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8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中的融入式教学——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教学为例
1
作者 窦一田 尚懿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4-6,共3页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多层次予以初步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过程中的教学创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式教学 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传承 曹式丽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王群 戴国华 +1 位作者 管慧 高武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目的 构建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医案中的知识结构关系及临证思维,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22年11月30日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医案,分析中医药诊疗特点及中... 目的 构建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医案中的知识结构关系及临证思维,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22年11月30日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医案,分析中医药诊疗特点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特点,梳理并提取概念类型及概念间关系形成知识图谱的模式层;根据模式层的特点,利用Python3.11(PyCharm 2022.3.2)编写规则通过Pandas库、Openpyxl库、Py2neo库实现知识抽取及数据导入,存储于图数据库Neo4j-Community-5.2.0中完成知识图谱的构建,通过Cypher语言实现查询应用。结果 纳入144位名老中医的643则医案数据,导入Neo4j图数据库,在8种概念、10种关系下构建形成包含2 744个节点及23 795条关系的知识图谱,可实现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诊疗过程的可视化呈现及查询应用。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知识图谱可直观展示医案中病-症-证-治-方-药之间的关系,形成便于检索的知识体系,提升了领域知识的可获取性,可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名老中医 医案 Neo4j 知识图谱 方法学
下载PDF
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优化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的探索
3
作者 孔繁飞 续晓彤 +2 位作者 岳春梅 关伟 杨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196-199,共4页
文章探索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形成比较成熟、富有特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临床教学方案,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临床教学,促进教学体系革新。通过疏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已经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 文章探索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形成比较成熟、富有特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临床教学方案,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临床教学,促进教学体系革新。通过疏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已经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情况,按照“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医药圆融、适宜技术、思政元素”几方面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制订教学计划、撰写教案,有计划地在跟诊过程中穿插“轮转师承、跟师笔记、病例讨论、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规范考核标准,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反馈评价。并通过组织教学实践,形成比较成熟、富有同仁堂特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便于推广的“基于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工作室 临床教学 师承教育 院校教育
下载PDF
广西名老中医赖祥林验方——虎贯茵黄清肝饮
4
作者 赖祥林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2期79-79,共1页
名医验方【方名】虎贯茵黄清肝饮。【组方】虎杖15 g,贯众12 g,茵陈15 g,黄根50 g,败酱草20 g,鸡骨草20 g,白花蛇舌草30 g,茯苓15 g,猪苓15 g,白术12 g,柴胡9 g,甘草6 g,佛手9 g。【功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利湿化瘀。【... 名医验方【方名】虎贯茵黄清肝饮。【组方】虎杖15 g,贯众12 g,茵陈15 g,黄根50 g,败酱草20 g,鸡骨草20 g,白花蛇舌草30 g,茯苓15 g,猪苓15 g,白术12 g,柴胡9 g,甘草6 g,佛手9 g。【功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利湿化瘀。【主治】肝经郁热所致的胁痛、黄疸或偏于肝胆湿热的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症见两胁胀痛、口苦而干、溲黄便结,甚则遍身发黄、疲乏无力、胃纳呆滞、尿色如茶、舌质红苔黄、脉象弦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湿热 疏肝解郁 名老中医 丙型肝炎病毒 尿色 健脾理气 白花蛇舌草
下载PDF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证治规律
5
