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矿床地质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
作者 丁威成 杨志鹏 +3 位作者 华北 梁孝伟 谭朝欣 王朋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位于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与阿希金矿相邻。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的火山岩类中,受4个环形构造及伴生的线性构造控制。本文在阐述塔乌尔别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金矿石的碳、氢...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位于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与阿希金矿相邻。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的火山岩类中,受4个环形构造及伴生的线性构造控制。本文在阐述塔乌尔别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金矿石的碳、氢、氧、硫、铅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碳的主要为岩浆来源,但是较为复杂,部分受到深部碳酸盐岩同位素交换的影响;成矿流体中的水源来自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矿石中的硫来自于深部岩浆;铅则显示造山带的特征,主要来自上地壳。分析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塔乌尔别克金矿的矿床类型确定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矿。矿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不仅能深化矿床地质的研究,还可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珍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乌尔别克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成矿物质来源 西天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启超 蒋雨函 +2 位作者 高小其 汪倩 彭莱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9,共17页
随着新观测技术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确定地下流体来源,研究地下流体循环特征,分析地震前兆异常的成因,评估地质构造活动的程度,开展地震预测研... 随着新观测技术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确定地下流体来源,研究地下流体循环特征,分析地震前兆异常的成因,评估地质构造活动的程度,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结合深源流体监测和地球物理方法,揭示地震孕育、流体与震源之间的关系。此外,同位素地球化学还可以构建断裂带流体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用于地震监测点映震效能的评估,提高地震监测预测的准确性,为地震新监测点的布设和震情跟踪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现今同位素在地震监测预测中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及国内外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力图全面认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震监测预测应用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下流体 地震监测 地震预测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博格达裂谷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年代学与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7
3
作者 王银喜 顾连兴 +4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张开均 李惠民 杨杰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5-1224,共10页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在时空上紧密拌生,为一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玄武岩和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2.0±3.2 Ma和340.3±3.4 Ma。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博格达古生物化石指示的早石炭世时代一致。七角井组玄武岩:ε_(Nd)(t)为+6.4~+6.7,(^(87)Sr/^(86)Sr)_i为0.703261~0.703328,(^(206)pb/^(204)Pb)_i为17.703~17.989、(^(207)pb/^(204)Pb)_i为15.407~15.498、(^(208)Pb/^(204)Pb)_i为37.147~37.825;七角井组流纹岩:ε_(Nd)(t)为+6.4~+6.6,(^(87)Sr/^(86)Sr)_i为0.703368~0.703469,(^(206)Pb/^(204)Pb)_i为17.827~18.114、(^(207)Pb/^(204)Pb)_i为15.460~15.517、(^(208)Pb/^(204)Pb)_i为37.077~37.973,由此可见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在Nd-Sr-Pb同位素特征方面具有相当一致。根据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认为其玄武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而伴生的流纹岩则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一般都认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只产生成分连续变化的岩浆系列,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产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并不少见,但是在裂谷环境下双峰式火山岩中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这种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至今还未发现。因此,博格达双峰式火山岩是大陆裂谷环境中比较特殊的并是十分少见的或可能是一种新的双峰式火山岩构造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Rb-S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陆裂谷环境 博格达 东天山
下载PDF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深部源区与构造-岩浆演化: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96
4
