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高效利用综合研究
1
作者 余姣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91-94,共4页
文章基于WEAP(Water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System)建立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提出多种工业增长速度和节水力度的组合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确定各方案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来水频率时的水资源配置效果。综合考虑生态环境... 文章基于WEAP(Water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System)建立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提出多种工业增长速度和节水力度的组合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确定各方案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来水频率时的水资源配置效果。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项发展目标,采用综合效益满意度法对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工业高增长和强化节水方案最具可行性,适应叶尔羌河流域的综合发展。研究内容可为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 水资源评价 发展方案 WEAP模型 综合满意度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近50年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丁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近50a水面蒸发观测数据,对流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年和季节水面蒸发均总体呈现递增变化,但递增趋势性均未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年和季节尺度递减率分别为10....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近50a水面蒸发观测数据,对流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年和季节水面蒸发均总体呈现递增变化,但递增趋势性均未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年和季节尺度递减率分别为10.8mm/10a和7.5mm/10a。风速是叶尔羌河流域年尺度水面蒸发变化的主因,其次为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变化特征 趋势检验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多变量形态学对比分析
3
作者 刘鸿 牛建功 +5 位作者 胡江伟 海萨·艾也力汗 咸玉兰 贺疆滔 蔡林钢 张人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88,共14页
为明确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的表型差异,实验整合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2个数据体系,利用多变量形态学统计分析法对叶尔羌河流域裂腹鱼类(4种,494尾,48组参数)开展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9个参数同时在4种裂腹鱼中存在显著差异... 为明确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的表型差异,实验整合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2个数据体系,利用多变量形态学统计分析法对叶尔羌河流域裂腹鱼类(4种,494尾,48组参数)开展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9个参数同时在4种裂腹鱼中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位于头部、前躯干部和后躯干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重唇裂腹鱼与厚唇裂腹鱼形态数据在PC1轴上差异显著,主要反映头部特征;而框架数据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和宽口裂腹鱼在第一主成分上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后躯干部;2个数据体系逐步判别分析分别选取8个和6个主要参数建立判别公式,初始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7%和75.7%,散点图组质心分离,样品重叠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数据体系均分为2个分支,其中重唇裂腹鱼单独成一支,塔里木裂腹鱼与厚唇裂腹鱼在形态上距离较近,与宽口裂腹鱼次之。研究表明,2个数据体系中,形态数据表现较优于框架数据;叶尔羌河流域4种裂腹鱼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可以较好区分,但仍存在一定的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亚科 形态分析 多元统计 叶尔羌河流域
原文传递
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宁 韦良焕 +2 位作者 蔡吉祥 张文河 王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1,共10页
以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河段、土层和季节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比较,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与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 以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河段、土层和季节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比较,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根际土壤环境因子与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河段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均值分别为49.50×10^(6)、8.32×10^(6)和4.52×10^(6)cfu·g^(-1),3种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5%以上;并且,3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在中游与上游和中下游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在上游与中下游间无显著差异。夏季3个河段及秋季上游和中游的3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而言,秋季各河段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高于夏季相应河段,并且,2个季节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夏季和秋季的根际细菌数量分别占相应季节根际微生物总数的89.7%和72.4%。土壤环境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上游、中游和中下游的根际土壤总盐含量在夏季分别为0.8705、3.7186和2.6722 g·kg^(-1),在秋季分别为3.4367、2.9662和4.5915 g·kg^(-1),属于轻度盐渍化土壤,且根际土壤阳离子主要为K^(+)和Na^(+),阴离子主要为Cl^(-)和SO_(4)^(2-);除pH值外,其余9个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异系数多在20%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细菌数量与根际土壤含水率和CO_(3)^(2-)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根际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根际土壤总盐含量和CO_(3)^(2-)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根际土壤Ca^(2+)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根际土壤HCO_(3)^(-)含量、含水率和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际土壤C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根际放线菌数量还与根际土壤K^(+)和Na^(+)的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而且其分布受到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 胡杨 根际微生物 时空变化 根际土壤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5