作者 尹建程 谢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58-63,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辨治思想及用药特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中治疗肝硬化病案,经数据筛选、数据规范等处理,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辨治思想及用药特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中治疗肝硬化病案,经数据筛选、数据规范等处理,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并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常见证型、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常用药物组合以及新方挖掘。结果:共纳入医案44则,涉及方剂87首,中药201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依次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肾经、心经;主证型为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水湿停滞、气滞血瘀;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丹参、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党参、柴胡、郁金、泽泻、赤芍;高频药物组合14组,其中鳖甲-丹参、赤芍-丹参、郁金-丹参、黄芪-茯苓、党参-黄芪等为常用药对;新处方有7首,包括“白芍、郁金、泽泻、柴胡、牛膝”“党参、黄芪、牡丹皮、白术”“茵陈、栀子、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等。结论:当代名老中医认为肝硬化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兼以气滞、瘀血、水湿、热毒等有形实邪,治疗强调标本同治,注重寒热并用、性味合参,以调补肝脾肾为基础,同时重用活血化瘀、理气和血、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之品以达扶正驱邪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 数据挖掘 肝硬化 证治规律
下载PDF
名老中医智慧传承工作站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董亮 黄伟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数字化传承领域,促进名老中医智慧传承的应用和推广。方法通过知识采集、知识整理、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验证、知识应用等步骤构建名老中医知识图谱,并设计和优化机... 目的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数字化传承领域,促进名老中医智慧传承的应用和推广。方法通过知识采集、知识整理、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验证、知识应用等步骤构建名老中医知识图谱,并设计和优化机器学习模型。结果名老中医智慧传承工作站能够辅助医生智能化问诊、辨证、开方和审方,提高了临床医生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帮助低年资医生学习中医经验和推动名老中医智慧传承。结论通过推动数字化传承,可以将名老中医智慧保存下来,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播和应用,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知识图谱 数字化传承
下载PDF
基于知识表示学习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用药知识自动化补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欣宇 杨涛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2-978,共7页
目的针对名老中医治疗肺癌医案用药知识库构建任务,实现知识库的自动化补全。方法设计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用药知识补全方法,对症状、诊断、中药、舌象和脉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根据阈值进行划分,在组成初始知识库的基础上使用CrossE... 目的针对名老中医治疗肺癌医案用药知识库构建任务,实现知识库的自动化补全。方法设计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用药知识补全方法,对症状、诊断、中药、舌象和脉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根据阈值进行划分,在组成初始知识库的基础上使用CrossE知识表示模型结合负采样技术学习知识库中各实体和关系在向量空间中的嵌入表示,通过链路预测任务挖掘知识库中的隐藏关系。结果在对医案中各实体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rossE模型所预测的关系在Hit@1、Hit@3、Hit@5和Hit@10指标上分别达到了16.19%、29.12%、35.85%和47.60%,在MeanRank指标上达到了13.19。相较TransE、TransR等模型,有显著提升。结论使用知识补全技术结合中医临床实践可以深入挖掘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隐藏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表示学习 CrossE 名老中医 肺癌用药 知识自动化补全
下载PDF
依托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培养基层中医人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国靖 吴银 +1 位作者 娄政驰 程刚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1期47-49,共3页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健康中国”行动的不断推进,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却远远不能达到基层群众的需求,造成这一现状的关键问题在于基层中医人才的缺乏。中医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师承”,...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健康中国”行动的不断推进,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却远远不能达到基层群众的需求,造成这一现状的关键问题在于基层中医人才的缺乏。中医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师承”,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设是现代中医传承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通过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设从而培养优秀的基层中医人才,可以有效缓解基层中医人才的匮乏现状,才能让基层中医事业得到更好地传承、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层人才 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 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核心药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俊 焦思敏 +3 位作者 曾洁 蒋力 向丽萍 王畅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151-159,共9页
