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21世纪东北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评《中国语言资源集·吉林》
1
作者 刘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中国语言资源集·吉林》三卷本在精心设计、综合布点基础上,对吉林省14个方言点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展示和分析,描写细致充分,既具备资料属性,又有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值得东北方言研究者充分参考和利用。
关键词 《中国语言资源集·吉林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 东北方言研究 吉林方言
下载PDF
吉林工商学院主办中国吉菜新格局产业项目启动大会
2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1月20日,中国吉菜新格局产业项目启动大会在长春长白山宾馆举办。会议由吉林工商学院与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吉林日报“翠花走千村”栏目组共同主办,由吉林省人参专班、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文旅厅、吉林日报社... 2025年1月20日,中国吉菜新格局产业项目启动大会在长春长白山宾馆举办。会议由吉林工商学院与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吉林日报“翠花走千村”栏目组共同主办,由吉林省人参专班、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文旅厅、吉林日报社、民革吉林省委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大会 吉林日报 吉林省总工会 长白山宾馆 文化研究会 新格局 栏目组 吉林工商学院
下载PDF
吉林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吉林卷》研编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福平 靳皇玉 +5 位作者 李楠 马超 宋小磊 臧兴运 赵华伟 冯德臣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72,共22页
吉林省的地质历史演化复杂,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油页岩、硅藻土、油砂、火山渣等矿产资源量位居中国前列。本研究通过研编《中国矿产地质志·吉林卷》,总结了吉林省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在5个III级成... 吉林省的地质历史演化复杂,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油页岩、硅藻土、油砂、火山渣等矿产资源量位居中国前列。本研究通过研编《中国矿产地质志·吉林卷》,总结了吉林省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在5个III级成矿区带的基础上,将吉林省进一步划分了11个IV级成矿亚带,29个矿集区,并总结了各IV级成矿亚带和重要矿集区的矿产分布规律。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与成矿作用演化过程,吉林省地壳演化经历了新太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三叠世-新生代3个构造演化阶段,10个构造演化旋回,形成了3个成矿域,24个矿床成矿系列,70个矿床式。据此构建了吉林省区域成矿谱系图。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性矿产资源金、铁、钼、镍、油页岩等矿种,提出了吉林省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成果 成矿区带 矿床成矿系列 找矿方向 吉林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吉林省西部杂粮作物育种研究
4
作者 王乐 苏江顺 +5 位作者 李春花 黄炎 于学鹏 牛庆杰 王瑛霞 任长忠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杂粮的主产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吉林省西部适应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特点和特色作物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杂粮作物育种研究目标,选育专精特新优良品种,带动产业孕...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杂粮的主产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吉林省西部适应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特点和特色作物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杂粮作物育种研究目标,选育专精特新优良品种,带动产业孕育,助力乡村振兴。吉林省西部发挥资源优势,引进、驯化优异资源,选择优异育种材料,创制特异种质,整合创新选育新品种。通过品种产权转让,带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企联合,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通过新品种产业化应用,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吉林省西部 杂粮 作物育种
下载PDF
胶-辽-吉造山带东部古元古代构造活动新记录:来自吉林省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启示
5
作者 臧兴运 吕鹏 +5 位作者 王聚胜 李斌 闫冬 孙伟国 李翱鹏 王永胜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为制约胶-辽-吉造山带东部的构造演化,笔者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对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辉长岩、碳酸岩... 为制约胶-辽-吉造山带东部的构造演化,笔者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对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岩石成因、成岩构造背景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辉长岩、碳酸岩、磁铁矿体,以变辉长岩为主。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变辉长岩w(SiO_(2))在44.23%~48.80%之间,w(Na_(2)O)在0.94%~2.86%之间,w(K_(2)O)在0.51%~1.90%之间,w(TiO_(2))在0.42%~0.93%之间,w(CaO)在8.73%~14.78%之间,Na_(2)O/K_(2)O在1.12~2.27之间,MgO/(FeO+MgO)的比值介于0.54~0.60之间,(Mg^(2+)+Ni^(2+))/(Fe^(2+)+Fe^(3+)+Mn^(2+))为1.44~2.02,Mg/(Mg+Fe^(2+))为0.60~0.68,分异指数(DI)介于11.76~31.79,岩石呈现偏碱性的富铁、钠,低钾、钛的基性-超基性岩浆特征,分异作用较弱。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w(Rb)(4.80×10^(-6)~74.82×10^(-6)),w(Ba)(83.09×10^(-6)~430.10×10^(-6))],高场强元素Hf、Th、Ta等相对较为富集[w(Hf)(1.41×10^(-6)~6.20×10^(-6))、w(Th)(0.51×10^(-6)~28.91×10^(-6))、w(Ta)(0.47×10^(-6)~9.91×10-6)],∑REE=(29.56×10^(-6)~812.59×10^(-6)),Nb元素明显亏损[w(Nb)(2.94×10^(-6)~36.01×10^(-6))];(Na_(2)O+K_(2)O)/TiO_(2)比值为0.10~5.54,Zr/Y比值为1.93~5.67,La/Nb比值为0.54~1.73,La/Ta比值为5.53~11.13,Nb/U比值为1.51~14.23,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大陆拉斑玄武岩,同时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性质。