作者 张连昌 陈志广 +3 位作者 周新华 英基丰 王非 张玉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23-2835,共13页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垩世火山岩剖面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根河早白垩世发生了三次大的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岩剖面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碱性的中基性-基性火山岩,剖面中部主要为一套碱性-亚碱性过渡性质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合。该剖面下部和上部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Al_2O_3、K_2O和全碱含量,较高的MgO和Mg~#值;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Eu异常不明显,富集LILE而亏损HFSE元素,尤其强烈亏损Nb和Ta元素;(^(87)Sr/^(86)Sr)_i-ε_(Nd)(t)和ε_(Nd)(t)-ε_(Hf)(t)图解表现出地幔源区特征。而剖面中部的中酸性火山岩与剖面上和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是MgO含量和Mg~#较低,Ti、Sr和Ba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明显,以及初始(^(87)Sr/^(86)Sr)_i值较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均反映陆内伸展环境和陆缘弧火山岩的一些特征,这种特性可能与该区火山岩浆源于受古生代俯冲洋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有关。火山岩浆演化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要方式,上升过程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结合最新资料,我们认为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滨太平洋过渡阶段,是蒙古-鄂霍茨克海造山后伸展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火山岩 深部源区特征 构造-岩浆演化 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东天山晚石炭世大石头群流纹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4
5
作者 王银喜 顾连兴 +3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李惠民 杨杰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49-1755,共7页
新疆大石头-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该区大石头群流纹岩 Rb-Sr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06.7±2.3Ma,是博格达裂谷闭合后区域隆升阶段的产物。这些流纹岩的ε_(Nd)(t)为+5.30~+6.40,(^(87)Sr/^(86)Sr)_i 为0.703289~0.7... 新疆大石头-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该区大石头群流纹岩 Rb-Sr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06.7±2.3Ma,是博格达裂谷闭合后区域隆升阶段的产物。这些流纹岩的ε_(Nd)(t)为+5.30~+6.40,(^(87)Sr/^(86)Sr)_i 为0.703289~0.703496,(^(206)Pb/^(204)Pb)_i 为18.037~18.425、(^(207)Pb/^(204)Pb)_i 为15.524~15.567、(^(208)Pb/^(204)Pb)_i 为37.198~37.810,因此其 Nd-Sr-Pb 同位素特征与博格达陆内裂谷伸展和沉降阶段形成的早石炭世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相近。七角井组与大量玄武岩伴生的少量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而大石头群中的大量流纹岩群仅与少量玄武岩伴生故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可排除大的可能性。该区流纹岩很可能是碰撞后的底侵玄武岩在地幔热量影响下发生重熔的产物。大石头群流纹岩正δ_(Nd)(t)值、负ε_(Sr)(t)值(低 Sr 初始值)和低 Pb 同位素比值表明博格达裂谷碰撞后的底侵幔源岩浆重熔的基性产物与碰撞前的七角井组玄武岩一样也来自亏损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 碰撞后流纹岩 博格达 新疆
下载PDF
高精度质谱计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福坤 李秋立 +3 位作者 李潮峰 李向辉 王秀丽 王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5,共7页
微量地质样品的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试已经成为地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新型固体热电离质谱计以其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将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报道采用IsoProbeT质谱计测量标准物质溶液的结果.... 微量地质样品的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试已经成为地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新型固体热电离质谱计以其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将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报道采用IsoProbeT质谱计测量标准物质溶液的结果.测量锶标准物质NBS987和钕标准物质Ames分别获得平均87Sr/86Sr比值0.7102418±0.0000051和平均143Nd/144Nd比值0.5121484±0.0000029,内部精度可达0.0003%.微量锶标准物质(0.3~1ng)的同位素比值测量内部精度可以优于0.003%.结合低本底化学流程,实现了微量地质样品的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试.这一结合将有效地促进单颗粒矿物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在岩浆岩、变质岩、矿床、构造岩研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计 高精度 低本底 年代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河南银洞沟造山型银矿床碳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静 杨艳 +3 位作者 胡海珠 王志光 李国平 李忠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33-2842,共10页
河南内乡县银洞沟大型脉状银多金属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含矿围岩是二郎坪群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矿体定位于断裂构造带内,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类型和分带等地质特征均与典型造... 河南内乡县银洞沟大型脉状银多金属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含矿围岩是二郎坪群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矿体定位于断裂构造带内,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类型和分带等地质特征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一致,应属造山型银矿。矿床硫化物δ^(34)S介于+4.7~+8.1‰,高于有机物和岩浆岩。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δ^(13)C介于-0.2~+0.9‰,与海相碳酸盐一致,高于其它所有地质体。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18.2026~18.4462,^(207)Pb/^(204)Pb=15.5835~15.7739,^(208)Pb/^(204)Pb=38.5478~39.0890,显示铀铅富集,钍铅微弱亏损。