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病人46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常芬 刘晓红 牟淑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围术期 护理 角膜材料 术前护理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下载PDF
FK506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陈 剑 周 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8周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 各组表达CD25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均有升高。对照组较其他两组高;而CsA组显著高于FK506组(P<0. 05)。 结论 FK50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其免疫抑制效果优于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FK506 滴眼液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FK506在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清 陈剑 +2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FK5 0 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 ,用药 4周。术后持续观察 10周 ,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 :观察期内 ,FK5 0 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组在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 0 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他罗利姆 FK506
下载PDF
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护理
5
作者 许生明 韦爱坚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线 陈剑 +2 位作者 周清 徐锦堂 王彦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规律并观察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CsA对照组,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予生理盐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规律并观察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CsA对照组,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及1%CsA眼液滴眼并观察4周。术前1天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分别取术后第4、8及10周的角膜缘植片观测淋巴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周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就有增高,第3周已达到高峰,第5周开始缓慢下降。CsA组角膜缘植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及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与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密切相关;CsA眼液可抑制外周血及植片中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CSA CD25
下载PDF
同种异体全层角膜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7
作者 张景丽 王玉成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全层角膜移植 护理配合 病室准备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护理
下载PDF
1例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双眼化学伤的护理
8
作者 刘文敏 《柳州医学》 2000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治疗 双眼化学伤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艺蕾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增加的情况,判断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PAS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特点。结果根据眼表评分,异体角膜缘移植组中13只(81·3%)SD大鼠平均术后6d发生了移植排斥反应;自体移植组无一例发生排斥。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主要表现为植片水肿、炎症、新生血管生成等。组织病理显示,在异体移植组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而自体角膜缘移植组仅有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尝试建立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的角膜缘移植模型,观察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的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可以为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大鼠 排斥 病理
下载PDF
环孢素A滴眼液防治兔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晓洁 孔丽萍 +2 位作者 张秀华 黄学荪 张春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7-979,共3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滴眼液对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CsA联合妥布霉素组和妥布霉素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左眼角膜碱烧伤型动物模型,15 d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术后治疗组给予1%CsA滴...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滴眼液对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CsA联合妥布霉素组和妥布霉素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左眼角膜碱烧伤型动物模型,15 d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术后治疗组给予1%CsA滴眼液联合0.3%妥布霉素滴眼液各1~2滴,对照组给予0.3%妥布霉素滴眼液1~2滴;每日滴3次,共30 d。观察移植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及植片透明情况等,计算排斥反应指数(RI),并测定用药30 d后兔的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角膜植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增加,RI为6.96±2.12;治疗组角膜植片基本透明,RI为5.28±1.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CsA滴眼液能够有效地抑制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念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防治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高危角膜移植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大鼠角膜移植戊巴比妥腹腔注射联用利多卡因球后注射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研 陆晓和 李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戊巴比妥腹腔注射与利多卡因球后注射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158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先以戊巴比妥2mL/kgip麻醉,然后向术眼肌锥内注射20g/L利多卡因0.02~0.08mL,观察麻醉... 目的:探讨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戊巴比妥腹腔注射与利多卡因球后注射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158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先以戊巴比妥2mL/kgip麻醉,然后向术眼肌锥内注射20g/L利多卡因0.02~0.08mL,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麻醉效果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3级并观察并发症虹膜刺激、晶状体脱失、眼球穿破和眼睑麻痹的发生,作为麻醉效果的辅助指标。结果:因大鼠术中死亡或无法继续观察剔除统计范围7例。在手术成功151例中麻醉效果满意120例(79.5%),比较满意18例(11.9%),不满意13例(8.6%),总体效果满意。戊巴比妥最佳剂量为1.5~2mL/kg;利多卡因球后注射每眼0.03~0.04mL,麻醉时间约60min。有30(19.9%),5(3.3%),9(6.0%)和9(6.0%)例出现虹膜刺激、眼球穿破、眼睑麻痹和晶状体脱失。结论: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戊巴比妥全身麻醉与利多卡因球后麻醉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和基本满意,大鼠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 利多卡因 球后注射
下载PDF
