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毛晓波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36-37,共2页
为探究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片产量的影响,2018—2022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了解栽植密度对“开江皇1号”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银杏树株高、地径、侧枝数量、单株叶片数量、单株叶片鲜质... 为探究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片产量的影响,2018—2022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了解栽植密度对“开江皇1号”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银杏树株高、地径、侧枝数量、单株叶片数量、单株叶片鲜质量、单位面积叶片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株行距为70 cm×100 cm时银杏树生长良好,是当地较适宜的栽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植密度 银杏 生长量 叶产量 影响 田间试验
下载PDF
不同立地类型下种植密度对杜仲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步高 雷思璇 +5 位作者 周紫嫣 黄丽莉 朱培林 叶全裕 胡小红 贾全全 《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本研究以江西本地2年生的杜仲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平地设置0.5 m×0.3 m、0.5 m×0.5 m、0.5 m×0.8 m和0.5 m×1.0 m 4个种植密度,在丘陵地设置2 m×1 m、2 m×2 m和2 m×3 m 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 本研究以江西本地2年生的杜仲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平地设置0.5 m×0.3 m、0.5 m×0.5 m、0.5 m×0.8 m和0.5 m×1.0 m 4个种植密度,在丘陵地设置2 m×1 m、2 m×2 m和2 m×3 m 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用杜仲林叶产量和质量(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地种植稀疏的杜仲单株叶产量较低,而绿原酸的积累则有所增加,种植密度为0.5 m×0.3 m时,杜仲的单株叶产量最高(200.90 kg/hm2),而种植密度为0.5 m×1.0 m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27153.26 ug/g),综合产量和质量两方面考量,推荐0.5 m×0.5 m为杜仲叶用林在平地的最佳种植密度。丘陵地3个种植密度对杜仲单株叶产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种植密度 叶产量 绿原酸
下载PDF
银杏叶产量性状和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含量株间变异及叶用单株选择
3
作者 尤晨曦 刘玉华 +1 位作者 余鹏飞 郁万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3,共11页
[目的]研究莽草酸途径中银杏叶主要代谢物含量及叶产量性状的株间差异,并筛选叶用和特异单株,为银杏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代谢研究和定向培育提供材料。[方法]以55个银杏单株为材料,分析了银杏叶产量性状(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比叶干... [目的]研究莽草酸途径中银杏叶主要代谢物含量及叶产量性状的株间差异,并筛选叶用和特异单株,为银杏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代谢研究和定向培育提供材料。[方法]以55个银杏单株为材料,分析了银杏叶产量性状(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比叶干质量、单位枝长叶干质量)及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莽草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总黄酮)含量的株间差异及相关性,基于叶产量性状、主要代谢物含量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多层次筛选出特异单株。[结果]1)银杏叶产量性状和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含量的9个指标在株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均超过10%。2)单叶面积与莽草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比叶干质量分别与莽草酸含量、色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酪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位枝长叶干质量分别与酪氨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基于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的排名前五的单株(23#、24#、20#、29#、34#)的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比叶干质量、单位枝长叶干质量、莽草酸含量、色氨酸含量、酪氨酸含量、苯丙氨酸含量、总黄酮含量的均值比排名后五位的单株(49#、1#、2#、43#、51#)的均值分别提高了41.93%、99.39%、40.47%、53.87%、19.40%、44.87%、49.75%、27.79%、13.26%;基于叶产量性状筛选出高叶产量单株7个(20#、21#、23#、24#、32#、34#、36#),低叶产量单株11个(1#、2#、9#、13#、17#、22#、25#、35#、37#、51#、56#);基于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含量筛选出主要代谢物含量高的单株4个(24#、27#、28#、35#),主要代谢物含量低的单株8个(1#、2#、3#、10#、16#、42#、53#、56#)。[结论]参试银杏单株的叶产量性状、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含量在株间存在丰富遗传差异,筛选潜力大;基于叶产量性状、主要代谢物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多层次筛选出特异单株,为定向培育特异用途的专类园及莽草酸途径主要代谢物代谢研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产量性状 主要代谢物 用单株选择
下载PDF
