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性与可读性兼具的书法史论结合研究——评《论书雅言》
1
作者 冯嘉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I0003-I0003,共1页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美术与书法”被正式列为一级学科。这不仅要求书法专业在教学方面紧跟其他“一级学科”的步伐,更对此专业的教材、读物等书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具...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美术与书法”被正式列为一级学科。这不仅要求书法专业在教学方面紧跟其他“一级学科”的步伐,更对此专业的教材、读物等书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具备极强专业性的同时对大众具有普及、教育意义。由杨勇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论书雅言》正是一本符合书法专业一级学科要求的高质量书籍。该书以书法史为背景,将浩如烟海的历代名家书论兼收并蓄,并从中选取极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名家书学理论加以阐述,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使抽象的书论变得更为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专业 论书 书论 研究生教育 书法史 学科专业目录 史论结合 书学理论
下载PDF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
作者 赵振波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3年第5期58-60,共3页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史料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人们借助史料,可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可以说史料是人们进行历史研究、历史讨论的重要依据。真实、可信的史料,不仅...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史料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人们借助史料,可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可以说史料是人们进行历史研究、历史讨论的重要依据。真实、可信的史料,不仅仅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补充,还能够带领同学们走进历史场景,帮助同学们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史料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史料的价值也不一样,同学们在对史料进行分析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能力、思维、素养也随之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论结合 历史发展规律 去粗取精 历史场景 人类社会发展 去伪存真 论从史出 历史知识体系
下载PDF
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谈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3
作者 陈晓翠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第9期67-69,共3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科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解读新课标,并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科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解读新课标,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个人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史论结合 一线教师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学科学习 论从史出
下载PDF
论教育研究中的“史论结合” 被引量:7
4
作者 廖其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3,182,共9页
"史论结合"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事物已经过去了的发展过程、当前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发展过程及相关事实的总和的全面研究,全面把握事物的历史发展实际,并进一步发现相关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提出更加科学的理... "史论结合"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事物已经过去了的发展过程、当前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发展过程及相关事实的总和的全面研究,全面把握事物的历史发展实际,并进一步发现相关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提出更加科学的理论及指导事物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科学观点。教育研究中实行"史论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助于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教育研究者要很好地在教育研究中实行"史论结合",除了要具备"史论结合"的意识外,还需要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和具备多方面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 教育研究 教育史研究 史论关系 史论结合
下载PDF
史论结合原则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刚 白建民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史论结合”是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这一原则在课程中的运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符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特点的,也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概论 史论结合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漫评史论结合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绍纲 《晋阳学刊》 1983年第6期51-54,共4页
史家治史,从来就有一个史论关系问题。五十年代有人提出“以论带史”,结果发展成为“以论代史”,历史变成了没有实在内容的空谈。空谈毕竟不是历史,于是出现“论从史出”的主张。最后,一场动乱把“左倾”思想推向顶峰,不但“史”被扫荡... 史家治史,从来就有一个史论关系问题。五十年代有人提出“以论带史”,结果发展成为“以论代史”,历史变成了没有实在内容的空谈。空谈毕竟不是历史,于是出现“论从史出”的主张。最后,一场动乱把“左倾”思想推向顶峰,不但“史”被扫荡净尽,“论”也变成了一片胡言乱语。史学被中断了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史学研究 唯物史观 传统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 史家 社会存在
下载PDF
构建史论结合辞格审美理论体系的丰碑——《中国辞格审美史》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祝敏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中国辞格审美史》以它强大的撰写阵容,新颖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厚实内容,成为中国修辞学史上里程碑似的宏篇巨作。它构建了从语言学、美学等边缘学科视角梳理研究辞格史的崭新理论体系,是语言学与美学等边缘学科有机... 《中国辞格审美史》以它强大的撰写阵容,新颖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厚实内容,成为中国修辞学史上里程碑似的宏篇巨作。它构建了从语言学、美学等边缘学科视角梳理研究辞格史的崭新理论体系,是语言学与美学等边缘学科有机融合的理论典范。全书从写作视角主旨、结构编排布局到具体分析阐述始终贯穿着辩证法理念。其丰富翔实的典型语料积累,精心构思的结构框架下的理论阐释,展示了内容的厚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辞格审美史》 史论结合 理论体系建树 边缘学科有机融合 辩证理念
下载PDF
史论结合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建构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华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3期142-143,共2页
史论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排的特色,也是克服其理论不透、历史过简问题,由教材体系转向教学相长教学体系的抓手和着力点,改革和重建教学体系是沟通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和条件。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体系 史论结合
下载PDF
史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被引量:2
9
作者 成锐航 《科教文汇》 2008年第4期38-38,共1页
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各学科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史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史论结合 分析能力 历史教学
下载PDF
史论结合 探幽发微--读黄明喜教授新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
10
作者 王冰 廖其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史研究所所长黄明喜教授编撰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一书,于2012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型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著作,约30万字。作者根据自己对教育思想家的界定,以儒家... 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史研究所所长黄明喜教授编撰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一书,于2012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型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著作,约30万字。作者根据自己对教育思想家的界定,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线,将22位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论、理想人格、学仕之辩、义利之辩、群己之辩、知行之辩等学术界研究相对薄弱的教育思想作为研究重点,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理论总结。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深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富有现实意义。总体来看,该书的突出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思想 当代中国 史论结合 黄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思想家 教育科学学院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晓华 《沧桑》 2009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史论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了史论结合的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教师在把握史论结合的切入点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史论结合 切入点