这些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夹杂沉积硫酸盐的碳酸盐-碎屑岩沉积建造是最为理想的物源,对比研究东秦岭北坡相关地质单元,认为成矿物质和流体主要来自二郎坪群和秦岭群,尤其是雁岭沟组合碳酸盐岩地层对于成矿流体和物质的贡献不可替代。中生代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秦岭群沿朱夏断裂向北陆内俯冲到二郎坪地体之下,并通过俯冲变质脱水而为银洞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和流体。朱夏断裂北侧依次出现银洞沟银矿、许瑶沟金矿、松垛隐伏花岗岩基、栾川斑岩钼矿带,构造-成岩-成矿空间格局与CMF模式(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完全一致,证明了CMF模式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和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有效性。银洞沟矿床的发现和研究结果证实了前人预测的朱夏断裂北侧"桑坪-米坪-许瑶沟铜金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化带"的客观存在,该带应作为银金多金属矿床勘查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 造山型银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CMF模式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滇西富碱斑岩型矿床岩体和矿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显凡 刘家铎 +3 位作者 张成江 阳正熙 吴德超 李佑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9,共8页
选取马厂箐铜钼金矿、金厂箐金矿、北衙铅金矿和姚安铅银金矿四个典型的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对岩体和矿脉的铅、硅、氢、氧、硫、碳及氦、氩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碱岩浆和富硅成矿流体的最初和主要铅源均来自地幔,但混染了部分地... 选取马厂箐铜钼金矿、金厂箐金矿、北衙铅金矿和姚安铅银金矿四个典型的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对岩体和矿脉的铅、硅、氢、氧、硫、碳及氦、氩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碱岩浆和富硅成矿流体的最初和主要铅源均来自地幔,但混染了部分地壳或地层铅;富碱岩浆起源于地幔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区,而富硅成矿流体则具有原始地幔流体性质,前者的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经历强烈动力分馏的高正值;后者则为几乎未经动力分馏的低负值。综合研究表明,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中,伴随富硅成矿流体对岩体和地层围岩的(自)交代蚀变作用,并与岩石一定程度混染而实现的。因此,富硅成矿流体作用实质上是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在地壳内成矿作用中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型矿床 岩体 矿脉 岩浆和流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滇西新生代
下载PDF
东川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I.地层年代与铅同位素化探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常向阳 朱炳泉 +2 位作者 孙大中 邱华宁 邹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2-38,共7页
采用Pb-Pb等时线法测定了昆阳群中亚群落雪组白云岩、黑山组碳质板岩和上亚群大营盘组碳质板岩样品,获得了(1716±56)Ma、(1607±128)Ma和(1258±70)Ma的年龄,确定了昆阳群中亚群时... 采用Pb-Pb等时线法测定了昆阳群中亚群落雪组白云岩、黑山组碳质板岩和上亚群大营盘组碳质板岩样品,获得了(1716±56)Ma、(1607±128)Ma和(1258±70)Ma的年龄,确定了昆阳群中亚群时代约为1600—1800Ma,属晚古元古代,上亚群大营盘组约为1200—1300Ma,属中元古代。还应用铅同位素化探技术系统研究了汤丹铜矿1号硐中段西14穿脉岩石-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V1值与铜含量呈反相关系。这是运用系统剖面方法开展铅同位素化探的首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层年代 同位素
下载PDF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兆文 陆现彩 +5 位作者 高庚 方长泉 王云健 杨小男 蒋少涌 陈帮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51,共8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成矿机制 层状铜矿 铜陵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21
11
作者 朱赖民 张国伟 +3 位作者 李犇 郭波 康磊 吕拾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1-443,共13页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与地层接近,而与香沟花岗岩相异,暗示矿石铅不可能来自花岗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改造脱水作用;从成矿早阶段经主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早阶段的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向晚阶段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马鞍桥金矿分布于太陆内部造山带中,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造山作用有关,后者以陆内俯冲、推覆叠置和陆壳变质变形等为特点。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相似,应为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桥金矿床 地质特征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8
12
作者 丰成友 张德全 +1 位作者 李大新 佘宏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8,共6页
对青海东昆仑地区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岩 (矿 )石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并与这里的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出现两个峰值 ... 对青海东昆仑地区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岩 (矿 )石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并与这里的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出现两个峰值 ,塔式分布效应明显 ;Pb同位素组成分布集中、比值较高且矿床围岩与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 ,反映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地层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强烈的俯冲与碰撞作用产生了深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 裂隙控矿构造 ,并诱发了流体成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广西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23
