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4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剂量学参数分析
1
作者 胡静 王旭 +5 位作者 龚筱钦 凌锐 游涛 戴春华 田野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射性肠炎 剂量学
下载PDF
超声造影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郭磊 周洪珍 +4 位作者 刘德梅 张涛 李秀敏 王金霞 杨宗利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LACC患者65例,于治疗前1周内及体外放疗结束后分别进行CEUS检查,通过定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得达峰时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LACC患者65例,于治疗前1周内及体外放疗结束后分别进行CEUS检查,通过定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得达峰时间(TP)、梯度(Grad)、曲线下面积(Area)及峰值强度(PI);测量治疗前后瘤体最大径,计算肿瘤消退率。体外放疗结束后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敏感组53例和不敏感组12例,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EUS参数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 65例LACC患者治疗前和体外放疗结束后瘤体最大径分别为(60.7±14.6)mm、(31.2±16.9)mm,肿瘤消退率为(49.2±23.2)%。敏感组治疗前Grad、PI均低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敏感组体外放疗结束后Grad、Area及PI均低于不敏感组,TP高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敏感组体外放疗结束后Grad、Area及PI均较治疗前降低,TP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Grad、PI与肿瘤消退率均呈负相关(r=-0.602、-0.499,均P<0.05);体外放疗结束后Grad、PI与肿瘤消退率均呈负相关(r=-0.859、-0.913,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Grad、PI均为预测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Grad、PI预测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894。结论 CEUS在预测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局部晚期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早期疗效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血液毒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安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68-0071,共4页
分析针对本院宫颈癌中晚期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的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0.07-2022.07;限定对象: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研究方法: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分析针对本院宫颈癌中晚期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的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0.07-2022.07;限定对象: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研究方法: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更利于降低血液毒性,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序贯化疗 宫颈癌 中晚期 血液毒性
原文传递
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预测
4
作者 饶井芬 于晓磊 +3 位作者 肇爽 张聪 冉欣欣 朱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据化疗后是否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91)、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20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2∶1比例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化疗延迟、化疗方案剂量、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性应用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5.00%。结论: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对于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较高评估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上述因素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随机森林模型 预测价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5
作者 程婷 卢佳美 +7 位作者 黄婷婷 黄晓君 杨桂荣 李维 韦榕飒 韦莉娜 张妍欣 刘杰英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2022年4月~2023年8月,便利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30例初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以7:3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00例和内部... 目的:建立并验证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2022年4月~2023年8月,便利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30例初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以7:3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00例和内部验证组130例,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初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及ROC验证模型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临床效用。结果: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骼肌质量指数、自评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分、中国膳食宝塔评分、规律运动锻炼、消化系统症状群组是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建模组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81~0.89),Youden最大值为0.600,对应的特异度为0.764、灵敏度为0.836。Hosmer-Lemeshow检验χ^(2)=4.040,P=0.853,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校显示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际概率拟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24。临床决策曲线的阈值概率为0.05~0.85时,临床净收益率较高。内部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91,灵敏度为77.36%,特异度为89.61%,实际应用正确率84.62%。外部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86,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3.33%,总体正确率为80.3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可有效预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临床工作人员制订和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营养不良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6
作者 罗蓝 吴丹凤 +3 位作者 范觐嘉 钟千梅 张良芳 何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6-983,共8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2月—10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102例食管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放化疗开始前、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2月—10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102例食管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放化疗开始前、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消化道癌症症状评估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结果: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不同时间点各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吞咽困难、疼痛、疲乏、昏昏欲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高。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放化疗开始前、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分别提取4、5、4、4个症状群,其中,心理-身体不适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进食困难症状群持续存在,睡眠不足症状群存在于放化疗开始前、放疗10次,不良反应症状群从放疗10次开始出现。结论:食管癌病人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存在多个症状群,部分症状群持续存在,各时间点症状群构成不尽相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医护人员要加强食管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的症状管理,完善管理方案,以减轻病人的症状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纵向研究 护理
