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1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QI含量混合沥青对各向同性焦镶嵌结构及各向同性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海永 张世纪 +1 位作者 李靖 杨昱 《煤化工》 2024年第S1期41-45,79,共6页
通过煤焦油沥青混合不同比例的重相沥青,制备出不同QI含量的混合沥青。混合沥青经过炭化和煅烧,制备出微观结构上以镶嵌结构为主、各向同性度在1.1以内的各向同性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Raman光谱仪对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煤焦油沥青混合不同比例的重相沥青,制备出不同QI含量的混合沥青。混合沥青经过炭化和煅烧,制备出微观结构上以镶嵌结构为主、各向同性度在1.1以内的各向同性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Raman光谱仪对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对10种煅后焦的各向同性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沥青中QI含量的增加,生焦的镶嵌结构发展更加均匀、微观尺寸逐步减小,煅后焦的理想石墨微晶含量逐渐降低、石墨化度接近于0、各向同性度也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 重相沥青 QI 镶嵌结构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下载PDF
考虑地层横观各向同性的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超结构
2
作者 庄晓莹 蔡润成 金亚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1,共8页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研究二维橡胶-混凝土超结构对地铁振动的减隔振特性,对比分析了混凝土半径、橡胶厚度和土体各向异性对超结构全向禁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方向透射和全尺寸透射模型,验证了弹性波在超结构禁带频率内能够有效衰减。探索了土体各向异性对减隔振超结构性能的影响,能够为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地铁振动 减隔振超结构 能带理论 透射传输
下载PDF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伯潮 李颜 +2 位作者 逄浩明 徐振邦 龚兴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56,I0002,共14页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频率、应变幅值和磁场相关性。尽管上述行为对于其潜在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则关注不够。为准确评价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磁耦合行为,并指导其相关产品的设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反映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随后,开发了和本构模型对应的数值实现算法,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潜在力学机制。此外,该模型有助于指导基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产品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 频率相关 应变幅值相关 磁相关 非线性粘弹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点状热干扰源诱导的准各向同性高温超导股线失超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起悦 刘子秋 +2 位作者 孙梓源 杨宇 皮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77,共9页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因其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以及良好的机械特性,近年来在超导研究领域得到极大关注。由REBCO带材组成的高温超导导体在液氮温度下的零电阻特性使其在超导输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从安全角度看,高温超导导体的失超保护...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因其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以及良好的机械特性,近年来在超导研究领域得到极大关注。由REBCO带材组成的高温超导导体在液氮温度下的零电阻特性使其在超导输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从安全角度看,高温超导导体的失超保护研究是其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该文建立了准各向同性超导股线的三维失超仿真模型,耦合了电场、磁场和温度场,模拟了不同运行电流以及不同点状热干扰能量下超导股线的失超行为,求解出股线的温度、电流密度以及磁场分布,得到了准各向同性高温超导股线的最小失超能(MQE)以及失超传播速度(QPV),对超导装置的失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准各向同性超导股线建立的三维失超模型,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结构的高温超导导体的失超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超导股线 失超行为 最小失超能 失超传播速度
下载PDF
磁共振弹性成像横观各向同性模型参量估计
5
作者 马盛元 张爱丽 +4 位作者 孙青芳 刘军 严福华 杨广中 冯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8-238,共1页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闭式解析解,并在仿真和实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方法从行波分解模型出发,结合横观各向同性模型中波的偏振和波速与传播方向以及纤维方向的关系,获得了横观各向同性参数和波场以及纤维方向的直接关系,并得到参数的直接解析解。并设计了前置低通滤波器做预处理,以及多频率多测量的融合,最终得到稳定的横观各向同性参数估计方法。结果本文通过异质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在参数估计和异质性结构识别的准确性。牛肉弹性成像和动态流变测试进一步证实了算法的可靠性,本方法结果与离体测试结果相符。在人脑磁共振弹性成像中,该方法准确恢复了白质区域的力学参数分布。结论本研究从行波分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反演方法。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异质性复杂纤维组织的各向异性力学参数,为深入理解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及相应疾病的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弹性成像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模型 纤维方向 纤维组织 分解模型 脑白质 参量估计
原文传递
完全各向同性的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构型综合
6
作者 张显著 尤晶晶 +2 位作者 姜杰凤 张缘为 李成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3-730,共8页