13
作者 付伟 柴明春 +3 位作者 杨启军 韦龙明 黄小荣 冯经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36-4150,共15页
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 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I)出现含子矿物型、CO2-H2O型及H2O型包裹体类型组合,而主成矿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变化为相对单一的H2O型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H、O同位素(δD值介于-59‰^-41‰,δ18O H2O值介于-5.47‰~4.00‰)和流体包裹体成分指示,初始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分异热液,但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天水热液的掺入比例显著增大。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2.3‰~4.3‰,指示矿化剂S主要来自于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体系。矿石铅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92~18.794,207Pb/204Pb比值为15.648~15.864,208Pb/204Pb比值为38.909~39.580,数据分布呈线性趋势,且正好落入岩浆铅和地层铅之间,构成一条混合线,它指示了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岩浆源和地层源的混合属性。野外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佛子冲矿床的发育与燕山晚期(106Ma)的花岗斑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该期岩浆作用在矿区内导致了强烈的热液流体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效应。河三和古益两个矿区的矿化类型有所不同,前者代表了产在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而后者代表了远离斑岩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二者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以Pb-Zn为主矿种的岩浆热液流体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 钦杭成矿带 佛子冲
下载PDF
地幔流体在滇西富碱斑岩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显凡 宋祥峰 +2 位作者 卢秋霞 陶专 龙训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10,534,共9页
滇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东广泛发育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其富碱斑岩体中有多处产出深源岩石包体。对包体岩石和寄主富碱斑岩及其成矿石英脉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深源岩石包体的成岩年龄大于寄主富碱斑岩,而富碱斑岩的成岩与成矿是基... 滇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东广泛发育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其富碱斑岩体中有多处产出深源岩石包体。对包体岩石和寄主富碱斑岩及其成矿石英脉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深源岩石包体的成岩年龄大于寄主富碱斑岩,而富碱斑岩的成岩与成矿是基本同时的。结合铅硅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中,伴随富硅成矿流体对围岩和岩体的交代蚀变,并与地壳岩石一定程度混染而实现成矿作用。这种富硅成矿流体作用实质上是地幔流体作用在地壳中成矿作用的延续。据此,从地幔流体交代矿物的结晶年龄(116.0 Ma)到富硅成矿流体年龄(51.2 Ma),揭示地幔流体作用贯穿于富碱岩浆成岩成矿的全过程。正是这一地幔流体作用过程,导致Si、Al、Na、K及其它硅不相容元素和成矿元素富集,进而导致其Sr-Nd同位素特征由亏损地幔向富集地幔过渡,并引起从岩体→围岩对应、从高温→低温的系列成矿效应。也正是这种流体作用,构成滇西新生代广泛成矿的内在统一制约因素和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重要地球化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作用 富碱斑岩 地质年代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的Nd-Sr-O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52
15
作者 魏春生 郑永飞 赵子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111,共17页
对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有代表性的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以及魁岐岩体的 Nd- Sr- O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筛选的全岩 Rb- Sr等时线拟合结果表明 ,基本未遭受岩浆期后大气降水交换的苏州和魁岐 Rb- Sr等时线年龄分... 对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有代表性的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以及魁岐岩体的 Nd- Sr- O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筛选的全岩 Rb- Sr等时线拟合结果表明 ,基本未遭受岩浆期后大气降水交换的苏州和魁岐 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是 10 8± 10 Ma和 10 9± 5 Ma,它们代表岩浆冷却结晶时代。其它遭受热液蚀变较为显著的碾子山、山海关以及崂山岩体 Rb- Sr等时线年龄的地质意义不明确。全岩 εNd(t)、(87Sr/ 86Sr) 0 以及锆石 δ1 8O综合示踪研究表明 ,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曾经历过高温海水热液交换的再循环下部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碾子山、山海关以及崂山等岩体所表现出的 εNd(t) - δ1 8O脱耦变化与大洋沉积物析出流体与下覆辉长岩洋壳之间不同程度的交代有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东部 A型花岗岩统一的成因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形成时代 物质来源 交代作用 大气降水 成因模式 岩浆
下载PDF
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特征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明毅 钱勇 +2 位作者 胡忠贵 王延奇 向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格架内碳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不同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C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并呈现出有规律性变化,反映出该区奥陶纪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表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辅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地区 奥陶系 层序地层 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