目的:探究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核心药组及其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SS V3.0)中的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功能对《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中31位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常用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核... 目的:探究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核心药组及其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SS V3.0)中的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功能对《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中31位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常用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核心药组,使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集核心药组的化合物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银屑病靶点,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构建“核心药组-中药-化合物-靶点-银屑病”网络及PPI蛋白互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将重要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得到由地黄、赤芍、牡丹皮、甘草、土茯苓组成的核心药组;(2)得到核心药组活性化合物184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等;(3)获得核心药组靶点236个,银屑病靶点1011个,交集靶点100个,核心靶点为TNF、IL-6、IL-1β、TP53、JUN等;(4)GO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对激素的反应、对无机物的反应、对细胞迁移的正向调控、对细胞运动的正向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主要包括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与TNF、IL-6、IL-1β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核心药组由地黄、赤芍、牡丹皮、甘草、土茯苓构成,具有清热养阴活血的功效,该药组所含的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等活性化合物可通过TNF、IL-6、IL-1β等靶标干预银屑病免疫反应及细胞增殖等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药 名老中医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经验荟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发军 李敏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48-250,共3页
小儿外感热病是儿科的常见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北京中医医院儿科自建院以来涌现了祁振华、周慕新、滕宣光、宋祚民、温振英、王应麟、佘继林等名老中医,他们在治疗小儿外感热病方面疗效卓著,在辨治思路上一脉相承,均以清热透邪... 小儿外感热病是儿科的常见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北京中医医院儿科自建院以来涌现了祁振华、周慕新、滕宣光、宋祚民、温振英、王应麟、佘继林等名老中医,他们在治疗小儿外感热病方面疗效卓著,在辨治思路上一脉相承,均以清热透邪为治法主线,在加减用药方面又各有侧重,一脉相承中又不断创新。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名老中医强调小儿外感热病常传变迅速、易从热化,治疗以清热透邪为主要治法,兼以导滞泻热、平肝息风、育阴凉血等,同时注重顾护脾胃,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小儿 清热透邪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北京中医医院
原文传递
基于算法模型探究国家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真实世界数据中运用大黄的诊疗规律
11
作者 孟凯强 宋健 +8 位作者 惠建萍 韦永红 许鹏 李卫强 江世鸿 昝柏尧 刘奕宣 何心悦 乔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3444-3453,共10页
目的挖掘沈舒文教授应用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大黄临床应用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沈舒文教授名医工作室传承病案系统中记录的病例数据,运用python搭建算法模型,以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为研究工具,从... 目的挖掘沈舒文教授应用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大黄临床应用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沈舒文教授名医工作室传承病案系统中记录的病例数据,运用python搭建算法模型,以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为研究工具,从真实世界数据的维度去剖析大量样本数据背后的规律,将大黄及炮制品酒大黄作为切入点,通过用药年龄、用药时间、诊断辨证和方药组合等不同层面解析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规律。结果算法模型在多个层面总结出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规律:①从使用年龄来看,大黄及炮制品多在“天癸竭”阶段使用;②大黄使用时间多集中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酒大黄使用时间多集中在气候寒冷的冬季;③大黄及其炮制品多在“胃痛”和“便秘”中使用,行气破积较强的酒大黄使用频次高于大黄,在“消渴”的治疗中,性味寒凉的生大黄使用频次高于酒大黄;④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不通”和“郁热”方面,中阳虚寒也作为大黄及其炮制品的高频辨证,但酒大黄使用高于大黄,去其寒凉,取其功效;⑤算法模型的评估结果也指向决策树算法更适合分析症状,“痞满”“口干”“排便困难”在大黄及其炮制品所治疾病的症状中出现的最为显著,决策树判别条件主要集中在腹部症状、大便性状和脉象三大板块,这三大症状板块可以很好地判别是否使用大黄和酒大黄;⑥从药物关联性的角度“枳实+大黄(酒大黄)”的组合更为突出,药物聚类后筛选出大黄的核心基础方为“大黄+白芍+郁金”属于大柴胡汤思路,酒大黄的核心基础方为“酒大黄+黄芩+半夏+白术+砂仁+党参”,属于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蕴蒸的思路;⑦利用算法模型探究高频中药与症状两个维度的关联性,反映出更多药物和症状关联性,如真实世界数据中排便不畅时,瓜蒌仁和麻子仁出现更为显著;出现阴虚热象时,栀子和知母出现更为显著;入睡困难时,酸枣仁和夜交藤的表现则更为显著。结论基于对数据的判别,算法模型凝练出多条符合中医学理论的用药规律,相关中医学理论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本经典著作。以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算法为研究工具,从真实世界数据的维度去剖析大量样本数据背后的规律,将大黄及炮制品酒大黄作为切入点,不仅发掘出了药物的使用规律,同时也印证了机器算法能作为中医药研究手段,较好地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模型 大黄 诊疗规律 名老中医 学科交叉
下载PDF
基于医案文本的名老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
12
作者 高晓苑 高文佳 +4 位作者 王欣宇 朱垚 丁海雁 杨涛 胡孔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67-2974,共8页