作者 米热古丽·麦麦提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对叶尔羌河流域三个典型灌区1990-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经测算,近20 a以来叶尔羌河流域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总体呈现递增变化,相比于90年代,2010年代灌区水利用系数提高15.8%。由于灌区季节来水不均衡使得叶尔羌灌区属于缺水灌... 对叶尔羌河流域三个典型灌区1990-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经测算,近20 a以来叶尔羌河流域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总体呈现递增变化,相比于90年代,2010年代灌区水利用系数提高15.8%。由于灌区季节来水不均衡使得叶尔羌灌区属于缺水灌溉,需要对区域内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区域节水力度,有效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区需水平衡 节水分析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近60年极端水文气象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米热古丽·麦麦提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卡群和库鲁克栏杆水文站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对叶尔羌河流域近60年以来极端水文气象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以来叶尔羌河流域年最高气温呈现明显递增变化,最高气温递增率分别为0.36℃/10a(卡群站)和0.456℃/1...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卡群和库鲁克栏杆水文站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对叶尔羌河流域近60年以来极端水文气象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以来叶尔羌河流域年最高气温呈现明显递增变化,最高气温递增率分别为0.36℃/10a(卡群站)和0.456℃/10a(库鲁克栏杆站)。年最低气温呈现递减变化,但递减趋势较为不显著,最低气温递减率分别为-0.08℃/10a(卡群站)和-0.10℃/10a(库鲁克栏杆站)。日最大降水均呈现递增变化,递增率分别为2.75 mm/10a(卡群站)和1.73 mm/10a(库鲁克栏杆站)。年最大径流量也呈现递增变化,递增率分别为0.024×10^(8)m^(3)/10a(卡群站)和0.015×10^(8)m^(3)(库鲁克栏杆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群站 库鲁克栏杆站 极端水文气象 变化特征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山区-平原水库联合调度研究
7
作者 刘涛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
在西北干旱内陆区,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平原水库具有水量蒸发渗漏损失大、易于产生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鉴于此,该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建立了山区-平原水库联合调度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农业灌溉保证率、... 在西北干旱内陆区,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平原水库具有水量蒸发渗漏损失大、易于产生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鉴于此,该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建立了山区-平原水库联合调度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农业灌溉保证率、山区水库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山区-平原水库水量损失、下泄塔里木河生态水量满足程度等多因素综合考虑,采取山区水库先蓄后供、平原水库后蓄先供方案为最优方案。研究成果为实现流域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山区水库 平原水库 联合调度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日光温室越冬茬甜瓜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宋伟 王万蓉 +4 位作者 姚小琴 刘相博 张栋海 魏俊梅 孙孝贵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甜瓜作为一种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适应性广的经济作物,相比其他作物具有较好的效益优势。新疆南疆地区冬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劳动力丰富,极适宜发展日光温室甜瓜栽培种植。近年来,南疆叶尔羌河流域引进日光温室甜瓜越冬茬... 甜瓜作为一种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适应性广的经济作物,相比其他作物具有较好的效益优势。新疆南疆地区冬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劳动力丰富,极适宜发展日光温室甜瓜栽培种植。近年来,南疆叶尔羌河流域引进日光温室甜瓜越冬茬栽培并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笔者通过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甜瓜从品种、育苗、定植、整枝、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等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本地化技术标准整合,总结出了适宜本地区特殊气候土壤环境下甜瓜日光温室越冬高效栽培的技术规程,该技术可为叶尔羌河流域乃至南疆地区或类似生态区日光温室甜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及调控措施探讨
9
作者 木合塔尔·艾则孜 《地下水》 2023年第1期83-84,105,共3页
为加强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生态保护,制定合理的区域地下水生态水位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和中低山区典型地下水观测井水量观测数据,对其不同月份、不同保证率下的地下水适宜生态水位进行计算并对其... 为加强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生态保护,制定合理的区域地下水生态水位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和中低山区典型地下水观测井水量观测数据,对其不同月份、不同保证率下的地下水适宜生态水位进行计算并对其生态调控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5%、75%、80%、95%保证率条件下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生态适宜埋深在2.89~4.65 m之间。枯水期应尽量满足地下水最低生态水位的要求。流域河流补给量较为充沛,丰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可满足区域地下水生态水量的需求。但春季和秋季地下水补给量相对较少,地下水生态需水量易出现不足,建议以75%保证率下的生态水位作为地下水开采控制指标;针对冬季地下水水位及补给量偏低的实际,建议将45%保证率下的生态水位作为其地下水开采控制水位指标,加大地下水回归水量,以补充冬季地下水生态需水量。研究成果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态水位 调控措施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1960—2020年干旱特征分析
10