各向同性是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决定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获得感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型综合方法。首先,运用Newton⁃Euler法并基于支链之间固有的尺度约束关系,构建了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 各向同性是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决定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获得感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型综合方法。首先,运用Newton⁃Euler法并基于支链之间固有的尺度约束关系,构建了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正向解耦方程。其次,剖析了感知机构的各向同性与正向解耦方程中输入矩阵条件数的关联,以及支链位姿与输入矩阵的映射关系。创建了完全各向同性感知机构的构型综合步骤。最后,遵循该步骤,综合出“12⁃6”式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并开展了虚拟实验。将添加0.100%随机扰动和零扰动这两种情况相比较,结果显示,六维加速度的最大引用误差为0.169%,也即输入、输出误差的放大倍数仅为1.69。这表明,新构型具有优异的各向同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并联机构 构型综合 解耦 各向同性
下载PDF
各向同性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统一理论
7
作者 杨国霞 李昊杰 +4 位作者 吕博昆 贾倩文 刘大禾 石锦卫 弓文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探讨了入射至各向同性介质的不同频率的多光束;推导了三阶非线性极化矢量形式的表达式,并利用它解释了多个已知且独立的非线性光学现象,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普适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三阶非线性极化矢量形式的表达式可为各向同性介质中的... 探讨了入射至各向同性介质的不同频率的多光束;推导了三阶非线性极化矢量形式的表达式,并利用它解释了多个已知且独立的非线性光学现象,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普适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三阶非线性极化矢量形式的表达式可为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提供统一描述;将其拓展至六角晶系材料,能对各种复杂问题提供简单的处理方式.这对于系统地理解各向同性介质和六角晶系材料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促进非线性光学在频率转换、偏振态检测和量子信息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三阶非线性极化 各向同性介质 三次谐波 非线性折射率 简并四波混频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中排桩的隔振效应
8
作者 杨帅 贾敏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3-1269,共7页
利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评估了移动荷载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体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利用有限元法将排桩离散成单桩以及桩单元,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得到桩的有限元矩阵方程;在桩-土边界,土体单元与桩单元进行了等节点离散,并... 利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评估了移动荷载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体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利用有限元法将排桩离散成单桩以及桩单元,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得到桩的有限元矩阵方程;在桩-土边界,土体单元与桩单元进行了等节点离散,并以层状饱和地基的解析层元基本解作为核函数,利用边界积分法得到桩-土界面处地基的柔度矩阵;基于两阶段理论,将侧摩阻力响应与移动荷载直接引起的振动进行耦合,结合边界元法得到饱和地基的边界元方程;考虑Bernoulli-Euler梁和土体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和脱开的位移协调条件,耦合有限元和边界元方程,得到排桩的动力响应方程;计算有无排桩隔振下某一观测点的位移,即可结合隔振理论分析排桩的隔振效率。在验证所提方法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桩长、桩身刚度、移动荷载速度以及横观各向同性参数对排桩隔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桩长约等于2倍瑞利波长,超过该值隔振效果提高不大;桩与地基的刚度差越大,隔振效果越好;荷载速度超过剪切波速,桩基隔振表现反而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 排桩 移动荷载 隔振效应 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
原文传递
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模型
9
作者 陈胜豪 王春光 李群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3,共9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因内部存在短纤维,其力学行为难以准确表征,为了建立考虑短纤维影响的本构模型,针对芳纶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开展了平行于压延方向(0°)与垂直于压延方向(90°)的拉伸试验,验证了绝热层材料内部短...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因内部存在短纤维,其力学行为难以准确表征,为了建立考虑短纤维影响的本构模型,针对芳纶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开展了平行于压延方向(0°)与垂直于压延方向(90°)的拉伸试验,验证了绝热层材料内部短纤维近似定向分布的假设;同时基于断面SEM图像分析了绝热层材料的纤维抽离、纤维断裂、基体损伤等失效行为。基于试验观测,在应变能密度函数中引入纤维项,建立了适用于绝热层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0°、45°和90°单轴拉伸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不同角度预测误差均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模型给出了在不同方向上绝热层简单变形的应力响应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绝热层 横观各向同性 超弹性模型 短纤维增强橡胶材料
下载PDF
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铣削高性能各向同性石墨研究
10
作者 余浚哲 邓福铭 +4 位作者 邓雯丽 陈孝洲 邢晓天 刘子逸 李灿 《硬质合金》 CAS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对自行研制的高密高强各向同性石墨材料进行了铣削加工试验,对比测试了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与PCD刀具的切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CD刀具铣削加工25min其后刀面磨损已超过磨钝标准0.3 mm,... 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对自行研制的高密高强各向同性石墨材料进行了铣削加工试验,对比测试了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与PCD刀具的切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CD刀具铣削加工25min其后刀面磨损已超过磨钝标准0.3 mm,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加工到45 min时,其后刀面磨损量仅为0.25 mm,这说明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高速铣削石墨时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可以适应高性能各向同性石墨的加工需求。铣削加工试验还发现新型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加工的石墨表面质量在初期不如PCD刀具,但在更长时间加工情况下,其加工表面质量优于PCD刀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 聚晶金刚石刀具 各向同性 石墨 高速铣削
