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途径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九发 万新宁 +1 位作者 陈小华 徐海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上海潮滩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高程2m以上的滩涂面积为266km2,0m以上滩涂面积为896km2,-2m以上的滩涂面积为1513km2,-5m以上的滩涂面积达2699km2。这些淤积潮滩每年以20~350m的速度不断地向海淤涨。但以自然淤涨的速度与上海市建设需求的... 上海潮滩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高程2m以上的滩涂面积为266km2,0m以上滩涂面积为896km2,-2m以上的滩涂面积为1513km2,-5m以上的滩涂面积达2699km2。这些淤积潮滩每年以20~350m的速度不断地向海淤涨。但以自然淤涨的速度与上海市建设需求的土地相比,仍然入不敷出。据统计,近50年来上海市圈围土地8.0×102km2,而城市建设占用农业耕地面积15×102km2。因此,必须通过人工促淤途径,加速中、低滩沼泽化和围涂造地的速度,扩大土地面积来满足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所需。但是,滩涂的开发要适度,要遵循自然演变的基本规律,同时需要与河口的综合开发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可持续开发 上海 长江河口 滩涂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长江口岸带冲淤及后备土地资源的沉降效应——以上海崇明东滩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龚士良 杨世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2,共5页
长江口入海泥沙的淤积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重要来源,分析岸带冲淤的演变,有助于对岸带经济圈特别是围垦促淤地区因经济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的剖析。本文以上海崇明东滩为例,分析30年来的冲淤变化及未来趋势,并据此对新近沉积土... 长江口入海泥沙的淤积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重要来源,分析岸带冲淤的演变,有助于对岸带经济圈特别是围垦促淤地区因经济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的剖析。本文以上海崇明东滩为例,分析30年来的冲淤变化及未来趋势,并据此对新近沉积土的地面沉降效应作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带冲淤 后备土地资源 新近沉积土 地面沉降 上海崇明东滩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君 陆丽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江苏 沿海滩涂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珍惜每寸后备土地资源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东民 段成荣 张占录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耕地动态平衡 地土资源
下载PDF
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帅 李淑杰 +2 位作者 解小雨 于丽丽 何有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9期10296-10298,10310,共4页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维持耕地资源总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分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土地敏感性和土壤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规划数据,运用GIS技术,测算松原市宜耕后...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维持耕地资源总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分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土地敏感性和土壤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规划数据,运用GIS技术,测算松原市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区。结果显示,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58 257 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市 土地敏感性 土壤质量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潜力
下载PDF
广东省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廖金凤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广东省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资源较少 ,后备土地资源紧缺 ,全省后备土地资源约10 0万hm2 ,其中荒山 6 3 52万hm2 ,沿海滩涂 2 0 5万hm2 ,荒地 12万hm2 。开发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对农、林、牧、渔、盐、旅游等各业的发展和充分合理利用土... 广东省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资源较少 ,后备土地资源紧缺 ,全省后备土地资源约10 0万hm2 ,其中荒山 6 3 52万hm2 ,沿海滩涂 2 0 5万hm2 ,荒地 12万hm2 。开发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对农、林、牧、渔、盐、旅游等各业的发展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重要作用。开发利用要针对各类后备土地资源的障碍因子 ,因地制宜 ,统一规划 ,先易后难 ;要制定有关政策法规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开发利用要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使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广东 资源评价 资源保护
下载PDF
烟台市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衣华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7年第4期176-178,共3页
本文在分析烟台市后备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烟台市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研究——以汝城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毅 贺曲夫 +1 位作者 梁成军 刘明亮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通过对汝城县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了该区土地开发模式和措施,对整个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作一初步研究。
关键词 湖南 南岭山区 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资源开发 汝城县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新疆后备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9
作者 吕妍 宁虎森 +2 位作者 王让会 闵首军 赵福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由于人口激增、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其各种影响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更加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决土地制约的问题,必须客观地对土地资源做出评价.利用新疆... 由于人口激增、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其各种影响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更加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决土地制约的问题,必须客观地对土地资源做出评价.利用新疆土地调查资料,以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变化图,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VES为7.13×108元.其中:农田VES为0.31×108元;林地VES为1.27×108元;草地VES为3.29×108元;水体VES为1.89×108元;未利用土地VES为0.37×10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土地质量评价 服务 价值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试论后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
作者 黄绿筠 《上海土地》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国 土地管理 土地规划
下载PDF
会昌县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开明 黄金燕 邵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391-6392,6396,共3页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该研究以会昌县为例,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典型抽样调查、数学模型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会昌县后备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该研究以会昌县为例,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典型抽样调查、数学模型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会昌县后备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测算其开发潜力并进行分级.结果显示,会昌县境内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总量达1 813.07 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1.92%;可开发利用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多集中在坡度为6°~15°的地区,面积为738.11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潜力 土地整治
