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妈妈如何选择叶酸
1
作者 李湘元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期74-74,共1页
叶酸对备孕期的准妈妈一定不陌生,提前补充叶酸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市面上叶酸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叶酸片,还有活性叶酸,该如何选择呢?普通叶酸和活性叶酸各有不同。合成叶酸通用名为蝶酰谷氨酸,是人工合成的叶酸。活性叶酸通用名是5-甲... 叶酸对备孕期的准妈妈一定不陌生,提前补充叶酸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市面上叶酸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叶酸片,还有活性叶酸,该如何选择呢?普通叶酸和活性叶酸各有不同。合成叶酸通用名为蝶酰谷氨酸,是人工合成的叶酸。活性叶酸通用名是5-甲基四氢叶酸,是叶酸经还原、甲基化后得到的活性叶酸。它可以绕过叶酸代谢环节,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 叶酸 准妈妈 人工合成 活性叶酸 通用名 甲基化 甲基四氢叶酸
下载PDF
叶酸影响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蔡红美 钟叶银 +2 位作者 钱凡 庾洁盈 程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叶酸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相关药理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其影响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研究较少,主要为临床观察性和流行病统计学研究。本文对叶酸及其衍生物(亚叶酸、叶酸的矿化衍生物)影响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研究做一综述。研究表... 叶酸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相关药理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其影响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研究较少,主要为临床观察性和流行病统计学研究。本文对叶酸及其衍生物(亚叶酸、叶酸的矿化衍生物)影响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研究做一综述。研究表明,低叶酸导致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对骨密度有潜在危害,补充适量叶酸对胎儿及其母体的骨指标有积极作用,但高剂量的叶酸存在剂量毒性。叶酸衍生物也表现出对骨稳态的积极作用,如甲氨蝶呤治疗时补充亚叶酸,可保护骨祖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叶酸的矿化衍生物在组织工程领域倍受关注,有诱导骨再生的潜力,特别是叶酸锶表现出的良好性能。现有的研究表明,叶酸及其衍生物表现出对骨发生和骨代谢的积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叶酸 叶酸的矿化衍生物 骨发生 骨代谢
下载PDF
叶酸形式、稳定性及天然化叶酸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天月 张俊杰 +2 位作者 魏家乐 成永之 段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6-274,共9页
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叶酸缺乏会引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天然叶酸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但稳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会大量损失,生物利用度低。合成叶酸常用于膳食补充剂及强化食品中,相比... 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叶酸缺乏会引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天然叶酸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但稳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会大量损失,生物利用度低。合成叶酸常用于膳食补充剂及强化食品中,相比天然叶酸稳定性较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但存在代谢风险。天然化叶酸是天然叶酸的稳定形式,无代谢障碍,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目前,天然叶酸和合成叶酸的稳定性研究通常只聚焦在pH、温度、光照、氧气等其中一个因素。本文对比了天然叶酸和合成叶酸的代谢途径,总结了光照、温度、pH和氧气对天然叶酸和合成叶酸稳定性的影响。另外,介绍了天然化叶酸的研究进展,为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叶酸 天然叶酸 天然化叶酸 代谢途径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叶酸通过JNK/p38 MAPK信号通路调节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
4
作者 孙缦利 邓海峰 +3 位作者 金少举 陈旭东 王兴红 范文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目的:观察叶酸(folic acid,FA)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阶段,采用不同浓度(0、2.5、5、10和20μmol/L)的FA处理C2C12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观察叶酸(folic acid,FA)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阶段,采用不同浓度(0、2.5、5、10和20μmol/L)的FA处理C2C12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阶段,将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trl)组(0μmol/L FA)和FA组(10μmol/L FA),于分化的第2天和第4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成肌细胞分化相关蛋白成肌细胞决定蛋白1(myoblast determination protein 1,MyoD)、成肌蛋白(myogenin,MyoG)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各组细胞肌管形成情况。(3)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第4天时,加入FA处理0、1、3和6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时点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蛋白水平。(4)将分化4 d的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为Ctrl组、FA组、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组、SB2035805(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组、FA+SP600125组和FA+SB203580组。C2C12成肌细胞先接受10μmol/L的SP600125或SB203580处理1 h,再经10μmol/L的FA处理24 h,FA组经10μmol/L FA处理24 h,Ctrl组不作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JNK、JNK、p-p38 MAPK、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结果:(1)与0μmol/L FA组相比,其余各浓度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EdU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2)与Ctrl组相比,FA组MyoD、MyoG和My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肌管融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3)与0 h组相比,FA处理1、3和6 h后p-JNK/JNK和p-p38 MAPK/p38 MAPK的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JNK/JNK和p-p38 MAPK/p38 MAPK的比值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4)与Ctrl组相比,FA组p-JNK、p-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FA组相比,FA+SP600125组p-JN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FA+SB203580组p-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FA可以通过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C2C12成肌细胞 骨骼肌 细胞分化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
5