下载PDF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张馨元 付永峰 +2 位作者 白立立 杨森 董立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中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化疗采用Capeox方案,nCRT治疗4~6周后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肿瘤退化分级(TRG)标准,将nCRT后肿瘤退化分级(TRG)0~2级的75例患者纳入nCRT不敏感组,TRG为3~4级的91例患者纳入nCRT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nCRT敏感性关系,以及nCRT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HFR和MACC1对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预测价值。结果:直肠癌组织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81.373、87.150,P<0.05)。166例患者nCRT治疗结束后,TRG为0级6例,1级8例,2级61例,3级59例,4级32例,nCRT敏感率为54.82%(91/166)。nCRT敏感组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CRT不敏感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CRT不敏感组(x^(2)=4.613、37.509,P<0.05)。nCRT敏感组T4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N+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32、28.912,P<0.05)。CHFR和MACC1表达是影响直肠癌患者对nCRT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56(95%CI:1.294~4.563),OR=3.281(95%CI:1.472~6.479),P<0.05]。CHFR和MACC1联合检测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89%和69.46%,联合检测预测、CHFR和MACC1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13,0.564和0.589,P<0.05。结论:CHFR和MACC1与直肠癌nCRT敏感性有关,即CHFR高表达和MACC1低表达患者对nCRT敏感性更高,故两者有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 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 敏感性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杰冲 孔德九 +4 位作者 胡晓辰 申深 柳颖 张嘉诚 王新帅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和序贯放化疗(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SCRT)的预后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和序贯放化疗(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SCRT)的预后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用NOS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项队列研究,合计2962名患者。CCRT组的客观缓解率[OR=2.82,95%CI(2.16~3.68),P<0.00001]及1、2、3 a生存率(P<0.00001)均优于SCRT组,而远处转移率没有显著差别[OR=0.82,95%CI(0.55~1.23),P=0.33]。CCRT组白细胞减少[OR=2.90,95%CI(1.79~4.70),P<0.0001]和放射性食管炎[OR=1.90,95%CI(1.46~2.47),P<0.00001]发生率高于SCRT组。结论CCRT组在客观缓解率及1、2、3 a生存率方面较SCRT组更具优势,但白细胞减少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化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自评口腔黏膜炎与自我管理积极度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侯敏 曾雪辉 +2 位作者 陈娴 林家驹 冯惠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了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同步放化疗自评口腔黏膜炎情况、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NPC患者自评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处于同步放... 目的了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同步放化疗自评口腔黏膜炎情况、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NPC患者自评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6—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处于同步放化疗期间的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评问卷(oral mucositis daily questionnaire,OMDQ)、患者积极度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对115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探讨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NPC同步放化疗患者OMDQ为(12.61±6.75)分,得分排名前3的条目依次是感觉自己整体健康状况、口腔清洁舒适状况及进食类型。患者PAM得分为(83.93±5.79)分,总体在高水平。相关分析显示,PAM得分与OMDQ总分呈负相关(r=-0.619,P<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是否远处转移、放疗次数及患者积极度水平是该群体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水平的55.5%(P<0.001)。结论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管理需加强,患者积极度水平与口腔黏膜炎呈负相关,应帮助患者做好口腔管理,调动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现存症状和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炎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积极度 自我评估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癌痛控制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赵蕾 姜妹君 王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癌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于2020年8月—2023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86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癌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于2020年8月—2023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86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优质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优质组服药依从性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护理4周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都高于护理前,且优质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改善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胸部肿瘤 同步放化疗 癌痛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严重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11
作者 张玲 高威 +4 位作者 吴田磊 施锐 陈冉 胡丽丽 荣枫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期间发生严重绝对淋巴计数(ALC)减少的影响因素,建立ESCC患者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 收集接受CCRT的286例ESCC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放化疗方案,放疗剂量...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期间发生严重绝对淋巴计数(ALC)减少的影响因素,建立ESCC患者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 收集接受CCRT的286例ESCC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放化疗方案,放疗剂量学参数等资料。根据治疗前ALC及治疗期间每周ALC,分析CCRT期间ALC动力学。根据患者CCRT期间是否发生严重ALC减少分为严重ALC减少组与非严重ALC减少组,比较两组收集的上述资料,并对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SCC患者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严重ALC减少的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决策分析(DCA)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ESCC患者在CCRT期间ALC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两组BMI、治疗前ALC、平均椎体剂量(MVD)、循环免疫细胞估计剂量(ED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OR=0.829,95%CI:0.760~0.900)、治疗前ALC(OR=0.412,95%CI:0.253~0.648)、MVD(OR=1.079,95%CI:1.011~1.155)和EDIC(OR=1.711,95%CI:1.422~2.292)是ESCC患者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预测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ROC下面积为0.799(95%CI:0.748~0.850);C-index为0.789;预测ALC减少风险与实际发生的风险较一致;预测发生严重ALC减少的可能在0.25~0.90概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ESCC患者在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独立影响因素为BMI、治疗前ALC、MVD、EDIC,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ESCC患者在CCRT期间发生严重ALC减少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 淋巴细胞减少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食管鳞癌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刘新菊 刘冬梅 邱荣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和常...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营养认知、食欲、功能和饮食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铁蛋白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8^(+)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营养治疗方案,可提高认知水平,减少疾病对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对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早期综合营养治疗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期间头颈癌病人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王君君 朱宁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目的:调查头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模块、头颈癌生活质量量表,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134例同步放化疗期间头颈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 目的:调查头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模块、头颈癌生活质量量表,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134例同步放化疗期间头颈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头颈放疗特异性症状群、进食障碍症状群、病感行为症状群、心理情绪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5组症状群,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2.21%,其中头颈放疗特异性症状群尤为严重;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82.95±9.01)分,处于较低水平;5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除胃肠道症状群外,其余4组症状群均为生活质量的负向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头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存在多个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群,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识别并干预,尤其是头颈放疗特异性症状群,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同步放化疗 症状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参数MRI联合螺旋CT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兰姗 陈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参数MRI联合SCT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疗(CCRT)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01~2020.01间70例行同步放化疗后出现复发的ⅢCr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组)以及66例无复发者的多参数MRI以及SCT检查资料,以临床诊断作为... 