碳酸岩与变辉长岩互层出现,CaO/(CaO+MgO+Fe_(2)O_(3)+FeO+MnO)均值为0.98,w(MgO)均值为0.62,w(FeO+Fe_(2)O_(3)+MnO)均值为0.41,为钙质偏镁质碳酸岩,明显富集Sr元素[w(Sr)(1727×10^(-6)~1794×10^(-6))]。杂岩体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大陆板内深大断裂带拉张的构造背景,并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壳物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变辉长岩的锆石绝大多数具有核边结构,其核部色泽大多呈黑色,难以观察其内部结构,少数核部可见较宽的振荡环带,Th/U比值为0.23~4.19,具基性岩浆成因锆石特点,^(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98±11)Ma(MSWD=1.2,n=18),代表了辉长岩冷凝结晶年龄;其边部色泽相对较浅且均一,无环带,Th/U比值为0.03~3.22,为变质成因锆石特点,^(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892±23)Ma(MSWD=2.2,n=14),代表了辉长岩变质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胶-辽-吉造山带东部在古元古代中期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大兴铁矿区变辉长岩-碳酸岩杂岩体的形成可能与松江-祟善断裂带拉张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辉长岩 碳酸岩 古元古代 大兴铁矿区 胶-辽-吉造山带 吉林
下载PDF
鸭绿江中上游的胶辽官话——以吉林省集安市、临江市方言为例
6
作者 秦曰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吉林省汉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该省东、南部地区属于长白山腹地,位于鸭绿江中上游流域,其方言因受自西自南而来胶辽官话的影响而呈现出异于东北官话的明显特征,在声韵调及词汇层面较为突出。针对鸭绿江中上游节点城市临江... 吉林省汉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该省东、南部地区属于长白山腹地,位于鸭绿江中上游流域,其方言因受自西自南而来胶辽官话的影响而呈现出异于东北官话的明显特征,在声韵调及词汇层面较为突出。针对鸭绿江中上游节点城市临江、集安两个方言点的专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爬梳,可以管窥吉林省内鸭绿江流域方言的基本面貌。归纳其语言特点、判断音系属性,不仅能为考察胶辽官话在东北地区的分布,探求吉林汉语方言的构成及演变提供一份即时样本,还可以为探讨胶辽官话与东北官话、冀鲁官话等的关系问题提供有益的助力。该地区语言调查研究工作,亟需全面铺开,于此郑重提出并呼吁“鸭绿江流域语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流域 吉林方言 胶辽官话 东北官话
下载PDF
吉林中部大口钦地区杨家沟组物源分析:来自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7
作者 李翱鹏 王春阳 +3 位作者 吕鹏 刘万臻 王福亮 苏斌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35-55,共21页
关于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间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吉林中部地区在古生代期间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的控制,是研究上述问题的理想场所。笔者对吉林中部大口钦地区杨家沟组岩屑杂砂岩和粉砂质板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 关于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间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吉林中部地区在古生代期间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的控制,是研究上述问题的理想场所。笔者对吉林中部大口钦地区杨家沟组岩屑杂砂岩和粉砂质板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杨家沟组的沉积时限和物源特征。地层最大沉积年龄采用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加权平均年龄进行限定,杨家沟组的2个岩屑杂砂岩样品(PM001-38-TW1和PM001-135-TW1)的沉积下限年龄分别为(255±5)Ma和(251±2)Ma,与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界限年龄(251.902±0.024)Ma相符合。结合捕获自周围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235~227)Ma]锆石的年龄和侵入到杨家沟组中二长花岗岩的年龄(223±2)Ma,认为研究区杨家沟组应形成于晚二叠世。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表明杨家沟组岩屑杂砂岩和粉砂质板岩的w(SiO_(2))为65.13%~70.73%,w(Al_(2)O_(3))为14.75%~17.29%,w(K_(2)O)为2.43%~3.87%,w(Na_(2)O)为1.59%~3.26%,K_(2)O/Na_(2)O为0.75~2.34,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LREE/HREE=6.98~9.09,Eu/Eu*=0.56~0.70。CIA-ICV图解、物源区属性图解以及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表明,杨家沟组物源沉积物经历了中等程度的风化作用,成熟度相对较高,其物源主要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背景下。杨家沟组的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5组:古元古代(1819~1785 Ma)、中-新元古代(1491~561 Ma)、寒武纪-石炭纪(522~301 Ma)、早-中二叠世(295~259 Ma)和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8~238 Ma)。结合前人对区域上岩浆作用的研究表明,杨家沟组具有双向物源特征(华北板块和兴蒙造山带)。杨家沟组的源区性质及古生物学证据表明其形成于碰撞造山向构造稳定环境转化的阶段。综合研究区的岩浆作用特征,认为古亚洲洋在吉林中部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代学 杨家沟组 大口钦地区 吉林省中部
下载PDF
农文旅融合驱动下吉林省美丽乡村设计策略研究——以磐石市西大地村为例
8
作者 张广平 丁嘉雯 《河南建材》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当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吉林省乡村建设也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章梳理了农文旅相关概念,分析了其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吉林省乡村建设也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章梳理了农文旅相关概念,分析了其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并以吉林省磐石市西大地村为例,探索了农文旅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诉求,结合地域特色资源提出了乡村更新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为吉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 吉林 美丽乡村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地区乡村绿化美化现状及解决对策
