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特点分析
1
作者 靳梅 刘静 +3 位作者 刘康 赵力搏 赵紫薇 孙素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诊断为偏头痛、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NfL水...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诊断为偏头痛、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NfL水平,分析脑脊液-NfL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GBS组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中位年龄5.0(3.8~8.0)岁;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中位年龄8.0(5.0~9.0)岁。入院时GBS组脑脊液-NfL和脑脊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脑脊液-NfL和蛋白早期诊断GB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5.8%、92.3%、95.8%和94.6%。入院时GBS患儿脑脊液蛋白水平及疾病高峰时Hughes评分均与脑脊液-Nf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Nf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NfL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相关,对于早期辅助诊断GBS、评估短期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丝蛋白轻链 Hughes功能评分 短期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前驱感染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关系
2
作者 王子豪 宋进 +6 位作者 胡铭 张国荣 单方振 邢春叶 宋艳 乔保俊 王玉忠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不同前驱感染的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的比例及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55.1%(109/198)的GBS患者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阳性,主要为空肠弯曲菌23.7%(47/198)、甲型流感病毒20.7%(41/198)、乙型流感病毒15.2%(30/198),其中18.7%(37/198)的患者2种或以上病原体血清学阳性。73.7%(146/198)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单一病原体血清学阳性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83.3%(25/3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100%(18/1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6/7,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登革热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为4/4;EB病毒感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各1例,均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种或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62.2%(23/37)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无前驱感染者中66.3%(59/89)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无前驱感染以及有不同类型前驱感染患者中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的类型有关,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前驱感染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下载PDF
婴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椎管内囊肿一例
3
作者 赵海丰 吴艳 +1 位作者 吕冰聪 李超雄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30-1332,共3页
婴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该病及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合并椎管内囊肿的吉兰巴雷综合征非常罕见,临床上遇到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的病例,应适时完善腰穿脑脊液检查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 婴儿 吉兰-巴雷综合征 椎管内囊肿
下载PDF
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刘岩 徐丽娟 +1 位作者 陈思歧 李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四肢肌力评分、临床疗效、肢体感觉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上肢正中神经电生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近端、下肢远端、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肌力评分、上肢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54%)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感觉功能分级、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DML)降低(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四肢肌力、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且可调节神经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经穴针刺法 治痿独取阳明 针推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联性
5
作者 王亚婷 郭俊爽 +2 位作者 杨凡 董蕊蕊 苗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分>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肝功能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的预后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AGR与GBS短期预后存在关联,OR(95%CI)为0.414(0.179~0.958)。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入院HFGS评分、AGR及两者联合预测GBS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8~0.867)、0.671(0.597~0.744)、0.847(0.793~0.900),两者联合大于入院HFGS评分和AGR(P<0.05)。两者联合相较于入院HFGS评分、AGR,NRI(95%CI)分别为0.009(-0.008~0.026)、0.636(0.475~0.797),IDI(95%CI)分别为0.025(0.006~0.045)、0.328(0.269~0.387)。结论:入院AGR对GBS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联合入院HFGS评分,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短期预后 肝功能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下载PDF
神经传导阻滞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张凯华 杨硕 卜淑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传导阻滞 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Hughes评分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坛 黄小雨 张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54-57,66,共5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例GB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6名...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例GB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6名来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入选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4^(+)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N)、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和CD4^(+)终末分化效应记忆性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RA)及记忆性B细胞、浆母细胞的占比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D4^(+)TN及CD8^(+)TN均明显下降(P<0.05),CD4^(+)TEM及CD8^(+)TEM均明显升高(P<0.05),TCM及TEMRA在CD4和CD8上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记忆性B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间浆母细胞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患者外周血CD4^(+)TEM及CD8^(+)TEM占比与Hughes残疾评分、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及记忆性B细胞占比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GBS患者存在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免疫紊乱,CD4^(+)TEM细胞、CD8^(+)TEM细胞及记忆性B细胞占比升高,这很可能是GB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外周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效应记忆性T细胞 记忆性B细胞
