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和医派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临床观察
1
作者 朱保成 张佳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和派思想指导下,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患者1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7... 目的 研究中和派思想指导下,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患者1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西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3组均治疗28 d,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59%(35/3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9.19%(33/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低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NT-proBNP、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NT-proBNP、β2-MG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β2-MG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中和医派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郑禹樵 刘丽 +2 位作者 马丽娜 陈金良 苏志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右心衰竭常规治疗)34例、A组(常规... 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右心衰竭常规治疗)34例、A组(常规治疗+新活素持续静脉滴注)33例、B组(常规治疗+新活素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静脉滴注)37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脑钠肽(BNP)值、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心脏指数(RCI)、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治疗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三组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BNP值:治疗后三组均下降,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41.2,P<0.01)。FAC、TAPSE、RCI:治疗后三组均升高,A组、B组高于对照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FAC=41.6,FTAPSE=48.0,FRCI=183.1,P均<0.01)。PAMP:治疗后三组均下降,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5.0,P<0.01)。低血压发生率:对照组11.8%、A组24.2%,B组2.7%,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3)。结论新活素联合多巴胺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并降低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竭 低血压 新活素 多巴胺
下载PDF
1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发生右心衰竭 病人的护理
3
作者 崔大磊 张霞 +4 位作者 李乐之 周新民 周林 刘双双 彭斯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387-390,共4页
总结1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术后发生右心衰竭及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负平衡液体管理、实施人体成分分析、体重监测;LVAD参数的监测与调整;使用坐标图及远程监护仪动态监测病情变... 总结1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术后发生右心衰竭及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负平衡液体管理、实施人体成分分析、体重监测;LVAD参数的监测与调整;使用坐标图及远程监护仪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电解质管理;胶体渗透压管理;抗凝管理;用药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本例病人经过22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病人生存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辅助装置 右心衰竭 律失常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和晚期有氧运动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园 王庆博 +3 位作者 皮亦华 陆春敏 徐传仪 张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补充,能够缓解病情、增加运动耐量并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尚不清楚处于肺动脉高压不同阶段的患者是否可以从运动训练中同等受益。目的:对比早期或晚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肺动脉高...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补充,能够缓解病情、增加运动耐量并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尚不清楚处于肺动脉高压不同阶段的患者是否可以从运动训练中同等受益。目的:对比早期或晚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衰竭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安静组、模型早期运动组和模型晚期运动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通过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模型早期运动组造模后进行8周的跑台有氧运动(60%最大跑速,60 min/d、5 d/周),模型晚期运动组造模后2周进行6周的跑台有氧运动,对照组和模型安静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8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能力、右心室血液动力学、心肺功能、心肺病理组织学、心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及心肌组织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安静组比较,模型早期、晚期运动组大鼠的运动能力和右心室功能改善(P<0.05),心肌胶原含量及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比值、β-肌球蛋白重链/α-肌球蛋白重链比值下降(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的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线粒体活性氧免疫荧光强度和3-硝基酪氨酸的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复合体Ⅰ、Ⅱ、Ⅳ和Ⅴ活性升高(P<0.05),然而右心室最大压力、肺动脉加速时间和肺动脉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②与模型晚期运动组比较,模型早期运动组进一步改善了大鼠的运动能力和右心室功能,并下调心肌胶原含量、脑钠肽蛋白表达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比值、β-肌球蛋白重链/α-肌球蛋白重链的比值(P<0.05);③结果显示,尽管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和右心超负荷持续存在,但在疾病不同阶段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均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心脏重构、神经激素系统失调、炎症反应以及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在疾病早期阶段开始运动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有氧运动 脏重构 炎症 氧化应激 运动能力 右心衰竭