目的研究多参数MRI联合SCT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疗(CCRT)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01~2020.01间70例行同步放化疗后出现复发的ⅢCr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组)以及66例无复发者的多参数MRI以及SCT检查资料,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采用McNemar检验,分别计算多参数MRI以及SCT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多参数MRI联合SCT诊断宫颈癌复发的价值。结果经局部穿刺以及随访发现,共70例患者被证实为宫颈癌复发,66例患者为非复发,其中复发组患者MRI检查参数ADC_(min)、ADC_(max)、ADC_(mean)、K^(trans)、K_(ep)以及V_(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检验发现,多参数MRI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89.39%。SCT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5.71%、81.82%。绘制ROC曲线证实多参数MRI联合SCT在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复发中的的AUC=0.941,95%CI(0.895~0.987),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30%与93.90%。结论多参数MRI在诊断ⅢCr期宫颈癌CCRT后复发中的价值高于SCT,但两者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复发的临床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 螺旋CT ⅢCr期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复发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15
作者 吴春锋 蒋健 +1 位作者 朱惠平 柳燕冬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NP化疗方案(顺铂30 mg/m^(2)+长春瑞滨25 mg/m^(2))+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200 mg/m^(2)(第1天)。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50%和8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和5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62.50%比52.50%,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12~24个月),失访3例。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6.9个月和12.6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3个月和8.9个月(Log-rankχ2=13.760,31.830,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可提高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信迪利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驱动基因
下载PDF
安罗替尼在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6
作者 葛超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80例,均于上级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另按照患者后续治疗方式分为...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80例,均于上级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另按照患者后续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不作其他治疗,仅定期复查;观察组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单药维持,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用药4个周期。2组均随访3年。比较2组近期疗效,用药前及用药4个周期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和组织多肽抗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及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5.00%、57.50%,高于对照组的22.50%、30.00%(χ^(2)=4.528、6.146,P=0.033、0.013)。用药4个周期后,2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和组织多肽抗原水平较用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4^(+)/CD8^(+)均较用药前升高,CD8^(+)较用药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疲乏无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予安罗替尼可增强疗效,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同步放化疗 安罗替尼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效果
原文传递
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苏淼毅 苏松毅 +6 位作者 蒋才慧 林剑辉 黄世宝 潘清辉 梁德川 郑维奇 孙争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泉州市光前医院进行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1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 目的:探究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泉州市光前医院进行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1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93)、无效组(n=2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联合诊断疗效的价值。根据治疗后6个月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5)、预后不良组(n=33),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有效组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联合预测疗效的AUC为0.911,高于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单独预测的0.827、0.743、0.736。预后良好组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辅助指标,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局部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18
作者 赖芳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期间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表观扩散系数。依据实体...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期间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表观扩散系数。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同步放化疗疗效,比较不同疗效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分析治疗前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76例食管癌患者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中同步放化疗治疗有效50例,无效26例。治疗有效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均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0.90,预测价值高。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阿帕替尼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李冰熠 姚俊阁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3.17%,高于对照组的41.46%(P <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胃肠道损伤、贫血、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帕替尼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但患者不良反应有所增加,治疗期间需加强监测,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不适,在保证治疗效果基础上保障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阿帕替尼 中晚期宫颈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作用
20
作者 张硕 马英华 耿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目标: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80例病人分组应用入院先后顺序。选取时间:2022.09至2023.09。各组样本为40例。参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测定2...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目标: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80例病人分组应用入院先后顺序。选取时间:2022.09至2023.09。各组样本为40例。参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测定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比参照组高,局部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转移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应用,能够减少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此种治疗方案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同步放化疗 免疫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