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远征 陈兴 +4 位作者 薛海滨 郭立新 白一冰 才晓军 孙继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4-605,共2页
为了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效果 ,观察了解放军第 30 9医院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患者 17例。随访时间 1 5~ 4年 ,平均 2年。结果显示 ,术后 2... 为了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效果 ,观察了解放军第 30 9医院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患者 17例。随访时间 1 5~ 4年 ,平均 2年。结果显示 ,术后 2~ 3周 ,16例病人的神经症状开始恢复。术后 6个月复查 ,完全恢复 9例 ,不完全恢复 7例。 7例不完全恢复者最近一次随访 2例完全恢复 ,ASIA神经功能分级 3例达D级 ,2例达C级 ,截瘫恢复率 92 9%。提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椎板植骨融合可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促进截瘫恢复 ,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系统 板植骨 脊柱结核 截瘫 金属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15例报告
2
作者 周焯家 张美心 +2 位作者 赵筑川 李波 彭智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强调预防和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下腰椎结核传统的治疗常因后凸畸形加重而出现神经根损伤.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患...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强调预防和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下腰椎结核传统的治疗常因后凸畸形加重而出现神经根损伤.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患者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系统 前路病灶清除 下腰结核 植骨融合术 内固定 治疗 神经根损伤 外科技术 矫正畸形
下载PDF
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和术后1周后凸Cob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术后恢复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伤体内植骨 后路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4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原文传递
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孙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短节段融合,观察组行长节段融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2.41±28.68)min,长于对照组的(164.85±14.83)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554.96±52.41)mL、(156.32±14.82)mL、(6.32±1.15)次,均多于对照组的(449.65±45.84)mL、(123.41±13.35)mL、(4.21±0.8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偏移量、冠状位平衡偏移量分别为(18.15±1.63)°、(17.79±1.45)mm、(13.51±1.23)mm,均低于对照组的(22.34±2.49)°、(23.53±2.57)mm、(16.78±1.4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42±0.24)分、(12.58±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7)分、(15.39±1.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25±5.24)分、(88.26±5.19)分、(88.93±5.25)分、(90.76±4.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62±5.21)分、(81.11±5.09)分、(82.04±5.18)分、(83.63±4.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各有价值,短节段融合手术创伤更小,长节段能更好恢复脊椎力线及功能,还需根据临床病情特点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长节段融合 短节段融合
原文传递
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李晓江 董珊珊 +1 位作者 刘大龙 张鹏程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3期42-45,共4页
研究将针对脊柱侧凸的患者实施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预后。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脊柱侧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5... 研究将针对脊柱侧凸的患者实施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预后。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脊柱侧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观察组(50例)则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从围术期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置管时间等方面,其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在对比患肢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沉恢复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此外,在术后腰椎前凸角度、胸腰段后凸角以及Cobb角对比上,与手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 05);在术后1年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在Cobb角上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与此同时,在术后JOA评分以及ODI评分中,观察组的评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通过随访调研了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为4%,低于对照组的16%,对比差异显著( P<0. 05 )。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对于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且可以纠正脊柱侧弯问题,缓解患者的病痛,提升治疗有效性,具有可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髂骨移植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矫形内固定术 脊柱侧凸
原文传递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及对JOA、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申雨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减小,腰椎前凸角度均增大,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各有优劣势,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提高脊柱功能,改善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度,而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这就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 退变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覃海飚 钟远鸣 +4 位作者 张家立 李智斐 韦家鼎 陈勇喜 肖增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93.9%)。融合失败10例(6.1%),其中单节段术后不融合5例,2节段不融合3例,3节段不融合2例;Cage向后滑脱7例,向前滑脱3例;未融合有明显透亮带无临床症状者4例。末次随访时,出现Cage沉降2例,椎间隙高度丢失,同时出现神经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脊柱手术节段情况,综合评估,术中严格把握置入方法,减少融合节段,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减少Cage植骨不融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症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间植骨融合术 Cage植骨 不融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鹰飞 赵宙 杨艳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后路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Cobb角测定值及丢失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恢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引流量均显著的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Cobb角丢失度显著的低于后路组患者(P<0.05)。