9
作者 逯丹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分析吉林东部地区乡村绿化美化现状和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明确提出吉林省东部地区乡村绿化美化主攻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乡村 绿化美化 解决对策 吉林
下载PDF
黑龙江、吉林、辽宁 在冰雪经济高地点燃“热引擎”
10
作者 唐承财 江玲 +1 位作者 刘嘉仪 《地图》 2025年第1期40-65,共26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到秋冬交替之际,这里迅速被冰雪包裹,开启一场长达数月的冰雪盛宴。三省凭借丰富的冰雪资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冰雪经济格局,不断加快建设“中国冰雪经济高地”的步伐。
关键词 辽宁 中国冰雪经济高地 吉林 冰雪资源 黑龙江
下载PDF
VR/AR技术在吉林省高校高质量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马薇 刘苏漩 《信息与电脑》 2025年第5期29-31,共3页
随着数字化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渐广。文章阐述了吉林省高校利用VR、AR技术开展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如VR、AR技术在理工科应用广泛,而在文科和艺术类专业应用较... 随着数字化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渐广。文章阐述了吉林省高校利用VR、AR技术开展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如VR、AR技术在理工科应用广泛,而在文科和艺术类专业应用较少;硬件配备不均衡,部分高校资金紧张;教师技术掌握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培训;课程融合不够深入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大资金支持与资源整合、深化教学内容与技术融合、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改进措施,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以推动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吉林省高校 实践教学 高质量就业
下载PDF
吉林省硅藻土矿成矿条件分析
12
作者 王旭 赵军侠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硅藻土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产,在吉林省集中分布。硅藻土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吉林省硅藻土矿床类型单一,均为生物化学沉积型,形成时代主要集中于新近纪中新世至第四纪中更新世。在充分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硅藻土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产,在吉林省集中分布。硅藻土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吉林省硅藻土矿床类型单一,均为生物化学沉积型,形成时代主要集中于新近纪中新世至第四纪中更新世。在充分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吉林省硅藻土矿成矿条件,以期对吉林省硅藻土找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硅藻土 成矿条件分析
下载PDF
吉林茶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路径探索
13
作者 王萌 《福建茶叶》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吉林茶文化的深度融入,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丰富了其内涵。通过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茶文化得以系统性地进入教育体系,深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让茶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吉林茶文化的深度融入,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丰富了其内涵。通过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茶文化得以系统性地进入教育体系,深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让茶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升了其参与感与体验感。实践与创新平台的构建,则为学生提供了亲手实践与探索茶文化的机会,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此外,新媒体与网络平台的巧妙运用,进一步拓宽了茶文化的传播范围与深度。为确保这一融入过程的有效性与持久性,强化了政策与制度支持,完善了师资与资源保障,并优化了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综合举措,高校成功丰富了校园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茶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 课程设置 文化活动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中小学教研工作实践探究——以吉林省教育学院民族中小学教研工作开展为例
14
作者 孟和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研工作是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教育学院 民族中小学教研 新时代
下载PDF
共性与个性:东北地域文化视阈下吉林区域电影的审美风格探析
15
作者 陈柏鑫 王诗戈 刘戈 《北方传媒研究》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空间转向呈现出多元景观,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建构添砖加瓦。地域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东北电影也随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吉林为代表的区域电影既有着与东... 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空间转向呈现出多元景观,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建构添砖加瓦。地域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东北电影也随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吉林为代表的区域电影既有着与东北电影的异曲同工之处,又因自身差异性、多样化的特点屹立在中国电影的创作版图之中。从吉林区域电影的在地特征、类型多元等视角切入,可探析其与东北电影之间的共性及自身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多重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电影 东北电影 地域文化 吉林形象
原文传递
《吉林中医药》稿约
