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旭 宋关阳 +2 位作者 刘心 张辉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0-955,共6页
目的:明确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发生率。配比一组无前内侧撞击... 目的:明确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发生率。配比一组无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为对照组,与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后向不稳定和内翻不稳定的程度;再根据骨折块大小将前内侧撞击骨折组分为边缘型骨折组和压缩型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后向不稳定和内翻不稳定的程度。结果: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共收治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266例,其中,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共19例,发生率为7.1%。与对照组相比,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P=0.030),但两组内翻不稳定并无显著性差异(P=0.800);边缘型骨折组和压缩型骨折组相比,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P=0.026),两组内翻不稳定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P=0.397)。虽然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合并前内侧撞击骨折的后外复合体损伤同时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腘动脉和腓总神经)的风险更大。结论: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后外复合体损伤中发生率为7.1%。合并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患者,其后向不稳定更为严重;若前内侧撞击骨折为压缩型,其后向不稳定也较边缘型骨折更为严重。对存在压缩型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的病例,除需检查后向和后外向稳定性外,还需对血管神经情况进行仔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前内撞击骨折 后外复合体损伤 后向不稳定 内翻不稳定
原文传递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重建术后步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晋 冯华 +4 位作者 周敬滨 陶增羽 洪雷 王雪松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和后外复合体损伤(posterolateralcorner,PLC)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动态评估重建术后的时间-距离指标、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收住后交叉韧带... 目的:通过对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和后外复合体损伤(posterolateralcorner,PLC)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动态评估重建术后的时间-距离指标、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收住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16例(实验组)并进行异体跟腱重建后交叉韧带以及异体胫前肌重建腘腓韧带手术,术前行外旋拨号测试、术后1年行步态分析测试和外旋拨号测试。并与对照组(16例健康志愿者)的步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时间-距离指标和运动学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力学指标中患侧膝关节伸膝力矩占主导地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16例患者术前患侧外旋角度较对侧平均增大16.5±6.2度,重建术后1年,外旋拨号试验患侧较对侧外旋角度平均增大-4.4±7.8度,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建术后1年,实验组步态分析中膝关节最大外旋角度绝对值为14.1±15.7度,外旋拨号试验最大外旋角度绝对值为29.7±15.2度,二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671,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以及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1年,除屈膝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外,患者步态基本达到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后外复合体 步态分析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3
作者 谢海莲 阎丽 叶英文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后外复合体(PLC)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54例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方法,但观察组接受护士的护理干预,确保康复治疗按计划落实。测评两组出院时自我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后外复合体(PLC)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54例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方法,但观察组接受护士的护理干预,确保康复治疗按计划落实。测评两组出院时自我康复能力依从性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的稳定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自我康复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重建术后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和膝关节的运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后外复合体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智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3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6例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依据有无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稳定性... 目的探讨并分析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6例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依据有无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稳定性程度。并依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将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患者分为边缘型16例和压缩型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后向不稳定性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内翻不稳定性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缩型骨折患者的血管神经损伤总发生率显著高于边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中,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患者的发生率较低,且后向不稳定性更为严重,其中压缩型骨折患者的血管神经损伤更为严重,因而在临床检查中应注重对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患者的后向稳定性检查、后外向稳定性检查以及血管神经情况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前内侧撞击骨折 膝关节 后外复合体损伤
