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英语写作合作互评研究——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海龙 柴媛媛 《海外英语》 202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受居家隔离政策影响,"互联网+"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异常凸显,依托互联网的写作互评,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进行学习。大数据下的英语合作学习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具有... 受居家隔离政策影响,"互联网+"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异常凸显,依托互联网的写作互评,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进行学习。大数据下的英语合作学习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具有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也丰富了英语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形式。该文就互联网在英语写作合作互评进行相关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合作互评的写作水平,为日后的同伴互评模式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英语写作 合作互评
下载PDF
以“心愿”为主题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
2
作者 吴菊花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33期0002-0002,共1页
小学写作教学中有一重要环节——评改,即对学生创作作文的修改、反馈与点评,更加注重学生在作文中思想与情感的抒发。借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心愿》作文评 改为例,使用小组合作互评的教学方法,教师先阐明教学目标... 小学写作教学中有一重要环节——评改,即对学生创作作文的修改、反馈与点评,更加注重学生在作文中思想与情感的抒发。借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心愿》作文评 改为例,使用小组合作互评的教学方法,教师先阐明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评改的动机。然后师生一同制定评改标准,在科学分组与学生自改中,提升作文创作水平。旨在通过此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小组合作互评 “心愿”
下载PDF
刍议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互评
3
作者 叶维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3期35-38,共4页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不断深化,合作学习目前在教学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落实教学,维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大多数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不断深化,合作学习目前在教学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落实教学,维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大多数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其往往缺乏经验。本文着重阐述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互评的内涵,并分析其重要性,最后对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互评的具体策略加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段 习作教学 小组合作互评
下载PDF
浅谈互评式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建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89-,共1页
现今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评改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已不能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写作目标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弊端,其次介绍了互评式教学的内涵和其所依据的理论来源,最后列举出几种在互评式教学... 现今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评改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已不能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写作目标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弊端,其次介绍了互评式教学的内涵和其所依据的理论来源,最后列举出几种在互评式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策略。通过运用互评式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理论基础 施策略
下载PDF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评合作式教学的有效性
5
作者 向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1年第11期82-83,共2页
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在写作课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是评价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未考虑课程特点,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安排... 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在写作课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是评价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未考虑课程特点,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安排写作任务,学生自己完成,然后由教师统一评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提起英语写作兴趣,作业也较为敷衍。虽然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会写出很多评改意见,但学生不会认真看评改意见,更不会主动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句子不通顺、语法错误、作文层次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通过互评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互评合作
下载PDF
初中英语写作互评式合作学习研究
6
作者 唐娟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第8期72-73,共2页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评改学生作文为主的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英语写作教学的要求。本文中简要阐述了互评式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就如何有效运用互评式合作学习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互评合作学习
下载PDF
基于TSCA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课程改革探析
7
作者 王正奎 柏宇 罗诗雨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传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以教师评价为主,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课程参与度及积极性收效甚微。有鉴于此,基于Peerceptiv互评网络平台,构建基于师生合作互评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教学模式,以12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实践对象,... 传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以教师评价为主,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课程参与度及积极性收效甚微。有鉴于此,基于Peerceptiv互评网络平台,构建基于师生合作互评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教学模式,以12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实践对象,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研究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互评加教师评价能显著助推不同水平学生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收获感,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规避了传统英语写作课程“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弊端,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评、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结果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合作互评 Peerceptiv 混合式写作 改革路径
下载PDF
让作文评改在“小组合作”中绽放光彩
8
作者 王雪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S1期172-173,共2页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的小组"合作互评"模式,可以改变了作文教学中教师"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扭转了作文评改中"费时间、效果差"的局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的小组"合作互评"模式,可以改变了作文教学中教师"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扭转了作文评改中"费时间、效果差"的局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互评 学习方法
下载PDF
在习作新法中感受成功之喜悦
9
作者 陈玉琴 《新课程》 2017年第1期92-92,共1页
把握新课程理念,根据各年级习作标准,对“示范作文法”进行研究与探索,教给方法,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亲近感。
关键词 示范选材 范文引路 合作互评 个性作文
下载PDF
Changes in Argumentation Performance:Effects of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10
作者 Xiaoyan XU Yuexin ZHONG Zimeng SHA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2年第4期491-509,612,共20页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one-semester-long instruction of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TSCA)and trained peer review assessment(TPRA).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 occurrence of structural el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one-semester-long instruction of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TSCA)and trained peer review assessment(TPRA).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 occurrenc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simplified Toulmin model,and improvement of argumentation substance which refers to the quality of reasoning reflected in Toulmin structural elements.Eighty-one sophomore English majors from TSCA group(n=41)and TPRA group(n=40)were asked to construct two argumentative essays at both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semester.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SCA group produced significantly more counterargument claims and rebuttal data.Additionally,the TSCA group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PRA group in constructing stronger counterargument claim,rebuttal claim and rebut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elements Toulmin model argumentation substance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peer review English writing
下载PDF
Rapid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binding energies and the individual N H…O=C, N H…N, C H…O=C, and C H…N interaction energies for hydrogen-bonded peptide-base complexes
11
作者 HUANG CuiYing LI Yang WANG ChangSh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thirty-six hydrogen-bonded peptide-base complexes, including the peptide backbone-ase complexes and amino acid side chain-base complexes, are evaluated using the analytic potential energy funct...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thirty-six hydrogen-bonded peptide-base complexes, including the peptide backbone-ase complexes and amino acid side chain-base complexes, are evaluated using the analytic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established in our lab recently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MP2, AMBER99, OPLSAA/L, and CHARMM27 calculations.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the analytic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yields the binding energies for these complexes as reasonable as MP2 does, much better than the force fields do. The individual N H…O=C, N H…N, C H…O=C, and C H…N attractive interaction energies and C=O…O=C, N H…H N, C H…H N, and C H…H C repulsive interaction energies, which cannot be easily obtained from ab initio calculation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term of the analytic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The individual N H…O=C, C H…O=C, C H…N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are about 5.3±1.8, 1.2±0.4, and 0.8 kcal/mol, respectively, the individual N H … N could be as strong as about 8.1 kcal/mol or as weak as 1.0 kcal/mol, while the individual C=O…O=C, N H…H N, C H…H N, and C H…H C repulsive interactions are about 1.8±1.1, 1.7±0.6, 0.6±0.3, and 0.35±0.15 kcal/mol. These data are helpful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ew strategies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or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bond peptide-base complexes total binding energy individual hydrogen bonding energy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