下载PDF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黄志鸿 张彦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右心衰竭(R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CPHD合并R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托伐普坦治疗)与对照组(常规...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右心衰竭(R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CPHD合并R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托伐普坦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呋塞米片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用药后1周内平均24 h尿量、住院时长、因RHF 30 d再入院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4 h症状(呼吸困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48 h体征(下肢水肿)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周内平均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因RHF 30 d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可明显缓解CPHD合并RHF患者的症状(呼吸困难)和体征(下肢水肿),增加尿量,缩短住院时长,降低因RHF 30 d再入院率、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慢性肺源性脏病 右心衰竭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血清IL-6和TNF-α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马秋晓 李灵生 +2 位作者 张新宇 崔力心 张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COPD病人442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COPD病人442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毒瘀阻肺证。根据病人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分为单纯COPD组(226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51例)和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65例)。对比分析3组病人的IL-6、TNF-α、B型脑钠肽(BNP)、纤维蛋白(FIB)和D-二聚体水平,肺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IL-6、TNF-α与COPD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FIB、D-二聚体、BNP水平、肺功能及心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单纯COPD组比较,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IL-6水平升高,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TNF-α水平升高(P<0.05)。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比较,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单纯COPD组比较,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FIB、D-二聚体、BNP水平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降低(P<0.05)。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比较,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FIB、D-二聚体、BNP水平升高,FEV1/FVC降低(P<0.05)。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心功能Ⅰ级11例、Ⅱ级17例、Ⅲ级21例、Ⅳ级16例。心功能Ⅲ级病人IL-6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病人(P<0.05);心功能Ⅳ级病人IL-6、TNF-α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病人(P<0.05)。心功能Ⅳ级病人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病人(P<0.05);心功能Ⅳ级病人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病人(P<0.05)。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病人FEV1低于心功能Ⅰ级病人,心功能Ⅳ级病人FEV1低于心功能Ⅱ级病人(P<0.05);心功能Ⅲ级、Ⅳ级病人FEV1/FVC低于心功能Ⅰ级病人(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IL-6、TNF-α水平与病人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FIB呈相关性不明显,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性,与BNP水平相关性不明显。结论:IL-6和TNF-α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FIB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炎症反应参与了COPD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病理过程,影响病人的凝血功能、心功能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敏妨 刘莉莉 +4 位作者 马跃飞 梁东飞 李艳孔 袁胜利 辛元元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右心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 目的探讨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右心衰竭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加服麦芪苈汤。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口唇发绀)积分,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心肌损伤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9.80%,P>0.05)。结论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右心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芪苈汤 穴位贴敷 老年患者 慢性肺源性脏病 右心衰竭 肌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林叶涛 刘超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脑钠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48, P=0.012<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RVEF均升高, BNP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56.56±6.35)%、RVEF(52.34±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2±6.25)%、(42.36±5.26)%, BNP(542.61±123.6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53.62±185.33)pg/ml(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 P=0.759>0.05)。结论 在重症肺动脉高压并右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左西孟旦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心肌缺血情况,且用药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重症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安全性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保中伟 沈池 王为群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三尖瓣反流速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和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脏病 右心衰竭 达格列净 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心阳片改善低压低氧致右心衰竭模型大鼠右心结构和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谭小翠 李硕 +5 位作者 高安然 董华进 赵倩 张杨 王萧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目的探究心阳片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原低氧致右心衰竭(RVF)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心阳片(270 mg·kg^(-1))组和模型+卡托普利(30 mg·kg^(-1))组(阳性对照),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 目的探究心阳片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原低氧致右心衰竭(RVF)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心阳片(270 mg·kg^(-1))组和模型+卡托普利(30 mg·kg^(-1))组(阳性对照),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置于模拟海拔5500 m的低压氧舱内,采用慢性低压低氧诱导RVF大鼠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ig给药,每天1次,持续21 d。