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偏好、合作社参与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西省520份水稻种植户的调研 被引量:2
1
作者 翁贞林 兰丁旺 +1 位作者 汤晋 廖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2,共10页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利于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实现绿色生产。为了促进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江西省520份水稻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讨风险偏好、合作社参与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利于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实现绿色生产。为了促进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江西省520份水稻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讨风险偏好、合作社参与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即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的概率越高;合作社参与能强化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同时风险偏好对不同规模水稻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异质性影响。基于此,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中,应关注种植户的风险偏好,保障种植户收益;加大技术宣传与推广力度,以提高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的认知水平;加大水稻种植户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合作社参与 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二元Probit模型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合作社参与效应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云飞 李胜文 《新疆农垦经济》 2022年第3期12-21,共10页
近年来政府环境政策压力和绿色农产品需求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现有以个体农户为主要管理单位的生产模式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组织来进行指导与监督,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管理随意性提高,而合作社专业化组织管理特... 近年来政府环境政策压力和绿色农产品需求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现有以个体农户为主要管理单位的生产模式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组织来进行指导与监督,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管理随意性提高,而合作社专业化组织管理特征具有引导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文章基于广东、广西两省2018—2019荔枝种植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分组回归检验分析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结果证明: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水准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见,合作社应确保维持良好的资质水平,从而保障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中始终处在前沿位置。在此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农户合作社参与,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努力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农村,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组织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参与 病虫害防治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荔枝种植户
下载PDF
参与合作社能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吗?——基于技术服务的中介与社会规范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聂志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技术服务在参与合作社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0.43%;社会规范在参与合作社经由增加农户获得的绿色生产技术或服务来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过程的前半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服务的中介效应越弱。基于此,在大力支持并规范合作社发展,敦促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以满足个体农户绿色生产需求的同时,应注重全方位激活农村社会规范水平,运用社会规范手段优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参与 社会规范 技术服务 绿色生产行为
原文传递
伊犁地区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与行为差异研究
4
作者 马纤羽 余国新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发展,能够提升农业专业化、机械化及组织化程度,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计划行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农户合作社参与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发展,能够提升农业专业化、机械化及组织化程度,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计划行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农户合作社参与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户合作社参与意愿与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生计资本以及社会环境仍然会对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提升合作社规模效益,保障农户经济性收入提升、加强合作社宣传工作,鼓励农户广泛参与合作社、促进多劳动力家庭入社,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依靠生计资本可持续,推进农户生活持续改善、保障合作社运营外部环境,分类推进合作社改造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合作社参与 意愿 行为差异 伊犁地区
下载PDF
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影响--基于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月 郑军 赵晓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6-988,共13页
绿色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主体,探索其绿色生产的有效方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加入... 绿色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主体,探索其绿色生产的有效方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入合作社可以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生产,且对节水灌溉、施用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不同农场加入合作社后的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作为领办人的农场要优于作为普通社员的农场,加入合作社对粮食、蔬菜类农场影响显著,对中等规模(10~20人)农场影响显著。3)家庭农场的经营类型、劳动力数量、产品质量认证、原产地追溯、绿色生产认知和意愿均对其绿色生产行为产生影响。4)解释结构模型发现,加入合作社作为深层根源因素直接影响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认知,并进而影响绿色生产意愿,最终促成绿色生产行为。为此,应鼓励并支持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重视农场间的异质性,通过合作社的培训与监督促进农场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 家庭农场 参与合作社 排序选择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
下载PDF
武夷山地区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调查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文静 周林毅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福建、江西两省410户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排序选择模型分别对参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农户个体及生产经营特征、农户对专业合作社认知度、农户对专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与需求程度和农... 以福建、江西两省410户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排序选择模型分别对参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农户个体及生产经营特征、农户对专业合作社认知度、农户对专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与需求程度和农户对其他专业合作社的评价3个方面选取评价。就三组满意情况上看,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满意度为66.58%,居于中上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样本高于农户对其他技术组织和农户未参加合作社与其他农户合作。表示不满意的农户多半是因为不了解,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不高,此外大部分农户对参与专业合作社持乐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专业合作社 农户 满意度
下载PDF
合作社政治参与下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向度研究——基于西北地区样本
7
作者 王进 徐天舒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6-64,共9页
合作社组织凭借自身经济优势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其在为乡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以政治文化分类和变迁理论为支撑,运用AHP构建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评价体系,并以当下西北地区合作社政治参与为例进... 合作社组织凭借自身经济优势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其在为乡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以政治文化分类和变迁理论为支撑,运用AHP构建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评价体系,并以当下西北地区合作社政治参与为例进行分析,得出合作社政治参与下乡村政治文化以附庸-参与型、传统-参与型、利益-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向度发展。为此,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合作社普及政治常识的作用,规范其政治参与行为,并即时构建村务分管机制,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政治参与 乡村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变迁 传统-参与
下载PDF
基于Logit模型的渔民加入渔业专业合作社意愿分析——以上海市大治河港和芦潮港渔民为例
8
作者 高升 王颖 张振宇 《中国经贸》 2015年第16期98-99,共2页
近年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风起云涌,但农户参与率低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渔民们的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少,而且不规范,渔民们的参与率更是低.本文基于上海207份渔民调查问卷样本,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渔民们参与渔业专业合作... 近年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风起云涌,但农户参与率低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渔民们的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少,而且不规范,渔民们的参与率更是低.本文基于上海207份渔民调查问卷样本,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渔民们参与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渔民们的年龄、受教育情况、捕鱼的年限、水产品销售、水产品价格和自身资本情况均与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只有对国家支持政策的了解、对合作社认知、担心大股东侵占利益和自身捕鱼投入成本与参与意愿影响显著.政策建议,国家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同时,规范渔业专业合作社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民渔业专业合作社参与意愿 模型
下载PDF
合作社何以促进农户绿色生产? 被引量:7
9
作者 陆泉志 张益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15,共9页
基于山东省932份果蔬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处置效应模型(TEM)和KHB方法,考察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尚处低位,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合作社具有显著的促农... 基于山东省932份果蔬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处置效应模型(TEM)和KHB方法,考察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尚处低位,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合作社具有显著的促农“增绿”效应,假若样本农户均参与合作社,预期的整体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水平可以提高25.57%;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溢价激励、社会学习和组织规制等多种机制,有效降低绿色生产成本、增进产品市场收益、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和规范农业生产方式,进而促进农户进行绿色生产。基于此,建议在稳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重视和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完善并落实盈余分配制度,确保农户切实分享“绿色收益”,从而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参与 绿色生产 服务功能 农业可持续 内生处置效应模型
下载PDF
心理契约破裂会影响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吗?