原文传递
纳米多层各向同性弹性球壳的轴对称自由振动
11
作者 李雄俊 熊慧芳 肖潭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经典连续体力学理论不再适用于具有尺度效应的微纳结构问题求解。运用状态空间方法和非局域弹性理论,建立考虑非局域效应的纳米多层球壳模型,求解了纳米多层球壳的轴对称自由振动问题。分别以不同半径的银、金纳米粒子为例进行计算并与... 经典连续体力学理论不再适用于具有尺度效应的微纳结构问题求解。运用状态空间方法和非局域弹性理论,建立考虑非局域效应的纳米多层球壳模型,求解了纳米多层球壳的轴对称自由振动问题。分别以不同半径的银、金纳米粒子为例进行计算并与低频拉曼散射实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取纳米粒子的半径为材料的内特征尺度,各粒子结构自由振动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上述力学模型有望应用于超声作用下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振动分析或其他纳米多层壳结构振动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球壳 尺度效应 轴对称振动 非局域弹性理论 各向同性弹性
下载PDF
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结构解析及热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焦亚平 李臣泽 +2 位作者 徐维哲 宋乐春 韩照明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389-1393,共5页
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HTIP)在石墨电极改性及制备硬碳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法解析了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甲苯可溶物(HTIP-TS)的平均结构参数,构建了符合其结构参数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HTIP-TS主要由缩合... 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HTIP)在石墨电极改性及制备硬碳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法解析了高软化点各向同性沥青甲苯可溶物(HTIP-TS)的平均结构参数,构建了符合其结构参数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HTIP-TS主要由缩合芳环构成,芳环周边存在短侧链,分子内部存在联苯结构。利用FT-IR分析获取HTIP的红外光谱,并通过分峰拟合计算了其芳香性指数和支链化指数;通过对XRD分析结果的分峰拟合,计算了HTIP的微晶结构参数。利用TG技术对HTIP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微观组成结构与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各向同性 高软化点 平均分子结构 红外 X射线衍射 热重
下载PDF
基于点阵结构的混合结构的各向同性研究
13
作者 周樊 于伟 +2 位作者 杨新俊 袁方洋 罗申斌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166-1171,共6页
点阵多孔结构在力学性能上通常表现为各向异性,在多孔骨植入物工程应用中,可能因弹性模量各向异性在部分方向发生应力屏蔽效应。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助均匀化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典型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各向同性。研究表明,结构孔... 点阵多孔结构在力学性能上通常表现为各向异性,在多孔骨植入物工程应用中,可能因弹性模量各向异性在部分方向发生应力屏蔽效应。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助均匀化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典型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各向同性。研究表明,结构孔隙度对各向同性有较大影响,孔隙度越大,齐纳因子越大。其中,Gyroid、边心立方单元各向同性最优,I-WP、体心立方单元均匀性较差。对Primitive、体心立方单元进行单元混合,优化结构各向同性,P60BCC65,P65BCC70,P70BCC70和P75BCC80结构齐纳因子均接近于1,其中P75BCC80点阵结构的齐纳因子为1.02,孔隙度为62.4%,在适用的骨科植入体孔隙度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各向同性 TPMS(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结构 桁架结构
下载PDF
各向同性石墨结构与工艺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正操 付晓刚 +1 位作者 陈东钺 张政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对比研究国外石墨IG-11、NBG-18和国产石墨HSM-SC的各向同性度、气孔直径、气孔形貌和微晶状态,探讨其结构差异.研究发现,国外石墨在各向同性度的控制上优于国产石墨;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下焦颗粒平均直径对石墨内部气孔直径的大小影响较... 对比研究国外石墨IG-11、NBG-18和国产石墨HSM-SC的各向同性度、气孔直径、气孔形貌和微晶状态,探讨其结构差异.研究发现,国外石墨在各向同性度的控制上优于国产石墨;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下焦颗粒平均直径对石墨内部气孔直径的大小影响较大;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的石墨力学性能更好;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质量与改进混捏均匀性有重要联系;利用X射线衍射谱中石墨(002)衍射峰的半高宽可以定性评价石墨化程度.探讨了国外各向同性石墨制备工艺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各向同性石墨 各向同性 气孔率 微晶尺寸 石墨化程度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层点力解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皓江 梁剑 王耘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305,共9页
本文根据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矩阵法思想,由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导出了含应力和位移两类变量的混合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文献[7]的位移函数通解,以及计算机代数软件,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层的点力解,这个点力... 本文根据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矩阵法思想,由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导出了含应力和位移两类变量的混合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文献[7]的位移函数通解,以及计算机代数软件,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层的点力解,这个点力解可直接退化到各同性情形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层 点力解 弹性力学 各向同性