术后1周、1年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值显著的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间的ASIA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IA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较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复杂一些,但是术后Cobb角丢失度小,椎管狭窄程度小,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前路内固定器系统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文华 曹盛生 +4 位作者 李俊宁 袁晓军 傅云根 李刚 傅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测量术前术后1周、8个月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及施用前后患者的等级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8个月相比月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恢复性强,稳定性高,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 脱位型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华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7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感染、断钉或者断棒等情况的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分别为(17.5±2.1)°、(24.3±3.2)°,术后5个月随访为(27.7±3.1)°;术前、术后Cobb角度分别为(38.4±1.9)°、(27.1±2.9)°,术后5个月随访为(26.3±2.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JO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1.3±1.1)分、(23.6±1.5)分;ODI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48.8±2.6)分、(24.5±1.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退变性脊柱侧弯 间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建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CT图像观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情况,将出现"空壳现象"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合并骨质疏松等,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现象72例,发生率58.06%;两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椎体复位程度、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0%、合并骨质疏松症、年龄≥60岁,均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较高,椎体压缩程度≥50%、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 胸腰骨折 体“空壳现象”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5年,测定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变化及Frankel脊髓评分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椎...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5年,测定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变化及Frankel脊髓评分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分别为(91.8±4.8)%、(7.8±3.0)°,较术前的(43.8±5.0)%、(31.1±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明显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内固定系统 多节段胸腰骨折 Frankel脊髓评分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小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8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椎管狭窄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有所恢复,Cobb角得到纠正,IVW(伤椎楔变指数)有所提高,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后落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内固定系统 胸腰 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略低于观察组的15.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利于Cobb角与脊柱功能恢复,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 脊柱功能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喆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完成... 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完成疾病治疗),各32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Cobb’s角、椎管截面积、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obb’s角(17.95±1.55)°、椎管截面积(48.46±9.19)%、椎体后缘高度(25.47±9.63)%、椎体前缘高度(42.17±10.49)%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3、4.418、5.324、7.025,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效应用后,可将患者Cobb’s角、椎管截面积、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骨折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Cobb’s角 管截面积 体后缘高度 体前缘高度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17
作者 徐步国 倪文飞 +2 位作者 杨维章 丁振贝 陈定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133-133,13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于手术前后行X线检查,观察手术后脊椎神经恢复情况。结...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于手术前后行X线检查,观察手术后脊椎神经恢复情况。结果:X线显示内固定位置好,未见螺钉断裂、松动,且无感染发生。术后伤椎椎体前高、椎管受堵指数、伤椎局部矢状位指数均恢复良好,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固定和复位骨折,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 下腰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飞跃 孙宜保 怯卫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539-3541,共3页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组加用短节段融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度、腰椎功能、影像学指标、脊柱平衡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后凸、侧凸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侧凸进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DS患者可减轻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维持脊柱稳定,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科 黄云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6例。结果:获得随访的33例经过9~20个月,平均12个月的观察,植骨全部融合,后凸角及高度的丢失不明显。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固定 爆裂型骨折
下载PDF
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成 王冠 +3 位作者 刘晋珲 段可 鲁晓波 鲁梦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因素。方法建立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参考标准YY/T 0961-2014,采用Instron E3000和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对JHL-Ⅰ型多轴组件、JHL-Ⅰ型... 目的分析影响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因素。方法建立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轴向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参考标准YY/T 0961-2014,采用Instron E3000和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对JHL-Ⅰ型多轴组件、JHL-Ⅰ型单轴组件、JHL-Ⅴ型多轴组件和JHL-Ⅴ型单轴组件进行轴向顶出力测试和轴向夹紧扭矩测试。结果组件单轴椎体钉系统的顶出刚度明显高于多轴椎体钉系统;组件JHL-Ⅴ型椎体钉系统扭转刚度略高于JHL-Ⅰ型椎体钉系统。影响椎弓根系统轴顶出力的主要因素是锁紧螺栓的型号、尺寸以及锁紧力矩;影响椎弓根系统轴向力矩的主要因素是锁紧螺栓尺寸和连接棒的直径;可通过增加连接棒直径、增加各个连接元件间的摩擦系数、增加锁紧螺栓中径的措施来提高椎弓根系统的轴向力学性能。结论研究结果为优化改进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的轴向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弓根固定系统 轴向顶出力 轴向夹紧力矩 组件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