10
作者 肖小虹 周正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2,191,192,共10页
农户持续参与意愿不高一直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制约,以往研究未能重视从农户感知视角解答其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不高的问题。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农户心理契约破裂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作为边界条件来影... 农户持续参与意愿不高一直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制约,以往研究未能重视从农户感知视角解答其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不高的问题。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农户心理契约破裂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作为边界条件来影响其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的理论模型。基于贵州省243份有效调研样本的分析发现: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向影响了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组织认同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显著调节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组织认同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和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之间的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破裂 农户持续参与合作社意愿 组织认同 集体主义
原文传递
外部环境干预下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排放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区域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云 夏胜 欧雷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4-62,共9页
基于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政策背景,对省内试点与非试点部分区域的334份农村居民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心理认知中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生活污染排放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政策试点在农村... 基于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政策背景,对省内试点与非试点部分区域的334份农村居民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心理认知中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生活污染排放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政策试点在农村居民心理认知与其生活污染排放行为之间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农业合作社参与度在农村居民心理认知与其生活垃圾排放行为之间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但在农村居民心理认知与其生活污水排放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农村居民的性别和家庭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其生活污水排放行为,农村居民的学历水平和家庭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其生活垃圾污染排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活污染排放行为 政策试点 农村合作社参与
下载PDF
Twin Cities A Matter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12
作者 Nitza Davidovitch Heli Arbil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9期463-476,共14页
The term "twin cities" refers to a program in which cities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 form a "twinning" alliance that serves as a setting for education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collaborations (G... The term "twin cities" refers to a program in which cities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 form a "twinning" alliance that serves as a setting for education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collaborations (Grosspietsch 2009).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is to promote the twin cities in all aspects of life (Jayne, Hubbard, and Bell 2013) and facilitate a feeling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among their residents (Ogawa 2012).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ities of Beer Sheva and Nahariya were taken as case studies for exami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ogram to promoting residents'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ir Jewish identity. Specifically, the current study attemp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own of residence and age group on feeling of belonging, and whether familiarity with the Twin Cities program affected the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Jewish identity, in the assumption that residents familiar with the program would report a stronger feeling of belonging than residents not familiar with it. The study included 147 participants aged 17-64, of them 80 residents of Beer Sheva and 67 of Nahariya.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to the study voluntarily and were requested to complete an online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examining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Jewish identity. Moreover,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legations at the Amal school in Nahariya, to reaffirm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futed the main research assumption that the Twin Cities program would influence the feeling of belonging. In fact,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feeling of belonging and any of the research measures, aside from religiosity. Furthermore, and in contrast to the hypothe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articipants who we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program reported a stronger feeling of belonging than participants who were familiar with it. Due to the surprising findings, the current study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Twin Cities program is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change and thus promotes individual values more than collective values. This contention changes the essential purpose of the program and this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cities IDENTITY belonging VALUES Israel
下载PDF
合作组织嵌入对果农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檬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第36期22-24,共3页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需要。为探究合作社对果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陕西省、河南省721个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组织嵌入对猕猴桃...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需要。为探究合作社对果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陕西省、河南省721个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组织嵌入对猕猴桃种植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政府宣传、同群效应对猕猴桃种植户是否参与合作社有显著正向影响,具有谨慎性生产偏好的果农更愿意加入合作社;二是参与合作社有助于促进果农秸秆资源化处理行为;三是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男性、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耕地连片程度高的果农更倾向于将秸秆资源化利用。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增强合作社示范、引导能力,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使用;提高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合作社内标准化生产制度,打造社内共同意识;对农户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果农之间的技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参与 猕猴桃种植户 低碳生产 秸秆资源化利用 自选择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