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新涛 王旭 +4 位作者 章蓉 王燕 曹丙峰 邵一兵 王正忠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病窦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36例)和RVA起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 目的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病窦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36例)和RVA起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VESV和LVEDV)、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别。术后3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在基础状态超声下无显著差别,在起搏负荷超声下HRVS起搏组的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5)。术后12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SPWMD和LVESV三项指标均显著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1);LVEDV小于RVA起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低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负荷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右室高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邓长金 成威 +2 位作者 陈亚峰 孔祥辉 代治国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9-459,共1页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RVA组,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下载PDF
基于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比较右室中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晔 李永星 +8 位作者 李哲 赵磊 于靖 韩佳 赵荣诚 颜利求 郭楠 廉铮 曹绪芬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40-541,共2页
目的采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中位间隔起搏(M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植入患者103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右室心尖部起搏(51例)及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 目的采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中位间隔起搏(M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植入患者103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右室心尖部起搏(51例)及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52例),于术后12个月通过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右室射血时间差值(LRVPE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和脑钠肽(BNP)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术后12个月,MRVS组LRV-PEI、Tei指数、BNP水平,均明显低于RVA组(P<0.05,P<0.01),而2组间LVED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VS对双室同步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明显低于R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左心功能 超声多普勒Tei指数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蓝荣芳 徐伟 +3 位作者 吉文庆 宋杰 余洪松 徐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6-3698,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9,P=0.0005,P=0.000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室同步化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正常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海宴 房芳 +2 位作者 李铮 李治安 杨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态下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右室完全起搏模式下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58±0.07 vs 0.61±0.01,P<0.001),左室6节段收缩期平均速度下降(4.0±1.5cm/s vs 4.7±1.6cm/s,P<0.001),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37.5±12.5ms vs 23.7±10.2ms,P<0.001),心室同步性恶化程度与收缩功能恶化中度相关(r=0.37,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心尖部起搏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收缩同步性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学军 张烨 +5 位作者 韩智红 汪烨 杜慧峰 张金荣 陈方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分析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电机械活动的影响;探讨能够预测右室心尖部起搏后左室内机械活动不同步性的因素。方法选取因病窦综合征置入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8例,术后7天分别测量患者在自身心律、VV...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分析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电机械活动的影响;探讨能够预测右室心尖部起搏后左室内机械活动不同步性的因素。方法选取因病窦综合征置入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8例,术后7天分别测量患者在自身心律、VVI起搏两种状态下的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心功能指数(Tei指数)、左室内不同步指数(Ts-SD)等参数并分析左室内机械活动不同步的影响因素。结果64.2%的患者在右室起搏期间,表现为左室机械活动的不同步;Ts-SD显著增加(40.10±18.50 ms vs 29.96±18.87 ms,P=0.034);右室起搏后Tei指数明显增加(0.49±0.23 vs 0.38±0.21,P(0.01);自身心律状态下的Ts-SD指数是右室起搏时出现左室收缩不同步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79,P=0.029)。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左右心室之间及左室内收缩不同步,对患者心脏整体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心尖部起搏 左室内不同步指数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室结构和功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巩雪 潘文志 +2 位作者 宿燕岗 舒先红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评价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106例右室心尖起搏患者,分成左室射血分数(LVEF)<0.55的病例组(n=48)和LVEF>0.55的对照组(n=58)。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波时限,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 目的评价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106例右室心尖起搏患者,分成左室射血分数(LVEF)<0.55的病例组(n=48)和LVEF>0.55的对照组(n=58)。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波时限,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评价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同时检测患者的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起搏QRS波时限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①起搏QRS波时限与LVEDD(r=0.577,P<0.001)、LVESD(r=0.627,P<0.001)、LAD(r=0.241,P=0.013)、IVST(r=0.345,P<0.001)、LVP-WT(r=0.349,P<0.001)均呈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r=-0.570,P<0.001),与纽约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527,P<0.001),与NT-proBNP对数正相关(r=0.265,P=0.024)。②以起搏QRS波时限≥200ms诊断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2%和70.69%。结论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起搏QRS波时限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QRS波时限 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右室心尖部起搏
下载PDF
右室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甘剑挺 林智海 +3 位作者 王正东 刘明 梁祥文 陈海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0-270,共1页
本研究比较了窦性心动过缓或三度房室阻滞患者进行右室间隔(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室间隔 患者 三度房室阻滞 窦性心动过缓 SEPTUM
下载PDF
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印生 王梦洪 +5 位作者 章杨龙 蔡新根 郑泽琪 吴友平 张智亮 罗雄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导管电极容易固定,不易脱位,但RVAP引起心室激动顺序的异常,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不同步,并引起慢性左心功能的减退。近年国外采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治疗有严重心力...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导管电极容易固定,不易脱位,但RVAP引起心室激动顺序的异常,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不同步,并引起慢性左心功能的减退。近年国外采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治疗有严重心力衰竭(心衰)的心肌病患者[1,2]。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RVOTP 血流动力学 心脏病 治疗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Tei指数对右室心尖部起搏后右心功能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利民 银浩强 诸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005-3008,3015,共5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和Tei指数评估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入院安装VVI永久起搏器患者32例,分别于术后1周及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的检查。通过测定右室射血分数(RVEF)、...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和Tei指数评估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入院安装VVI永久起搏器患者32例,分别于术后1周及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的检查。通过测定右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早期和晚期三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A)、三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与A’),计算E/A、E’/A’、E/E’值和右室Tei指数。结果同术后1周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时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右室EF值明显降低([50.06±5.43)vs(55.52±7.00),P<0.01];E/E’明显地升高([8.72±3.14)vs(5.28±1.32),P<0.01];Tei指数也显著增高([0.44±0.10)vs(0.34±0.08),P<0.01]。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患者右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不全,组织多普勒对右心功能的评估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组织多普勒 TEI指数 右心功能