目的以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设计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首先,设计深度学习和正则表达式相结合的医案文本实体抽取方法,对非结构化医案文本的疾病、症状、病机和中药实体进行自动抽取;其次,定义实体关系,利用... 目的以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设计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首先,设计深度学习和正则表达式相结合的医案文本实体抽取方法,对非结构化医案文本的疾病、症状、病机和中药实体进行自动抽取;其次,定义实体关系,利用HAN方法计算实体之间的相关性,形成“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最后,利用图数据库Neo4j进行知识存储、Gephi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在名老中医诊治肺癌医案上进行应用验证。结果知识抽取模型对医案实体抽取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_(1)分别为88.49%、90.02%、89.25%,各指标优于对比方法;通过实体相关性计算共提取了1077条三元组,并成功构建了知识图谱,能够反映名老中医诊治肺癌“病-症-机-药”之间的关系。结论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名老中医临床医案文本知识的抽取、组织和表达问题,实现了从医案文本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过程,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名老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案 名老中医 临床诊疗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名老中医宋爱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用药规律分析
13
作者 许继升 宋爱莉 +4 位作者 浦冬青 王静 张靖誉 时光喜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31-134,14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中药处方145首,共涉及中药16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6味的是补骨脂、三七、枸杞子、黄芪、党参、莪术,药物类别以补肾、活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发现补骨脂、枸杞子、三七、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党参、甘草、茯苓、当归10味药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核心处方,基于熵聚类药物核心组合挖掘出潜在新方3个。结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以“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辅以化痰祛湿、理气、解毒抗癌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名老中医 宋爱莉 数据挖掘 用药经验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背景下名老中医隐性经验研究探讨
14
作者 徐敏杰 马亚男 +2 位作者 周莉 常静玲 孙塑伦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04-708,共5页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创新的源泉与动力。由于经验具有难以把握、不易理解的特点,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地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中的隐性知识,仍是中医师承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名老中医隐性知识传承过程中面临...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创新的源泉与动力。由于经验具有难以把握、不易理解的特点,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地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中的隐性知识,仍是中医师承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名老中医隐性知识传承过程中面临辨证论治研究过程不规范、有效验方转化不足、数据共享存在壁垒等问题,医学循证方法学的引入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经验”到“证据”的客观量化。引入真实世界研究评价名老中医疗效证据,定性定量研究结合完善评价体系,伞式、篮式研究辅助验方说明书修订,开展技术规范化研究促进有效技术推广等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推广名老中医经验。此外,加强病案质量控制、医案记录数据质量规范化管理、完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隐私保护和伦理制度以及数据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在将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工作重点仍应围绕凝练理论、规范操作、转化验方等切实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名老中医经验 隐性经验 辨证论治 转化
下载PDF
基于医案分析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
15
作者 吴驻林 章颖钊 +1 位作者 陈翔 彭立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88-1191,11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岭南中医的继承,通过分析医案数据以总结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书籍,收集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利...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岭南中医的继承,通过分析医案数据以总结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书籍,收集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利用SPSS modeler 15.0、Cytoscape 3.7.1等软件进行医案处方的数据挖掘。结果:最终筛选出相关医家32名、医案处方157个;医案处方涉及中药230种,白术、白芍、甘草、茯苓、柴胡、丹参6味中药为核心组方用药;系统聚类分析显使用的药物以扶正、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攻坚消积中药等为主。结论:岭南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采用疏肝健脾、柔肝活血为治疗大法,常配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软坚消积之品,且善用岭南道地药材,具有岭南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名老中医 肝炎 肝硬化 数据挖掘 经验 医案 处方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共性及差异分析
16
作者 张钰欣 刘金涛 +4 位作者 梁晋普 刘敏科 李想 侯艾琳 翟双庆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96-2005,共10页