作者 庞爱梅 高伟 +5 位作者 张恒 蒲双双 郭莉莉 范子荣 刘海霞 刘瑞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0,共7页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为该地区开展高血压医防融合精准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首先进行5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通道抑制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相关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将患者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基因组)与基因导向协同叶酸、维生素D治疗组(基因导向组),每组100例。基因组根据检测的高血压基因作用位点的特点调整用药;基因导向组在基因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D。干预初始(M0)、干预3个月(M3)、干预6个月(M6)时采集患者晨间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患者患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基因测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性别(r_(s)=-0.463)、收缩压(r=0.181)、舒张压(r=0.188)与Hcy水平有相关性(P<0.05)。5类抗高血压药物基因作用靶点中,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分别是CYP3A5(A6986G)、CYP2C9(c.1075A>C)、CYP2D6(c.100C>T),与药物作用靶点敏感性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是ADRB1、ACEI(I/D)、AGTR1、NPPA。基因组A6986G:CYP3A5*1/*1(AA)、ACEI(I/D):D/D、c.100 C>T:CYP2D6*1/*1(CC)患者M3、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a1/a3(AG)、ADRB1 c.1165 G>C:GG、c.1075 A>C:CYP2C9*1/*3(AC)、c.1075 A>C:CYP2C9*3/*3(CC)患者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3/*3(GG)、ADRB1 c.1165 G>C:CC、ACEI(I/D):I/I、c.1075 A>C:CYP2C9*1/*1(AA)、AGTR1 c.1166 A>C:AA、NPPA T2238C:TT、c.100 C>T:CYP2D6*10/*10(TT)患者M3、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ADRB1 c.1165 G>C:GC、ACEI(I/D):I/D、c.100 C>T:CYP2D6*1/*10(CT)患者M6收缩压低于M0,M3、M6舒张压低于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Hcy水平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M6 Hcy水平低于M0,基因导向组M3、M6 Hcy水平低于M0,M6 Hcy水平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基因导向组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M6收缩压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差异,个体化用药效果显著;叶酸联合维生素D协同治疗更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型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叶酸 维生素D
下载PDF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Hcy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董丽宏 朱晓琳 +2 位作者 何辰 王怡洁 赵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Hcy、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5,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IMT较治疗前减小,血清Hcy、血浆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更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Hcy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低叶酸联合甲氨蝶呤诱导神经管畸形胎鼠的神经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7
作者 王芳 李建婷 +1 位作者 谢秋 张霆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利用低叶酸饲喂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诱导的小鼠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模型,分析孕9.5天胎鼠脑组织和脊髓组织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探讨可能影响神经组织发育的功能基因及转录因子。方法将SPF级、6~8周龄... 目的利用低叶酸饲喂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诱导的小鼠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模型,分析孕9.5天胎鼠脑组织和脊髓组织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探讨可能影响神经组织发育的功能基因及转录因子。方法将SPF级、6~8周龄健康雌性ICR小鼠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正常饲喂,低叶酸联合MTX实验组采用低叶酸饲喂,4周后交配,受孕7.5天实验组以1.5mg/kg浓度腹腔注射MTX,受孕9.5天获取两组的胎鼠脑、脊髓组织,分别提取总RNA进行RNA-seq,采用DESeq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影响神经组织发育的差异基因功能及转录因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脊髓组织基因转录组分别有939、879个DEGs。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显示,脑组织DEGs功能按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类,上、下调的基因均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生物调节、发育过程;按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分类,上、下调的基因均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器相关组分;按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类,上、下调的基因均主要集中在蛋白结合、转录调节活性。脊髓组织DEGs功能在各分类中结果与脑组织的相似。脑、脊髓组织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主要聚焦在zf-C2H2、bHLH、Homeobox、STAT等家族。结论低叶酸联合MTX能够引起胎鼠神经组织基因组的转录改变,DEGs功能主要与神经细胞发育、转录调节有关。影响神经发育的转录调节因子集中在zf-C2H2、bHLH、Homeobox、STAT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叶酸 甲氨蝶呤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的检测在临床疾病转归中的比较
8
作者 骆子强 罗超颖 张涛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叶酸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维生素,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人体多种代谢反应,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和抑郁症风险增加。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都是反映机体叶酸水平的指标。红细胞叶酸能反映机体内近3... 叶酸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维生素,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人体多种代谢反应,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和抑郁症风险增加。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都是反映机体叶酸水平的指标。红细胞叶酸能反映机体内近3个月叶酸储存状态,且具有稳定、不受近期膳食摄入影响的特点;血清叶酸反映机体短期内叶酸水平,其检测更加迅速和经济。在不同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中,两者与疾病的关联性不一致,甚至有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因此关于两者的应用价值没有一致的结论。由于过量补充叶酸也会导致某些疾病的风险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反映机体内叶酸水平显得更为必要。本文就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的检测在先天畸形、心脑血管疾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抑郁症等疾病转归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过量补充叶酸的危害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叶酸 血清叶酸 H型高血压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抑郁症
下载PDF
亚叶酸钙合成工艺研究
9