下载PDF
广州市农用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国清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广州市 农用后备土地资源 资源开发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竹筠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2年第3期223-228,共6页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数量还要减少。本文对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及其开发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耕地 林地 中国
下载PDF
我省后备土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作者 杨庆庆 张笑寒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要量呈增长趋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这就要求不断拓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范围,将后备土地资源陆续开发利用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无力开发或不能开发...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要量呈增长趋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这就要求不断拓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范围,将后备土地资源陆续开发利用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无力开发或不能开发的土地资源,在现代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具备了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增加农业用地数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资源现状 资源开发利用 国民经济 人地矛盾 空间范围 科学技术 技术条件
下载PDF
加快低丘红壤开发 增加后备土地资源 被引量:1
15
《浙江水利科技》 2006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低丘红壤 滩涂资源 经济社会 制约因素 合理开发 科学 省政府 待开发
下载PDF
舟山市开展农业区划后备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试点工作
16
作者 施康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1年第6期41-,66,共2页
4月8日至16日,舟山市组织各县(区)农业区划办人员,在岱山县岱中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后备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的试点工作。目的:一是海岛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是否有必要开展此项工作;二是摸索方法,取得经验,便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作。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农业区划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区域 岱山县 开发规划 中乡 日至 工作纲要 虾塘
下载PDF
国有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亟待加强管理──来自富裕县的调查报告
17
作者 秦勇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8,共3页
国有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亟待加强管理来自富裕县的调查报告秦勇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开发利用国有后备土地资源的热潮,这对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特别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都... 国有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亟待加强管理来自富裕县的调查报告秦勇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开发利用国有后备土地资源的热潮,这对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特别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富裕县 开发用地 亟待加强 国有 土地使用权 收益流失 有偿使用费 农业开发
原文传递
关于重庆参与黑龙江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议
18
《重庆经济》 1995年第4期43-44,共2页
本文提出了重庆市劳动力到黑龙江省进行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试点的建议,很值一读。黑龙江省最我国农业开发拥有巨大潜力的地区,现有农业后备土地资源789万亩,人均2.1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荒地的14倍。我市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相当... 本文提出了重庆市劳动力到黑龙江省进行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试点的建议,很值一读。黑龙江省最我国农业开发拥有巨大潜力的地区,现有农业后备土地资源789万亩,人均2.1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荒地的14倍。我市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重庆参与黑花江省农业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t不仅仅是简单的开荒种粮的问题,而且是建立基地,延伸产业,抡占、开拓东北区市场的大战略问题。一段时期以来,重庆市政府驻哈尔滨办事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论证。本刊登载他们的文章,供有关部门和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黑龙江 农业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 抚远县 吉江南小区
下载PDF
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多宜性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0-757,共8页
合理评价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是有效进行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以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为例,以区域自然与人为因子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构建多宜性评价模型,运... 合理评价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是有效进行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以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为例,以区域自然与人为因子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构建多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单元耕地、园地和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适宜度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繁昌县59.38%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能进行开发,能够开发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后备土地资源为387.03hm2;(2)繁昌县生境环境较为良好,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较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中后备土地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值最大值为0.966 5。其中,耕地适宜性最高,林地次之,园地最低;(3)多宜性评价表明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适宜性面积最大,林地次之,园地最小;(4)限制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因子主要为:排水条件、pH值、障碍层深度。为改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境条件,今后应重视土地质量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其适合开发利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度 后备土地资源 多宜性评价 繁昌县
原文传递
黑龙江:统筹黑土地后备资源 激发保护者内生动力
20
作者 孙佳岩 李昊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9期10-11,共2页
2022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保障根基,编制了《耕地后备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加强耕地后备资源保护、科学有序开发利用、优化农业空间布局、统筹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等方面做... 2022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保障根基,编制了《耕地后备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加强耕地后备资源保护、科学有序开发利用、优化农业空间布局、统筹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要求,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内生动力 耕地后备资源 土地后备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者 空间布局 开发利用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