目的以李景华、郭维琴、曹玉山教授为代表,探索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共性、差异及形成原因。方法运用Excel、R语言、Gephi等软件对FangNet平台中李景华、郭维琴、曹玉山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病例进行频数分析、热图制作、聚类分析及复... 目的以李景华、郭维琴、曹玉山教授为代表,探索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共性、差异及形成原因。方法运用Excel、R语言、Gephi等软件对FangNet平台中李景华、郭维琴、曹玉山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病例进行频数分析、热图制作、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及热图结果显示,头晕、头痛、失眠为三位教授高血压病患者的共有症状;平肝、潜阳为三位教授共有治法;药物以补虚药最多,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等;性味归经以寒性、甘味、肝经为主。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位教授用药存在差异,李景华用药分2个社群,聚成3类;郭维琴用药分4个社群,聚为7类;曹玉山用药分3个社群,聚为8类。结论名老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以《黄帝内经》象思维作为基础,因此存在共性。治疗重在平肝潜阳,实者兼以息风清热、活血化痰,虚者以益气养阴为要。用药多寒温同用,甘苦辛并举,以肝经为主。受学脉传承、临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名老中医治疗上存在差异。李景华善用柴胡剂组方,清利肝胆、泻胃降逆;郭维琴肝脾同治,强调活血化瘀;曹玉山重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祛瘀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高血压病 数据挖掘 《黄帝内经》 共性 差异 复杂网络 象思维
下载PDF
名老中医针刺治疗高血压经验探析
17
作者 张韩瑜嘉 徐浩 +1 位作者 秦岭 王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3期4456-4460,共5页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中医针刺治疗本病行之有效,但存在持续时间短,仅对一级高血压病人有确切疗效等问题。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本研究收集对针刺治疗高血压有详细论述的名老中医经验...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中医针刺治疗本病行之有效,但存在持续时间短,仅对一级高血压病人有确切疗效等问题。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本研究收集对针刺治疗高血压有详细论述的名老中医经验类文献,总结各位名老中医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分析各位专家的共性与内在联系,得出了针刺治疗高血压应注重分期,并针对气血逆乱、病理产物、阴阳虚损等各期特点加以治疗的结论,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关临床参考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 名老中医 经验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内容研究——以姚乃礼教授为例
18
作者 陈月 刘慧敏 +2 位作者 张荣 代倩兰 刘绍能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2-17,共6页
目的:探索并初步建立姚乃礼教授经验传承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内容模式理论模型。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整理、收集医案、文献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姚... 目的:探索并初步建立姚乃礼教授经验传承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内容模式理论模型。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整理、收集医案、文献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姚乃礼教授经验传承模式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道为主,道、术、理结合,全面传承名老中医经验”为核心的名老中医传承模式理论模型。结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了道、术、理三方面的内容。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内容有利于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实现名老中医的全面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名老中医 姚乃礼 传承
下载PDF
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应用现状与智能化趋势
19
作者 陶竹 徐梓铭 +1 位作者 郭艳 李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918-1922,1927,共6页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医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方面。近十余年来,名老中医经验学习与传承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梳理常用数据挖掘工具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AI分析方法在西医学的应用,可以对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学习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为继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加快中医现代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西医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名老中医李堪印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
20
作者 高启萌 袁普卫 +1 位作者 康武林 李堪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820-2824,共5页
目的:归纳总结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李堪印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为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将李堪印教授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医案,利用数据分析软件相关功能,分析其证候类型、... 目的:归纳总结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李堪印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为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将李堪印教授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医案,利用数据分析软件相关功能,分析其证候类型、药物性味归经、用药规律及用量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5首方剂处方和其中的108味中药进行分析,统计处方中证候类型、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使用规律及各证型的用药规律及用量,最终得出证型4种,使用频次超过40的中药有14味;药物四气主要为温、平、寒;五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属肝、脾、肾三经。结论:通过总结李堪印教授在治疗KOA中的用药经验,得出自组方:鸡血藤、延胡索、牛膝、黄芪、甘草,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中医药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痹症 名老中医经验 中药内服 用药规律 @李堪印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