下载PDF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在伴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建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8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在伴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56例PLC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取以内侧撑开方向的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比... 目的研究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在伴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56例PLC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取以内侧撑开方向的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的相对位置、胫骨后倾角高于对照组(P<0.05),胫骨后移距离、外侧间隙张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膝关节屈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伴下肢力线不良的PLC损伤,效果理想,膝功能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外复合体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 下肢力线不良
下载PDF
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宋伟毅 牛鸣 +2 位作者 林晓航 吴宇峰 陈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收治的18例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PLC损伤患者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为... 目的探讨膝关节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LC)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收治的18例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PLC损伤患者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为28~57岁,平均38.6岁。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按照CT三柱理论分型:均为内侧柱骨折,膝关节PLC损伤根据Fanelli分型:B型5例,C型13例。17例新鲜骨折患者先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及半月板处理,然后行一期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1例陈旧性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周围胫骨高位截骨矫形术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7例新鲜损伤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17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7.7周。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伸直均可达0°;屈曲120°~135°,平均131.9°;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8~95分,平均91.2分。1例陈旧性损伤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8周,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为0~120°,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6分。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前内侧压缩骨折合并膝关节PLC损伤,一期修复及重建手术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膝关节 韧带 关节 关节镜检查 后外复合体
原文传递
解剖重建腘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辉 冯华 +2 位作者 洪雷 耿向苏 王雪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介绍解剖重建胭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手术技术与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6年9月,采用胭腓韧带重建手术治疗19例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患者。随访时间大于等于1年的病例占94.7%(18/19),平均随访期27.2... 目的:介绍解剖重建胭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手术技术与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6年9月,采用胭腓韧带重建手术治疗19例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患者。随访时间大于等于1年的病例占94.7%(18/19),平均随访期27.2个月。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且均为复合韧带损伤,包括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全部病例的术前胫骨外旋与健侧相比均大干10°。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临床查体、X线片、MRI检查以及IKDC主、客观评分。手术方法为:通过膝关节外侧切口,在腓骨头胭腓韧带止点处制作双骨隧道,在股骨侧胭肌腱起点制作骨隧道,移植物选择自体半腱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移植物的两端穿过腓骨头骨隧道后,使用一枚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股骨隧道内。同时对合并的其它韧带损伤进行修复或重建。结果:与健侧相比胫骨外旋角度减小0°~5°(不包括5°)者14例,减小5°~10°(不包括10°)者3例,减小10°~15°(不包括15°)者2例。屈膝受限平均4.2°(O°~10°)。无伸膝受限病例。术后IKDC评分为:A级7例,B级12例。术前所有病例均为D级。结论:胭腓韧带解剖重建技术是治疗单纯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良好方法,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复合体 胭腓韧带 重建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膝关节腘肌腱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华 张辉 +1 位作者 张晋 蒋协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与腘肌复合体的解剖特点,设计关节镜下重建腘肌腱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10例成人膝关节尸体标本进行两部分研究,每部分各取5例标本:第一部分进行大体解剖研究,对腘肌... 目的:进一步研究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与腘肌复合体的解剖特点,设计关节镜下重建腘肌腱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10例成人膝关节尸体标本进行两部分研究,每部分各取5例标本:第一部分进行大体解剖研究,对腘肌复合体(包括腘肌腱、肌腹、股骨附着点、肌腱-肌腹交界区)的解剖特点以及周围相邻解剖结构(包括胫骨平台、外侧半月板后角、后交叉韧带、腘腓韧带、血管)进行观察和测量。第二部分进行关节镜下手术重建技术的流程设计。设计显露腘肌腱的股骨附着点和肌腱-肌腹交界点的关节镜入路以及股骨和胫骨隧道的定位与制备方法,引入移植物并固定,完成腘肌腱的重建。结果:第一部分:腘肌腱的股骨附着点位于滑膜反折区,属滑膜外结构;止于股骨的腘肌腱沟的最近端,与关节软骨边缘紧邻,与外侧副韧带股骨附着点中心相距1.5-1.6cm。腘肌腱走行于腘肌腱浅沟内、肌腱-肌腹交界点位于胫骨后外侧平台的内、外中线与关节软骨面远侧1.0cm线的交点上,内侧距离后交叉韧带外侧边缘1.2-2.0cm、外侧与上胫腓关节的内侧缘紧邻。第二部分:进行膝关节镜下手术操作。采用前外入路及外侧辅助关节镜入路切除腘肌腱近端附着点周围滑膜反折,显露整个附着区,并利用克氏针确定中心点,自外向内制备股骨隧道。通过后外、后内及穿后间隔关节镜入路,沿腘肌腱走行局部切开与后关节囊的结合部,显露肌腱-肌腹交界点,并利用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导向器定位,自Gerdy结节向该交界点制备前后方向胫骨骨隧道。将移植物引入两隧道,并用挤压螺钉固定。5例标本手术均获成功,移植物可有效控制外旋稳定性。结论:根据解剖研究确定腘肌腱远近端的定位标志,通过关节镜技术进行显露及定位,在关节镜下完成腘肌腱的重建手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外复合体 腘肌腱 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