施磷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2 位作者 曹福亮 张慧 潘春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按 0、1.0、2 .0、3.0、4 .0 g/盆 (以P2 O5计 ) 5个水平进行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施磷水平对银杏叶产量有显著影响。银杏苗木施磷量在 2 .0 g/盆 (以P2 O5计 )之内 ,磷的增施对银杏叶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2 .0g/盆 (以P2 O5计 ... 按 0、1.0、2 .0、3.0、4 .0 g/盆 (以P2 O5计 ) 5个水平进行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施磷水平对银杏叶产量有显著影响。银杏苗木施磷量在 2 .0 g/盆 (以P2 O5计 )之内 ,磷的增施对银杏叶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2 .0g/盆 (以P2 O5计 )处理为最佳 ,而超过 2 .0g/盆 (以P2 O5计 )时 ,苗木体内养分失去平衡 ,叶产量开始下降。 5种施磷处理中 ,以 4 .0 g/盆 (以P2 O5计 )处理的叶片黄酮浓度最大 ,2 .0 g/盆 (以P2 O5计 )和 3.0 g/盆 (以P2 O5计 )处理的单株黄酮总量最大。通过施磷量与黄酮总量的关系方程 ,可求解出 ,2 .71g/盆 (以P2 O5计 )为 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最佳理论施磷量 ,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最高的黄酮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含量 银杏 施肥 用园 叶产量 磷肥
下载PDF
不同氮素及硝化抑制剂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邱永祥 谢小珍 +3 位作者 蔡南通 吴秋云 罗文彬 汤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64,共7页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干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9d,而高施用量(600~750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7~8d;DCD可以使施用铵态氮的叶菜用甘薯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但对施用硝态氮的叶菜用甘薯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与硝酸盐含量两因素,叶菜用甘薯最佳施肥采摘方案为,施纯氮450kg/hm^2,采用铵态氮结合DCD的方式施用,在施肥后第9天或第10天进行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光合特性 叶产量 硝酸盐积累
下载PDF
施氮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1 位作者 曹福亮 张往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为探索施氮对叶用银杏叶片产量及叶黄酮含量的影响,按0,1 5,3 0,4 5和6 0g·株-1等5个水平进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银杏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施氮量在3 0g·株-1以下,氮的增施对叶产量、单叶面积、单株... 为探索施氮对叶用银杏叶片产量及叶黄酮含量的影响,按0,1 5,3 0,4 5和6 0g·株-1等5个水平进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银杏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施氮量在3 0g·株-1以下,氮的增施对叶产量、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及单叶质量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3 0g·株-1为最佳,超过3 0g·株-1时,苗木会受到毒害,以上各指标均下降;施氮对银杏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均有显著的影响;5种施氮处理中,以1 5g·株-1的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最大。1 5g·株-1可作为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推荐施用量,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较高的黄酮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产量 黄酮 含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乔海龙 陈健 +4 位作者 沈会权 陶红 陈晓静 陈和 臧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0-684,共5页
为给用于麦绿素生产的大麦种植提供依据,以苏啤3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0、187.5、375、562.5kg/ha)和种植密度(150万、300万、450万、600万/ha)对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密度对苏啤3号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 为给用于麦绿素生产的大麦种植提供依据,以苏啤3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0、187.5、375、562.5kg/ha)和种植密度(150万、300万、450万、600万/ha)对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密度对苏啤3号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可提高苏啤3号大麦的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37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获得了较高的鲜叶产量(21126.7 kg/ha)和叶绿素含量(2.373 g/kg);在施氮量562.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鲜叶蛋白质含量最高(17.58%)。苏啤3号鲜叶Ca、Mg、Zn、Cu的含量,在种植密度间和施氮水平间也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其各元素的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300万/ha、施氮量375 kg/ha下,苏啤3号鲜叶Cu和Zn含量最高(10.24和26.96μg/g),而Mg和Ca含量在施氮量187.5 kg/ha、密度300万/ha下最高(174.94和324.17μg/g)。综合来看,在375 kg/ha施氮量和450万/ha种植密度下,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最适宜于叶绿素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施氮量 密度 叶产量 绿素 蛋白质
下载PDF
施肥对银杏叶产量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俞飞飞 丁增成 +1 位作者 程华平 孙其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358-359,共2页
在3年生嫁接银杏园中,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和结构作用于各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用量对银杏采叶园的生产至关重要。在一定范围内,采叶产量随N和P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关键词 银杏 叶产量 施肥水平
下载PDF
