(4)层状云中镶嵌的对流性回波带随着螺旋云带向偏东方向缓慢移动而形成列车效应是柳州市大暴雨带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残涡 暴雨 湿位
下载PDF
台风“摩羯”(1814)残涡经渤海突然增强成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男男 王彦 +3 位作者 苏杭 王雪莲 史得道 王亚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4-474,共11页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FY-4可见光云图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4号台风"摩羯"残涡经渤海增强前后热力、动力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台风登陆北上后变性为温带气旋,其热力结构呈...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FY-4可见光云图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4号台风"摩羯"残涡经渤海增强前后热力、动力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台风登陆北上后变性为温带气旋,其热力结构呈非对称分布,垂直风切变具有温带气旋特征,台风残涡入海后高空辐散、整层涡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速度等物理因子均明显增强。利用Petterssen气旋发展公式探讨入海增强原因,台风残涡入海前,温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主要作用,涡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抑制作用,台风残涡入海后,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皆有利于台风残涡增强。非绝热加热作用在整个研究时段有利于台风发展,降水释放潜热加热对台风入海增强有正反馈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种突发性增大的特征。海洋平坦下垫面和适宜的海温是台风残涡入海增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残涡 非绝热加热 温度平流 度平流 渤海
下载PDF
2023年台风杜苏芮登陆后残涡维持的热力和动力机制研究
4
作者 向纯怡 董林 +2 位作者 刘达 王皘 诸葛小勇 《气象》 2024年第11期1289-1305,共17页
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和多源观测资料,分析2023年西北太平洋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台风残余旋涡(以下简称残涡)先减弱后增强过程,台风残涡的维持阶段出现在7月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研究发现,残涡维持阶段一直保持了暖心结构,并未发生变性... 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和多源观测资料,分析2023年西北太平洋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台风残余旋涡(以下简称残涡)先减弱后增强过程,台风残涡的维持阶段出现在7月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研究发现,残涡维持阶段一直保持了暖心结构,并未发生变性过程;而残涡中心东北侧出现了明显的水汽辐合和湿位涡增加。“杜苏芮”残涡中心在北上过程中,北侧遭遇带状副热带高压阻挡移速减慢,对流层中高层副热带高压引导下的干冷气流进一步加剧了与中低层残涡和暖湿气团之间的温湿梯度,使得残涡北侧出现明显的等熵面倾斜,而倾斜涡度发展形成的动力抬升作用促发了残涡气旋性涡度的垂直发展。同时,残涡仍能从土壤湿度增加中获得一定的地表潜热释放加热。残涡东北侧出现的水汽径向流入和垂直上升运动释放的大量凝结潜热,也为残涡的维持和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台风残涡维持 热力和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