下载PDF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秋林 周鹏 +5 位作者 蔡国才 蒋利成 李璐 杨震 蒲静 李文章 《西部医学》 2011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行双腔起搏器置入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分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组,于术后3、12以及24个月...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行双腔起搏器置入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分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组,于术后3、12以及24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血测血浆B型钠尿肽(BNP)以及行6分钟步行距离(6MHW)测试。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时,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BNP水平均无>400 pg/ml者,6MHW亦无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时,RV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术后3个月时增大(P>0.05),LVEF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术后24个月,这种差异更明显(P<0.05)。但RVOTS组的LVEF以及LVEDD在术后12个月以及24个月时与术后3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时,RVA组BNP>100 pg/ml者9例,而RVOTS组中只有1例,而术后24个月时RVA有2例患者BNP>400 pg/ml,但RVOTS组无患者BNP>400 pg/ml。在术后24个月时,RVA组患者6MHW较术后3个月时明显减少,而RVOTS组患者却明显增加(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避免心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分钟步行距离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入道起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闻平 马锋 李学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流入道起搏 右室流出道起搏 研究发现 起搏 临床医师 心功能 间隔 人道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心室激动顺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48
13
作者 曾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室激动顺序 心功能
下载PDF
高位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小兵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及心电图、术后3个月组织多普勒同步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观察随访1年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成功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HRVS组与RVA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方面均无明显差异,HRVS组比RVA组QRS波明显更窄。组织多普勒(TDI)检测RVE组与HRVS组同步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VS组三项差值均达到同步标准,RVAP组三项差值均不同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LVEF值,HRVS组高于RVE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统计学意义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舒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中未发现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了保证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高位右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起搏参数 心功能 组织多普勒 收缩的同步性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伊娜 王政华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41-642,644,共3页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住院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SA)起搏组(36例)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32例),观察起搏参数、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住院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SA)起搏组(36例)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32例),观察起搏参数、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RVA起搏与RVS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VA组术后射血分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脑钠肽较术前增高,RVS组术后射血分数减少,但减少程度较RVA组小(P<0.05)。(3)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心电图在QRS时程均较术前明显增宽,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双腔永久起搏 心功能
下载PDF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6
作者 潘文志 宿燕岗 +5 位作者 巩雪 崔洁 舒先红 王蔚 柏瑾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患者的起搏QRS时限与左心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间不同步的关系。方法70例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中,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ORS (pQRS)时限,采用常规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房内径(LAD)...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患者的起搏QRS时限与左心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间不同步的关系。方法70例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中,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ORS (pQRS)时限,采用常规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分析pORS时限与以上各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①pORS时限与INDd(r=0.316 6)、LVDs(r =0.374 1)及IVST(r=0.292 5)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1、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03 7,P<0.05)。②pORS时限与LAD呈显著正相关(r=0.5848,P<0.01)。以pQRS时限≥180 ms诊断左房扩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66.67%。③pQRS时限与IVMD不相关(P> 0.05)。结论pQRS时限与左心大小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对于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pQRS时限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协助判定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pQRS时限≥180 ms,提示左心房扩大,但与心室间不同步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QRS波时限 超声指标 左房内径 室间隔厚度 射血分数 左房扩大 舒张末期 体表心电图 LVPWT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江红 胡冬青 《甘肃医药》 2009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的起搏,比较其对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8例RVS与RVA起搏患者,术后随访3~5年(平均4±1.6年),分析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电生理学效应,对比其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 目的:通过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的起搏,比较其对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8例RVS与RVA起搏患者,术后随访3~5年(平均4±1.6年),分析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电生理学效应,对比其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RVS较RVA起搏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LVEF明显高。结论:RVS起搏更符合生理,优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电生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位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国力 邢程 +1 位作者 王海珠 韩彩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高位右室间隔部(HRVS)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左室重构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植入VVI型起搏器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高位右室间隔部(HRVS)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左室重构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植入VVI型起搏器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为RVA起搏,65例为HRVS起搏。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QRS波群宽度、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术后因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HRVS组LVEF高于RVA组,LVEDD及QRS波宽度均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RVS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及因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低于RVA起搏,是更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左室舒张末内径
下载PDF
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霞 崔俊玉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的稳定性及对比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22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RVS组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均高于RVA... 目的: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的稳定性及对比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22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RVS组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均高于RVA组,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QRS波群宽度较RVA组小(P<0.05);RVS组X线曝光时间较RVA组长(P<0.05);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RV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较RVA组明显提高,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VS起搏安全、有效,RVS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RV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间隔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照宇 黄织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65-568,共4页
过多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现就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病人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急性及中长期影响及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