下载PDF
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结合角调音乐疗法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心境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姚楠 杨南 +2 位作者 唐宝丽 倪燕 姚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54-157,166,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结合角调音乐疗法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 分析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结合角调音乐疗法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结合角调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中文版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简式简明心境问卷(B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结合角调音乐疗法用于GBS患者护理中,可调节心境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 角调音乐疗法 吉兰-巴雷综合征 心境状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9
作者 朱东强 黄兴强 +1 位作者 杨丹丹 郑金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通过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其它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2]。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梗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重叠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郭巧珍 李哲 +3 位作者 李斯博 常雅君 靳玮 王天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1期679-680,共2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以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颅神经也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BS重叠型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较为少见,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现分享我院收治的一例广泛自主神经受累的M...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以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颅神经也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BS重叠型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较为少见,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现分享我院收治的一例广泛自主神经受累的MFS-GBS重叠型。通过本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类疾病临床诊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Miller Fisher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重叠型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交感皮肤反应的特点分析
11
作者 靳梅 刘静 +3 位作者 刘康 赵力搏 赵紫薇 孙素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9-935,共7页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5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诊断为抽动障碍...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5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诊断为抽动障碍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间SSR的特点,并分析SSR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utonomic dysfunction,AD)、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GBS组患儿急性期SSR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01)。联合SSR和神经传导早期(发病2周内)诊断GBS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100%和93%。SSR异常患儿AD比例及疾病高峰时Hughes评分与SSR正常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发病1个月)预后不良患儿SSR测定全部(7/7)异常。结论SSR可以用于早期辅助诊断儿童GBS和监测疾病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交感皮肤反应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黄培培 苗旺 +4 位作者 王亚婷 高林 张齐 何霞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1-1337,共7页
目的评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回归社会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并建立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重症GBS远期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21-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 目的评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回归社会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并建立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重症GBS远期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21-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区收治的93例重症GBS患者临床资料;至2022-08成功随访85例,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 a进行Hughes评分,对生活质量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并对社会功能恢复及自身感受情况评估。以随访1 a时Hughes评分进行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Hughe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16例(Hughes评分3~6分),2组间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来评估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并对患者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相关因素进行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入住神经ICU患者有感染诱因者占57.0%,合并基础疾病者占53.8%,入住原因82.8%和呼吸系统风险有关;67.7%患者应用呼吸机,44.4%患者辅助通气时长超过2周;主要治疗方案中,单纯免疫球蛋白治疗占63.4%,24.7%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其他治疗。(2)重症GBS患者1 a病死率为10.5%,致残率为8.2%。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瘫痪程度重。