用PE导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含量,计算右心肥厚相关指数,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右心组织病理改变;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大鼠直肠粪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右心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舒张末压(RVEDP)和右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_(tmax))显著升高(P<0.01),而右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_(tmin))降低(P<0.01),血清BNP含量升高(P<0.01),右心肥厚指数和纤维化程度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心阳片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肠道菌群测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升高(P<0.05),阿克曼菌科、粪厌氧棒杆菌属和罗氏菌属菌群丰度降低(P<0.05);心阳片处理可逆转RVF模型大鼠上述肠道菌群的异常变化(P<0.05),且粪厌氧棒杆菌属和罗氏菌属菌群丰度与RVSP、+dp/d_(tmax)、血清BNP含量及右心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右心组织GPR43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及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阳片组GPR43和IL-6蛋白表达及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阳片可改善低压低氧所致RVF模型大鼠右心结构和功能,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丁酸产生菌的相对丰度及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片 右心衰竭 肠道菌群 丁酸盐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大鼠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金春 刘韬 +7 位作者 崔博 范致星 张伟 罗俊苗 唐艳红 吴钢 黄鹤 黄从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致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RHF)大鼠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tachyarrhythmia,AT)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L组)、模...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致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RHF)大鼠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tachyarrhythmia,AT)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L组)、模型组(MCT组)、MCT+低剂量DAPA干预组(MCT+LD组)和MCT+高剂量DAPA干预组(MCT+HD组),持续干预35 d后,完成模型及心功能评价,心房结构重构评估,炎症因子检测,在体心脏电生理实验。结果DAPA可降低模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PAP)及平均右心室压(mRVP)(P<0.05),减轻炎症反应(P<0.05),减轻右心房纤维化(P<0.05),降低AT诱发率(P<0.05)及平均AT持续时间(mean atrial tachyarrhythmia duration,MATD)(P<0.05),其程度在高剂量DAPA干预组中更明显。结论DAPA能够降低PAH致RHF大鼠的AT易感性,其机制主要可能与DAPA抑制系统炎症和抗心房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房性律失常 达格列净 纤维化 炎症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ARD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NT-proBNP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12
作者 杨玲 吕欣 +1 位作者 郑悦 丁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9例ARDS合并右心衰...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9例ARDS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机械通气,对照组73例加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76例加地塞米松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超声心动图参数[右心室前后径(RV)、右心房左右径(R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NT-proBNP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情况、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18.32±1.97)、(72.23±5.9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2.22±2.12)、(81.33±6.4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V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APSE升高,两组治疗后RA、LVDd、LVEF、平均动脉压(MAP)、TAP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pO_(2)、氧合指数均升高,NT-proBN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PaO_(2)、SpO_(2)、氧合指数分别为(88.57±6.25)mmHg、(97.78±1.23)%、(318.74±66.25)mmHg,均高于对照组[(74.86±7.41)mmHg、(92.74±4.01)%、(278.65±57.46)mmHg],NT-proBNP水平为(1423.16±426.59)ng/L,低于对照组[(1987.65±542.8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67.96±36.41)h、(11.14±2.11)d,均短于对照组[(185.58±47.22)h、(13.02±2.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13.16%)与对照组(1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RDS合并右心衰竭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左西孟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右心衰竭 氧合指数 超声动图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钠肽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预后观察
13
作者 朱冬竹 雷玉琼 焦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为研...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rhBNP治疗,首次负荷剂量为1.5μg/kg,其中A组于负荷剂量后继续用rhBNP 0.01μg·kg^(-1)·min^(-1)静脉泵入,持续72 h;B组则于负荷剂量后继续用rhBNP 0.0075μg·kg^(-1)·min^(-1)静脉泵入,持续72 h。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PASP)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87.93%(51/58)与72.41%(4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LVEF(36.28%±5.42%vs.47.76%±6.20%,P<0.05),PaO_(2)[(49.50±3.40)mmHg vs.(75.29±4.93)mmHg,P<0.05](1 mmHg=0.133 kPa)、FVC[(1.96±0.35)L vs.(2.68±0.49)L,P<0.05]均明显高于B组,NT-proBNP[(419.52±55.54)pg/mL vs.(271.56±40.10)pg/mL,P<0.05]、PaCO_(2)[(53.40±3.12)mmHg vs.(43.82±2.20)mmHg,P<0.05]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5/58)vs.6.90%(4/58),P>0.05]。结论使用rhBNP 0.01μg·kg^(-1)·min^(-1)剂量维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0.0075μg·kg^(-1)·min^(-1)维持剂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脏病 右心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剂量 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艳芬 刘亚北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讨左西孟旦与酚妥拉明共同治疗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72例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对照组、单一组和联合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衰治疗... 