作者 努尔麦麦提·艾麦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1期69-71,共3页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6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修正的PDSI干旱指数对叶尔羌流域近60年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叶尔羌河流域干旱频率呈现递增变化,尤其是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均有所增加,各站点中,巴楚站...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6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修正的PDSI干旱指数对叶尔羌流域近60年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叶尔羌河流域干旱频率呈现递增变化,尤其是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均有所增加,各站点中,巴楚站干旱频率最高,干旱频率均值为55.1%,泽普站干旱频率最低,为30.11%。研究成果对于叶尔羌河流域干旱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PDSI指数 干旱频率 干旱变化特征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估算研究
11
作者 王均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第一大河,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对于喀什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估算方程,对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递减变化,并从... 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第一大河,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对于喀什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估算方程,对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递减变化,并从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但未来年份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能力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叶尔羌流域水生态赤字逐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是其水生态承载力递减变化影响主因。研究成果对于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保护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承载能力 估算模型 水生态赤字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1968-2009年叶尔羌河流域冰川变化——基于第一、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 被引量:31
12
作者 冯童 刘时银 +3 位作者 许君利 郭万钦 魏俊锋 张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共13页
利用"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最新冰川编目成果和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结果,对中国叶尔羌河流域1968-2009年冰川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冰川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面积减少了927 km^2,年平均面积减少23.2 km^2,年... 利用"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最新冰川编目成果和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结果,对中国叶尔羌河流域1968-2009年冰川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冰川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面积减少了927 km^2,年平均面积减少23.2 km^2,年均面积缩小比例为0.36%·a^-1,与中国其他地区冰川退缩程度相比属于中等水平.叶尔羌河流域不同规模冰川的退缩幅度存在差异,小冰川大幅萎缩,甚至消失;规模较大的冰川相对变化幅度较小,一些冰川出现过跃动.从朝向分布来看,位于南坡的冰川退缩最为严重,而西坡较小.冰川集中分布在海拔5 100~5 500 m和5 500~5 900 m区间,海拔4 700~5 100 m区间的冰川面积减少最为显著.消失冰川大多数为面积在0.2~0.5 km^2的小冰川,且朝向东北坡的冰川消失数量最多.研究区有冰川分裂现象,也出现了支冰川前进超覆现象,统计表明该流域有13条冰川在前进后形成6条冰川.1968-2009年研究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总体上看,降水增加缓解了因升温而导致的冰川退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 叶尔羌河流域 遥感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贾翔 陈蜀江 +5 位作者 黄铁成 黄佛君 赵彩凤 李琪 梁艳 党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6-303,共8页
科学监测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面积及其变化特征对该区域的气候研究、雪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灾害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2年近13 a的MOD10A2积雪产品提取研究区域内积雪,结合DEM数据分析研究区内积雪面... 科学监测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面积及其变化特征对该区域的气候研究、雪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灾害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2年近13 a的MOD10A2积雪产品提取研究区域内积雪,结合DEM数据分析研究区内积雪面积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的积雪面积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其中,2005年和2009年积雪面积较大,2007年则为典型少雪年;年内变化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M"型的特点,12月和3月处于高位,2月和8月处于低谷.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覆盖率随着海拔的上升逐渐增大,稳定积雪主要分布在海拔5 000 m以上的地区;不同坡向的积雪覆盖率差异比较明显,西北坡、东坡、东北坡的积雪覆盖率比北坡、东南坡、西坡、南坡的积雪覆盖率高,西北坡高达52.8%,南坡仅为20%.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的积雪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因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山区 积雪面积 MODIS 坡向 变化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潜水蒸发规律试验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毛晓敏 李民 +3 位作者 沈言俐 何长德 周凯 艾尼瓦尔.阿不都热依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根据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均衡场的潜水蒸发试验资料,探讨了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对潜水蒸发量进行了公式拟合。结果表明,指数型公式、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清华公式比较适合于该地区潜水蒸发量的估算,幂函数型公式的拟合结果较... 本文根据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均衡场的潜水蒸发试验资料,探讨了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对潜水蒸发量进行了公式拟合。结果表明,指数型公式、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清华公式比较适合于该地区潜水蒸发量的估算,幂函数型公式的拟合结果较差,简化的指数型公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蒸发 潜水蒸发系数 经验公式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1990—2010年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杜清 徐海量 +4 位作者 张广朋 白玉锋 张沛 凌红波 赵新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256,263,共6页