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及趋化因子CCL19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启明 胡燕华 +1 位作者 徐惠民 赵巍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及趋化因子CCL19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大鼠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趋化因子CCL19含量及树突状细胞数量。结果自体移植组术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含量升高,持续至术后第3...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及趋化因子CCL19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大鼠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趋化因子CCL19含量及树突状细胞数量。结果自体移植组术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含量升高,持续至术后第3天(P<0.05),以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局部淋巴结内CCL19含量在术后1~3d与自体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后持续上升,至后期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自体移植组,于第7天达高峰(P<0.05)。树突状细胞数量与CCL19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表达增高,促进树突状细胞的迁移,这可能是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启动与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自体/分析 角膜移植 同种异体/分析 趋化因子/分析 树突状细胞/分析 淋巴结/分析
下载PDF
FK506和环孢霉素A在兔角膜缘移植术后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映芳 周志凌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FK506和环孢霉素A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将30只有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0.5%FK506滴眼液、1%环... 目的研究FK506和环孢霉素A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将30只有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5周。术后持续观察11周,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角膜新生血管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在抑制新生血管指数方面低于环孢霉素A组(P<0.05),而两组在上皮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排斥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0.5%FK506和1%的环孢霉素A滴眼液均可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方面,FK506的作用强于环孢霉素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环孢霉素A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下载PDF
FK506滴眼液抑制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剑 周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96-698,共3页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探讨FK5 0 6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48只 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PK 5 0 6组、环孢霉素A组 (CsA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16眼。 1月后实...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探讨FK5 0 6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48只 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PK 5 0 6组、环孢霉素A组 (CsA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16眼。 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应用免疫病理学方法检测术后 4、 8、 10周角膜缘植片CD2 5的表达和淋巴细胞浸润。结果 :术后 4、 8、 10周三组角膜缘植片CD2 5的表达和淋巴细胞浸润均有升高 ,对照组较FK5 0 6组和CsA组高 (P <0 0 5 ) ,CsA组显著高于FK5 0 6组 (P <0 0 5 )。结论 :PK 5 0 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植片CD2 5的表达 ,其免疫抑制作用优于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滴眼液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CD25 免疫病理学 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治疗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霞 谢立信 +1 位作者 史伟云 李绍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术后并发症 免疫排斥反应 实验 角膜上皮愈合
原文传递
FK506眼液防治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陈剑 周清 +3 位作者 曾锦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0-554,共5页
目的 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规律及FK5 0 6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4 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FK5 0 6组、环孢素A组及非治疗组 ,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 ,1个月后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术后分别用 0 5 %FK5 0 6... 目的 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规律及FK5 0 6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4 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FK5 0 6组、环孢素A组及非治疗组 ,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 ,1个月后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术后分别用 0 5 %FK5 0 6眼液、1%环孢素A眼液及生理盐水滴眼4周。角膜缘移植术前 1d ,术后 2、4周分别进行角膜中央印迹细胞学检查 ;术前 1d及术后 1~ 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 5的表达 ;移植术后每日观察植片存活、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再生情况 ,共 10周 ;分别取术后第 4、8及 10周的角膜缘植片观测淋巴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上CD2 5的表达。结果 角膜缘创伤后 1个月 ,所有兔眼角膜中央印迹细胞学检查均为结膜表型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 4周 ,FK5 0 6组和环孢素A组角膜中央保持角膜细胞表型 ,非治疗组呈结膜细胞表型。非治疗组最早出现上皮排斥反应 ,FK5 0 6与环孢素A均可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停药后环孢素A组先于FK5 0 6组出现上皮排斥反应 (P <0 0 5 )。FK5 0 6组外周血、角膜缘植片T淋巴细胞CD2 5表达及角膜缘植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低于环孢素A组 ,两组均低于非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 0 5 %FK5 0 6眼液滴眼可抑制外周血及植片T淋巴细胞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眼液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免疫 排斥反应 实验 环孢素A
原文传递
重度角膜烧伤后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异体角膜缘移植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史伟云 高华 +2 位作者 王富华 晋秀明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35只眼),平均病程2.8年.角膜新生血管化象限均大于3/4,角膜中央全层混浊区直径大于6 mm,术前视力在光感/1 m~数指/30 cm之间.A组18例(19只眼)接受PK联合KLAT术;B组16例(16只眼)接受眼前节重建(带角膜缘的全角膜移植)术.术后全身联合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并对术后视力、免疫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结果随访时间15~28个月,平均24个月.(1)视力:术后6个月,A、B组脱盲率分别为95% 和88%(P=0.582);术后12个月分别为84% 和38%(P=0.006);术后24个月分别为63% 和7% (P=0.016).(2)免疫排斥:A、B组角膜缘干细胞(LSC)排斥分别为9只眼(47%)、8只眼(50%)(P=1.000);植片内皮型免疫排斥分别为6只眼(32%)、11只眼(69%)(P=0.044).不同时间段两组内皮排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角膜上皮缺损A组2只眼(11%),B组7只眼(44%)(P=0.049);前房积血A组2只眼(11%),B组8只眼(50%)(P=0.022);术后低眼压A组1只眼(5%),B组6只眼(38%)(P=0.032). 结论 PK联合KLAT术是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的有效方法,可以同时治疗角膜白斑和LSC功能失代偿,术后并发症少,远期预后优于眼前节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 重度 疗效分析 烧伤后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角膜新生血管化 术后并发症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白斑 角膜烧伤 眼科研究所 2001年 1999年 角膜移植 免疫抑制剂 术后低眼压
原文传递
过敏性气道高反应增加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
20
作者 蒋婉洁 洪朝阳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过敏性结膜炎 生排斥反应 气道高反应 发生风险 移植 Th2细胞介导 全身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