其中年龄、发病至ICU时间是重症GB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3)建立2个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展示,重症GBS患者预后的校准曲线表明,预测模型与理想模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K-M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年龄与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无关,恢复行走所需时间与是否机械通气相关,机械通气患者总体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5)79.6%的患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48.6%恢复正常工作,10.8%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结论重症GBS患者病死率高,高龄及发病至ICU时间短(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基于年龄及发病至ICU时间两个指标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与是否机械通气相关,与年龄无关。大多数生存患者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近半数患者恢复社会工作,约1/10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 预后 运动功能 社会功能 年龄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EGRIS评分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郭悦劼 谢勇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Erasmus GBS呼吸功能不全评分(EGRIS)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人呼吸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3例GB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呼吸衰...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Erasmus GBS呼吸功能不全评分(EGRIS)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人呼吸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3例GB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非呼吸衰竭组。对比两组病人的EGRIS评分、SII;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可能影响GBS病人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EGRIS、SII对GB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病人发病到住院时间[(5.3±0.6)d比(9.2±1.1)d]、EGRIS评分[(5.5±0.2)分比(2.8±0.3)分]及SII[(1683.6±64.3)分比(603.4±25.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RIS及SII是GB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3、5.26,均P<0.01)。EGRIS、SII及两者联合预测呼吸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89、0.93,灵敏度分别为82.01%、96.67%、95.33%,特异度分别为69.01%、67.61%、78.87%。结论EGRIS、SII是预测GB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指标,两者联合可准确预测呼吸衰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Erasmus GBS呼吸功能不全评分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伊 江佳佳 +8 位作者 刘雅菁 冯双浩 张彦博 赵辉 邹月丽 霍颖浩 李奕 何俊瑛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7.4±16.2)岁,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受累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均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使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好。结论SARS-CoV-2相关GBS和经典GBS的临床表现、病程、对治疗的反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特征 肌电图 脱髓鞘 脑脊液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并发Takotsubo心肌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梦影 万磊 +1 位作者 方业香 刘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率为(0.4~2.5)/10万[1]。多数GBS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性和对称性四肢无力,继而涉及延髓、面部和呼吸功能的神经肌肉麻痹[2]。Takotsubo心肌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率为(0.4~2.5)/10万[1]。多数GBS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性和对称性四肢无力,继而涉及延髓、面部和呼吸功能的神经肌肉麻痹[2]。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cardiomyopathy,TTC)是GBS罕见的、可致命的并发症,其特征是急性可逆的左心室功能障碍,主要因素为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和心源性休克,但TTC与GBS相关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3-4]。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用于危重患者的主要体外生命支持设备之一,静脉-动脉(veno-arterial,VA)EC-MO能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气体交换和人工体循环,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5]。2021年5月,我院收治1例VA-ECMO联合血液净化治疗GBS并发TTC的患者,经过36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顺利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液净化 吉兰-巴雷综合征 Takotsubo心肌病 护理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常见抗神经节苷脂IgG抗体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杰 乔保俊 +4 位作者 宋进 刘晨 宋艳 王敏 王玉忠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68,共7页
目的检测中国鲁西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常见抗神经节苷脂IgG抗体的种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21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2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检测中国鲁西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常见抗神经节苷脂IgG抗体的种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21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2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7种常见抗神经节苷脂(GM1、GD1a、GalNAc-GD1a、GM1b、GQ1b、GT1a、GD1b)IgG抗体,分析不同抗神经节苷脂IgG抗体阳性患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312例GBS患者中抗神经节苷脂IgG抗体阳性124例(39.7%),其中抗GM1抗体87例(27.9%),抗GD1b抗体49例(15.7%),抗GQ1b抗体34例(10.9%),抗GD1a抗体29例(9.3%),抗GalNAc-GD1a抗体21例(6.7%),抗GT1a抗体7例(2.2%),抗GM1b抗体5例(1.6%)。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前驱腹泻、感觉障碍、面神经麻痹以及电生理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抗GM1 IgG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前驱腹泻、肢体无力、共济失调以及纯运动型GBS(均P<0.05),抗GD1b IgG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前驱腹泻(P<0.05),抗GQ1b IgG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以及Miller-Fisher综合征(均P<0.05),抗GD1a IgG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前驱腹泻、纯运动型GBS(均P<0.05),抗GalNAc-GD1a IgG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前驱腹泻、共济失调以及纯运动型GBS(均P<0.05)。结论抗GM1 IgG抗体是鲁西南地区GBS患者中最常见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不同种类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特征差异,其原因可能与不同种类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攻击其靶抗原含量相对丰富的神经组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心理症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晨蕊 刘艳群 毕晓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5-601,共7页