目的研讨左西孟旦与酚妥拉明共同治疗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72例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对照组、单一组和联合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衰治疗,单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83%),高于单一组(79.17%)、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6MW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6MWT值高于对照组和单一组,LVEDD、LVESD值低于对照组和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血浆B型钠尿肽(BNP)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VEF、RVEF、BNP正常率分别为83.33%、79.17%、41.67%,高于单一组和对照组的62.50%和37.50%、62.50%和33.33%、20.8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O_(2)、PCO_(2)正常率分别为79.17%、91.67%,高于单一组和对照组的58.33%和33.33%、66.67%和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酚妥拉明共同治疗肺心病引起右心衰竭疗效显著,能改良心功能和血气指标,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竭 左西孟旦 酚妥拉明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姜雪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9期63-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力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力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精细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干预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及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干预 肺源性脏病 右心衰竭 并发症 肺功能
下载PDF
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智慧 晏露 +5 位作者 柳志红 罗勤 赵青 金旗 禹雪 张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51例,均在包括规范化靶向药物及传统利尿剂治疗的常...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51例,均在包括规范化靶向药物及传统利尿剂治疗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7.5~15.0 mg托伐普坦治疗3~31天,比较托伐普坦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量、体重(治疗前、治疗第1天和第7天、出院前)以及电解质、肾功能、心功能(治疗前、出院前),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托伐普坦治疗后,患者的24 h尿量多于治疗前,体重低于治疗前(P均<0.001);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钠、血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前后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经托伐普坦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率为89.3%(125/140),下肢水肿改善率为89.6%(43/48)。托伐普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2/151),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可有效增加尿量,减轻体重,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托伐普坦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大黄和皮硝治疗右心衰竭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坚 欧少君 厉振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6-1037,共2页
关键词 大黄 皮硝 右心衰竭 胃肠功能紊乱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卡托普利、西地那非对右心衰竭幼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静 冯嵩 +2 位作者 葛薇 刘娜 安金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了解野百合碱(MCT)致右心衰竭幼鼠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以及卡托普利、西地那非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MCT诱发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了解野百合碱(MCT)致右心衰竭幼鼠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以及卡托普利、西地那非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MCT诱发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周后对照组分为N1组和N2组,模型组随机分为F1组、F2组、卡托普利(C)组、西地那非(S)组和C+S组。N1组、F1组于4周末处死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C组、S组、C+S组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N2组和F2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均至6周,测每组存活大鼠相关生理指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右心室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结果:F2组血清TGF-β1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均较N2组高(t=10.088,7.259,P均<0.001)。C组、S组右室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均低于F2组(P<0.05);C和S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630,7.183,14.905,P均<0.05)。F2组血清TGF-β1水平与心肌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卡托普利或西地那非对右心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联用优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竭 TGF-Β1 卡托普利 西地那非 野百合碱 幼鼠
下载PDF
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韦斌 张朝勇 +3 位作者 邓燕 钟诗颖 韦哲 黄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54-1758,共5页
目的观察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肺动脉... 目的观察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为中危的患者给予他达拉非片和安立生坦片,高危患者给予他达拉非片、安立生坦片和曲前列尼尔注射液,同时均给予抗右心衰竭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泵入左西孟旦注射液12.5 mg,每月1次,泵入速度为0.05~0.1μg/(kg·min),共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肺动脉平均压、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NT-proBNP水平、右心房压(R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心指数(C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ES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NT-proBNP水平、RAP、E/Ea、RVEDD、RVES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6MWD、SvO2、CI、TAPSE、RV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E/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D、CI、TAPSE、R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改善例数、RAP、SvO2、RVEDD、RVESD、无症状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间断重复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