下载PDF
各向同性土与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力学特性和持水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楠 陈正汉 +2 位作者 杨校辉 郭剑峰 孙树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初始状态下非饱和黄土的力学性质和水量变化规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制备各向同性及横观各向同性试样的方法,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制备的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及常规重塑试样进行了72个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 为了探讨不同初始状态下非饱和黄土的力学性质和水量变化规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制备各向同性及横观各向同性试样的方法,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制备的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及常规重塑试样进行了72个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削样角度的各向同性试样进行试验验证,发现其近似各向同性;3种不同初始状态下各向同性非饱和试样的破坏应力最大,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试样次之;横观各向同性试样在剪切阶段的初始切线模量最大,其他两组试样的初始切线模量较小且近似相等;各向同性试样及横观各向同性试样在剪切的初始阶段均有轻微的剪胀现象,常规重塑试样均处于剪缩状态;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各非饱和试样在剪切阶段吸力变化对排水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横观各向同性试样的偏应力-含水率关系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最小,其他两组试验的斜率几乎相同,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及常规的重塑试样的力学特性及持水特性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初始状态下各模型的建立及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 横观各向同性 预固结 非饱和黄土 力学特性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力学性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世范 顿志林 刘宝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12-1218,共7页
根据横观各向同性体各向同性面为水平时的本构方程,推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面倾斜时的本构方程,并由此得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以及在各种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解析解。通过实例计算,发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与... 根据横观各向同性体各向同性面为水平时的本构方程,推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面倾斜时的本构方程,并由此得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以及在各种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解析解。通过实例计算,发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与各向同性地基力学性态的差异之处,并从自重应力角度较好地解释了水平应力大于竖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各向异性的重要实测现象,得出了一些有益于工程设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工程 横观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水平荷载 本构方程 力学性态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模型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世范 顿志林 刘宝琛 《岩土工程技术》 2003年第4期213-219,共7页
根据横观各向同性体各向同性面水平时本构方程推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面倾斜时的本构方程并得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运用本论文的理论 。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 各向同性 本构方程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含湿热效应的各向同性耦合粘弹模型
19
作者 王珺 杨帆 陈大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2-646,共5页
为了表征高聚物的行为并反映湿热和应力的相互影响,针对各向同性粘弹性材料,从不可逆热力学出发,引入刻划材料粘性行为的内变量,采用Helmholtz自由能建立了包含湿热效应的各向同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方程。讨论了该本构方程与目前计算中... 为了表征高聚物的行为并反映湿热和应力的相互影响,针对各向同性粘弹性材料,从不可逆热力学出发,引入刻划材料粘性行为的内变量,采用Helmholtz自由能建立了包含湿热效应的各向同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方程。讨论了该本构方程与目前计算中常采用模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效应 各向同性耦合粘弹模型 本构关系 湿分扩散 内变量 各向同性粘弹性材料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1
20
作者 梁正召 唐春安 +2 位作者 李厚祥 徐涛 杨天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基于细观损伤力学基础上开发的 RFPA2D数值模拟软件,用 2 种不同的岩石材料来组成 7 个不同岩层倾角的横观各向同性的岩石试件,通过单轴加载数值模拟试验,模拟横观各向同性岩石渐进破裂的整个过程,分析了岩层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倾... 采用基于细观损伤力学基础上开发的 RFPA2D数值模拟软件,用 2 种不同的岩石材料来组成 7 个不同岩层倾角的横观各向同性的岩石试件,通过单轴加载数值模拟试验,模拟横观各向同性岩石渐进破裂的整个过程,分析了岩层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倾角和强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不同岩层倾角的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的不同破裂模式及其破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单轴压缩 岩层倾角 岩石破裂 岩石材料 试件 破坏准则 破裂模式 岩体 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