甜菊主要数量性状与干叶产量的通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庆福 孟爱华 +3 位作者 王继华 刘志敏 郭文轩 崔美香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9,共3页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5、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5、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090717x6。用此方程预测干叶产量,其可靠程度可达R2=09998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通径分析 数量性状 叶产量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甜叶菊生理指标及单株干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广喜 刘相阳 石岩 《农学学报》 2011年第9期1-6,共6页
为了给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甜叶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种质材料甜叶菊生理指标及干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处理下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 为了给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甜叶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种质材料甜叶菊生理指标及干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处理下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甜叶菊单株干叶产量不同。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仅IS-1在T3(停止灌溉15天)略有上升;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相对电导率均出现较平稳的显著增加;IS-1和AL-4叶片MDA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先降低后升高,而QF-1、‘青甜杂4’及JD-1叶片MDA的含量持续升高;SOD与POD的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5份甜叶菊种质材料的单株干叶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相同处理中不同材料的相同指标变化程度不同,说明其抗旱能力不同:其中IS-1最强,QF-1最弱,其他3份材料的抗旱性顺序分别为:AL-4>‘青甜杂4’>J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叶产量
下载PDF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谢友超 曹福亮 +3 位作者 李荣锦 张往祥 仇才楼 陈万章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6期9-12,共4页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上生长的 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 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 ;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 ,但...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上生长的 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 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 ;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 ,但以N肥效果最好。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用园 施肥 单株叶产量 沿海盐碱地 生长
下载PDF
不同钾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发育及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国清 马磊 石岩 《中国糖料》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发育和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钾量的增加,菊株株高、茎粗、出叶速度、叶面积及叶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以120kg/hm2施用效果最佳,因此适量的钾肥可促进甜叶菊生长发育和叶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钾肥 生长发育 叶产量
下载PDF
不同饲用甜菜品种块根及鲜叶产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有成 阴明亮 +1 位作者 李玉荣 刘宝全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饲用甜菜 品种 块根产量 叶产量
下载PDF
矮化对油樟叶产量与内含物及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晨 张时林 +2 位作者 靳伟 余天宇 樊建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对油樟矮化试验林的产叶量及其内含物和土壤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矮化强度的栽培措施能显著影响单位面积的产叶量(P<0.05),但不会显著影响叶含油率和桉叶油醇含量;油樟矮化栽培时,树干高度应保留在5~8 m,林分密度保留在1... 对油樟矮化试验林的产叶量及其内含物和土壤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矮化强度的栽培措施能显著影响单位面积的产叶量(P<0.05),但不会显著影响叶含油率和桉叶油醇含量;油樟矮化栽培时,树干高度应保留在5~8 m,林分密度保留在1290~1425株·hm^−2,其单位面积产叶量均在较高水平;油樟矮化栽培能显著影响土壤中的速效钾、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油樟矮化栽培时,应适时适量补充钾肥,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矮化栽培 叶产量 内含物 土壤营养元素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银杏叶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楼崇 姚志刚 +1 位作者 张往祥 汪贵斌 《华东森林经理》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因子对叶用银杏主要经济指标(叶产量、叶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的升高,银杏产叶量升高。光照、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水平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光照越强、土壤水分和土壤营养水平越高,银杏黄酮含量和单位营养空间黄酮总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Ginkgo bi loba L.) 光照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叶产量 黄酮
