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及一种代表性采矿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庆发 陈青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88,共3页
在无废开采与协同开采2种理念的指导下,区别于传统的嗣后充填,在空区空间尚未全部释放时,将空区部分空间先行作为转换空间,将充填工艺前移至出矿工艺环节同步进行实施,从而创新提出"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在同步充填理念的... 在无废开采与协同开采2种理念的指导下,区别于传统的嗣后充填,在空区空间尚未全部释放时,将空区部分空间先行作为转换空间,将充填工艺前移至出矿工艺环节同步进行实施,从而创新提出"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在同步充填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吸收充填采矿技术优势,对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进行二次创新,提出了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法。新采矿方法防止了围岩大量片落,控制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限制了地表沉陷;同时,新方法还为隔离层作用下放矿规律研究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放矿学理论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充填 协同开采 技术理念 采矿方法
下载PDF
“同步充填”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韦才寿 陈庆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8,共10页
“同步充填”是陈庆发教授继“协同开采”理念之后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提出10 a来,我国学者在该方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通过对这些进展进行细致地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同步充填”是陈庆发教授继“协同开采”理念之后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提出10 a来,我国学者在该方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通过对这些进展进行细致地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金属矿领域有4种“同步充填”性质的采矿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在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损失贫化率、维护采场稳定等方面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煤炭领域也有命名为“同步充填”的采矿技术被提出,但其实质与“同步充填”理念的内涵有一定的区别,宜归属于“单层充填”或“跟随式充填”范畴;同步充填放矿理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理论。最后,从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机械装备等方面对“同步充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同步充填”的内涵,同时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充填 协同开采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浅孔留矿法与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力链演化特征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恩江 陈庆发 刘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82,共10页
相较于浅孔留矿法,由于同步充填留矿法在大量放矿前预先铺设柔性隔离层,造成放矿规律出现重大改变。基于两种采矿方法的共性,借助离散单元软件,开展了浅孔留矿法与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矿石散体力链演化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 相较于浅孔留矿法,由于同步充填留矿法在大量放矿前预先铺设柔性隔离层,造成放矿规律出现重大改变。基于两种采矿方法的共性,借助离散单元软件,开展了浅孔留矿法与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矿石散体力链演化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矿方法放矿过程中,强接触占比与力链接触占比随着放矿次数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力链数量随着放矿次数增加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力链长度的概率分布规律却高度一致,均呈指数形式减少;相较于浅孔留矿法,虽然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中矿石散体内部力链强度波动幅度较小,但在不同放矿节点条件下矿石散体内部力链强度的概率分布均先呈指数形式上升再呈指数形式下降,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放矿过程中,矿石散体内部力链方向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且各阶段内力链方向变化规律、力链方向分布各向异性程度表征参数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研究成果对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矿石流动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孔留矿法 同步充填留矿法 矿石散体 力链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同步充填工艺柔性隔离层物理力学参数范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腾龙 陈庆发 +2 位作者 陈青林 牛文静 赵富裕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
探讨柔性隔离层物理力学参数范围,有助于揭示同步充填放矿工艺中散体介质流动的本质规律。通过解析物理试验中隔离层全曲面所受力系,分析其曲面拉应力与压应力特性,确立了隔离层材料物理力学参数范围。研究表明:隔离层厚度与抗弯截面系... 探讨柔性隔离层物理力学参数范围,有助于揭示同步充填放矿工艺中散体介质流动的本质规律。通过解析物理试验中隔离层全曲面所受力系,分析其曲面拉应力与压应力特性,确立了隔离层材料物理力学参数范围。研究表明:隔离层厚度与抗弯截面系数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其厚度必须介于合适的范围;隔离层材料抗拉强度与其下降深度呈指数增长关系,隔离层下降深度越深,所需的隔离层材料抗拉强度就越大;抗压强度与下降深度呈指数增长,但随着隔离层下降深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逐渐变缓;抗弯曲能力与隔离层材料的宽度成1次幂增加,与隔离层材料的厚度成3次幂增加;隔离层要有较大的耐摩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同步充填工艺过程中隔离层材料的科学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充填 柔性隔离层材料 物理力学参数 参数范围
原文传递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多漏斗同步放矿柔性隔离层材料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庆发 赵富裕 +1 位作者 陈青林 王玉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0-248,共9页