作者 杨藏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提供了一种亚叶酸钙的合成方法,以叶酸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反应、甲酰化成盐反应、水解反应及成盐反应及得亚叶酸钙化合物。最佳工艺条件如下:m_((叶酸)):m_((硼氢化钠)):m_((水))=1∶0.8∶5,90℃,反应2 h,合成四氢叶酸;m_((四氢叶酸))∶m... 提供了一种亚叶酸钙的合成方法,以叶酸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反应、甲酰化成盐反应、水解反应及成盐反应及得亚叶酸钙化合物。最佳工艺条件如下:m_((叶酸)):m_((硼氢化钠)):m_((水))=1∶0.8∶5,90℃,反应2 h,合成四氢叶酸;m_((四氢叶酸))∶m _((甲酸))∶m_((三氟乙酸))∶m_((浓盐酸))=1∶3.75∶0.375∶3.75,30℃,反应6 h,合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盐酸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盐酸盐pH=6~7,100℃,水解6 h得5-甲酰基四氢叶酸;m_((5-甲酰基四氢叶酸))∶m_((无水氯化钙))=1∶0.275,30℃,反应1 h得亚叶酸钙。整个过程收率为40%,经HPLC检测,成品纯度高达99.68%,单杂0.11%,总杂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叶酸 还原反应 酰化反应 成盐反应
下载PDF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方面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凤 于潇涵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究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筛查中发现叶酸代谢障碍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异常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 目的:探究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筛查中发现叶酸代谢障碍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异常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方式补充叶酸,观察组孕妇采用个体化方式补充叶酸,在孕36周时对两组孕妇做相关检查,对比两组孕妇的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水平,对比两组孕妇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对比两组胎儿的神经管缺陷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红细胞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观察组胎儿出现1例神经管缺陷病变,发病率为2.0%,对照组胎儿中出现3例神经管缺陷病变,发病率为6.0%,两组对比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能够显著提升孕妇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Hcy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但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方面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障碍 妊娠结局 神经管缺陷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
11
作者 赵鹏 麦茂勇 +2 位作者 欧永强 潘华福 覃剑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20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20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下载PDF
叶酸和甜菜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闫国骏 李福岗 +4 位作者 刘泽锋 黄实 刘强 郭刚 王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5-10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FA)和甜菜碱(BT)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预产日期、胎次、体重和上一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FA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FA)和甜菜碱(BT)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预产日期、胎次、体重和上一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FA组、BT组和FA+BT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 mg/d的FA、100 g/d的BT和135 mg/d的FA+100 g/d的BT。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FA组和FA+BT组的实际乳、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T组的4%乳脂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质产量以及乳脂率和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FA组乳脂肪中葵酸(C10∶0)、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棕榈一稀酸(C16∶1)、亚麻酸(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T组和FA+BT组乳脂肪中C10∶0、C12∶0、C14∶0、C16∶1、亚油酸(C18∶2)、C18∶3和总4~15碳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18∶0和总>16碳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FA组、BT组和FA+BT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FA组、BT组和FA+BT组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FA和BT能改善泌乳性能和养分消化,而且FA和BT共同添加对改善泌乳性能比单独添加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甜菜碱 泌乳性能 饲料效率 乳脂肪酸 围产期奶牛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特征的关联
13
作者 吴媛 杨亭 +6 位作者 陈红羽 龙丹 向雪利 冯钰茹 韦秋宏 陈洁 李廷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采用社交反应量表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的核心症状,采用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水平。结果ASD儿童的血清叶酸及VB_(1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P<0.05)。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适应性行为、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2~<4岁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各能区发育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ASD男童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个人-社会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ASD儿童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较健康儿童低,且与神经发育水平相关,尤其<4岁ASD儿童。因此,保持正常的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可能有益于ASD儿童,特别是<4岁ASD儿童的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神经发育水平 叶酸 维生素B_(12) 儿童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和食物中的叶酸
14
作者 杨怡 时开存 +1 位作者 刘智敏 许志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15,共6页
叶酸是一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需通过药物和食物补给且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营养素。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和食物中的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叶酸片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得到NaOH提取液的最佳浓度为0.05 mol·L^(-1),用量... 叶酸是一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需通过药物和食物补给且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营养素。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和食物中的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叶酸片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得到NaOH提取液的最佳浓度为0.05 mol·L^(-1),用量为1.00 mL,室温下超声提取时间为15 min。将优化后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药物以及食物样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在叶酸片以及B族维生素片中检测到了叶酸,其含量分别为0.56 mg·g^(-1)和0.29 mg·g^(-1)。加标回收实验得到药物样品的回收率在82.70%~112.22%之间,RSD低于0.40%,食物样品的回收率在84.50%~111.80%之间,RSD低于0.74%。