下载PDF
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松林 岳青 +4 位作者 李成德 刘宗亮 吴强 李珊 张家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57-58,共2页
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鲜叶产量随浇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 d的浇水频率对辣木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辣木鲜叶产量随施肥频率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栽培密度的缩小(行距增大)单株辣木鲜叶产量有增产趋... 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鲜叶产量随浇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 d的浇水频率对辣木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辣木鲜叶产量随施肥频率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栽培密度的缩小(行距增大)单株辣木鲜叶产量有增产趋势,但增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水肥管理 种植密度 叶产量
下载PDF
桑树夏秋期不同采收程度对翌年春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泽林 《蚕桑通报》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器官,又是栽桑的目的收获物。一般采叶多的,养分被分配到生长部分的较多,少采叶或不采叶的,养份被分配到树体方面的较多,说明采叶多少与贮藏养份有关。但留叶到什么程度,既能提高秋叶利用... 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器官,又是栽桑的目的收获物。一般采叶多的,养分被分配到生长部分的较多,少采叶或不采叶的,养份被分配到树体方面的较多,说明采叶多少与贮藏养份有关。但留叶到什么程度,既能提高秋叶利用率,又能增多翌年春叶产量,同时又能保证春叶质量?笔者于2003 ̄2005年连续3年进行试验,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产量 桑树 夏秋期 采收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下载PDF
沙棘雌株叶产量调查估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争平 温秀凤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4年第1期18-24,30,共8页
沙棘雌株叶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叶数量和百叶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叶密度和百叶重4因子估算叶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和叶密度平均数估计叶总数,确定果枝和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的关... 沙棘雌株叶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叶数量和百叶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叶密度和百叶重4因子估算叶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和叶密度平均数估计叶总数,确定果枝和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的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和部位果枝新梢的百叶重差异明显,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果枝新梢,摘下全部叶称量百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新梢密度 密度 叶产量
下载PDF
乌龙茶品种鲜叶产量的遗传参数与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吉春 叶乃兴 何孝延 《福建茶叶》 1992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9个中叶类型、无性繁殖系的乌龙茶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9龄期各茶季及各年鲜叶产量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年鲜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7.17%—83.06%,遗传变异系数为26.97%—40.47%,存在比较大选择潜力。... 采用9个中叶类型、无性繁殖系的乌龙茶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9龄期各茶季及各年鲜叶产量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年鲜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为67.17%—83.06%,遗传变异系数为26.97%—40.47%,存在比较大选择潜力。各茶季鲜叶产量广义遗传力的相对估计值(高低位次)是春茶>夏茶>暑茶>秋茶,遗传变异系数大小顺序是秋茶、暑茶>夏茶>春茶。各茶季产量间、各茶季与年产量间的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茶季产量对年产量的直接效应是春茶>暑茶>夏茶>秋茶。研究提出,在乌龙茶品种产量性状选择中,应对5—7龄期春茶产量进行重点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乌龙茶 叶产量 遗传参数
下载PDF
不同去顶、修剪对广西甜茶生长动态及叶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韩愈 陈宗游 +2 位作者 覃信梅 梁惠凌 唐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10-114,共5页
对广西甜茶当年生植株进行4个去顶处理,分别为去顶芽、去1/3、去1/2和对照;对一年生植株进行不同程度留枝修剪,记录生长动态并对其叶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西甜茶在生长周期的前期(3月中旬至7月中旬)生长较快,这个时期可施以重肥以... 对广西甜茶当年生植株进行4个去顶处理,分别为去顶芽、去1/3、去1/2和对照;对一年生植株进行不同程度留枝修剪,记录生长动态并对其叶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西甜茶在生长周期的前期(3月中旬至7月中旬)生长较快,这个时期可施以重肥以保证其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去顶芽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植株高度并增加其二级分枝数,使广西甜茶植株树形更加紧凑丰满;而冬季留二级侧枝的修剪整形能使得广西甜茶实现矮化但不影响其叶产量,在生产上更便于管理和采收。因此,在人工规模化栽培中可考虑采用这2种处理方法对广西甜茶植株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甜茶 生长动态 修剪 去顶 叶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