开展多漏斗放矿条件下柔性隔离层材料受力特性分析是放矿机理研究的基础。该文基于室内模型试验,测定了试验中隔离层所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分析了隔离层材料的受力特性及失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横向上,随测点与隔离层中心点距离的增大... 开展多漏斗放矿条件下柔性隔离层材料受力特性分析是放矿机理研究的基础。该文基于室内模型试验,测定了试验中隔离层所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分析了隔离层材料的受力特性及失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横向上,随测点与隔离层中心点距离的增大,隔离层内部拉应力值的变化趋势与正弦函数一致;隔离层所受压应力值逐渐减小,所受摩擦力值呈余弦函数形态变化;对应空腔部位的隔离层未受支持力作用,其余部位的隔离层所受支持力载荷的变化规律与压应力一致;2)纵向上,作用于隔离层的所有力系值随下降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隔离层接触底部结构前,其内部平均拉应力值随下降深度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大;隔离层所受拉应力最大值与下降深度的关系为σsmax=-0.32+0.32e0.005h,隔离层失效点满足等式s=±30.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充填 室内模型试验 柔性隔离层材料 受力特性 失效点
下载PDF
柔性隔离层下多漏斗散体矿岩力链演化特征的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庆发 王少平 秦世康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9-1129,共11页
为进一步揭示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过程的内部作用机理,基于离散元软件PFC开展了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力链演化特征的数值试验研究.结合接触力学及统计力学相关知识,对多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内力链长度、数量、强度、方向... 为进一步揭示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过程的内部作用机理,基于离散元软件PFC开展了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力链演化特征的数值试验研究.结合接触力学及统计力学相关知识,对多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内力链长度、数量、强度、方向和准直系数等的演化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发现:多漏斗放矿过程中,强接触及力链接触占比均比较稳定,其中强接触占比稳定在33%左右,力链接触占比稳定在16%左右,上下波动幅度均不超过2%;力链总数随着放矿次数的增加不断波动减少,并在放矿后期稳定在790条左右;不同放矿次数下力链长度的概率分布几乎一致,均随着力链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递减;力链强度的概率分布随着放矿次数的增加先呈指数形式上升再呈指数形式下降,并在0.7■(■为平均接触力)处出现一峰值;放矿初始阶段,力链主要沿铅垂方向分布,力链方向分布形态近似花生状;此后随着矿石颗粒的持续放出,散体介质体系内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力链分布主方向由1个演变为4个(铅垂方向、水平方向及与水平方向呈±60°夹角方向);力链准直系数随着放矿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并逐渐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隔离层 散体介质 力链 同步充填 离散元 流动规律
下载PDF
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散体矿岩力链演化特征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庆发 秦世康 杨承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4-1705,共12页
开展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散体矿岩力链演化特征模拟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的内部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放矿同步充填留矿法数值试验模型,利用PFC强大的数据处理及图片输出功能,结合接触力学及统计力... 开展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散体矿岩力链演化特征模拟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的内部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放矿同步充填留矿法数值试验模型,利用PFC强大的数据处理及图片输出功能,结合接触力学及统计力学相关知识,对单漏斗放矿过程散体介质体系内力链长度、数量、强度、方向、准直系数等的演化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放矿过程,随着放矿次数的增加强接触占比逐渐由37%减小到32%,并在放矿后期逐渐保持稳定,力链接触作为强接触自组织而成的结构,其接触占比在放矿过程稳定在17%左右。力链总数随着放矿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并在放矿后期稳定在810条左右,且不同放矿次数下力链长度的概率分布几乎一致,均随着力链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式递减;随着放矿次数增大力链强度的概率分布先呈指数式上升,再呈指数式下降,在0.7 F(F为平均接触力)处出现一峰值。放矿初始阶段,力链主要沿垂直方向分布,力链方向分布形态近似花生状,此后随着矿石颗粒的持续放出,力链方向分布形态由花生状逐渐变为椭圆最终演变成花瓣状形态,力链分布主方向由一个演变为三个(垂直及与水平方向呈±30o夹角的方向)。力链准直系数在第9次放矿结束后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并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隔离层 散体介质 力链 同步充填 离散元
下载PDF
多漏斗放矿柔性隔离层界面移动规律及其拉力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庆发 陈青林 +2 位作者 王玉丁 赵富裕 尹庭昌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109,共9页
在同步充填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方法.区别于传统放矿工艺,新方法属于柔性隔离层下放矿,因此开展多漏斗放矿柔性隔离层界面移动规律及其拉力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制作了试验模型,探讨了隔... 在同步充填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方法.区别于传统放矿工艺,新方法属于柔性隔离层下放矿,因此开展多漏斗放矿柔性隔离层界面移动规律及其拉力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制作了试验模型,探讨了隔离层界面移动规律,并对其拉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降过程中的柔性隔离层曲线整体形态为正弦曲线;各下降深度下的隔离层拉应力在横向上呈正弦函数变化趋势;隔离层波幅及其整体拉伸形变变化规律一致,均呈指数形式增长;隔离层所受最大拉应力点始终为r=±30. 12cm处,且其所受最大拉应力值与下降深度呈指数形式增大.相关力学特性可作为隔离层选材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充填采矿法 柔性隔离层 多漏斗放矿 界面移动规律 拉力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