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地对药、食样品中叶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 药物分析 食品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邱义玲 孙秋芳 +2 位作者 蒋冬梅 田杨林 张展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索叶酸(FA)联合维生素B12(VB12)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1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高HCY水平>15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 目的:探索叶酸(FA)联合维生素B12(VB12)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1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高HCY水平>15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 FA和400μgVB12的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用淀粉作为安慰剂,两组患者均按照上述方案连续治疗并观察1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BANS及PANSS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延迟记忆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较对照组下降(P<0.001)。结论:FA联合VB12可以降低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改善认知功能,缓解部分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老年精神分裂症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叶酸衍生碳的制备及其CO_(2)捕获性能研究
16
作者 董昱华 廖可宜 +6 位作者 曾雅纯 苏婷婷 步亚倩 邱婷群 惠伟 肖小雨 易绣光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温室气体CO_(2)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容量捕获CO_(2)主要用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环状碳酸酯,因此,实现CO_(2)高容量捕获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本工作采用来源广泛、廉价易得... 温室气体CO_(2)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容量捕获CO_(2)主要用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环状碳酸酯,因此,实现CO_(2)高容量捕获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本工作采用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叶酸作为前驱体,以KOH为活化剂,通过碳化—活化法获得CO_(2)吸附性能优异的叶酸衍生多孔碳。首先,采用BET、SEM、SEM-EDS、XRD、Raman和XPS表征系统研究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物性、纹理和结构特征。随后,通过1 bar 0℃和1bar 25℃的CO_(2)吸附实验评估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CO_(2)吸附性能。最后,详细探究了叶酸衍生多孔碳的物化属性和多孔特性在CO_(2)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我国实施“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本研究可为工业领域实现负碳汇目标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多孔碳 活化剂 氮掺杂 CO_(2)吸附
下载PDF
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胚胎发育表达
17
作者 黄淑莹 唐诗雨 +4 位作者 黄婧童 李搏通 刘敏 黄四洲 陈炳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8页
目的探索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Ensemble数据库及ClustalW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与哺乳动物FPGS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fpgs基因的... 目的探索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Ensemble数据库及ClustalW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与哺乳动物FPGS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fpgs基因的保守性;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fpgs基因在斑马鱼重要器官及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运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野生型斑马鱼fpgsmRNA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斑马鱼FPGS蛋白在进化上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RT-PCR结果显示,斑马鱼fpgs基因不仅在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在成鱼的脑、肝和胃组织中高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pgs基因在斑马鱼胚胎4细胞期广泛表达,而在尾芽期开始仅在卵黄合体细胞层中表达;在斑马鱼胚胎20体节期,fpgs在产生初级造血祖细胞的中间细胞团、眼睛和后脑区域呈现特异性表达;从斑马鱼胚胎受精后48~96 h,fpgs基因在其肝脏及端脑与后脑的交界处特异性表达。结论斑马鱼的FPGS蛋白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且fpgs基因在斑马鱼发育中的初级造血区、肝脏、后脑区及眼睛特异性表达,提示该基因在这些组织的发育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 斑马鱼 造血 肝脏发育
下载PDF
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叶酸修饰聚多巴胺涂层的氧化铜纳米颗粒
18
作者 邓凯夫 郑轶璐 +5 位作者 王通 郑之裕 修梦婷 任蓉 VAN CUONG Nguyen 朱利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通过盐酸多巴胺(DA HCl)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并通过叶酸(FA)修饰形成CuO@PDA-FA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径电势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颗粒的...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通过盐酸多巴胺(DA HCl)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并通过叶酸(FA)修饰形成CuO@PDA-FA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径电势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uO@PDA-FA NPs粒径约为190 nm。材料降解亚甲基蓝试验和氧化葡萄糖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备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类葡萄糖氧化酶(GOD)活性。近红外光热转换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摄取试验和活性氧生成试验结果表明,CuO@PDA-FA NPs能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饥饿治疗(ST)协同效果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纳米颗粒 叶酸 聚多巴胺 化学动力学治疗 光热治疗 模拟酶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
19
作者 郝佼芝 吴晓静 孙平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青岛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科收治的10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 目的 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青岛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科收治的10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因中途退出原因共脱落10例,最终有90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片治疗,起始剂量5 mg/d,30 d后10 mg/次,1次/d。试验组在服用盐酸美金刚片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和维生素B_(12)片,叶酸5 mg/次,1次/d;维生素B_(12)0.5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可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并能显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_(12) 阿尔茨海默病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