16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吉林中医药》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期刊精品奖)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吉林中医药》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期刊精品奖)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辟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理论研讨、经验传承、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药纵横、针灸推拿、综述等栏目。现诚向国内外征集优秀论文,要求来稿须保证稿件真实性以及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对于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著尤为欢迎,一经录用,将优先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教育厅 基金资助课题 一级期刊 期刊精品 吉林省政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经验传承 核心学术期刊
下载PDF
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方案》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7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实现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民林业收入持续增加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加快推进“三权分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中共吉林省委 林下经济 中共中央办公厅 森林质量 实施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
下载PDF
灌排洗盐条件下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分析
18
作者 陈彩蝶 王宇 +3 位作者 卞建民 吕川 汪彦辰 王世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了明晰吉林西部盐渍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选取2012—2014年和2019—2020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图解法、熵权贝叶斯、因子分析、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开展吉林西部灌区... 为了明晰吉林西部盐渍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选取2012—2014年和2019—2020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图解法、熵权贝叶斯、因子分析、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开展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和水化学组分溯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及周边地下水Fe、F、Mn、三氮化合物严重超标;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Ca^(2+)型的弱碱性水,受岩石溶滤和蒸发结晶作用影响,长期灌排洗盐使灌区及周边盐碱化现象得到改善;研究期内灌区及周边潜水Ⅳ、Ⅴ类水占比共增加5.3个百分点,承压水中Ⅳ、Ⅴ类水占比共减少4.0个百分点;溶滤-次生富集作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最大,使水中可溶性离子、TDS、总硬度等组分浓度上升;盐碱地开发水田灌区导致区域农业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灌区 APCS-MLR模型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溯源解析 吉林西部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盐湖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9
作者 李全聪 雷国良 +4 位作者 赵晖 朱芸 孙婉婷 于源 江戈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湖泊碳酸盐的形成与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是记录湖泊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6个湖泊中2种类型的碳酸盐(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碳、氧以及团簇同位素(Δ_(47))指标,对比分析了2... 湖泊碳酸盐的形成与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是记录湖泊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6个湖泊中2种类型的碳酸盐(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碳、氧以及团簇同位素(Δ_(47))指标,对比分析了2种碳酸盐的沉淀过程及其所揭示的环境信息。研究表明:(1)巴丹吉林沙漠6个湖泊中钙华与沉积物2种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著不同,钙华沉积的氧同位素显著较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偏负。(2)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的团簇同位素温度[T(Δ_(47))]与区域夏季温度接近;而钙华碳酸盐的T(Δ_(47))低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3)基于氧同位素和T(Δ_(47))估算的碳酸盐沉淀水体δ^(18)O显示,形成钙华碳酸盐的水体δ^(18)O记录了泉水与湖水混合的信号。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盐湖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为长时间尺度上揭示沙漠湖泊的水文演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碳酸盐 钙华 团簇同位素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吉林西部沙枣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推广
20
作者 李晓龙 任晓远 +2 位作者 杜海波 孙鹏 王漫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沙枣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改造沙地、盐碱地的优良树种。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域,结合多年试验调查及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规范化的沙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沙枣利用价值,探讨了沙枣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策略,以... 沙枣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改造沙地、盐碱地的优良树种。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域,结合多年试验调查及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规范化的沙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沙枣利用价值,探讨了沙枣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策略,以期为吉林西部农林户及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本地沙枣产业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沙枣 栽培 应用推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