利用叶尔羌河流域1990、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结合GIS技术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分析流域内1990—2010年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90—2010年,叶尔羌河流域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 利用叶尔羌河流域1990、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结合GIS技术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分析流域内1990—2010年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90—2010年,叶尔羌河流域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土地退化指数分别减少4.53%、4.00%和3.56%,水网密度指数整体增高了3.71%;1990、2000年和2010年,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34.94、34.77和34.32,均属于较差级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趋于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 生态环境状况
下载PDF
基于WEAP的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明智 薛联青 +2 位作者 郑刚 廉娟 李杰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3-499,共7页
以叶尔羌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AP,建立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扩大灌溉面积、建成山区水库、废弃部分平原水库、改变种植结构以及灌区节水、人口增长、生产发展速度等要... 以叶尔羌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AP,建立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扩大灌溉面积、建成山区水库、废弃部分平原水库、改变种植结构以及灌区节水、人口增长、生产发展速度等要素,模拟分析工业低增长和强化节水、工业高增长和强化节水、工业低增长和适度节水以及工业高增长和适度节水4种方案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来水频率下的水资源配置结果,采用综合效益满意度法确定了叶尔羌河流域的最优发展方案为工业高增长和强化节水方案,为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叶尔羌河流域 WEAP模型 三标度法 最优方案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棉田土壤养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易海艳 马刘峰 +2 位作者 林宁 查向浩 库尔班.吾斯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3-396,共4页
以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壤中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94 g/kg,53.2%的土壤呈缺乏状态;全氮平均含量为0.77 g/kg,53... 以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壤中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94 g/kg,53.2%的土壤呈缺乏状态;全氮平均含量为0.77 g/kg,53.3%的土壤呈较缺乏状态;全磷平均含量为0.16 g/kg,81.5%的土壤呈极度缺乏状态;全钾平均含量为12.13 g/kg,70.6%的土壤呈较缺乏状态;碱解氮平均含量为39.77 mg/kg,61.6%的土壤呈缺乏状态;速效磷平均含量为8.46 mg/kg,73.3%的土壤为中等含量;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75.93 mg/kg,69.7%的土壤含量较丰富,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有较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 棉田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补给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武倩倩 任加国 许模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31-336,共6页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不是来自大气降水的直接入渗,而是地表水渗漏补给。(2)流域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分别接受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河水补给。(3)潜水和承压水的起源相同,属统一的地下水系统。(4)地下水径流表现为倾斜平原区径流强烈,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径流迟缓,地下水以垂直蒸发运动为主.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水循环
下载PDF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可变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时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陈新芳 张洛成 孙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干旱区叶尔羌河流域。对比不同方法评分情况,分析得出该流域目前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力为2~3级,临近饱和值,供需矛盾显著;规划年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第一产业比例下降,评价为2级,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评价结果稳定,相对客观,避免了级别跳跃现象,对流域规划和水资源供需配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赋权法 叶尔羌河流域
下载PDF
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在叶尔羌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景少波 姜卉芳 穆振侠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在以融冰雪为径流主要补给源的河流,气温对径流的影响非常大。在缺乏资料地区径流模拟中,应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料。采用含融雪结构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借助临近研究区气象站探空气温,估算山区气温垂直分布,对叶尔羌河2001-2005年的日径流... 在以融冰雪为径流主要补给源的河流,气温对径流的影响非常大。在缺乏资料地区径流模拟中,应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料。采用含融雪结构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借助临近研究区气象站探空气温,估算山区气温垂直分布,对叶尔羌河2001-2005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基本满意,径流量相对误差在15%以内,表明对叶尔羌河径流过程模拟是可行的,但径流过程平均误差偏大,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结构 新安江模型 探空气温 叶尔羌河流域 昆仑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