急性炎性疾病伴随的神经心理症状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获得性炎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影响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系统,为引起急性瘫痪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GBS的神经心理症状逐... 急性炎性疾病伴随的神经心理症状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获得性炎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影响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系统,为引起急性瘫痪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GBS的神经心理症状逐渐引起关注,然而目前报道尚少,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也缺乏对治疗的研究。此外,神经心理症状对GBS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归纳了GBS患者疲劳、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神经心理症状的特点和诊治进展,以提高神经专科医师对GBS患者神经心理症状的认识,加强对GBS神经心理症状的评估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疲劳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亚伟 赵岚 +3 位作者 范宏光 梁雪梅 王洪新 王利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GBS患者分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就诊时记录首发临床症状,抽取脑脊液进行GBS亚型分型。51例患者均采用IVIG 0. 4 g/(... 目的比较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GBS患者分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就诊时记录首发临床症状,抽取脑脊液进行GBS亚型分型。51例患者均采用IVIG 0. 4 g/(kg·d)静脉注射,共治疗5 d。治疗后2周评估疗效。比较两组首发临床症状及IVIG治疗效果。结果妊娠型GBS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者13例,其中进行性四肢无力8例、四肢乏力2例、双下肢无力3例;感觉异常7例,其中四肢无力伴麻木6例、四肢无力伴双下肢疼痛1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例;四肢无力伴心悸1例;四肢无力伴呕吐1例;双下肢无力伴四肢肿胀1例;出现颅神经损害3例,其中进行性呼吸困难2例、面肌无力1例。非妊娠型GBS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者12例,其中进行性四肢无力7例、四肢乏力3例、双下肢无力2例;感觉异常9例,其中四肢无力伴麻木8例、四肢无力伴双下肢疼痛1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例;四肢无力伴心悸1例;出现颅神经损害3例,其中进行性呼吸困难1例、面肌无力1例、双下肢无力伴视物成双1例。妊娠型GBS患者临床症状轻、中、重型分别为9、14、3例,非妊娠型GBS患者轻、中、重型分别为3、20、2例。妊娠型GBS患者分型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15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0例,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14、11例。IVIG治疗后妊娠型GBS患者基本治愈、治愈、无效分别为16、7、3例,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19、4、2例。二者比较,P <0. 05。妊娠型GBS患者机械通气2例、病死2例,住院时间(14. 3±3. 8) d,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2例、2例及(13. 7±2. 8) d,二者比较,P均> 0. 05。结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相似,妊娠型GBS患者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多为单一良性病程,IVIG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香凝 罗国刚 +2 位作者 程娅雯 曹香琪 徐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总结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ecurrent Guillain-Barrésyndrome,RGBS)的临床特点,筛选RGB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GBS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总... 目的总结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ecurrent Guillain-Barrésyndrome,RGBS)的临床特点,筛选RGB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GBS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总结RGBS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复发病程中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和呼吸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时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本中心GBS的复发率为4.96%(19/383)。19例患者平均复发年龄为(50.00±17.93)岁。14例(73.68%)RGBS患者在复发前存在诱因。RGBS复发时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15例,78.95%)为主,脑神经损害(3例,15.79%)及感觉障碍(1例,5.26%)次之。8例(42.11%)RGB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组RGBS患者复发前存在诱因(100.00%比54.54%,P=0.045)、复发起病7 d内入院(100.00%比45.45%,P=0.018)、复发入院时Hughes评分>3分(87.5%比27.27%,P=0.020)、脑神经受损(87.50%比27.27%,P=0.020)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75.0%比18.18%,P=0.024)者比例明显高于呼吸正常组。结论RGBS患者复发时出现诱因、现病史短(<7 d)、入院即需卧床(Hughes评分>3分)、伴有脑神经受损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其复发病程中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复发 临床特点 呼吸麻痹 炎症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晶 熊静 +2 位作者 贾文姬 李馨蕊 许梦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评估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血蛋白、脑脊液及电生理改变对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诊断为GBS的患者51例,评价患者... 目的评估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血蛋白、脑脊液及电生理改变对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诊断为GBS的患者51例,评价患者疾病高峰时Hughe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收集临床资料、血清血蛋白、脑脊液及电生理等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所获得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轻、重型组中,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轻型患者(P<0.05),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A、IgM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电生理检查中,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OR值为0.818,95%CI为0.669~0.999,P=0.049)、脑脊液蛋白(OR值为4.174,95%CI为1.066~16.345,P=0.040)为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以血清白蛋白、脑脊液蛋白为检验变量,描绘ROC曲线,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和0.671。结论血清白蛋白与脑脊液蛋白为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预测GBS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血清白蛋白 电生理学 预测 脑脊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