下载PDF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静 陈衍景 +3 位作者 陈华勇 万守全 张冠 王建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51-2560,共10页
银洞坡金矿床位于河南肖桐柏地区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内,矿体定位受新元古界歪头山组地层控制。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中流体的δ^(18)O_w值为0.0‰~10.8‰,晚期碳酸盐中流体的δ^(18)O_W 值为-5.3‰~-9.7‰,流体的δD值为-65‰~-84‰... 银洞坡金矿床位于河南肖桐柏地区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内,矿体定位受新元古界歪头山组地层控制。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中流体的δ^(18)O_w值为0.0‰~10.8‰,晚期碳酸盐中流体的δ^(18)O_W 值为-5.3‰~-9.7‰,流体的δD值为-65‰~-84‰,显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以来自赋矿地层的变质水为主,晚阶段大气降水不断混入。包裹体的δ^(13)C_(CO)_2值介于-3.7‰~+6.7‰,指示流体的碳主体来自碳酸盐储库。硫化物的δ^(34)S 值介于+1.3‰~+3.1‰,具塔式分布特征,硫主要源自围岩歪头山组。^(206)Pb/^(204)Pb=16.540~17.216,^(207)Ph/^(204)Pb=15.056~15.612,^(208)Pb/^(204)Pb=37.336~38.861,显示较明显的铀铅亏损特征,矿石铅ω值介于39.50~48.62,显示铅源的物质成熟度高,为赋矿地层歪头山组,矿石铅同位素与歪头山组地层的一致性及其与南、北秦岭其它构造岩石单元的差异表明,银洞坡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歪头山组地层。无论在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方面,还是在矿床地质特征方面,银洞坡金矿都应属于典型的层控造山型金矿,并形成于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的碰撞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银洞坡金矿床 层控造山型金矿床 桐柏山 大陆碰撞
下载PDF
四川牦牛坪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动力学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登红 杨建民 +2 位作者 闫升好 陈毓川 徐珏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9-544,共6页
世界上绝大多数与碱性岩浆岩 (包括碳酸岩 )有关的稀土矿床产于裂谷化环境中 ,但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却形成于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牦牛坪是一个与碱性杂岩体密切有关的稀土矿床 ,矿化与岩浆碳酸岩直接有关。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变... 世界上绝大多数与碱性岩浆岩 (包括碳酸岩 )有关的稀土矿床产于裂谷化环境中 ,但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却形成于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牦牛坪是一个与碱性杂岩体密切有关的稀土矿床 ,矿化与岩浆碳酸岩直接有关。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变化很小 ,2 0 6Pb/2 0 4Pb=1 8.1 6 2~ 1 8.1 94 ,2 0 7Pb/2 0 4Pb=1 5 .5 36~ 1 5 .5 6 7,2 0 8Pb/2 0 4Pb=38.2 83~ 38.390 ,87Sr/86Sr=0 .70 6 0 5~ 0 .70 6 91 ,1 4 3 Nd/1 4 4 Nd=0 .5 1 2 32 7~ 0 .5 1 2 4 36 ,与 EMI型地幔源区的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 ,表明牦牛坪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在强烈的挤压造山过程中能够有 EMI型地幔物质上侵 ,表明进入新生代以来 ,龙门山造山带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仅限于板块的水平挤压与俯冲 ,还应考虑到地幔物质及其活动过程的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碳酸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四川 稀土矿床 成矿动力学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C、O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2
19
作者 黄智龙 李文博 +3 位作者 陈进 许德如 韩润生 刘丛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9,共7页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预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和赋矿碳酸盐地层的C、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矿体(不同标高)...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预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和赋矿碳酸盐地层的C、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矿体(不同标高)、不同产状以及相同矿体不同产状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其δ13CPDB值和δ18OSMOW值分别为-2.1‰~-3.5‰(均值-2.8‰)和16.7‰~18.6‰(均值17.7‰),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集中于岩浆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的狭小范围内。多方面的证据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流体,其中壳源组分可能主要由矿区(或区域)碳酸盐地层提供,而幔源组分则可能与区域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的去气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
下载PDF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1
20
作者 许成 黄智龙 +3 位作者 漆亮 肖化云 李文博 刘丛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萤石与围岩REE、同位素分析对比结果表明,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萤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萤石成矿流体具有地幔特征,与矿区正长岩-碳酸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正长岩-碳酸岩 四川 稀土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