下载PDF
从中国翻译史论的发展探寻中国史论结合研究模式
12
作者 张白桦 聂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9-86,共8页
一直以来史论关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过去、当前所处的和即将发生的发展过程及相关事实总和的综合研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的全面把握,进而发现事物的发展... 一直以来史论关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过去、当前所处的和即将发生的发展过程及相关事实总和的综合研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的全面把握,进而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提出更为科学的理论观点,指导并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翻译史与翻译理论是同属翻译研究分之下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关于翻译史论关系的探讨为译学界所热议。文章结合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翻译史的梳理,厘清翻译观的嬗变,进而对当下翻译现状有一个历时的了解与共时的把握,以期对现阶段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构建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论结合 翻译史 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构建
下载PDF
从史论结合上揭示思想解放的意蕴及其社会现实意义--读刘相等著《人类思想解放史论》
13
作者 张宝英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人类发展史 思想解放 史论结合 社会现实意义 相等 社会进步 与时俱进 历史
下载PDF
史论结合 抉幽探秘──评《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
14
作者 王兆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伦理关系 史论结合 文艺 伦理意识 伦理学 文学史 伦理特征 中国文学艺术 文化背景 整体观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应坚持史论结合原则
15
作者 沈明明 汪红梅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前遭到冷遇。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学中教条主义地对待“原理”。为此,坚持原理教学中的史论结合原则就显得十分必要。史论结合要求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理清马克思主义哲...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前遭到冷遇。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学中教条主义地对待“原理”。为此,坚持原理教学中的史论结合原则就显得十分必要。史论结合要求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历史的关系,理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人及之间的思想发展脉络,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实际的关系,理清其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清其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 史论结合 原则
下载PDF
史论结合 探寻规律——简评陈永标著《中国近代文艺美学论稿》
16
作者 张求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7-99,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中国近代文艺批评、文艺思潮、美学思想史的论著相继问世。这些论著或着眼于文艺批评史的梳理,或侧重于美学思想的评述,于各自的领域多有建树。华南师范大学陈永标教授的《中...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中国近代文艺批评、文艺思潮、美学思想史的论著相继问世。这些论著或着眼于文艺批评史的梳理,或侧重于美学思想的评述,于各自的领域多有建树。华南师范大学陈永标教授的《中国近代文艺美学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以下简称《论稿》)则以独到的眼光、新颖的见解将近代文艺理论批评的研究和近代美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近代文艺美学的特征及其内涵,正如洪柏昭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大大开拓了文艺美学研究的视野,提高了近代文艺美学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艺美学 中国近代 史论结合 寻规律 论稿 文艺批评史 学术研究 刘熙载 文艺理论批评 文艺美学研究
下载PDF
史论结合,虚实交融——谈《社会开放学引论》的方法论特点
17
作者 刘景泉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5-87,共3页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李恒瑞主编的《社会开放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又将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书分为十章,前几章着重从宏观上论述了有关开放的根本性问题...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李恒瑞主编的《社会开放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又将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书分为十章,前几章着重从宏观上论述了有关开放的根本性问题,包括社会开放观、开放社会论、开放历史论、开放观念论;后几章着重从微观上分析有关开放的重要的实际问题,包括开放政策论、对外开放论、对内开放论、开放功能论、开放协调论、开放实施论。此书出版后,报刊上已发表了一些评介文章,给予很好的评价。本文拟着重对此书写作的方法论特点进行一些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特点 史论结合 社会主义社会 开放社会 时代精神 根本性问题 社会生产力 开放时代 马克思主义 逻辑统一
下载PDF
史论结合的近代学习思想史扛鼎之作——读《中国近代学习思想研究》
18
作者 桑东辉 《武陵学刊》 2018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毋庸置疑,学习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学习的传统,所谓“学不可以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灿若繁星的中国思想史长河中,与学习有关的经典名著比比皆是,脍炙人口的有《礼记》的《大学篇》和《论语》的《学而... 毋庸置疑,学习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学习的传统,所谓“学不可以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灿若繁星的中国思想史长河中,与学习有关的经典名著比比皆是,脍炙人口的有《礼记》的《大学篇》和《论语》的《学而篇》。以“劝学”为主题的论著就更多了,如先秦荀子、西汉贾谊、唐代韩愈、晚清张之洞等都著有《劝学篇》,《尸子》《吕氏春秋》等也都有《劝学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学习思想 史论结合 近代 《劝学篇》 《吕氏春秋》 《学而篇》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典范之作——评李力著《培育一种文化生活:中国近代大学校园文化之形态与功能研究》
19
作者 田建荣 《教育与考试》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最核心的任务是育人。然而育人的方式有多种,虽说正规的教学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是大学一切工作的中心。但以质量为中心的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十分复杂,每个环节、每个角落其实都发挥着一定的...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最核心的任务是育人。然而育人的方式有多种,虽说正规的教学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是大学一切工作的中心。但以质量为中心的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十分复杂,每个环节、每个角落其实都发挥着一定的教育功能或承担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特殊责任。近年来,很多大学借助书院制来实体化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 教育功能 文化生活 史论结合 人才培养工作 高等教育质量 形态 近代
下载PDF
情理相融 史论结合——研读《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
20
作者 秦小珊 《云梦学刊》 2013年第2期25-31,共7页
打开《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像打开了一个学术争鸣的潘多拉魔盒。让你懂得"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展开对整治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明白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以及对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 打开《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像打开了一个学术争鸣的潘多拉魔盒。让你懂得"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展开对整治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明白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以及对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术情趣意义;了解"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对研究的非常重要性,感知"个案论析"中名学者的治学精神和学研成果;情理相融,史论结合,是该书的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 宏观扫描 个案论析 “余论” 情理相融 史论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